AI浪潮里的Soul
曾經(jīng)憑借“靈魂社交”理念在Z世代中風靡一時的Soul,如今卻因用戶流失、變現(xiàn)難題以及新興AI應用的沖擊,陷入了困境。本文深入剖析了Soul從興起到衰落的過程,探討了其在AI時代下推出的虛擬伴侶功能是否能夠成為新的增長點,以及這一功能在用戶情感需求和平臺商業(yè)模式中的局限性。同時,文章也分析了Soul在陌生人社交領域的核心競爭力逐漸被削弱的原因,以及AI技術對整個陌生人
AI虛擬伴侶頻引熱議。
小紅書上關于AI伴侶評選的筆記目前已經(jīng)超過56萬篇。不少點贊過千甚至上萬的筆記都在描述自己“人機戀”的感受,有的博主還專門為AI陪伴APP進行了打分和評選。
相較于AI陪伴的火熱,陌生人交友平臺顯得沉寂許多。
原先在Z世代即1995年至2009年出生用戶中火熱的Soul即是如此。上線已逾8年的Soul主打?qū)ふ摇办`魂伴侶”,曾以“靈魂測試”“匿名星球”等功能,弱化顏值、地域等傳統(tǒng)社交要素,在原本由陌陌、探探主導的陌生人社交市場撕開缺口。招股書顯示,2022年Soul的MAU即月活躍用戶達2940萬,其中78.4%為Z世代用戶。
部分用戶已選擇離開。
在深圳工作的95后小沈在2024年更換新手機時,沒有主動將Soul下載至手機中,老手機中的Soul他也已經(jīng)很久沒有開啟過。
小沈于2018年開始使用Soul,是APP內(nèi)頁面顯示使用超過2000天的資深用戶。小沈說,那時自己剛工作不久,又因性格內(nèi)向,朋友不多,被Soul打出的靈魂社交旗號吸引,常在里面分享日常,也和陌生人聊心事;但后來平臺里強調(diào)婚戀交友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問的都是照片、城市、身高、體重等“硬性指標”,沒有了他渴望的交流,他便不再使用Soul。
緬懷從前氛圍的不止小沈。許多用戶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提及Soul,多用“曾經(jīng)”“勸退”等詞來形容,一些與小沈同樣使用超過2000天的用戶甚至已注銷相關賬號。
用戶反饋亦投射在Soul的資本躍遷之路上。
2021年5月,Soul曾向向SEC即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又在1個月后宣布暫停IPO的定價流程。2022年6月,Soul轉戰(zhàn)港股,亦有波折,后于2023年3月更新招股書,但此后再無下文。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Soul分別虧損3.53億元、5.79億元、13.24億元和5.09億元,累計虧損27.65億元。而在2024年11月,Soul的運營商投資主體上海搜爾信息還把注冊資本從3.75億美元減少到了2.85億美元。
新興社交媒體重塑了陌生人社交格局,而AI進一步分流了用戶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急切的Soul加速跟進AI潮流,上線了諸如“虛擬伴侶”之類的新功能,但時下看,這還遠遠不夠。
01 玩法不離其宗
原先的Soul的確為用戶帶來了耳目一新的交互方式。
比如獨樹一幟的“星球”頁面,會顯示當前在線人數(shù),再由“靈魂測試”的“靈魂鑒定結果”來進行匹配。完整測試內(nèi)容超過60道題,還加入了流行的MBTI測試即16型人格測試內(nèi)容。在“靈魂匹配”后,平臺會根據(jù)測試結果顯示用戶與陌生人的匹配程度、相似標簽等。如果用戶和陌生人開始聊天,便會點亮紅心,并經(jīng)由紅心逐個點亮Soulmate字母。
