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億用戶的海外版“全民K歌”?音樂+社交玩法迎來新變量
StarMaker作為海外版“全民K歌”,通過音樂與社交的結合,在全球市場保持強勁競爭力。本文將探討其音樂+社交的運營模式,以及AI技術融入帶來的新變化和競爭力。
近一年來,AI技術與音樂創(chuàng)作結合的研發(fā)屢見不鮮,從聲音重建到歌曲生成,AI模型在重塑音樂的創(chuàng)作方式。今年3月26日,昆侖萬維發(fā)布了音樂推理模型Mureka O1與Mureka V6,這兩款產品在多元化創(chuàng)作風格和情感表達上實現(xiàn)了升級,將面向大眾的AI音樂創(chuàng)作引入一個新的浪潮。昆侖萬維所控股的海外爆款娛樂社交應用StarMaker也增設了AI創(chuàng)作一鍵寫歌的功能,這一變化使這個曾經以音樂+社交運營模式撬動海外市場的老牌APP吸引了筆者的注意。
音樂+社交的裂變,海外版“全民K歌”?
點點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StarMaker的全球下載量下落后又出現(xiàn)回升。作為出海文娛賽道TOP級別的APP,“出道”多年仍在市場上保持核心競爭力,音樂+社交的打法優(yōu)勢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來源:點點數據
這種音樂與社交相結合的裂變模式,在國內以“全民K歌”為典型代表,它瞄準以K歌愛好者為主體的用戶群體,為其打造定制化的音樂交友功能。
對照StarMaker和全民K歌的音樂社交玩法,兩者都經營了一種名為“家族”的社交關系,用戶可以選擇創(chuàng)建自己的家族或是加入他人的家族。擁有屬于自己的家族后,對外,用戶的個人信息會帶有家族的標簽,并參與家族間的排名競爭;對于家族內部,還有族長、管理員、家族男神女神等職責分配,家族內部也會進行貢獻度排名。內外雙重驅動下,提升個人活躍度不僅可以增強家族的競爭力,還能使自己在家族貢獻榜上占據一席之地,用戶自然而然地增強了對APP的使用率與黏性。
StarMaker的家族玩法在海外具有先天優(yōu)勢,海外的用戶范圍相對更廣泛,不同國家、地區(qū)有截然不同的文化,文化差異帶來的交流壁壘是不可忽視的,來自同一文化的用戶之間更易形成認同感,對用戶家族歸屬感的產生有天然助力。
與全民K歌不同的是,StarMaker為海外用戶專門打造了一套自由交流社區(qū),在社區(qū)板塊下有多個社群,用戶可自創(chuàng)建或加入新社群。這些社群相互獨立,基本上可以分為官方設立和用戶自建兩大類。官方建立的社群覆蓋了每個國家的專屬社群,同時也包含以特定音樂風格為紐帶的社群,比如POP、Jazz等。用戶自發(fā)創(chuàng)建的社群類型則更為多樣,其中不乏以明星歌手為中心的粉絲群,以及眾多與音樂無關的興趣社群,如寵物愛好者和素食主義者社群等。
社群體系為StarMaker的用戶提供了信息交流與興趣交友的渠道。作為K歌社交平臺,StarMaker一直在挖掘用戶除唱歌愛好之外的興趣內容,它選擇了讓用戶自己定義,自主進行下一步的討論與發(fā)展,UGC模式下,加速了APP的社交化進程。
再來看StarMaker的即時交流內容,推出的實時互動語音房間支持多人上麥,集K歌和社交功能于一體,不管是合唱還是聊天都十分便利。融合家族與房間功能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互動房間其實是家族社交需要的衍生,作為家族活動和家族聚會而產生,家族與房間相輔相成,延續(xù)了音樂+社交的長鏈路。
StarMaker的初衷本就是打造“歌星”,其推出的付費內容也十分符合“造星”工程,VIP付費特權主要滿足于用戶提升社交身份等級的需要。APP內,一些年輕歌手對個人主頁的塑造都相當華麗,不僅設置了個性化的頭像掛件、標簽、勛章等,還標記了與其他用戶的親密關系以此展現(xiàn)社交羈絆,體現(xiàn)了Z世代對個性化社交內容的追求。
而泛娛樂必不可少的短視頻、直播功能正契合Z世代高增長的娛樂需要,StarMaker也充分利用了這一點。進入StarMaker的直播間,歌手們“搖身一變”成為主播,自帶流量的同時還能通過直播互動吸粉,直播間PK、送禮物打榜這樣的玩法強有力地支撐著粉絲經濟的運作。
根據點點數據分析得出,2025年第一季度StarMaker在美國、日本、韓國創(chuàng)造的收入占全球總收入的36%,娛樂業(yè)發(fā)展相對成熟的發(fā)達國家用戶顯然對其付費模式更為接受。
新趨勢競爭力出現(xiàn)?AI融入歌曲玩法
開頭我們有提到StarMaker推出的AI創(chuàng)作歌曲。此功能要求用戶輸入歌曲名稱和歌詞進行AI歌曲生成(目前僅支持英文,限300字),并且提供對應的AI寫詞輔助功能。創(chuàng)作歌曲會消耗AI能量,而AI能量可以通過每日登錄、觀看廣告以及分享AI作品至站外免費獲得。
