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創(chuàng)業(yè)路線圖 (82):協同打造產品價值的三個段位

1 評論 7171 瀏覽 15 收藏 9 分鐘

編輯導讀:產品價值難道只是各個產品部門自己的工作嗎?各個業(yè)務部門該如何配合提升產品價值?文章依次對打造產品價值的三個段位展開了梳理說明,對這兩個問題進行了分析討論,與大家分享。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宋·岳武穆

一、初段水平:僅靠產品部門輸出產品價值孤掌難鳴

對SaaS公司來說,產品、營銷、服務是三項需要兼?zhèn)涞哪芰?,產品價值正是其間的關鍵鏈條。但在產品價值打造、輸出的工作上,大部分公司只能做到這個程度:

描述一下具體狀況:

  • 產品、研發(fā)部門每個版本開發(fā)什么功能,基本上靠自己拍腦袋。
  • 銷售部門自己整理產品價值,做PPT等銷售工具。
  • 銷售代表和CSM(客戶成功經理)遇到客戶提Bug、提需求,就丟給產品經理,讓他們自己做取舍。
  • 每次發(fā)新版,產品經理就給所有部門做同樣培訓,把每個新功能都操作演示一遍…

這樣水平的組織,產品版本即便更新很快也往往會抓不住市場脈絡、產品價值包裝做不到位,每次產品培訓都讓銷售聽得一頭霧水,市場競爭中產品優(yōu)勢也不明顯……

二、中段水平:在各部門間傳遞產品價值而非功能

初段協作水準的企業(yè)會發(fā)現:給銷售代表做全功能講解吸收度很低(其實他們在對客戶的銷售過程中也不需要給客戶演示那么細的功能)、給市場部只講功能又遠遠不夠;銷售代表直接向產品經理(甚至是研發(fā)工程師)反饋客戶發(fā)現的Bug,往往心很急卻說不清楚、操作上也復現不出來,無端打亂了產品經理和工程師的日常工作節(jié)奏,影響后者工作效率。

因此,我認為以下這些動作是錯誤的(見X處):

而那些產品價值協作能達到中段水準的企業(yè)會這樣協作:

這里有兩個流程:

A、新版本價值輸出及培訓流程(淺綠色):

①準備發(fā)新版前,產品經理與客戶成功、市場部一起探討應用場景和產品價值描述,由市場部升級銷售工具、客戶成功部完善使用場景和客戶使用的案例。

②由市場部對銷售團隊做基于產品價值和應用場景的新版本培訓,并不需要做完整的操作演示(產品越復雜越不需要),而應該圍繞幾個核心客戶應用場景,向銷售代表傳遞產品價值而非功能。

而客戶成功內部的培訓,除了價值傳遞,仍需要保留功能及操作的部分。因為她們是需要幫客戶解決操作問題的。

B、Bug及客戶需求傳遞流程(淺紅色):

①銷售代表不再直接向產研部門發(fā)送非緊急bug、設計缺陷及客戶需求,而是發(fā)給客戶成功部下的熱線客服;

②熱線客服會做好“Bug復現”、設計缺陷確認及需求整理工作(后兩者亦可能由CSM負責),確認有效后再轉給產研部門。這里需要有IT系統(tǒng)支持,Bug等會關聯客戶,讓銷售代表、客服和CSM可以了解到處理進度,方便主動向客戶反饋。

其中Bug根據是否阻礙主工作流程(Blocking)和影響客戶范圍分3~5級,不同級別的處理時限及流程有所不同。

緊急Bug處理(一般占比很小)因為有嚴格的處理時限要求,仍然由銷售代表、客服直接與研發(fā)工程師(/產品經理)進行溝通。

三、高段水平:各部門協力打造價值產品

以上兩個流程將使得產品價值的傳遞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這還不足以影響到產品本身的演進。高段位的公司還能夠做到 —— 各個部門共同為提升產品價值而高效協作。我也畫了一張圖:

高效的產品價值打造包括以下流程:

  • 銷售部門將客戶對產品價值的需求反饋給市場部,而把產品功能方面的信息反饋給客戶成功部;
  • 客戶成功部將功能改善、新功能的需求反饋給產品經理,這些信息來自上面銷售部門的反饋,也來自于服務過程中;
  • 客戶成功部在服務過程中會發(fā)現“成功客戶”,須養(yǎng)成習慣(作為OKR /KPI要求或做好其他激勵)定期將成功使用案例輸出給市場部;
  • 市場部匯總銷售部門、客戶成功部的信息,基于戰(zhàn)略做市場、客戶群體分析,輸出目標市場畫像、基于目標客戶畫像的關鍵場景提供給產品部門。
  • 產品經理、市場部定期交流產品設計的思路和核心邏輯,并一起與CEO、銷售VP、客戶成功VP探討,以確定下一個版本的主要新特性。

可以看到,這個流程的核心部門是市場部(如果售前支持崗位,也會承擔其中一部分工作)。

這段時間業(yè)內討論得比較熱的一個概念是“產品市場經理”(PMM, Product Marketing Manager)崗位。這樣的人才兼?zhèn)鋵Ξa品、市場、銷售的理解(在SaaS公司還得理解客戶成功),起到“業(yè)務交通警察”的作用。因此,如果有PMM,他就會在上面這個產品價值打造的流程中起到關鍵作用。

但對于大部分營收未過5000萬的SaaS企業(yè)來說,可能都還沒有這個崗位,或者找不到這樣的“全才”。我們需要成立一個虛擬組織來完成這些職責,其中會包括售前、銷售、服務、市場等不同崗位的同事,一起完成產品價值總結和物料輸出。

此外,要形成以上流程并使其成為工作習慣,需要做好各部門的職責設計和績效目標牽引,更需要公司形成“價值營銷”、“價值服務”、“價值產品”的文化,一切以客戶為中心,一切為了對客戶更有價值的產品。

歡迎留言交流,講講你所在的企業(yè)是如何運作產品價值提升流程的?

#特邀作者#

吳昊,微信公眾號:SaaS白夜行,紛享銷客天使投資人、前執(zhí)行總裁。20年企業(yè)信息化和6年SaaS營銷團隊創(chuàng)新經驗,每天一篇2000字SaaS創(chuàng)業(yè)文章的堅持者,目前正處在從創(chuàng)業(yè)者向投資人的轉型過程中。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里有個核心的層次需要明確:需求也分為戰(zhàn)略層次、戰(zhàn)術層次、戰(zhàn)斗層次;
    戰(zhàn)略層次是阿里滿足云計算需求;戰(zhàn)術層次是美團開始做餐飲店鋪管理;戰(zhàn)斗層次是具體的功能需求

    傳統(tǒng)的軟件企業(yè)往往是產品偏執(zhí)行(更接近需求分析師),而市場為代表的“大營銷”部門則會主導戰(zhàn)略戰(zhàn)術層次的分析
    互聯網企業(yè),產品的比重還是大一些;發(fā)掘戰(zhàn)略層級的應用場景,還是產品主要牽頭——當然,也可以理解為,產品在做著“市場”分析的工作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