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搗鼓AI提示詞了,干點更有價值的事
現(xiàn)在提到大模型,大家都會想到如何寫好提示詞;網(wǎng)絡(luò)上相關(guān)的討論和分析也很多,問題是:寫好提示詞,就真的能解決當前的問題嗎?有些更重要的工作,需要我們?nèi)ヌ幚砟兀?/p>
這篇文章,是給天天搗鼓提示詞的鐵子們,提個醒的。
抬頭看看天。
我不是有一套 AI 課程嘛,所以非常關(guān)注全平臺各同行們的營銷獲客方式。
最近發(fā)現(xiàn)小紅書、抖音平臺,出現(xiàn)了大把通過送提示詞來引流的玩法,深感痛心。
痛心在于,他們竟然還在用“拿到提示詞就能趕上 AI 時代紅利”的說辭誤導(dǎo)大家。
雀食,以前我也用過這個方法,畢竟拿到我的提示詞,你就相當于掌握了一個使用 AI 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
但是,那時候,我們用 AI 的主要價值還是提高自己的效率。
因為也沒啥別的玩法,能比別人每天少干 2 小時,已經(jīng)很舒服了。
但是,今天,AI 的天它變了啊。
“智能體”這個產(chǎn)品形態(tài),一旦被推廣開來,所有先行者們發(fā)揮 AI 價值的方式就變了。
我一貫的觀點:未來大部分人用 AI 只吃現(xiàn)成的,沒人愿意打磨提示詞。
你看下面這個「表格生成器」智能體,有2.9萬熱度。
不管這里的熱度代表人數(shù)還是次數(shù),它都已經(jīng)幫助用戶解決過 2 萬多次表格整理的需求了。
這個智能體的提示詞,大概只是預(yù)設(shè)了一個“把下面用戶提供的文字,以表格形式呈現(xiàn)”。
很簡單對吧,但不好意思,用戶不愿意自己輸入。因為那需要兩步:
- 輸入“把下面用戶提供的文字,以表格形式呈現(xiàn)”
- 粘貼要整理的文字
比直接使用智能體多了一步。
更重要的是,自己寫提示詞的方式,需要動腦子想。
而“表格生成器”這個名字,只要用過一次甚至只要看到一次,就可以永遠記住。
所有 AI 先行者們,抬起頭看看,不要在“提示詞”的深坑里繼續(xù)挖了。
我們第一時間關(guān)注 AI、學習 AI、研究 AI,為的是什么?
肯定不是為了寫出一流的提示詞,對吧?
肯定是因為相信這是一個很大的時代機會,我們要做一些事情,在這個時代的紅利里,創(chuàng)造一些價值。
寫好提示詞,并不能幫我們創(chuàng)造價值。
誠然,好的提示詞,可以幫我讓 AI 生成更好的答案。
燃鵝,一般情況下,AI 很難幫我們解決我們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最多也就是給個啟發(fā)。
所以,大部分時候,AI 是替我們做一些我們懶得做或者做得慢的工作,幫我們省時間或者提效。
又因為普通人不會用你的提示詞(他們懶得記、懶得輸入、甚至懶得粘貼),
所以你那些精良的提示詞,只能幫你自己節(jié)省時間。
主要是,公司不會因為你的工作效率高多給你錢
相反,會多給你安排活。。。
不研究提示詞研究啥呢?
我不是說,提示詞沒有價值。
我的建議是,不要為了用 AI、為了提高效率而研究提示詞,換個目的。
你看前面那個幫你做表格的智能體,按照某智能體平臺的激勵政策,它努努力就可以領(lǐng)到 1000 塊的獎金。
把你打磨的提示詞,做成智能體,幫別人節(jié)省時間,價值一下就凸顯出來了!
有疑問?
“我節(jié)省時間沒價值,別人節(jié)省就有價值了?”
“但是”后面的那句話,還沒到,但快了。
所以要提前準備,提醒你們,該動手換換玩法了。
我上周六,做了一個智能體的入門課,閉門的只開放了 300 個人,3 小時的直播,平均停留時長給干到 1 小時 55 分鐘。。。
都學上癮了,看到?jīng)]!
上次花了兩個多小時給大家“盤道”,把大家整興奮不行,勢要吃盡這波紅利……
但實在太晚了,實操部分有些“草率”
所以,這周,再加更一波。
好事兒,都限額。
這次稍微加點,開放 500 個名額。
學習圈和行動營免費名額預(yù)留 400,給沒進圈沒入營的同學留 100 個。
沒回放,沒時間的話就別報了。
占坑不拉 S 可恥,報了不來聽,直接直播間拉黑。上次報名沒參加的已經(jīng)拉黑一百多個了。
信我,直接掃下面的二維碼
想看看講啥再報的話,看下面
學習圈和行動營的報名方式在下面,一勞永逸的。
加入學習圈以后閉門課都免費,行動營有回放隨時看。
▲ 學習圈
▲ 行動營
哦對還有,日常直播吹水的公開課,也預(yù)約一下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