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不會寫?教你“池子法則”,1小時寫出好文案
把文案看做一個產品,池子法則就是流水線工。首先要找出產品的優(yōu)勢扔進賣點池中集合,然后撈出賣點放在激活池中用動機和信任加工激活,最后進入加工池進行打磨和檢查,一個完整的賣點文案就誕生啦~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現(xiàn)象:
- 有些文案工作效率很快,很短時間就能寫出一個出彩的文案,他筆下的產品賣點能精準戳中用戶痛點,像磁鐵一樣,牢牢吸住用戶,讓他們不自覺的把手伸進錢包;
- 也有一些文案,做了很長時間,也對文案感興趣,平時也學了不少寫作技巧,但是拿到產品后,始終不知道往哪個角度去寫,半天也憋不出一個字,一度懷疑自己適不適合做這行;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兩級分化現(xiàn)象呢?
后者難道比前者笨,還是他們不夠努力,又或者是真的如他們所想,不適合做這行?
我的看法是,都不是!
那原因出在哪里呢?要我說就四個字:不會學習!
“會學”和“學習”可是兩種概念,在這里篇幅有限,我不想展開說這二者的區(qū)別,但是我可以告訴你的是:
上面提到的第一種文案屬于“會學”型,他們不僅努力,而且善于思考,會總結不同寫作技巧之間的關聯(lián),研究人性,形成自己的寫作體系,構建自己的寫作框架;
所以他們效率快,是因為按照自己的“寫作框架”來分析不同的產品;
而第二種文案屬于“學習”型,他們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很努力,但是最大的缺點也是很努力,以致于只會埋頭寫,去模仿,不會總結技巧背后的邏輯,更別提總結自己的寫作框架了;
所以他們效率慢,是因為他們只會簡單重復地,在腦海中做“技巧比對”,如果篩選到同類型的產品文案,那直接模仿就好,如果篩選不到,就沒有辦法了;
如果,剛好你屬于第二種類型,你很幸運,這篇文章,我將終結你的痛苦,我會毫無保留的分享給你,我用8年實戰(zhàn)總結的一套賣點文案寫作框架,這里是首次公開,你絕對在其他地方沒有見到過,它能讓你快速變成第一種類型的文案;
假如你屬于第一種類型,也沒關系,你不妨對比一下,看看是你的寫作框架好,還是我的寫作框架效率更高,說不定能讓你更上一層樓,哈哈;
那么我的這套獨創(chuàng)寫作框架是什么呢?也是四個字:我通常叫它作“池子法則”;
不明白沒關系,我也猜到了你會有哪些疑問,別著急,下面我就一個一個來回答你的疑問:
一、什么是“池子法則”?
現(xiàn)在想象一下,假如我們將“寫文案”這個過程看成是“工廠”生產一件“產品”,那么最有效率的一種生產方式是什么?
當然是流水線作業(yè),一條流水線上負責不同的產品部分,最后把每一個模塊組裝在一起就可以了;
所以,何楊總結的“池子法則”就可以看成是一條虛擬的“文案生產線”,或者叫寫作框架,哪怕你沒有經驗,只要學會了這個框架,只要在這個框架內思考,分析產品,再寫作,效率相比較其他沒有思路的小伙伴,肯定是最高的;
好了,既然說它是一條虛擬的“生產線”,那么這條“生產線”上具體包含什么內容呢?
我告訴你,主要有“3個池子”共同組成這條生產線,哪三個池子呢?
按照先后順序:賣點池,激活池,加工池。然后激活池中又包含兩個小池子,分別是:動機池和信任池;
每一個池子都能產生特定的“化學反應”,共同組成了一條完整的“文案生產線”!
下面我就來一一講解一下,每一個池子到底有什么用;
二、第1個“池子”——賣點池
賣點池是什么呢?里面裝了什么內容呢?
其實賣點池很簡單,里面裝的就是產品的各種優(yōu)勢,對用戶獨特的價值,所以,它也可以被稱作是優(yōu)勢池;
只要是你分析出來的產品優(yōu)勢,你都可以把它扔進賣點池中!
