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的“冰與火之歌”與拼多多的“權力的王座”?

7 評論 5373 瀏覽 19 收藏 9 分鐘

如果說抖音是消費升級的“偶然產物”,抖音正在取代朋友圈成為一種新的炫耀方式。那么拼多多就是在消費降級之下的“預謀產物”,反正不喜歡它的人也不會去用的。

如果說2018上半年是屬于抖音的,它“憑空而來”。

那么2018下半年就是屬于拼多多的,它“野心勃勃”。

冰與火之歌?

對于我把2018上半年劃撥給抖音,相信大家無話可說,畢竟,對于抖音來說,上半年它通過一波春節(jié)營銷“一炮而紅”,大有沿襲2014年“微信紅包”偷營支付寶的壯舉。

而抖音也不負眾望:

  • 6月12日宣布,截至2018年6月,抖音短視頻日活躍用戶數(shù)超過1.5億,月活躍用戶數(shù)超過3億。其中在今年春節(jié)期間,抖音日活用戶由不到4000萬暴漲到了接近7000萬。
  • 7月16日抖音官方正式宣布,抖音全球月活躍用戶數(shù)超過5億,這是抖音首次對外公布自己的全球月活躍用戶數(shù)據(jù)。

短短一個月時間,抖音月活用戶從3億暴漲到5億,不得不說抖音真的很努力,而用戶也果然很給力。

聯(lián)想到6月份張一鳴還拿這一組數(shù)據(jù)在朋友圈撕破了馬化騰的“嘴臉”,雖然最后結果似乎是“兩敗俱傷”,頭條系縱然得到了“人民的名義”支持,但面對騰訊帝國這個龐然大物依舊是遍體鱗傷。

不然也不會有張一鳴7月份高調公布全球月活數(shù)據(jù),大有和微信叫板的意思:

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馬化騰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集中采訪中,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提問時透露,在剛剛過去的春節(jié),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數(shù)超過10億,自此微信成為中國第一個月活用戶超10億的產品。

畢竟,抖音僅僅用了3年的時間就做到了微信花了7年時間才做到的事,雖然數(shù)據(jù)上只有人家的一半。

但考慮到微信2017年11月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還只有9.8億,也就是說微信微信用了4個月的時間才完成0.2億月或數(shù)據(jù)積累,但抖音在一個月內就完成了2億月活的暴增。

雖然考慮到微信月活數(shù)據(jù)已經達到了瓶頸,而抖音在某種程度上也受到了微信市場教育的裨益,但考慮到抖音和微信的體量,這么一比,對誰都不公平。

但從用戶的感官來看,抖音“一夜成名”已經無可厚非。

而正因為騰訊對于頭條的“忌憚”,微信對于抖音的“狙殺”,才讓我們看到了抖音在逆境中崛起,在打壓下爆發(fā)的力量。換一個視角來看,又何嘗不是微信的“大動干戈”成就了抖音的反彈和崛起。

用戶本來就對越來越臃腫的微信感到不耐煩,而微信卻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對于用戶頤指氣使,公眾號的各種微整形就不用多說了,小程序雀占鳩巢借著公眾號的地盤日益壯大。

2017年還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2018年也是靠2款游戲梅開二度這才緩過氣來。另外還有人工智能“小微”的覺醒和“話題圈”的亂入,從種種跡象都能看出在流量的天花板之下,微信的龐大流量正在“失控”。

就業(yè)就不難解釋微信對于抖音的“恨之入骨”。因為抖音陰差陽錯走紅之下,卻已經有了動搖微信的根基。

就算微信已經投資短視頻先驅快手,復活了微視,但卻依舊對于抖音束手無策。

當然,抖音的最大對手不是微信,而是來自于監(jiān)管層的“剪刀手”:

近日,短視頻行業(yè)再遭整改:其中內含福利社、夜都市Hi、56視頻等應用,被永久下架,B站、秒拍、56視頻等在應用商店暫時下架,進行全面整改。網傳秒拍被永久關停,但隨即被秒拍官方否認了相關消息,稱目前正在積極整改中,并不是永久下架。

而在這種近乎嚴苛的監(jiān)管背后,抖音的24小時“美好生活映像館”卻似乎收獲了不少好評,恰好避開了這一次“洗禮”。

不可否認這些平臺在內容導向上出了問題,但是“一刀切”永遠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權力的王座?

