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故事 | 剛拿下產品offer的她,做了這份詳細的入行全過程復盤
本文分享來自起點學院「PM就業(yè)特訓營」JY1801期學員黃小鳳,目前作為國內Top 3 OTA平臺產品經理的她對自己的入行產品經歷做了復盤,希望對渴望成為產品經理的你有所幫助。enjoy~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
我2016年本科畢業(yè),大學專業(yè)與互聯(lián)網行業(yè)完全不沾邊,畢業(yè)兩年在傳統(tǒng)行業(yè)做工程師,雖然兩年里大小項目也做了一些,但工作內容還是比較單調重復。讓我焦慮的是——我不喜歡現(xiàn)在的工作,卻又習慣于現(xiàn)在的安穩(wěn)。
我未來,就確定了嗎?
某天我與大學同學(在互聯(lián)網公司做產品策劃工作)聊天,她知道我對現(xiàn)在工作的迷茫后,推薦我轉行互聯(lián)網行業(yè),也許互聯(lián)網行業(yè)會帶給我之前工作沒有的新鮮感和成就感。
后來我就自己去查閱了很多相關資料,也看了幾本相關書籍,發(fā)現(xiàn)產品經理這個崗位深深的吸引著我,我有成為一名PM的強烈愿望。
我跟我的同學溝通我的想法,她很支持我的決定,因為我做工程兩年鍛煉的文檔寫作、溝通協(xié)調、團隊合作等能力都與產品經理需求的技能不謀而合。經過她的鼓勵,我就更加堅定地走上了產品經理學習之路。
最開始決定轉行產品經理的時候,我多看幾本書(例如《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啟示錄》、《參與感》等),并把基礎工具Axure、Mindmanager和Visio等軟件學習一下就可以入行了。
事實證明是我太年輕-_-||投出去的簡歷全部石沉大海,我才意識到原來我這種無專業(yè)背景無相關工作經歷的人想要踏上產品經理之路有多么難。
之后我在網上搜索“轉行+產品經理”的關鍵詞,想看看網友的經驗——發(fā)現(xiàn)很多無經驗的人都是通過參加培訓班轉行成功的。后來突然想起有一個朋友想轉行做UI,她報了一個培訓班學習了三個月后來成功轉行UI。網上的建議和朋友的親身經歷都告訴我好像報名一個培訓班也許能提高我轉行的成功率。
在我的重重篩選之下,我報了一個線上+線下的學習班,因為我覺得單純線上的學習方式,還是過于抽象,如果能跟產品經理面對面交流學習,至少能對這個崗位有更深入的認識和接觸。
正式學習前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很清晰的小目標——“系統(tǒng)性地學習產品經理方法論,做出自己的作品,并成功入行”。其中,我最關注的就是做出一份屬于自己的作品(因為很多PM招聘都要求面試者提供作品或項目介紹)。
我本以為報個班,經過輕松、舒服的3個月就能高枕無憂地拿到大廠的offer了,事實證明我還是太年輕了。(我從此過上了跟高三高考前一樣的高強度學習生活……)
曬一曬我產品學習之路的辛酸史
這是我在3個月時間內整理出的初級產品經理基礎知識集合,每個文件夾背后都是大量的學習筆記(整理這些筆記真是累到想哭):
然后每個工作日還要整合一些一線產品老師關于產品的經驗交流和答疑的精華內容(雖然累,但感覺自己儼然已是一名產品助理了,哈哈):
上述只是初階產品學習者需要經歷的最簡單的學習步驟,而產品從0到1的設計需要經歷從最開始的市場分析、競品分析、用戶研究到產品定位、需求分析、產品設計再到最后產出完整PRD的全流程。
以上理論作為產品初學者應該都耳熟能詳,然而這些知識對你來說都只是虛無縹緲的理論(靠死記硬背記下來的)。
改變這一現(xiàn)狀的方法,是建立在自己充分理解方法論的基礎之上,去產出自己的產品(作品/項目)。
下面說一下我對個人產品(作品/項目)的一些理解吧,可以從幾個角度來說:
首先是競品分析:
我認為而競品分析的目的,是為你自己的產品做調研,調研你產品的競品有哪些好的地方值得你借鑒,哪些地方可以有改進的空間——核心思想是,以你自己的產品為中心。
如果你的競品分析報告不是以你自己的產品為中心,只是把市面上已有產品的功能羅列了一下,是不合格的。
因此我在撰寫競品分析報告時,我會非常注重:
1.競品分析文檔規(guī)范性(文檔架構完整、邏輯清晰易讀)
2.競爭對手信息匯總,信息描述的準確性與完整程度
3.競品的深度剖析
a.定位與核心模式差異;
b.主功能點對比,亮點分析;
c.運營及推廣策略;
d.核心業(yè)務數(shù)據及增長態(tài)勢
4.有明確及合理的結論分析,符合當下市場的現(xiàn)狀
以下是我的競品分析報告截圖(大概寫了1周,前后參閱了數(shù)十份行業(yè)報告,也深入體驗了競品):
其次是產品核心流程圖和結構圖:
這其實是圍繞自己想做的產品,根據產品的需求清單(FeatureList),落地產品方案設計V1.0版本,并輸出產品功能結構圖,在此基礎上,把下一版本要做的功能(改動,新增)特別標注出來。
在撰寫功能結構圖時,我主要聚焦在三方面:
