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年的最后幾天停止焦慮?

5 評論 4200 瀏覽 14 收藏 20 分鐘

2019年就快來了,在這最后的幾天里,每每睡前回想:2018年計劃都完成了嗎?收獲了什么?卻發(fā)現(xiàn),計劃一個也沒完成過,煩惱倒是收獲了不少!胸中突然燃起一股莫名的煩躁,失眠也成了必然……

馬上就2019年了,今年的計劃,你完成了么?

看見這句話,你心里又沒來由的一股煩躁:“2018年即將結(jié)束,我在今年獲得了什么?”

長胖了5斤。

王者榮耀時間達到了500小時。

看了10多部網(wǎng)劇,一個劇情都沒記住。

黑眼圈,啤酒肚,皺紋……

年初制定的種種計劃:鍛煉出八塊腹肌,去歐洲旅游,學習一門編程語言,運營一個自媒體,一個都沒有達成。

晚上躺在床上,想起那些在年初時,雄心勃勃制定的計劃,現(xiàn)在只能將這些計劃安排到明年了。

又回憶起一些曾經(jīng)的同學,朋友,不知不覺間,他們堅持的那個興趣愛好,已經(jīng)成為了他們成功的一部分。

好吧,今晚又會失眠了。

【鹵豆干】如何在一年的最后幾天停止焦慮?

為了停止這種年復一年的喪,鹵豆干在這里,不想給大家繼續(xù)制造焦慮,也不想幫大家制定計劃。

我們首先來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需要新年計劃?

是想要獲得一個值得炫耀的資本?

是為了給自己的未來做準備?

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曾經(jīng)的夢想?

鹵豆干認為,我們想要完成自己的新年計劃,都只是為了一個目的——讓自己的一年過得愉快而且有意義

那么,為了讓我們過一個愉快而且有意義的2019年,下面介紹4種具體方案:

一、科學執(zhí)行計劃

就在前幾天,鹵豆干參加了一個會議。會議講了些什么,鹵豆干基本已經(jīng)忘光了。但是我依然記得坐在我后面的,兩位聽眾的對話:

(臺上的演講者在講,自己堅持5年寫作,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功的出書了)。

“唉,他怎么這么厲害?”

“你感到焦慮了?哈哈?!?/p>

“是啊,我之前也想過寫文章,就是沒堅持寫?!?/p>

“我也是啊。可能別人比較有自制力吧,才能堅持下來吧?!?/p>

真的是因為別人“自制力強”么?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在沒有外界監(jiān)督的情況下,是很難靠自我監(jiān)督來堅持長期做一件事情的。正如大家在平時都能按時7點起床,因為要到公司打卡(外界監(jiān)督)。而在雙休日的時候,就傾向于睡懶覺,因為是自己控制起床的時間(自我監(jiān)督)。

所以,我相信并不是單單靠自制力就能夠解釋,為何有人能夠長期堅持做同一件事情的。

不過,我見過在同一件事上,堅持最久的人,是我曾經(jīng)的一個同學(就叫他小h好了)——玩游戲(地下城與勇士)連續(xù)登錄了1000天,就是為了獲得每日登錄的獎勵。

【鹵豆干】如何在一年的最后幾天停止焦慮?

大家可能會覺得有些可笑:“玩游戲?qū)儆趭蕵坊顒?,他本身就享受這個過程,那當然可以堅持下來啦!”

那么,大家試著回想一下,有沒有哪個娛樂活動,你堅持了1000天,沒有中斷過呢?鹵豆干自己是很難做到的。而小h,在并沒有其他人陪他一起玩的情況下(缺少外部監(jiān)督),經(jīng)歷了種種突發(fā)事件的干擾:和女朋友去旅游,回家過春節(jié),期末考試等等,依然做到了每天雷打不動,按時登錄。

我發(fā)現(xiàn),小h能夠堅持1000天登錄游戲,心態(tài)是隨著時間經(jīng)歷了的變化的:

1. 1-30天: 產(chǎn)生興趣

最開始的時候,小h并沒有類似“我一定要登錄1000天”這種想法的存在。推動他的動機,完全是因為游戲的樂趣本身。在這個時間段,即使沒有每日登錄的獎勵,他也會天天上線。因為對于游戲的熱愛,促使了他堅持下去。