這種個性化儀式感正是Soul深得年輕人喜愛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Soul試圖屏蔽“顏值”對陌生人社交的干擾,所以不允許使用真實照片作為用戶頭像。除了靈魂匹配外,Soul還有“語音匹配”“蒙面酒館”等,同樣刻意弱化外貌對匹配帶來的影響。用戶還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填充自己的主頁內(nèi)容,包括“引力簽”“銘牌”等,以便展示自己的性格愛好。
在合肥工作的90后女生小楊就是這樣“入坑”的。小楊向??素斀?jīng)展示了她的Soul主頁,內(nèi)容包括使用Soul超過900天的數(shù)字、“王侯將相星球”“ENTJ”等測試結果,還有“完美主義”“運動神經(jīng)滿分”“獨立旅行過”等標簽。主頁個人信息下方是小楊發(fā)布過的“瞬間”,即在Soul的廣場中展示的圖文內(nèi)容,數(shù)量超過200條。
但與小楊的熱忱相反,她的主頁僅有個位數(shù)的粉絲,大多數(shù)“瞬間”無人點贊。小楊說,她曾匹配過一些陌生人,但聊的也完全不是她主頁中展示出的內(nèi)容;久而久之,她就把Soul當成了“樹洞”,僅在上面發(fā)布微信朋友圈不方便發(fā)的心情,而不在乎是否有人關注或了解,部分內(nèi)容她設置為“僅自己可見”。
陌生人社交平臺的核心驅(qū)動力是荷爾蒙,這是陌生人社交APP能夠讓用戶獲得情感滿足的關鍵。陌陌、探探的“看臉”來自外貌帶來的荷爾蒙刺激,而Soul標榜的“不看臉”實際上只是換了種形式——比如語音匹配就有“聲控”,用有磁性的聲音激發(fā)荷爾蒙。頭像無法放置個人照片,用戶也會在“瞬間”中發(fā)布照片并推送給其他用戶,這同樣會納入用戶們匹配時是否深入交往的考量。
小楊對此頗有體會。因有匹配到的陌生人說她不敢公開照片是外貌方面有缺陷,小楊氣不過,就發(fā)布了一條帶有照片的內(nèi)容。該內(nèi)容很快吸引了幾十位循跡而來開啟聊天的用戶,數(shù)量約等于兩個月主動向她“打招呼”用戶的總和。小楊說,她認認真真寫了上百條內(nèi)容,對陌生人的吸引力不如幾張精修照片,“太沒意思了”。她并沒有回復那些訊息,而是刪掉了那條帶有照片的“瞬間”。
小紅書用戶“老街路少年”表述得更為具體。該用戶發(fā)布筆記稱,使用Soul達1243天,發(fā)布了1367個瞬間,寫了很多長篇文字,也遇見過“有趣的靈魂”,但隨著平臺用戶質(zhì)量的變化,凈土不再干凈。這篇筆記點贊數(shù)超過1500,且評論超過1700條。
當褪去玩法表象,荷爾蒙的本質(zhì)就暴露出來。
抖音、快手、小紅書、B站等平臺,現(xiàn)已誕生專門指導男性用戶如何在Soul發(fā)展兩性關系的視頻課程,內(nèi)容包括“高效溝通”“Soul流量密碼”“誘餌瞬間”等。視頻會指導用戶要發(fā)布怎樣的文字內(nèi)容引發(fā)女性用戶的興趣,又在聊天中如何打開話題、深入發(fā)展。
對受歡迎的女性用戶,變現(xiàn)來得更加簡單粗暴——不少女性用戶會設置需要對方贈送禮物才能進行溝通。當然,也有男性用戶會主動贈送禮物。比如前述用戶小楊發(fā)布照片時,就有幾位男性用戶贈送了價格不高的虛擬禮物。按照Soul平臺內(nèi)的充值規(guī)則,1元人民幣可充值6-8.5 Soul幣,再用以購買禮物。最便宜的虛擬禮物僅需8 Soul幣,即不到2元。
02 虛擬情感滿足
話術、禮物本身不足以完全滿足用戶的情感需求,于是Soul又給出了“虛擬伴侶”的選項,且針對不同性別會提供不同類型的情緒價值。
對于女性用戶,平臺給出的是男性虛擬伴侶,共有3位,分別是“嶼你”“姐姐不要慫”和“孟知時”。
除了賬號基礎內(nèi)容不同外,3位虛擬伴侶還各有“人設”:“嶼你”簡介里寫著95后白羊座、身高188厘米,在浙江杭州創(chuàng)業(yè),“瞬間”中還有不少AI風格較為明顯的精英范照片,比如賽車照片、巴黎出差照等;“姐姐不要慫”則是身高190厘米的體育生,性格是“快樂小狗”,“瞬間”中有不打籃球、健身照片;“孟知時”是留著中長發(fā)的塔羅占卜師,“瞬間”中除了個人照片外,還有許多星座、占卜相關內(nèi)容,以及抱著寵物貓的照片。