還是來舉個例子,比如面膜這個產品,我們可以把它的這些優(yōu)勢裝到賣點池中去:保濕鎖水,更服帖,淡化痘斑,植物精華無副作用···
(Ps:這里只是舉例說明,具體產品要根據實際產品優(yōu)勢做具體分析)
你可能要問了,為什么要挖掘這些優(yōu)勢呢,和寫文案有什么關系呢?
我告訴你,關系大了,目的有二:
- 首先我們后面寫的文案出發(fā)點都是圍繞這些優(yōu)勢展開的,所以,這是確定文案大方向,一旦大方向確定了,后面就是順藤摸瓜的事情了;
- 其次,我們要在這些優(yōu)勢中定位到可以作為產品主打(核心)賣點的那一個,然后花大力氣去重點宣傳,搶占用戶心智,而這一步是所有營銷工作的起點;
反正不管怎樣,你記?。?/p>
先盡可能的挖掘你的產品優(yōu)勢或者獨特價值,只要是對用戶最終下單能起到正面刺激的,都可以裝進你的賣點池中;
至于如何挖掘和篩選這些產品優(yōu)勢,并且做到精準定位,以后我會和大家詳聊的;
三、第2個“池子”——激活池
完成第一步,這個時候,你的賣點池中應該有了一個關于你產品的優(yōu)勢的集合,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賣點池中的優(yōu)勢“撈出來”放在激活池中“激活一下”。
為什么要“激活一下”呢?
賣點池中的產品優(yōu)勢就相當于“原材料”,要想做成誘人的“產品”,還需要加工包裝才可以,而這個過程就相當于是“賣點激活”;
這個激活的過程中,主要有兩塊工作要做:
- 一個是要讓用戶覺得我們的產品優(yōu)勢對他(她)們是有好處的;
- 是讓用戶相信我們所說的產品優(yōu)勢都是真的,選擇我們就對了;
好了,明白了這些,接下來你要問了:怎么“激活一下”賣點呢?
這就不得不說激活池中兩個小池子了,一個是動機池,一個是信任池;
1. 什么是動機池呢?
你要知道,賣點池中的產品優(yōu)勢,只有你自己知道,但是對用戶來說,你所謂的優(yōu)勢,對他(她)有什么好處,解決什么問題,這些用戶都不知道。
所以,動機池中要完成的工作就是:把產品的優(yōu)勢翻譯成對用戶的好處,告訴用戶為什么需要產品,給一個使用動機;
因為用戶不關心產品優(yōu)勢,只關心產品優(yōu)勢背后的好處;
比如男士面膜這個產品,假定我們現(xiàn)在從賣點池中提取一個產品優(yōu)勢叫:潔面效果好;
那你要知道,有一些男士小伙伴壓根沒有使用面膜的習慣,或者說沒有意識自己需要使用面膜,那我問你,你的面膜潔面效果再好,有什么用呢?
這個時候,用戶對產品的使用動機不強,我們就要告訴他使用面膜的必要性,比如:
給了用戶一個動機,是什么呢?
要保持干凈清爽,順便還打消了用戶的一個顧慮,使用面膜會顯得娘娘腔,這里就把使用面膜和化妝品區(qū)隔開來,讓用戶在使用面膜的過程中沒有負擔心理!到那時,我們再去說服用戶相信產品潔面效果好這個優(yōu)勢就可以了;
再比如臉部按摩儀這個產品,假定我們從賣點池中提取一個產品優(yōu)勢叫:按摩毛孔;
我們簡單分析下,對于大眾女性來說,臉部按摩儀這種產品普及度不算高,有很多朋友可能是第一次聽說,這種剛需度不那么強的產品,我們就要給動機了;
怎么給動機呢?
在這里,我們就要挖掘產品優(yōu)勢背后的好處;
什么意思呢?
假如我們直接和用戶說產品能很好的按摩毛孔,你想想用戶就會產生使用欲望了嗎?
肯定不會,為什么呢?
因為產品優(yōu)勢是產品自有屬性,對用戶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所以你要和用戶說的不是這個優(yōu)勢本身,而是要說隱藏在這個優(yōu)勢背后的好處,這才是用戶真正關心的。
那好,按摩毛孔這個優(yōu)勢背后有什么可以挖掘的用戶好處呢?