很多人在開始一個計劃前,總是將未來目標設(shè)置的很遠大,例如:要擁有八塊腹肌,要明年參加馬拉松,要寫一本書,等等。這樣直接將本來是由于自己的興趣而去做的活動(興趣驅(qū)使),變成了為了目標而執(zhí)行的活動(目標驅(qū)使)。這種一開始就由目標驅(qū)使的活動,會很難讓人堅持下去。

舉個例子,一個女生因為喜歡小動物,每天下班后,都會去動物慈善中心幫忙,而且樂在其中。但是,假如她辭掉現(xiàn)在的職位,全職在動物慈善中心工作,盡管和之前做的是同樣的事情:照顧小動物,她能獲得的快樂就會比之前當志愿者少,也很難一直堅持下去。這是因為,她照顧小動物的興趣(興趣驅(qū)使),變成了為自己的工資而工作(目標驅(qū)使)。這樣的變化,就會減弱她對于照顧小動物的投入程度。

2. 30-100天:外界監(jiān)督

過了一個月后,小h對于游戲本身的興趣已經(jīng)消耗的差不多了。正好在這個時間段,游戲開啟了一個活動:只要連續(xù)登錄365天,就能獲得一把非常稀有的武器。這時候,小h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我們整個寢室,然后跟我們說:“我一定要拿到這個武器!”

在這之后,盡管我們不玩游戲,我們也會提醒一下小h:“你今天不上線拿獎勵的嘛?”如果沒有我們的提醒,他肯定早就忘記按時上線了。

有時候,我們不將自己的夢想或者計劃告訴他人,是因為總是想著: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而實際上,有這種想法的深層次原因是: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在別人那里丟面子

而當我們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他人,那么這個計劃就會變成“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有人問起來這個計劃,我應該如何回答他?所以,這個計劃就必須堅持下去。

這種將自己的愛好從興趣驅(qū)動,轉(zhuǎn)變?yōu)橛?b>外界監(jiān)督的方式,是一種最好(也是最容易)的一種執(zhí)行計劃的方式。正如同我現(xiàn)在正在寫的這篇文章一樣,如果不是周圍的親朋好友都知道我的公眾號,并且鼓勵我繼續(xù)做下去,我可能會這樣想:“反正沒人知道,正好快放假了,不如休息一周?!?b>那么,我以后肯定會找到更多的理由來偷懶的。

3. 100-365天:正向反饋

在小h連續(xù)登錄游戲的這一年中,游戲提供了他很多正向反饋。不僅僅是每日登錄或者每月登錄獎勵,他在游戲中獲得了很多其他的樂趣: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工會;倒賣裝備小賺一筆;在排行榜中占有一席之地,等等。這些正向的反饋,激勵了他堅持每日登錄游戲。

單純依照外界監(jiān)督,我們可能會堅持一段時間。但是一旦外界監(jiān)督消失了,能夠驅(qū)動我們的,就是計劃執(zhí)行過程中的正向反饋。

舉個例子,我們很多人都去健身房請過私教,上了5節(jié)或10節(jié)課后,卻再也不去健身房了。這是因為,雖然私教是一種有效的外界監(jiān)督方式,但是由于時間太短,只能給我們帶來肌肉酸痛,四肢無力的負向反饋。而我們所期望的正向反饋——八塊腹肌卻沒有出現(xiàn)。那么我們也就很難獲得自我激勵,也就很難繼續(xù)堅持下去了。

所以,如果想要獲得八塊腹肌,最簡單的辦法還是:“先用100節(jié)私教課,強迫自己練出腹肌。之后每天照照鏡子,用腹肌激勵自己去繼續(xù)鍛煉。”

4. 365+天:形成習慣

當小h已經(jīng)連續(xù)登錄游戲一年后,他最初的計劃:“拿到非常稀有的武器”已經(jīng)達成了。然而,他并沒有立即停止自己日常登錄,而是每天都按時上線看看。這是因為,每日登錄游戲,已經(jīng)成為了他的一個日常習慣。

當我們養(yǎng)成一個習慣,那么堅持這個習慣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如我們每個人早起都需要刷牙一樣。刷牙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沒有一個小孩子喜歡刷牙(要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教育如何小孩刷牙的文章了)。但是當小孩子養(yǎng)成了每日早起刷牙的習慣后,這種良好習慣就變得很容易堅持了。

【鹵豆干】如何在一年的最后幾天停止焦慮?

