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黎萬強“閉關”到底練什么神功

DT
1 評論 10828 瀏覽 0 收藏 7 分鐘

最近一段時間,老看到黎萬強更換微信頭像,甚至更新了簽名:每天都是新的!

答案竟然在10月28日揭曉,小米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黎萬強一條“再出發(fā)”微博引發(fā)震蕩波。“再出發(fā)! 5年創(chuàng)業(yè)后我重回小米的產品研發(fā)一線,未來我將到硅谷閉關一段時間,準備新的產品,小米網的工作由@林斌_Bin 負責。我們所經歷的偉大與美好,不僅在于創(chuàng)造,更重要是與誰同行!感謝我的老大@雷軍 ,感謝所有小米的小伙伴們,所有親朋好友! 期望小米網再創(chuàng)佳績,加油!”

小米董事長@雷軍 微博:小米創(chuàng)業(yè)五年,阿黎已成功拓荒兩次,初期帶隊從零做MIUI, 三年前從零開始做小米網,這次他又將開始新的征程!

小米總裁@林斌_Bin 微博:阿黎,我和小米網同學會加倍努力,新產品憋大招看你了,加油!

小米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小米洪鋒:下一代牛逼產品,就此開始了。

作為跟阿黎認識多年的朋友,在一個公司如日中天之際卻去“閉關”,他做出這樣的選擇,肯定是面臨一個大抉擇的事情。考慮到小米一直有憋大招的傳統(tǒng),阿黎這次“閉關”也引發(fā)媒體很多狂野的猜測。跟他聊過“閉關”的事情,爆個料,黎萬強“閉關”到底在練什么神功?有三個關鍵詞:

1、是轉崗,不是離職。

2、到硅谷是去思考學習,不是做產品,外界傳的互聯(lián)網汽車更是純臆測。

3、這次是真的閉關,包括淡出媒體視線,詳情可見參與感。

這是《參與感》中我最欣賞的產品理念:極致就是先把自己逼瘋。

===參與感的分割線:

極致就是先把自己逼瘋

來源:參與感 ?文:黎萬強

如何把產品做到極致?

不要迷信大師,也不要迷信靈感。所謂大師或靈感只是指出了正確的方向,其實才剛剛開始!極致的產品背后都是極大的投入,都是千錘百煉改出來的。牛逼的背后都是苦逼!

紅米一代發(fā)布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QQ空間10萬臺首發(fā)有超過700萬人預約購買。后來網友很奇怪為什么紅米一代的產品代號叫“H2”而不是“H1”?“H1”是一代,在一代工程機出來后,硬件流暢性達不到我們要求的標準,后來就取消了,繼續(xù)研發(fā)的第二代紅米才達到我們發(fā)布的要求。為了極致的產品體驗,我們放棄的紅米1代前期投入就損失了近4000萬元。

很多用戶第一次拆開小米手機的包裝盒都很驚艷,極其簡約又有很高的品質感!他們會把包裝盒保留下來當收納盒。分享下小米手機3包裝盒背后的設計改進過程。

工藝上改進的一小步都會成為體驗上的一大步。為了保證紙盒邊角的“絕對棱角”,我們專門從國外定制了高檔純木漿牛皮紙,以便于進一步的加工處理。材質選擇還只是開始。包裝工程師除了改進制造工藝之外,還對紙張進一步加工。揭開包裝盒表層就可以發(fā)現(xiàn),紙張背面的折角位置事先用機器打磨出了12條細細的槽線,這樣才能確保每一個折角都是真正的直角。一張牛皮紙的厚度只有零點幾毫米,要在上面精密開槽,算是用心到極致了。

除了棱角之外,為了保持它的堅固耐用度和使用便利度,工程師們做了大量的試驗。比如包裝盒在制作成型后通常會略向外擴張,因此要將盒壁設計成向內傾斜合適角度以抵消膨脹。又比如為了避免手機晃動同時又能輕松取出,手機托盒底部邊長都比上部減少了1毫米形成梯形。

整個設計團隊歷時6個月,經過30多版結構修改,上百次打樣,做了一萬多個樣品,最終才有了小米手機包裝盒令人稱道的工藝和品質。一般廠家做一個包裝盒的成本通常是2-3元左右,而小米的包裝成本將近10元。但我認為這個投入非常值得。

再看看我們的發(fā)布會演示文稿是怎么“煉”成的?

每次新品發(fā)布會,會成立專門的演示文稿撰稿組,包括文案和設計師,5人左右團隊會工作一個半月。雷總會直接牽頭參與設計,大到內容框架甚至小到一個文字的配色,大家很難想象,這些文稿都改過近百遍。每一次撰稿組的同學臨近發(fā)布會最后一周,口頭禪都是:快瘋了!真的瘋了!

2013年4月9日的發(fā)布會,在8日晚上我們彩排到凌晨1點;在9日開始前半小時,基本80%的參會者都到現(xiàn)場了,突然人群中一陣騷動,原來雷總提前來到了會場。他穿過人群走到中控臺,對負責文檔的設計師說:“昨晚的基礎上,還有幾個地方,我們再改改?!?/p>

極致就是先把自己逼瘋!就是敢于改!改!改!再改改!

轉自:百度百家 ? 文/金錯刀(微信公眾號ijincuodao。覆蓋300萬科技商業(yè)人群的每日一干貨)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