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村里的老人,都開始玩AI了
隨著AI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它已經逐漸從年輕人的專屬走向更廣泛的人群,甚至深入到鄉(xiāng)村的老年人生活中。本文通過多個真實案例,展示了AI如何幫助老年人實現(xiàn)“賽博新時尚”,從“復活”老照片到“環(huán)游世界”,AI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AI發(fā)展的速度,遠超市場的想象。
提前回家過年的年輕人,欣喜地接了新任務,那便是教家里的老人玩AI。
這些賽博原住民,不僅自己手機下載了各種各樣的AI應用,想在這個春節(jié)“玩轉AI”,甚至還開始教自己的爺爺奶奶玩。
家住湖南長沙的00后方瓊,已經提前回家過年,她明顯感受到,這趟回家生活“不一樣”,家里的長輩,居然開始打聽起怎樣用AI。
比如,怎樣讓年代久遠的“老照片復活”,讓數(shù)字人開口“說話”;怎樣假裝在夏威夷群島旅游,享受藍天白云和一望無際的海岸;抑或還原年輕時候的自己,嵌入多套造型和發(fā)型,實現(xiàn)百變造型“拍照片”……
這些,對于方瓊而言,都是“輕而易舉”的事,“現(xiàn)在的AI強得可怕,輕松搞定這一切。”
“以前一直想拍一套寫真,遺憾的是現(xiàn)在拍不出年輕時候的自己了。當看到老閨蜜們通過AI生成發(fā)布精美寫真之后,特動心?!边@是方瓊奶奶的心聲。
而在方瓊看來,能夠通過這種方式,讓奶奶高興,更是一件高興的事,“總之,樂一樂,也挺好。就是將之前沒體驗過的生活和心愿,通過AI來完成一遍。真沒想到的是,他們越玩越上頭,最時尚的居然是我的爺爺奶奶?!?/p>
這或許也是一個趨勢,AI已經不再束之高閣,也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他們越來越有溫度,真正進入普通人的生活。
01 長輩們的“賽博新時尚”
和方瓊奶奶一樣,林海的奶奶也是一位想去外面看世界的老人。
但林海奶奶的這一愿望僅僅只是她的向往。這位年過七旬的老太太,出生在陜西黃土高原的鄉(xiāng)村,一生的時間都奉獻給了家庭,她養(yǎng)育過五個孩子,又帶大了幾個孫子孫女,一生幾乎沒出過遠門,也沒見過海。
如今,兒女已經都能獨當一面,不再需要自己操勞,林海奶奶也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去親眼看下電視里的碧水藍天,也體驗下南方冬天的溫暖。
但這些對林海的奶奶來說,卻是很難辦的事。由于年輕時長時間的勞作,老人的腿腳不太好,尤其是膝蓋受損,上下樓不便。那些美好的愿望,都成為難以釋懷的遺憾。
林海任職在北京某互聯(lián)網大廠,平時一直熱衷體驗新科技。今年,林海通過AI讓奶奶圓夢了,實現(xiàn)了“不出門就可以拍旅行大片”、“AI環(huán)游世界”、“連P圖軟件都省了”。
最簡單的,打開某短視頻平臺,進入AI寫真或AI旅游小程序,點擊任意一種風格,添加一張奶奶的照片,即可生成AI旅游寫真大片。
圖:社交平臺與“AI老年寫真”相關的分享
內容來源:抖音 《聽筒Tech》截圖
看到在碧海藍天下游玩的自己毫不失真,林海的奶奶興奮上頭,時不時便讓林海幫她生成新視頻或者照片,并發(fā)到社交平臺。
“省錢又省時間,老太太玩上了癮,還讓我教她怎么用AI做寫真,直到自己學會才罷休?!绷趾=忉專幸馑嫉氖?,奶奶還將寫真大片編輯成自己的社交平臺頭像。
除了拍照、旅游外,方瓊的爺爺還有一個的心愿。