所以說,如果想要完成自己的計劃,依靠產(chǎn)生興趣——外界監(jiān)督——正向反饋——形成習慣的方式,就能逐步的將自己的計劃變成一個日常習慣。

“可是,我每天都忙于工作,哪怕制定了計劃,也沒有空余時間來養(yǎng)成習慣??!”

二、利用通勤時間

有些人認為,窮的根源,是因為窮人又懶又笨。

這個觀點在80年代的美國非常的流行。而有位女記者,不相信窮是因為懶惰和愚笨。所以她做了一個實驗:她將自己所有的錢都放在了家中,并且重新打扮了一番,按照窮人的方式生活了整整一個月。

她最后發(fā)現(xiàn),她這個月所做的事情遠比當記者時多,但是她將很多時間,花費在想方設(shè)法的省錢上。

例如,她為了節(jié)省住宿費,住在了遠離市中心的地段,然后花費2-3小時,坐公交車去市中心打工?;蛘邽榱四苁褂脙?yōu)惠劵,前往遙遠的超市來購買食品。而由于在路上浪費了太多時間,她沒有多少機會去提升自我。最后只能陷入路上奔波——缺乏時間——生活困頓——住的更遠的惡性循環(huán)。而當她最后改變了策略,貸款居住在了離打工地區(qū)更近的位置,不久之后,她就成功的還清了貸款。

你每天花在通勤的時間有多少?1小時,2小時,3小時?

【鹵豆干】如何在一年的最后幾天停止焦慮?

我相信大家每天擠地鐵,坐公交,等堵車的時間都很長。根據(jù)鹵豆干在地鐵上的數(shù)次觀察,每20個人中,約有17個人在看手機,2個人在聊天,1個人在打電話。而絕大多數(shù)在看手機的人,都在被動的接受無用信息:抖音視頻,朋友圈,網(wǎng)絡(luò)小說,頭條新聞,網(wǎng)劇,等等。

如果我們能夠住的離公司近一些,節(jié)省下來的通勤時間,就能夠用來完成自己的計劃。

“你說的倒是輕松,我如果有這么多錢,我當然也愿意住在公司旁邊??!讓我住在公司里都行!”

那么,既然我們不能搬家,我們能不能將2小時的通勤時間利用起來呢?

歐陽修說過:“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p>

為什么我們會每天浪費好幾個小時在通勤時間上?這是因為,我們的潛意識將通勤時間算做了工作時間。早上是“上班路上”,晚上是“下班路上”,都是屬于工作時間。既然是工作時間,又沒人監(jiān)督,那么當然是能懶則懶了嘛。我們一天工作了11個小時,多辛苦啊。

我們?nèi)绻麑?nèi)心意識進行一下轉(zhuǎn)化:“上班路上”是“上班前的自由時間”,“下班路上”是“下班后的自由時間”,那么,這些自由時間,就是我們執(zhí)行計劃的最好時間。

“但是我每天上班這么累,哪有心情去看文章,寫稿子啊。我就想放松一下,有辦法讓我能夠積極的放松么?”

三、找尋長期挑戰(zhàn)

當你刷完抖音后,你有過無聊的感覺么?

很多人在進行了某些娛樂活動后:聽歌,看網(wǎng)劇,躺床上休息,等等,反而變得更加煩躁。感覺自己的休息時間被浪費掉了,還不如去工作呢!

