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9歲美國少年眼中的各種社交應用
![](http://image.woshipm.com/wp-files/img/32.jpg)
增哥導讀:美國少年眼中的社交應用,分析的很理性,其實少年對待產(chǎn)品的態(tài)度,并不會因為國界有多大的差異性。中國少年也是如此,微信不也在擔心不了解年輕人嘛?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19 歲的少年(Andrew Watts,現(xiàn)為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學生)是怎么想的。
首先,吐槽下 Facebook。好像我們一提到社交應用就得先提到 Facebook,可惜它對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已經(jīng)死了。Facebook 是我們中學時候玩兒的,但是現(xiàn)在就像尷尬的家庭晚宴一樣雞肋,不想用還不行。使用 Facebook 看起來怪怪的,有時候還很煩人。夠諷刺的是,如果不用的話,會更怪更煩人。怪就怪在來自下面這個問題帶來的社交壓力 “別人都用 Facebook,你怎么不用?”,煩就煩在你不得不回答每個問你這個問題的人、想和你交朋友的人,以及想在 Facebook 找到你主頁的人。
我們現(xiàn)在用 Facebook 的原因之一是它的小組功能,我身邊有很多同學經(jīng)常只是登陸看一下他們所在的小組里有沒有什么動態(tài),然后迅速下線。對我們來說,這可能是 Facebook 不多的閃光之處了。
消息也是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經(jīng)常用的功能,因為它讓我們避免了面對面社交的一些麻煩。有時候我們并不想當面要一個人的號碼,但如果只是發(fā)送一個好友請求既簡單又輕松。
不得不說 Facebook 可能是大多數(shù)人想在線找到你的首選方式,因為每個人都用它。Facebook 強大的搜索功能讓找人更簡單,至少比 Instagram 好用。
Instagram 必然是我們這個年齡的人最常用的社交信息出口應用。額,這里多了一個詞“出口”。我的意思是雖然 Facebook 的用戶是最多的,但我們其實會更多地使用 Instagram,比如點個贊啊或是發(fā)布新鮮事。舉個好玩兒的栗子,我一朋友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發(fā)布了同樣一張圖片,然后呢,這圖在 Instagram 上得到了 253 個贊(800 個粉絲),在 Facebook 只得到了 25 個贊(1500 個粉絲)。
我琢磨 Instagram 有這么些優(yōu)點:不用互粉、內(nèi)容優(yōu)質(zhì)、年輕人喜歡用沒代溝,最最重要的是,Instagram 上沒有那么多惱人的鏈接,這意味著我不會持續(xù)地被同樣的廣告、可怕的八卦或者無聊的新聞所困擾。
Instagram 更注重內(nèi)容,年輕人會更喜歡。我跟很多更小的孩子(10~16 歲)聊過,他們中很多人甚至都不用 Facebook,但他們都用 Instagram。
現(xiàn)在我們聊聊 Twitter,不得不說我覺得大多數(shù)人根本不懂 Twitter 應該被用來做什么。好像很多人只會用 Twitter 推來推去,除此之外就不用了。
我們在 Twitter 上通常會粉或者被粉很多陌生人,而且 Twitter 還不是一個匿名社區(qū)。我們的推文也會輕易的被推特搜索出來。
Twitter 的用戶大概有這么三類:抱怨一下或是感慨一下什么的人,找工作的人,只是看看推文偶爾回復一下的人。
Snapchat 最近很受歡迎,舉個栗子,你去參加聚會,然后,
- 在Snapchat上發(fā)的內(nèi)容是:你準備去參加聚會了、你在去的路上、在聚會上玩兒的真開心、聚會結(jié)束準備各回各家、第二天早上醒了。
- 在Facebook上會發(fā)這些:聚會上和朋友們的可愛合影(當然啦,這些照片里面是沒有酒的)。
- 發(fā)在Instagram上的內(nèi)容:一張最漂亮的照片。
在 Snapchat 上互粉的都是親密的朋友,所以我可以肆無忌憚的想發(fā)什么就發(fā)什么,因為 Snapchat 帶來的社交壓力是最小的。很多人擔心 Snapchat 并不能真的“刪除”照片,他們可能會把我們的照片悄悄放在某個服務器上,萬一泄漏會造成麻煩。但我不這么認為,我們發(fā)布的并不是社??ǖ膱D片,而只是我們開心的樣子。
Tumblr 和 Twitter 相比,最大的區(qū)別可能就是 Tumblr 所提供的更像是一個匿名的社區(qū)。在 Tumblr 里你可以暢所欲言,而關(guān)注你的也是些和你興趣相投的人。
Tumblr 為有相同興趣的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這點很受我們年輕人喜歡,我們甚至還可以用它交朋友。
我身邊還有很多朋友在用 Yik Yak。Yik Yak 的做法更極端,它非?!皩Wⅰ庇趦?nèi)容,以至于它都沒有像關(guān)注、主頁這樣的功能。
Yik Yak 是一個超本地的匿名社交應用,現(xiàn)在在大學里非常流行。每個人上課的時候都會刷 Yik Yak。它絕對比 Secret 更受歡迎,我認識的人中沒有一個在用 Secret。學生們在不停的刷 Yik Yak 或者發(fā)布截圖,而我從沒聽說過有誰在討論 Secret 爆料了什么。
Yik Yak 不好的地方就在于,放假的時候我們就基本沒法用它了(超本地應用),尤其當你住在一個 Yik Yak 用戶密度小的地方的時候。
很多我的同齡人都想找個地方好好寫博客,以便和朋友家人分享。當朋友們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是見一個 WordPress 站點。從某些角度來說,Wordpress 似乎是最“復雜”的。用過 Tumblr 的人可能會選擇再在它上面另外開一個博客。
不過,當我介紹 Medium 給我的這些同齡人后,我還沒見過有誰再用別的平臺發(fā)博客。
Medium 做了一個很棒的“推薦”功能。這個功能是 WordPress 上沒有的(不包括分享按鈕),這讓 Medium 變成了一個社區(qū),而不是一坨個人網(wǎng)站。
Medium 唯一的挑戰(zhàn)是要讓更多的年輕人知道它,獲得我們這個年齡段青少年的認同。我覺得慢慢的會有更多的青少年發(fā)現(xiàn) Medium,我的很多同齡人也會樂意在上面寫博客。
其他
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也會接觸下面的應用:
- LinkedIn,真是不得不用擺脫不掉。
- Pinterest,女孩子用的更多些,尤其是一些附庸風雅或者時髦的人,沒多少人談論它。
- Kik,額,我猜這是給Twitter上的人發(fā)信息用的?沒多少人用。
- WhatsApp,出國的時候用的會多一些,另外留學生好像經(jīng)常用。
- GroupMe,應該是大學里面最受歡迎的群聊應用了。每個人都用,每個人都愛用。支持GIF,能點贊,非常給力。
作者:Chientung ;轉(zhuǎn)載自:36氪
可惜我們都不能用
就算讓你用你也不會用下去,歐美人的社交習慣跟亞洲人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