逢年過節(jié),方瓊的爺爺就會特別想念一個人,那是爺爺?shù)母绺?。很久以前,一場病魔帶走了他。時至今日,一張戴著軍帽、穿著軍大衣的照片,成為他留給方瓊爺爺僅有的回憶。
2024年初,方瓊通過AI,讓逝去親人的照片“動起來并說話”,這讓她無比觸動。不過,她還是打算今年過年,經過爺爺同意,才還給他一個“動起來的哥哥”。
方瓊爺爺在經過一番思索后,同意了她的意見。最終,他們通過AI,看到了數(shù)字人“哥哥”,老人則異常感動。
方瓊爺爺私下還讓她教自己怎樣使用這項功能。按照方瓊的理解,“可能他擔心我過年假期結束去上班,長時間不在家,自己學會了的話,可以隨時通過AI看到自己想見的人?!?/p>
方瓊用“治愈”來形容她的感覺,“當AI讓老照片動起來,那是另一種感受,我們利用它來完成一些遺憾的事情,AI既強大,又有感情?!?/p>
02 越來越接地氣的AI
讓方瓊頗為感嘆的是,花了幾年時間才學會“線上購物”的老人,僅僅一年時間,便接受且開始“玩轉AI”。
“有意思,好玩又有趣。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時代的風向?!绷趾8锌@個信息時代的變遷。
前幾年,“林海們”回家過年,大多數(shù)教父母和長輩們的是,怎樣逛淘寶,在支付寶上搶紅包;怎樣在拼多多“拼團”,以及怎樣開愛奇藝、騰訊視頻和優(yōu)酷視頻的會員。
實際上,教長輩玩轉互聯(lián)網并不是易事,“電商的門檻對他們來說還是高的,比如網上購物的坑挺多的,需要去甄別‘買家秀’;一些應用,尤其是涉及金融消費,我更不支持長輩們使用,主要是擔心他們會忘記還款時間,產生違約?!?/p>
而現(xiàn)如今,爺爺奶奶們手機上裝滿了AI應用,也一定程度上表示,風口從移動互聯(lián)網轉向了AI這個新貴。
實際上,AI走進生活并不是最近兩年才有的事。在這些行走在潮流前線的AI軟件之前,一些AI智能硬件也成為老年人的“生活搭子”。
2024年,耿樂就給自己的爺爺奶奶購置了一臺某品牌的內置大模型的AI智能屏。他表示,自己是在社交平臺種草了這款AI產品,“聽說現(xiàn)在的智能屏產品已經非常成熟,而且價格一般也在千元以內,屬于能接受的范圍?!?/p>
一番遠程操作下來,耿樂發(fā)現(xiàn),智能屏不僅可以監(jiān)控日常生活,還有“自動接電話”功能,對腿腳不便的老人十分友好。
此外,最接地氣的是,智能屏還能聽得懂“方言”,日常能跟爺爺奶奶“聊天”解悶。
尤其是智能屏還內置了大模型,能幫助長輩們解答日常生活和一些不懂的科學問題,可謂集“娛樂”、“陪伴”和“安全監(jiān)管”等多種功能于一體。
今年過年回家,耿樂發(fā)現(xiàn),家里的長輩已經非常能接受這位“AI家庭成員”了,相關操作也使用得十分絲滑。
“有次,看到奶奶在聽《白毛女》,奶奶說是智能屏給找的?!惫犯锌?,“這個小東西真不錯,有點像老年生活的智能搭子,后悔沒早點買。”
耿樂還發(fā)現(xiàn),不止自己的奶奶家里有智能屏,智能屏已經深度下沉到了農村市場。
“老人們聚在一起還會聊起自己家里的智能屏,探索好玩的使用經驗。個人認為,這種單價不算太高,能極大程度解決老人陪伴、娛樂等問題的設備,對年輕人來說,確實是個不錯的新年禮物。”
圖:社交平臺與“智能屏”相關的分享
內容來源:小紅書 《聽筒Tech》截圖
業(yè)內人士表示,“由于接觸信息化程度低和客觀身體條件不便等原因,老人們可能確實更需要AI?,F(xiàn)當下,AI在家庭安全、醫(yī)療、智能家居等方面,都已經有了很深入的滲透,幫助老年人更好地生活?!?/p>
“尤其是最近,隨著AI落地的更細致化,一些高性價比的個性化硬件更成為了他們的生活搭子?!?/p>
