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格局感:創(chuàng)業(yè)者的「四縱三橫」與投資者的「縱橫合力」

0 評論 12970 瀏覽 21 收藏 8 分鐘

在市場的博弈中,如何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答案是格局感。

當我們說某個人格局很大時候,通俗化的解釋就是,他的認知層次較高,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東西。在中國這樣一個高速發(fā)展的互聯網環(huán)境里,無論是對創(chuàng)業(yè)者還是對投資者來說,格局感是非常重要的。大的格局感能幫助其在合適的時間點上,做出正確的戰(zhàn)略布局。

格局感是需要一套可以推演的邏輯思考和方法論作為支撐的。在中國的互聯網江湖中,有兩個重量級人物,他們都有自己獨到的方法論,是被證明過的。一個是美團的創(chuàng)始人王興,另一個是創(chuàng)新工場的管理合伙人汪華。

美團王興:創(chuàng)業(yè)者的四縱三橫

在互聯網領域,創(chuàng)業(yè)者應如何做出創(chuàng)業(yè)決策?王興的回答是“四縱三橫”,就是將互聯網用戶需求的發(fā)展方向與技術變革方向結合來考察,兩者的結合點就是非常好的創(chuàng)業(yè)機會。

如上圖所示,在王興的“四縱三橫”方法論里,“四縱”主要指互聯網用戶需求發(fā)展方向,包括:娛樂、信息、通信與商務。

而“三橫”則是指搜索、社會化網絡、移動互聯網等互聯網技術變革的方向。從過去來看,每隔幾年就會有一個大的技術變革,逐漸影響“四縱”領域,如:互聯網的前15年,就遇到了搜索、社交、移動這三大技術變革浪潮。當一個新技術浪潮出現時,在“四縱三橫”的交匯處,就會出現創(chuàng)業(yè)者的進入機會。

按圖索驥,我們來看一看這個方法論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是否能夠被事實印證。

1.搜索浪潮

1998年美國,谷歌成立;1999年中國,百度成立。

谷歌與百度的誕生,源自于搜索這一個典型技術變革,它改變了人們原有的信息與娛樂的獲取方式(百度早期有很大的流量比例來自于MP3搜索)。

搜索引擎就是上圖搜索與信息、搜索與娛樂的交匯點。

此外還有搜索和商務的結合,各種垂直搜索,搜房、比價搜索、旅游、酒店機票的搜索等,造就了一批明星企業(yè)。

2.社交浪潮

2003年繼搜索之后,社交浪潮開始涌現。

社交網站里出來Facebook和Twitter,他們的側重點各有不同,Facebook更偏向于通訊,它是實名制的雙向關系,而Twitter和新浪微博則更偏向單向關系,更重視信息獲取,這屬于信息和通訊的結合。

另一方面社交對娛樂的影響更加直接,出現了偷菜、搶車位等一大批社交游戲。

社交和商務的結合。美團本質上算不上這方面的典型案例,最典型代表應該是后來美麗說與蘑菇街。后來又延伸出Linkedin、脈脈這種商務社交平臺等。

3.移動浪潮

移動結合娛樂。典型的是視頻、手游與直播類產品,視頻里的愛奇藝、騰訊視頻、快手等一批產品,都是這個時間點和交匯處迅速成長起來的;而手游里則出現了瘋狂的小鳥、植物大戰(zhàn)僵尸、王者榮耀、陰陽師等一大批蓬勃發(fā)展的產品;以映客為代表的直播就更不用說了。

移動結合信息與社交。大名鼎鼎的微信與陌陌就是移動+社交的代表性產品,而移動+信息的代表產品,則是今日頭條與內生于微信體系里的公眾號平臺。

順勢而為是市場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人總是要等待和捕捉市場的機會,這就是 “橫”的機遇 ,而每個人在機遇來臨之前又要在各自的領域做好準備,這就是 “縱”的累積 。

備注:最后王興又在自己的總結上多加了一個預測,也就是未來的“物聯網”發(fā)展,湊成了四縱四橫。

創(chuàng)新工場汪華:“縱橫合力的產業(yè)鏈式”投資方法論

上圖是汪華2011年發(fā)布在微博上的。他認為每一個技術浪潮(PC-移動-物聯網)出現的時候,都要從基礎工具、娛樂和商務這三個大階段來先后進行投資布局,進入的太早投資容易“打水漂”,拿捏好進入的時機異常重要。

汪華認為當一個平臺剛出來時,第一個階段就會需要讓平臺變完善;當大量的人開始使用,自然需要娛樂和社交,而當人口持續(xù)多起來后,則需要開始掙錢做生意;這里面是有一個先來后到的。

能夠看到,汪華的投資方法論就是緊扣這個維度展開的,他第一時間看清了移動互聯網的大機遇,同時也是最早敏銳覺察到娛樂內容消費的機會的那一撥人。

無論投資還是創(chuàng)業(yè),如果走的太早,就像試圖燃燒一塊濕的木頭或者煤,而走對時間,找到的就是澆滿汽油的那張紙,點燃就是熊熊烈火。

結合汪華的投資方法論,回顧最近這一波移動互聯網浪潮中所涌現出的一批互聯網公司:小米、美團、蘑菇街、聚美優(yōu)品、豌豆莢、陌陌、今日頭條、滴滴等,起來節(jié)奏不就是遵循著“工具-娛樂-商務”的先后順序嗎?

王興也認為,天底下沒有完全新的東西,很多東西都是同一個問題被反復地解決。我們有理由相信,下一波技術浪潮再來之時,或許同樣會重復上述三個階段的發(fā)展節(jié)奏。

最后

無論是創(chuàng)業(yè)者也好、投資者也罷,如果我們把創(chuàng)業(yè)/投資當做一盤棋,想要贏得勝利,關鍵就在于把握住布局的關鍵——方法論,在與人與勢的對弈中,學會統(tǒng)籌全局、運籌帷幄。

 

Allen,個人微信(qq1186974614)偉朋創(chuàng)投行業(yè)分析師,歡迎交流。

本文由 @Allen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