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外賣O2O上演“貓狗”大戰(zhàn),看誰狠!

1 評論 5573 瀏覽 0 收藏 8 分鐘

隨著2014年前半年Grubhub在美國上市,美團外賣、淘點點等的介入,國內(nèi)外賣行業(yè)在很短時間就成為燒錢大熱門。

在外賣領域耕耘多年的餓了么在短短幾個月內(nèi)獲得8000萬美元、3億美元兩輪融資,與坐擁龐大流量的美團外賣PK了大半年,雙方啟動千人團隊,月燒過億的比拼模式。淘點點今發(fā)展路子略有糾結,但據(jù)內(nèi)部人士透露,2014年砸錢也不少。

如果你以為燒錢是“小圈子游戲”,那你就錯了,資本追捧的是一個細分行業(yè)。1月19日零號線公布融資3000萬美元,2014年9月到家美食匯獲融資5000萬美元,12月,生活半徑融資5000萬,雷軍也投資了“我有外賣”。

仔細看來,餓了么、美團外賣、淘點點是典型的做平臺的模式,通過大范圍覆蓋在短期沖高訂單量和活躍用戶數(shù),然后進一步深挖細分領域。采用典型的阿里系平臺化路子,即“貓”模式,而后幾個自建物流的則采用京東商城自營路子,即“狗”模式。

“貓狗”的歷史之戰(zhàn)

歷史總會驚人的相似,如果用“貓狗”之戰(zhàn)形容阿里巴巴和京東的發(fā)展軌跡的話,現(xiàn)在外賣領域的戰(zhàn)爭則更像“貓貓狗狗”群戰(zhàn)。

2007年以前,阿里巴巴的平臺之路走的很艱辛,淘寶在ebay重壓之下四處尋找生機,終于辛辛苦苦打敗了ebay,但是淘寶坐擁龐大的流量卻苦于無法變現(xiàn),之后轉戰(zhàn)“精品商城”天貓才走出淘寶當時的不盈利困境。

反觀京東,在2008年時候還是B2C中的“小土豆”,當年當當網(wǎng)是業(yè)內(nèi)老大,隨后的新蛋網(wǎng)等B2C網(wǎng)站也超過京東很多份額。在幾次瀕臨資金斷裂的危險之后,京東選擇了最苦逼的自建物流之路來樹立較高的門檻。

說起來,“貓狗”之路都頗為兇險。平臺之路希望依托海量的用戶和流量打造平臺,但只有規(guī)?;蟛庞匈Y格享受“馬太效應”,而自建物流是通過高額的成本來卡住一個有價值的環(huán)節(jié),成本極高,流程復雜,會限制擴張的速度。

外賣領域的“貓狗”站隊

外賣領域兩大陣營目前已經(jīng)表示出“貓狗”站隊的狀況。不過外賣行業(yè)保質期短、消費時間段比較集中,對地理位置、物流比較依賴等特殊屬性也決定了一些與傳統(tǒng)“貓狗”大戰(zhàn)有些不同。

“貓”模式的好處就是快速囤積流量和用戶之后,用高頻消費切低頻消費,從大流量中精選細分流量。當用戶流量高到一定規(guī)模,平臺影響力提高的時候,同時可以快速深耕外賣系統(tǒng)的內(nèi)的垂直領域。比如高凈值的白領午餐外賣或者商務、家庭聚餐外賣等。

“貓”模式的壞處就是,門檻太高,如果沒有大量資本的支撐,根本玩不下去,在擴張過程中遭遇的競爭對手之后,也只能通過打硬仗來取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一旦市場份額分散,那么大平臺就無法形成,“馬太效應”遙遙無期,能否生存都是問題。

目前看來,零號線、到家美食匯、生活半徑等,用物流來作為外賣的切入點,直接服務于有用戶需求,但不愿意自己送外賣的高端商戶。這種模式在客戶比較密集的區(qū)域很容易發(fā)展起來,比如生活半徑最初就密集覆蓋了回龍觀地區(qū)的商戶,然后再去擴展其他區(qū)域。

“狗”模式把物流和用戶抓在自己手里,通過集合更有品質的商戶來吸引用戶,而非單純比拼價格和規(guī)模。這個模式可以聚集高凈值人群,但壞處是,龐大的物流團隊會占用大量資金,而且隨著訂單量增多,如果高凈值用戶密度不夠高,那物流團隊費用就會持續(xù)增加。這些限制會嚴重制約“狗”模式的公司。

另外,自建物流嚴重受到客戶密度的制約,在人口密集區(qū)域發(fā)展的很好,但模式并不能被迅速復制到其他區(qū)域。這會嚴重制約“狗”模式的擴張速度。

上演生死時速

有了此前“貓狗”大戰(zhàn)作為參考,目前外賣領域的戰(zhàn)場增加了參與者,但有了更清晰的目標,少了很多糾結和探索,能否活下來更多取決于發(fā)展速度。

比如,餓了么、美團外賣等毫不猶豫在拼命燒錢搶平臺位置,市場份額是王道;而更多通過自建物流方式切入的公司則希望在外賣的垂直領域早日站穩(wěn)腳跟,即使不能迅速擴張,至少可以守住一個黃金區(qū)域實現(xiàn)“小而美”。

在這場速度比拼中,每個參與者都面臨重重風險。自建物流的“狗”模式公司要搶在平臺類公司在平臺搭建完善之前站穩(wěn)腳跟,否則就會迎接大平臺“高頻到低頻”的沖擊,屆時,非常大的可能的作為服務商接入大平臺,或者直接被收購。

而平臺類“貓”模式公司面臨巨大誘惑也伴隨著極大的風險,快速擴張需要海量資金支持,還容易陷入膠著戰(zhàn),一旦資金斷裂,夢斷平臺,那就基本沒太大發(fā)展的機會了。

當然,新戰(zhàn)場更加有趣的是,既然大家都清楚“貓狗”模式的利弊,那“貓狗模式”就并非永遠涇渭分明。京東商城選擇的比較苦逼的自營之路到現(xiàn)在依然驕傲的不賺錢,進而做了第三方POP平臺作為補充。而致力于做平臺的餓了么和美團已經(jīng)早在的在小范圍嘗試自建物流以滿足一些更在意品質的用戶需求,只是前先吃緊,無暇做更大的規(guī)模。

可以預見的是,上一輪“貓狗大戰(zhàn)”打了六七年,期間有一些傷亡,但雙方都算勝出。而本輪“貓狗大戰(zhàn)”出現(xiàn)結果的時間會更快,死傷的選手也會更多。資本等不及,大家只能像角斗場勇士一樣快速流血搏殺以求生存。

 

來源:虎嗅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讀不太懂哎~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