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在解決“獲取信息”痛點上是怎樣做的?

0 評論 12527 瀏覽 44 收藏 12 分鐘

即刻,是一款“基于興趣的信息推送工具”。你只需要告訴它,你所感興趣的人物、資訊和事件,它會幫你跟蹤相關動態(tài),并及時推送給你相關信息。

生活中我們會關注很多東西,各種各樣的,比如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動態(tài)、有沒有什么新產品出現、某位大牛的博客更新、微信有什么新動作、支付寶又怎么折騰了、諾基亞手機回歸進展、Google入華進展等等,實際的肯定比我這里舉例要豐富得更多更多。

那我們?yōu)榱双@取那些關注的信息,一般是怎么做的?比如像行業(yè)動態(tài),我們可以定期去瀏覽相關的媒體網站,看看里面的新聞資訊獲悉了解;像大牛又輸出了新內容,我們可以去他的博客找最新的文章拜讀;類似的還有其他渠道形式,再另外對于一些特殊點的,可能就沒有具體哪里我們可以明確獲知到,一般都是無意間從新聞、微博、朋友圈等信息流中“巧遇”這樣,再不然就是見不到。

通常來說,我們的做法就是“主動去尋找,到對應的地方去查看”,這樣很大的弊端就在于:

  1. 不同的內容分處于不同的地方,為了獲知它們,我們需要分別去對應的地方查看。操作麻煩,投入精力很多。
  2. 即使到了對應的地方,我們也不一定能查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渠道并不一定好,渠道里信息可能太泛濫,對自己有用的信息被淹沒了。
  3. 即使能查看到,可能已經是一天、幾天、幾周甚至更久之前的。畢竟它什么時候出現的無法知道,只能在主動去查看時才能知道,原來它出現了。
  4. 而對于那些沒有固定出現位置的內容,我們基本只能“隨遇而安”了。想投入精力都可能無處去花費。

將上面這些問題更確切地解釋為痛點就是:

  1. 信息分散:為了獲取多個信息,需要去多個渠道;
  2. 渠道質量:自己閱歷有限,找到的渠道也不一定是比較好的;
  3. 信息泛濫:一個渠道里包含信息過多,自己真的感興趣的可能被淹沒其中;
  4. 時效性低:需要自己主動去尋找時,才可能看到信息,離它剛出現的時間已經很久;
  5. 沒有渠道:有些信息并沒有明確渠道提供,除了主動通過比如搜索引擎等方式去尋找,一般也就放棄了;
  6. 耗時費勁:操作繁雜、尋找費時、篩選費勁、還得時時關注。

為了緩解上面這些問題,通過“訂閱(RSS)”是一個辦法,不過它只是解決了比如時效性、信息泛濫等部分,還無法提供更多滿足,特別的,它能做得的“粒度”還是大了一些,像一般就是訂閱整個站點的,無法更具體針對某些內容定制。

另一種解決方案(或者說可以理解為“訂閱”的另一個呈現)就是“聚合”,將多個渠道集中起來在一處提供,像“豌豆莢一欄、ZAKER、鮮果、錘子閱讀”等這些APP,用戶可以在其中關注相應站點或欄目,就可以在一個信息流中看到所有關注渠道的內容,從便捷性上確實提高很多,但主要缺陷與“訂閱(RSS)”類似。

好了,對于上面提到的痛點,我們可以稍微想想有什么解決思路,比如:

  1. 信息分散:匯聚到一起。
  2. 渠道質量:用戶自己不知道,那有人知道,或者有辦法知道,比如專家、算法。
  3. 信息泛濫:信息篩選,需要做一些過濾,更加精準到細的粒度。
  4. 時效性低:郵件通知、APP消息推送。
  5. 沒有渠道:建立一個渠道。
  6. 耗時費勁:能由產品系統(tǒng)自動化完成的都幫用戶做掉。

再看“即刻”這款產品的對這些痛點的實際解決方案之前,我想先講一個小故事。

記得小時候燒熱水,那種燒水壺在水燒開了之后還會繼續(xù)加熱,有一次我就忘記了在燒水,結果滿滿一壺水硬是給燒干了,壺里面好像都黑掉了,為此我媽把我臭罵了一頓。所以后面再燒水的時候,我就特別注意,時不時就跑過去看一下水燒開了沒……再后來,新的燒水壺會在水燒開之后,自己就斷電了,不用擔心它一直加熱燒,所以,我也沒必要一直盯著它了。甚至在它燒開水后會叫一下,我就收到提醒知道水開了。