這是因為,這些娛樂缺乏挑戰(zhàn),在這些娛樂的過程中,我們的大腦并沒有投入思考。而這些娛樂本身,只能讓大腦處于空白狀態(tài),和發(fā)呆一樣??茖W研究顯示,短期內(nèi)的發(fā)呆有助于壓力的自我調(diào)節(jié),而長期的發(fā)呆會產(chǎn)生負面情緒,即煩悶,焦躁。

那么,想要減少娛樂活動后的無聊感,我們就需要找尋一些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

舉個例子,同樣是開車,如果在平緩的馬路上開車,司機就很容易犯困,必須利用音樂或者電臺來提神。而當司機在陡峭的山路中穿行時,我相信每一個司機都會注意力高度集中——因為在山路中開車,是一個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

當然,我們也不能設(shè)置過于困難的活動,正如你不能讓一個普通司機去開F1賽車一樣。按照心理學的說法,當人全身心投入到一項活動時,這時候他就達到了心流。在這種狀態(tài)下,人完全的忘我,將所有注意力都投入到了這項活動中。這也是人能達到的最快樂的狀態(tài)。

而獲得心流的方式是:找到和自己的最佳技能強度相似的最大挑戰(zhàn)。

【鹵豆干】如何在一年的最后幾天停止焦慮?

為了防止活動難度過低產(chǎn)生的無聊感,或者活動難度過高產(chǎn)生的無力感,很多娛樂活動都人為設(shè)置了一些可以克服的障礙:

打麻將:需要學會記牌看牌,還有一定運氣成分。

王者榮耀:要看自己的技術(shù),還有隊友的配合。

踢足球:勤加鍛煉,才能夠踢的更好。

我們也可以從上面這些活動中發(fā)現(xiàn)一個特點:最具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往往都是和其他人對抗的活動。

因此,如果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娛樂活動,我們可以簡單點:用打麻將代替看電視,用打王者榮耀代替刷抖音,用踢足球代替躺床上休息。

“好吧,那我去尋找了些有挑戰(zhàn)的活動,不過如何讓我在2019年末,不會因為這些活動而后悔呢?”

四、保持過程記錄

你還記得,上次出去旅游時愉悅的心情了么?

如果你忘記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打開你的手機,看看那次旅行的照片。我相信,當你看著那些照片時,你的那些美好的回憶也就會重新的浮現(xiàn)出來。

感覺去年過得無意義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nèi)狈γ篮没貞浀挠洃洝?/b>

之前的幾點是介紹關(guān)于如何創(chuàng)造美好回憶,而我們也需要將這些回憶變?yōu)橛洃浀囊徊糠帧?/p>

人的記憶分為三種: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

你站在窗邊看窗外,當你看見一個人(或者比較醒目的物體)時,馬上移開目光。這時,這個人的形象會進入你的瞬時記憶。如果你在這時去做其他的事情,那么他的形象馬上就會被你遺忘了。

然后,你再看向他,記住他的性別和衣服顏色。那么,他的形象進入了短時記憶。你可能會記住他1-5分鐘,但是不久之后,他的形象也會逐漸的淡化。

最后,給他拍一個照,每隔3分鐘看一次照片。我相信,不出半小時,他的形象就會牢牢的占據(jù)你的腦海。這是因為他的形象,已經(jīng)進入了你的長時記憶。

因此,如果想要將一些瞬時記憶的事件變?yōu)殚L時記憶,最好的辦法就是依靠旅游拍攝的攝影,曾經(jīng)寫下的日記,朋友圈中的狀態(tài)。這些記錄的方式都能夠幫助我們對于美好記憶的長期保持。

最后進行一下總結(jié),想要過愉快又有意義的2019年,我們需要:

  1. 科學執(zhí)行計劃;
  2. 利用通勤時間;
  3. 找尋長期挑戰(zhàn);
  4. 保持過程記錄。

至于為什么小h堅持了1000天后,沒有繼續(xù)呢?

很簡單,因為他結(jié)婚了。

#專欄作家#

鹵豆干,微信公眾號:鹵豆干,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專欄作家。90后英國博士在讀。讓我們用科學的手段,找到合適你的商業(yè)模式。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guān)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作者的文章真的很引人入勝啊

    來自廣東 回復
  2. 深度學習,謝謝分享

    回復
  3. 哈哈,最后一句點睛之筆,厲害滴;

    來自上海 回復
  4. 因為結(jié)婚了 ??

    來自重慶 回復
  5. 學習了 ??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