比如可以這樣說:
或者:
這個時候我們在干嘛呢?
就在說和用戶產品優(yōu)勢背后的好處了,這些好處是可以打動用戶的,說這些,用戶會覺得我們的產品優(yōu)勢是和他們有關心的,我們的產品優(yōu)勢是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
不管是打消用戶的使用顧慮,還是挖掘優(yōu)勢背后的好處,或者是解決用戶實際問題,這些都是動機池中具體的方法技巧,使用這些技巧將用戶的使用動機激活以后,用戶就會對你的產品感興趣了;
2. 接下來我們再聊聊,什么又是信任池呢?
有一些產品,對用戶來說,不用你去刺激他(她)們的使用動機,比如剃須刀,需要你去跟用戶說,他(她)們要使用剃須刀這個產品嗎?
當然不需要!
用戶的痛點在于不知道挑選哪一家的剃須刀,所以這個時候你只要讓用戶相信你的賣點池中的產品優(yōu)勢都是真的,就可以了。
但是問題來了,用戶骨子里是不相信別人的,他(她)相信自己的判斷,所以當我們和他們正面的去介紹產品優(yōu)勢的時候,他(她)們是排斥的,甚至在心里嘀咕:
憑什么相信你說的呢?
所以,信任池的功能就是要完成這個工作,讓用戶相信我們的產品優(yōu)勢和獨特的價值,告訴用戶選擇我們的產品,才是最正確的決定。
比如保溫杯這個產品,我們從賣點池中提取一個產品優(yōu)勢叫:能持續(xù)保溫;
那首先我們要分析,對于保溫杯這樣的剛需度更強的產品,用戶缺的不是使用動機,而是信任感,那這個時候,我們要對賣點池中的產品優(yōu)勢進行激活的時候,我們要優(yōu)先思考,如何讓用戶相信我們這些產品優(yōu)勢都是真的呢?
說會上面保溫杯持續(xù)保溫這個產品優(yōu)勢,怎么說才能讓用戶相信是真的呢?
有很多種方法,比如我們用數(shù)字:
數(shù)字讓產品的優(yōu)勢聽起來更加的具體,細節(jié)更豐富,這樣說謊成本就更高,驗證是否說謊的成本就越低,所以對用戶來說,信任感就更強!
再比如我們可以植入場景:
植入場景會讓用戶腦海中瞬間產生畫面感,有畫面的東西更真實,信任感更強!
再比如我們還可以用實驗驗證的方式,拍攝一個短視頻:
畫面包含元素有一個保溫杯,一個時鐘,一個溫度計,第一個鏡頭可在一個時間點倒入沸水在保溫杯中,測量一個初始溫度,然后快進,每隔1小時測量一次溫度,用戶曲線圖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最后過了24小時,發(fā)現(xiàn)溫度曲線近乎平直;
這個實驗結果就非常可觀的證明了,我們的保溫杯保溫效果好,在用戶的認知中,實驗結果是最客觀的,所以是值得信賴的;
以上數(shù)字,場景,實驗等方法都屬于信任池中的具體技巧,所以,通過信任池“加工”的產品優(yōu)勢,都是可以贏得用戶信任的,當我們贏得用戶信任以后,他(她)們在橫向對比產品時,就會更傾向選擇我們的。
四、第3個“池子”——加工池
通過第一步,我們創(chuàng)建賣點池,到第二步,把賣點激活,這個時候用戶會對你的文案產生興趣,或者信任感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進入第3個池子了,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加工池;
什么是加工池呢?主要是要做些什么工作呢?
加工池主要是對前面池子“產出”的文案進行再加工,打磨和檢查,主要有2大塊:
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1. 行動誘餌
什么是行動誘餌呢?
我們都知道賣點文案最終的目標都是為了刺激轉化的,用戶既然對你的產品產生了購買欲望,也相信了你的產品優(yōu)勢,那么你就要趁熱打鐵,刺激用戶馬上作出行動;
你可能會說急啥,用戶有需要自然會選擇購買,不對,事實情況是如果不去刺激用戶馬上行動,他(她)就有可能就只是看看,為什么呢?