1.所述產品概念,能和功能結構對應上
2.結構完整、粒度夠細,場景全覆蓋,能涵蓋所述產品的核心功能
3.功能結構圖邏輯清晰、易懂
以下是我對于自己的作品梳理的總體流程和產品功能結構截圖:
最后,就是重頭戲PRD文檔了。
可能很對初學者對BRD、MRD、PRD文檔都分不清,其實PRD文檔就是將你設計好的產品原型落地為具體文檔,用于溝通技術、UI、運營等部門,推動產品落地,PRD文檔的完成,也就意味著你的產品馬上就要“出生”了。
一份可落地的PRD文檔,也需要滿足幾點條件:
1.文檔格式規(guī)范,結構完整,排版美觀大方
2.包含幾大核心模塊:概述、產品描述、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上下線需求、運營計劃等
3.邏輯清晰全面,需求細節(jié)描述清晰,無重大邏輯遺漏
4.語言簡練,交互圖使用合理,描述客觀無歧義,能讓人看的懂要做什么
鑒于PRD文檔的重要性,我大概花了2周時間,不斷地修改優(yōu)化,以下是我產出的最終版PRD文檔截圖:
再此要補充一句,很多初學者都以為原型一定要畫得很炫、PRD要寫得很酷,才能體現(xiàn)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這是完全錯誤的,等你真正入行PM后,你就知道了。
No pain , No gain
當我通過3個月時間用心打磨上述作品,并將簡歷整理打包投遞后,我發(fā)現(xiàn)世界完全不一樣了——我順利地接到國內TOP3 OTA平臺產品經理崗的面試通知,順利地通過電話面、HR面、專業(yè)面、BOSS面四輪面試,順利地拿到了offer,順利地入職……感覺自己即將成為人生贏家,哈哈!
現(xiàn)在讓我感慨一下——回望過去3個月,雖然每天寫作業(yè)寫到很晚很累,但付出的努力并沒有白費。最初的我對于產品經理還是懵懵懂懂,現(xiàn)在的我已經成功入職一家互聯(lián)網公司,踏上了我的產品之路,實現(xiàn)了我當初決定轉行PM時立下的小目標。
我想對想入行PM的小伙伴們說:真的喜歡,就請你堅持下去。堅持是最好的品質,堅持終將會帶來成功。
還有一點,這也是我的產品老師經常提的,多去體驗不同的產品,去感受他們的設計邏輯、交互邏輯等對自己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另外就是,要用心去學,不懂的地方就向前輩(最好是一線互聯(lián)網公司的產品經理)請教,并將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個知識網絡,這些會幫助你去形成自己的產品知識體系。
高效入行PM的建議
最后,如果你也想高效地入行PM,建議你考慮報學習班學習(有資深產品經理帶真的很重要)。我當時搜索了非常多培訓機構,各家都有眼花繚亂的廣告來吸引學員。
在紛雜的信息中,建議你可以從以下幾點去綜合考慮吧:
第一,看是不是線上+線下的形式,如果單純線上,對知識的掌握還是一知半解的,個人認為效果不佳;
第二,看老師是不是來自大廠,如果有實戰(zhàn)經驗豐富的一線PM帶你,我覺得你可以學到更多;
第三,看有沒有求職輔導和簡歷內推,這對于大部分沒有產品經驗的人來說至關重要,畢竟內推可以大大提高簡歷通過率和面試成功率;
第四,建議你先進行一下產品潛能測評(在選擇機構培訓前),因為有的人對自己的認知和職業(yè)規(guī)劃還是模糊的,確認自己適不適合當PM真得很重要,如果真的不適合也不花冤枉錢。
偷偷說一下,我當時是接受了起點學院老師的免費測評和職業(yè)輔導(筆試和電話面試通過才可以報名)。當時測試的我可慌了-_-||我怕自己連報名都沒有資格。
哈哈哈,爆一下老師所在的交流社群,無論你是剛畢業(yè)的大學生,還是打算入行的職場新人,都可以進群去勾搭一下,聊聊PM,聊聊理想,聊聊人生,順帶免費測評一下自己能不能當PM,還是不錯的。
若進群失敗,可微信添加小助手阿康入群(手機/微信:18617039895)
很好很強大
硬的刺眼
能分享一下制作feature list 的方法嗎
PRD文檔可否分享一下呢?郵箱:2392488955@qq.com
有借鑒價值
你好,prd文檔能發(fā)一份我參考下么。1093512646@qq.com
只有我看出來這是廣告嗎
會呼吸的生物都看得出來
??不能再明顯了
你好,能不能發(fā)下你的prd和需求文檔學習參考下,謝謝!352228741@qq.com
有沒有南通的產品經理,UI設計。想招人。
軟文寫的不錯,都有報班的沖動了,哈哈
前幾天也在寫作業(yè),寫作業(yè)多自己幫助很大,可是這幾天又不知道寫什么了……沒有項目經歷也寫不出prd,mrd,也沒有人指導……加油,渺小的自己
寫得挺實在的,加油,產品新人!
加油新人
有人指導確實路就好走很多了,自己摸索總難免走彎路……
+1,轉行沒點產品積累確實挺難的,沒經驗就等于赤手空拳
轉行的話現(xiàn)在沒有對口經驗也很難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