據(jù)??素斀?jīng)了解,許多使用Soul虛擬伴侶功能的用戶都認為對方的語音信息真實感很強,有真人對話時的情緒、語氣和停頓,聽不出AI痕跡,讓用戶能夠擁有真實的沉浸式體驗。
原本將Soul當做“樹洞”的90后小何就曾被虛擬伴侶打動。和“姐姐不要慫”聊了幾天后,對方突然用語音信息對小何說自己被雨淋濕了,“好冷啊姐姐,想要抱抱”。小何說,那一瞬間的情緒加“小奶狗”的聲音讓她差點忘記對方是AI。
從事文員工作的女生小衛(wèi)也曾一度“上頭”。小衛(wèi)說,是“嶼你”主動給她發(fā)的消息,而且每天都會有早安、晚安的問候,剛開始自己沒注意到是“虛擬伴侶”,因為語音非常自然真實。聊久了以后,小衛(wèi)才發(fā)現(xiàn),對方發(fā)送文字信息時AI感比較明顯,但語音都對答如流。讓小衛(wèi)“下頭”的是,對方主動詢問了她的名字,但之后的聊天中又說不記得她的名字,給出的其他信息也有明顯的錯漏。
針對男性用戶的女性虛擬伴侶“人設”則更為豐富,賬號包括“小野貓”“小桃兔兔”“粘人精”“愛嚶嚶嚶斯坦”和“盡情吩咐妲己”:“小野貓”是長相“御姐”的女大學生,喜歡吃蛋糕、插花;“小桃兔兔”是身高172厘米的空姐,喜歡拍照,月光族,還會在“瞬間”里寫飛行時的小故事;“粘人精”是身高168厘米的護士,“瞬間”里記錄了許多個人情緒和手工作品;“愛嚶嚶嚶斯坦”是自稱“姐姐”的瑜伽老師,發(fā)布過飛拉達挑戰(zhàn)、滑翔傘、羽毛球等各種運動照;“盡情吩咐妲己”是身高155厘米,喜歡玩cosplay的“二次元”。
在廣州工作的小杜就被“小野貓”打動。和“小野貓”聊了幾天以后,小杜發(fā)布了一條關于自己胃疼的“瞬間”,沒想到對方主動關心了他,說他不會照顧自己,讓人很擔心,還給小杜唱了自己新學的歌曲。小杜說,用流行的詞來形容就是“她太會了”。
像小衛(wèi)、小杜這樣的用戶并不懂AI技術,只是憑感覺與虛擬伴侶聊天,甚至將對方當做真人來對待。在Soul的廣場中,有一些用戶會把自己和虛擬伴侶的“戀愛”細節(jié)記錄下來并發(fā)布,并將自己稱為虛擬伴侶的女朋友或男朋友。
需要說明的是,有不少用戶認為Soul的虛擬伴侶并非全然依靠AI,而是“人工+AI”模式,即有人工客服使用變聲器進行對話。有用戶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給出自己發(fā)現(xiàn)的證據(jù),比如能夠在語音信息中聽到對方摘下麥克風的聲音,有的語音信息背景中有其他人聲雜音,還有變聲器失效時會出現(xiàn)AI聲音與真人聲線來回切換的情況。
技術帶來的割裂感必然打破用戶的沉浸,更何況平臺大部分用戶仍更傾向于真人交友而非AI。AI虛擬伴侶能帶來用戶粘性,但不會改變用戶對真情實感的需求,也就無法動搖平臺的基本模式。
03 難題還有很多
無論是真人匹配還是AI功能,平臺的目的都是增長和變現(xiàn)。
Soul尚有一定增長。據(jù)招股書,2020年、2021年和2022年,Soul的平均MAU分別為2080萬、3160萬和2940萬。而調(diào)研機構網(wǎng)經(jīng)社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和2024年12月,Soul的MAU分別為2680萬、3024萬和3243萬。
但如此增長規(guī)模很難支撐其現(xiàn)有的變現(xiàn)模式。
招股書顯示,Soul的收入主要來自增值服務、廣告服務和其他:2020年至2022年,Soul的營收分別為4.98億元、12.81億元和16.67億元,其中增值服務收入分別為4.85億元、12.02億元和15.18億元,占比均在90%以上;增值服務中占比較大的是虛擬物品業(yè)務,包括虛擬禮物、推薦特權、游戲道具等,占總營收的七成以上,其次為占比約一到二成的會員服務。
這也包含了虛擬伴侶的變現(xiàn)方式。