這只是很平常普通的事情,但也反映著科技進步帶來生活的便利好處,燒水壺自己會知道斷電并且還能通知人,這部分工作就無需人再親自去做,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那對于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類似的,甚至更進一步,它可以幫我們人解決的,是會更智能的解決。這里,我們也就指的是“更加智能便捷地獲取信息”這個方面,上面那些痛點對應的工作,也可以從人身上很大程度上解放開。

“即刻”的做法是這樣的:

  1. 將互聯(lián)網上各渠道的信息抓取到一起,包括但不限于媒體網站、公眾號、微博等等。
  2. 在關注主題的內容來源上,經過一定的考量篩選,以提供相對更優(yōu)質的內容。
  3. 在信息的粒度上,它做到了更加細化且直接,分類精選出一系列的“具體主題”供用戶選用,并且不斷完善中。比如我對產品設計感興趣,我會關心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這些社區(qū)的內容,但我更關心一些具體的產品牛人的輸出分享,像是純銀他們。即刻上專門有一個關注主題就是“純銀有新的產品隨筆”,會將他在簡書、微博等各渠道發(fā)布的產品隨筆內容一并呈現在這里。
  4. 對于一些特別感興趣的主題,即刻在發(fā)現有新的內容時,APP會推送消息通知。
  5. 給一些沒有固定渠道的信息,專門建立了主題欄目,從各處搜索該主題信息匯聚于此。比如張小龍有關產品的分享,即刻提供了一個主題“張小龍談產品”,關注后,一旦有他的新分享出現,我在較短時間內就會收到消息。
  6. 用戶只需關注主題,系統(tǒng)幫助搜索篩選信息,實時跟蹤相關主題并盡快通知用戶,更快更輕松。

這其中第3、4、5、6點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考究運營和技術,所以要做到內容豐富而質量和時效性較高,都是需要不斷去修繕的,但也是相對更核心價值的體現。

即刻APP的具體呈現:

從信息架構上,它分為“發(fā)現、消息、我的”這3個版塊,“我的”里面是常規(guī)帳號信息及配置等,關鍵是其他兩個,其實從這里大概看出,APP是相對比較簡單的設計,但結合里面的內容看,其實是簡而不單,內容很豐富。

1

即刻App,“發(fā)現”

“發(fā)現”,提供了各種主題(的多種到達形式),里面有“猜你喜歡、最新主題、排行榜、分類查找、編輯精選、專題精選”等多種維度供用戶來選擇,當然還有少不了的“(主動)搜索”。特別為了豐富產品的內容形式,還有個“小報”的欄目,以提供產品里每天的精選消息。

3

注意“更多主題”中第一項

這里“主題”的更新是比較關鍵的,畢竟選擇了“粒度更細”的方案,為了滿足更多樣的關注點需要及時有效地跟進時事和總體豐富化構成。比如前幾天發(fā)生的巴甲球隊墜機事件,關于后續(xù)事宜這里提供了“沙佩科恩斯球隊重建進展”的主題,產品內容跟進很迅速。

5

即刻App,“消息”

“消息”,這里主要就是“用戶關注興趣主題的信息流”,還提供了“喜歡、評論、轉發(fā)”的社交功能。另外有個“最近熱門”的子欄目,里面是“最近熱門的圖文信息、視頻、GIF、音樂”的內容,也是更豐富了產品里的內容呈現。

特別的人性化的一點,每次關注一個新主題,APP會詢問是否需要針對該主題進行“更新時推送”。興趣有大有小,但有的不可缺少,而有的能看到就行,不需要專門通知,充分滿足個性化需要。

7

即刻App的評分

8

對于產品實際使用,就瀏覽了一下用戶評論,總體感覺評價還是挺高的。

以上僅為淺嘗后的一家之言,個人理解而已,歡迎交流,也許我說的都是錯的。

  • APP版本,2.7.3(481)
  • iOS版本,10.1.1

 

作者:鯉洋Mark

來源:http://www.jianshu.com/p/20a4a62877fb

本文由 @鯉洋Mark 授權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