03 人工智能應用的“雙刃劍”
一個事實是,AI的發(fā)展速度,遠超過去的歷史長河,人工智能的消費趨勢也正在崛起。
Cognizant研究顯示,接受人工智能的消費者有望在五年內推動4.4萬億美元的消費支出。Cognizant與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聯(lián)合研究預測,人工智能到2030年將推動美國46%的消費者交易,表明企業(yè)亟待利用人工智能重塑客戶體驗。
該研究還預測,到2030年,接受人工智能的美國消費者或將產生近一半(46%)的消費支出。在澳大利亞,預計該比例在同一時期將上升至55%, 德國預計為46%,英國為39%。
尤其是,在短短兩年多時間里,生成式AI浪潮和國內外AI應用的爆發(fā),更讓AI滲透進入了人們的生產生活。
“林海們”的生活群像,就是AI照進現(xiàn)實的案例。尤其在這個2025年,在短視頻的催化下,AI進一步搶占人們的手機,并破圈到老年群體,下沉到農村市場。
不過,隨著AI應用的逐漸滲入生活,社會對人工智能發(fā)展帶來的“雙刃劍”效應討論也與日俱增。
一方面,人工智能確實為生活帶來了便捷和高效;但另一方面,是人們對其可能“挑戰(zhàn)”人類地位、失控導致智能向“惡”的憂慮。
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堅就表示,“我們需要認識到,人工智能不是來替代人的,而是來幫助人的。”
事實上,由AI引發(fā)的問題已經被高度關注,尤其是涉及到倫理、安全和情感需求等方面。
比如,方瓊在復刻自己親人的時候,一個前提是,“需要征求家人的同意。”
“這雖然讓人充滿期待,但也有些殘酷。我拿不準爺爺?shù)降紫氩幌肟吹揭粋€‘會動’的哥哥,有時候親人的離去,是不能反復提及和復刻的,從感情上來說,等于是在不斷揭露疼痛,是情感的傷害。”
更猝不及防的是,AI也有可能帶來新的數(shù)據(jù)安全隱患。
比如,隨著AI換臉的發(fā)展,很多用戶擔心會被“偷臉”。
林海在教奶奶玩“AI寫真”的時候,就有這方面的擔憂,“主要是,平臺都會要求臉部圖片的授權,在這個人臉識別的時代,我有些擔心數(shù)據(jù)泄漏帶來的經濟損失?!?/p>
不過,也有業(yè)內人士表示,當大眾談論AI的安全性以及倫理挑戰(zhàn)時,恰恰也說明,行業(yè)已經處于發(fā)展相對過快的階段,隱藏的風險正在挑戰(zhàn)技術的更新,及社會各方的接受度。
一些學者也致力于解決人工智能的能力建設、發(fā)展機遇和安全或倫理風險問題。他們主張“結合框架中三個方面各自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考量”。
也就是說,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xù)發(fā)展,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正確觀”值得被再次思考,過去的社會治理體系也可能被逐漸打破。
無論怎樣被反復提及,一個事實是,都很難阻擋一個新時代革命的到來。
比如,對于“偷臉”,林海就有一些新的思考,“實際上,這帶來新的腦洞。未來是否會產生新的身份認證標識,以取代風險較大的人臉識別?我可能充滿期待?!?/p>
文?|?小聽 編?|?饒言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聽筒Tech】,微信公眾號:【聽筒Tech】,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