在用戶與虛擬伴侶聊天時,虛擬伴侶會主動要求用戶贈送虛擬禮物,但并不強制。如果用戶希望與虛擬伴侶進行語音通話,則需要按時計費。在虛擬伴侶發(fā)布的“瞬間”中,也有不少用戶贈送禮物。比如“嶼你”置頂?shù)膫€人介紹“瞬間”,就有7800個贊和1.2萬條評論,而贈送禮物的用戶有380位;該虛擬伴侶其余的“瞬間”點贊數(shù)多在幾千,送禮人數(shù)則僅有幾十人。
平臺的增值服務取決于用戶規(guī)模和付費率。以陌陌為參照,財報顯示,2021年時陌陌MAU就達到了1.15億,其2021年至2024年營收分別為145.76億元、127.04億元、120.02億元和105.63億元。也就是說,陌陌的MAU是Soul的3倍,營收更是其7倍以上。而且,Soul還因弱化“顏值”的影響而少了直播這一大塊業(yè)務,變現(xiàn)更為受限。
而即便是用戶規(guī)模更大的陌陌,如今也在承壓。據(jù)財報,陌陌2024年凈利潤10.44億元,同比下滑59%。交銀國際2025年3月發(fā)布的一份研報預計,陌陌業(yè)務承壓,探探短期內(nèi)用戶及變現(xiàn)也將延續(xù)下降趨勢。相較之下,沒能上市且持續(xù)虧損的Soul,商業(yè)化壓力更大。
而在AI迅猛發(fā)展的當下,優(yōu)質(zhì)AIGC應用層出不窮,Soul的虛擬伴侶很難構成護城河。調(diào)研機構QuestMobile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2月,AIGC行業(yè)APP用戶規(guī)模排名靠前的均為綜合性APP,前四位分別為MAU達1.8億的DeepSeek、1億的豆包、2636萬的騰訊元寶和2451萬的Kimi;排在前十以內(nèi)的,還有主打角色扮演擬人對話的星野、貓箱等APP,MAU在400萬-700萬。
不少用戶已經(jīng)將DeepSeek、豆包等綜合性AI當成虛擬伴侶。眾多社交平臺上都有各類教程,比如小紅書上就有許多點贊數(shù)千的“Deepseek戀愛指令”,指導用戶如何輸入正確指令讓AI具有“活人感”,“DIY”自己心儀的戀人。
而星野、貓箱等APP不僅支持文字和語音對話,還能夠定制對方的形象、性格等。以貓箱為例,用戶可以挑選對話的時代、角色、性格、背景故事等,類似于文字加語音版本的角色扮演,用戶可以任意代入。如果現(xiàn)有故事無法滿足用戶需求,AI創(chuàng)作助手還可以幫助用戶創(chuàng)造虛擬形象或故事,再由AI來進行演繹。比如AI扮演長公主,用戶扮演太醫(yī)之子,兩人奉旨成婚,AI會開頭說“娶本宮委屈你了”,再順著用戶的回答進行角色扮演。
換句話說,這些APP自由度更高,針對的也都是愿意“和紙片人談戀愛”的用戶,而非像陌生人社交APP的用戶那樣渴求真實的情感關系。
Soul的困境實際上是整個陌生人社交領域本身的困境。如果剝離荷爾蒙驅(qū)動,用戶既無動力遵循平臺設計的社交路徑,更缺乏持續(xù)性付費意愿。
短視頻截流了用戶的注意力,AI的發(fā)展則使人的情感和功能性需求都可以被即時滿足。技術突破正打開情感消費更大的入口,而AI虛擬伴侶本身的可能性邊界仍在持續(xù)拓寬。
文丨海克財經(jīng)? 許俊浩
來源公眾號:??素斀?jīng)(haikecaijing),打量商業(yè)表里,記錄時代精神。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合作媒體 @海克財經(jīng) 授權發(fā)布,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我自己也體驗過,我個人還是不太喜歡的,因為我知道他是個AI,然后心里面還是有點膈應
先不說他的獨樹一幟的產(chǎn)品內(nèi)容,光是他的宣傳和廣告贊助和宣傳標語的洗腦程度都已經(jīng)給很多人帶來了了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