因為用戶在作出消費決定之前,會出現(xiàn)慣性的“行動障礙”,你要做的就是幫助用戶掃清這些“行動障礙”!
那么都有哪些“行動障礙”呢?主要有兩種:
1)購買風險
有哪些購買風險呢?常見的有:
擔心買到假貨怎么辦,效果和實際宣傳相差很大怎么辦,價格買貴了怎么辦,售后問題如何解決····
這些都是用戶作出購買抉擇時,必須一起承受的購買風險,這些風險會直接導致用戶遲疑,甚至不買;
那么我們如何消除用戶的這些購買風險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轉嫁到我們的自己身上,比如我們可以和用戶這樣說:
購買后不滿意無條件退款;先免費體驗試用裝,滿意后再付款···
這樣用戶購買不承擔風險以后,他(她)們就沒有了后顧之憂,下單就會變得放心多了;
2)拖延癥
還有一種因素會導致用戶下單遲疑,那就是拖延癥!
不知道你在購買時有沒魚出現(xiàn)過這樣的想法:
不急再看看,反正也不急著用,還是謹慎點好···
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其實這就是拖延癥,每個人都有,那在文案中,我們如何消除用戶的拖延癥呢?
有一種辦法:超值福利+制造稀缺!
統(tǒng)一的句式模版大概是這樣:
前X位下單用戶額外免費贈送價值XXX元···1個/份··,Y份送完即止,僅限今日/當天有效···
因為有超值福利贈送,用戶的占便宜心理就會被激活,又因為限時限量,用戶怕失去這個機會,很稀缺,后面買就占不到便宜了,所以就驅使用戶馬上作出決策!
2. 文案自檢
到這里,基本上一個完整的賣點文案雛形就出來了:看了有欲望,并且相信我們的產品優(yōu)勢是真的,另外還有“誘餌”刺激馬上下單的沖動。
那為什么我說它是一個雛形呢?
因為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文案自檢,或者說修改,沒有一邊成型的文案,反復打磨才能出精品!
那么自檢工作主要包含哪些內容呢?
給你一個簡單的自檢清單:
1)文字組織是否足夠精煉、起來是否通順,夠生動
2)你傳達給用戶的賣點是否容易理解
3)賣點對用戶的好處夠不夠誘人
4)證明賣點的證據有沒有足夠的說服力
5)用戶看了有沒有行動欲望
這一些列的工作你需要再次一一檢查,直到“加工”出來一個滿意的文案為止;
結語
好了,到這里一個完整的賣點文案寫作框架我就介紹完了!
首先我們要根據產品自身屬性,市場用戶需求,分析出產品優(yōu)勢或者獨特用戶價值,凡事對用戶成交有積極刺激的,都可以扔進第一個池子——賣點池!
接著我們再分析產品,看看用戶是否有足夠的使用動機,如果沒有,我們就把產品優(yōu)勢扔進激活池中的動機池!如果有,我們就扔進激活池中另外一個小池子信任池!
最后,我們再進行收尾的加工池的工作,一是添加不同的行動誘餌,刺激用戶馬上行動轉化!二是依據自檢清單,對文案進行最后的修改潤化工作,直至最后定稿!
對于新手朋友來說,你只要把這個寫作框架爛熟于心,在這個框架內不斷的學習各種寫作技巧,你就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形成自己的寫作體系,這種學習效率是最快的,別人用1天寫出的好文案,可能你只要1個小時就完成了!
#專欄作家#
何楊,公眾號:何楊說文案,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7年文案老司機。擅長賣貨文案寫作,實體店營銷策劃!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我有個困惑是,在信任池這塊,能否通過產品的工藝、材料去證明產品的優(yōu)勢是真的呢?不知道這樣是否能行呢?求何楊老師指點。
可以的,證明產品賣點的方式有很多種,你說的就是其中一種,在我的賣點私房課中,我還會給出6種常見的信任依據,寫文案的時候只要一個一個去套就可以
拖延癥下方第二句,錯別字“魚”??!應該是“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