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年末,IDC發(fā)布了2015年十大科技趨勢,其中,IDC認為云計算和云服務將會成為重要的市場,明年全球在云計算上的消費會有 1180 億美元,這一數字在 2018 年會達到 2000 億美元。在這 1180 億美元的市場中,在公有云上的消費占60%,達到700億美元。
2006年開始,谷歌率先將“云計算”的概念帶到了大眾眼前,但最初幾年的發(fā)展,“云”似乎只存在于巨頭們的口袋里,你以為他會想哆啦A夢一樣,突然從口袋里掏出一個新奇的東西,但每次他都會手一攤、肩一聳的告訴你說:對不起,什么都沒有。
這個游戲一直持續(xù)到了2010年,有一天當我們拉開窗簾的時候,卻突然發(fā)現,原來“云”已經離我們如此之近——就在頭頂。原來,互聯網巨頭已經紛紛建立自己的“云”,并開始呼風喚雨了。谷歌、亞馬遜、微軟等互聯企業(yè),以及IBM、 HP等硬件企業(yè),都成為了云市場上的主要角色。
價格戰(zhàn)
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巨頭們在云計算的第一場戰(zhàn)役就是價格戰(zhàn),Google Drive在去年3月份率先開始了大范圍的降價。隨后,亞馬遜和微軟也先后公布了自己的降價政策,這也引發(fā)了國內云計算企業(yè)的新一輪降價,雖然后者剛剛在AWS入華后進行了一輪降價,其中,僅阿里云自身連續(xù)六次進行降價,降幅最高達61%。即使是這樣,Google方面仍然暗示說,未來進一步的降價依然存在可能。
價格戰(zhàn),始終是巨頭們的游戲,合理的價格戰(zhàn)會讓開發(fā)者和用戶受益,尤其是一些基于公有云而提供服務的創(chuàng)業(yè)型團隊將會大大降低自身的成本。以提供數據備份服務的多備份為例,僅2014年下半年在公有云上的投入就比去年同期減少了將近一半。除此之外,價格戰(zhàn)的另一個優(yōu)勢就是,將逐漸打破某一巨頭在云計算行業(yè)中的壟斷地位。
兼并戰(zhàn)?
和其他產業(yè)不同,云計算本身就是巨頭們的一次自我革命,尤其是云計算最為基礎的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設施即服務)始終牢牢掌握在巨頭們的手里。但這并不表示戰(zhàn)爭不會到來,市場從來就不是可以和平共處的,尤其是近幾年SaaS(軟件即服務)的崛起,后者使得眾多的中小企業(yè)可以在巨頭們顧及不到的縫隙中生存下來,并依靠自己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成為一股股有生力量。
在前面的報告中,IDC給出的預測是在云服務版圖上,微軟和 Facebook,IBM,亞馬遜和HP是角力的要角色 。不過 IDC 預計起步較早的亞馬遜 AWS 將會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而在國內,隨著雷軍和小米10億美元入股金山云以及亞馬遜、谷歌等巨頭全球化云端布署的滲入,2015年,云計算行業(yè)必將上演一幕幕精彩的好戲,這一年,云計算的版圖將最終確定下來。
本文為作者 @何小微?投稿發(fā)布,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并附帶本文鏈接
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