既然2018上半年是抖音的“冰與火之歌”,那么2018年下半年就是拼多多“權力的王座”。

2015年9月開始上線的拼多多,2016年9月和拼好貨合并用戶破億月GMV超10億,2017年10月,拼多多近1個月長期占據(jù)iOS總榜及購物類第一名,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正式登陸美國資本市場……

拼多多似乎一直都很急,尤其是在騰訊2016年7月入股之后“一日千里”。

而拼多多在上市的前一個月,2018年6月8日“黃暴”加身,6月14日更是被商家“集火”維權。但是才剛過去來兩個星期,6月29日拼多多就開始忙著上市,用戶和商家的傷疤好的沒這么快吧!

而且拼多多第一次進入大眾視線,還是在2018年1月份淘寶對拼多多的diss,拼多多似乎生下來就和假貨有著不解之緣。

黃崢,他自然委屈。要不然也不會在拼多多在納斯達克敲鐘的時候,黃崢只能在上海為大眾“解釋”。

而這,就把拼多多引入了兩個極端。

一個是資本對于拼多多的“寵溺”,上市當天漲幅高達40%,比7月9日上市破發(fā)8%的小米可風光多了。甚至有不少自媒體把拼多多看成是中國電商“第三極”,但是拼多多想要坐實這樣的榮譽,迎面而來的“批評”就是少不了的。

對于假貨和質量的擔憂,一直就是拼多多的命門。

畢竟,能夠通過游戲方式“砍價”的商品終究只是那些技術含量比較低的商品,他們通過走量來完成盈利。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的商品“碰瓷”名牌了,就像創(chuàng)維率先站出來指責拼多多售假。

我們不可否認被“消費升級”這個概念裹挾下的民眾對于“消費降級”的苛求,尤其是偏遠地區(qū)和快手用戶重合的地域對于價格的看中。但是像拼多多這種玩“障眼法”“擦邊球”,而且是在消耗用戶“社交信用”的購物模式很大程度就是在“將錯就錯”。

↓??↓??↓

如果說抖音是消費升級的“偶然產物”,抖音正在取代朋友圈成為一種新的炫耀方式。那么拼多多就是在消費降級之下的“預謀產物”,反正不喜歡它的人也不會去用的。

#專欄作家#

幻夢邪魂,微信公眾號:sdsghnh。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擅長文藝、理論邏輯類文章;平時對寫作、互聯(lián)網、產品經理關注比較多。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作者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你搞錯了概念,拼多多其實是消費升級

    回復
    1. 同意,人家的用戶群壓根就不是定位于一二線城市的白領!

      來自廣東 回復
    2. 拼多多不是消費升級,是供應鏈升級,商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玩法。拼多多解決了二個問題:第一. 為商家提供了去庫存的整合營銷和和給在其他電商平臺沒有機會曝光的商家提供機會;第二. 為四五線城市用戶提供一些低廉商品的購買需求。這個是核心競爭力。

      來自重慶 回復
    3. 核心競爭力就是賣假貨,再成功也抵制。

      回復
  2. 我一大早上花時間就看你講一大推大家都知道的事實?無語,對于微信和拼多多我自己也抱怨,但是最近也有一些文章探其根源深度剖析和對淘寶歷史之對比等等,那才是好文章,人人什么時候把這樣的帶有主觀色彩的淺顯文章置頂,無語,這是我用人人和起點幾年以來第一次對人人內容審核相關人員感到絕望!什么鬼簡直是!麻煩您把最近在人人,起點,朋友圈相關于拼多多和抖音還有微信相關分析文章,讀完再回看你自己寫的這文章吧!

    來自廣東 回復
    1. 罵的好!蹭了2個大熱點+1個熱門IP!華而不實

      來自上海 回復
  3. 抖音出現(xiàn)3年了?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