完成對歌詞的編輯后,用戶需挑選一首歌曲作為參考,即可生成歌曲。大約等待兩分鐘后,可得到三首不同曲風的歌曲:涵蓋了男聲與女聲、高音與低音,這些歌曲按照時長進行排序,平均時長約一分鐘。普通人難以僅憑聽覺輕易分辨出這些歌曲是否由AI創(chuàng)作,其仿真度極高。用戶可以將StarMaker創(chuàng)作的AI歌曲發(fā)布到平臺上進行分享,也可以在專門模塊里看到其他人創(chuàng)作的AIGC歌曲,甚至在此版本基礎上對其進行再改編。
海外泛娛樂應用市場中,將AI技術運用于音樂,StarMaker并非個例。一款由美國團隊開發(fā)的老牌K歌社交應用Smule,推出了一個名為“Reimagine With AI”的AI聲音重建功能,用戶利用這個功能,可以將自己的聲音在男高音、女高音、中音和低音間任意轉換,突破自身音域限制,輕松挑戰(zhàn)對歌曲不同風格的演繹。
通過Smule的更新日志可發(fā)現(xiàn),去年9月9日更新的12.7.7版本中,Smule首次在錄音效果編輯中增加了AI工具的使用,結合數據看,此次更新之后Smule的下載量出現(xiàn)了幾次激增,吸引了部分新用戶。
來源:點點數據
回歸到Smule的社交功能,其主要玩法是加入他人已錄制完成的歌曲進行合唱,模式較為單一,平臺社交功能對用戶的吸引度有限,導致APP下載量在經歷短期增長之后,難以持續(xù)推廣。研究付費制度得出,Smule的收入主要來源于會員付費,用戶購買會員是為了獲得獨唱、發(fā)起合唱這樣的K歌功能。反觀StarMaker,其VIP福利大部分在于賬號美化以及等級維護,具有很強的社交屬性,雖然兩款APP以音樂社交為核心,但側重點截然不同。Smule的用戶顯然更注重歌曲錄制本身,而非通過K歌愛好社交,在此條件下,Smule選擇與用戶雙向奔赴,利用AI為用戶突破音域限制的舉措也就有跡可循。
而在整個音樂與音頻市場上,無社交的純唱APP也表現(xiàn)出了不錯的成績。于2024年1月11日發(fā)布的“Simply Sing”是一款比較年輕的唱歌APP,近期最高登上了GooglePlay音樂與音頻應用免費榜第17名。
來源:點點數據
Simply Sing首先會幫助用戶測試自身演唱歌曲適合的音域,再根據用戶的聲音類型為其推送適配的演唱歌曲。開通Simply Sing的付費內容后,平臺還會根據用戶的聲音調整每首歌的音調,精準反饋音符的節(jié)奏。值得發(fā)現(xiàn)的有,StarMaker同樣具備簡單的音域測試玩法,為用戶進行音域范圍和聲音類型的測定,但僅止步于此,并未再進行拓展運用。
Simply Sing正是抓住了許多K歌愛好者對提升唱歌水準的追求,補充了市場的缺口之一,精且專地設計了音域測試和調整的功能。從它的目標用戶角度分析,所針對的受眾群體的社交需要相對較弱,他們則更注重K歌體驗與技巧練習。
Smule和Simply Sing的共性是致力于優(yōu)化用戶的K歌體驗,在弱社交甚至無社交的運營下憑借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也取得了市場的青睞,這一點值得功能型APP所借鑒。
結語
K歌APP的性質決定了它的用戶因相同唱歌愛好而更易產生交流,為它的社交化提供了可孵化的客觀推動,當K歌APP具有社交功能后,K歌和社交的雙重驅動能使用戶黏性達到一個高度,對APP的持續(xù)發(fā)展有很大維護作用。
未來海外K歌社交領域或將如何發(fā)展?通過我們對幾款產品應用創(chuàng)新方向的觀察或許能找到更多的可能性。比如,作為國內資深K歌應用,全民K歌涉獵的也是K歌+社交的泛娛樂賽道,在APP內,更是增設了小說、短劇等多元化娛樂欄目;關于AI的運用,全民K歌則不斷開發(fā)新的AIGC音樂功能,推出了AI人聲演繹歌曲,創(chuàng)建個人AI音色模型以及AI寫歌等多樣化體驗。
再看StarMaker在社交玩法上突破音樂局限,設置了游戲房間專區(qū),引進桌球和飛行棋小游戲,從唱歌向游戲功能方面探索;而在其背后公司不斷升級AI音樂模型的技術背景中,其AI寫歌功能發(fā)展前景是非??捎^的。
對于更多功能型社交APP的出海路線,其實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不管是StarMaker、Smule還是Simply Sing都提供了獨特的參照性,如果說極繁的多種社交玩法滿足了用戶的娛樂性需要,那么極簡的實用主義則對準用戶關于能力提升的需求。除了關注不斷變化市場和用戶,AI技術的進步也帶來了玩法上的全新體驗和對AI功能融合的探索。雖然創(chuàng)造神話的機會可遇而不可求,但通過融入多元社交元素和功能升級,或許能夠改變現(xiàn)有的市場格局,而AI技術的創(chuàng)新應用,則是一個更值得深入探索的變量。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揚帆出?!?,微信公眾號:【揚帆出海】,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