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火了一年的土味,是如何拉低你審美下限的
“土味”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些又土又好笑的視頻可能會讓你捧腹不已,但與此同時,你的審美下限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被拉低了。
如果用幾個關(guān)鍵詞來形容2018年的話,“土味”肯定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選擇。
在“南抖音,北快手”兩大土味挖掘機的推動下,土味文化早已實現(xiàn)農(nóng)村包圍城市。
▲ 快手流行的社會搖和抖音大火的學貓叫
有多少人,在無心入眠的漫漫長夜一邊吐槽土味視頻,一邊嘴角瘋狂上揚;
有多少人,沉浸在快手抖音里無法自拔,每天說八百遍“刷完這條我就睡”;
有多少人,整天在土味沙雕群中尋找人生的意義,天天豹笑得像一個二百多斤的孩子。
不知不覺中,土味文化已經(jīng)在各種精致簡約的審美大潮中,殺出一條血路。
用一長串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建立起了自己的審美王國。
這個王國會謀殺你的時間,順便毀掉你的審美。
01
你可能覺得“毀掉審美”有點言過其實,但如果你真的接觸和了解過土味文化,就明白我為什么會這么說了。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土味”到底是什么味?
度娘對于“土味”的定義是“一些俗氣、不符合潮流、很low的、不洋氣的,甚至很鬼畜的東西。”比如土味視頻、社會搖、喊麥等等。
說白了就是又土又好笑。
拿土味視頻來說,代表人物有喜歡RAP,愛喊“一給我哩Giao Giao!”的Giao哥;心系世界和平,身著皇袍的“劉邦后人”劉厚坤;自稱世界大同教主的情話高手雄鷹高飛:
▲ 從左到右:Giao哥、劉厚坤、高飛
就算你的手機里沒有快手和抖音,他們也會以各種形式出現(xiàn)在你的生活里:
▲ 高飛表情包
▲ 雄鷹高飛的生日祝福視頻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甚至土家軍的代表——“土味挖掘機”和“土味老爹”僅僅靠搬運這些土味視頻,就已經(jīng)成為粉絲超過400萬的微博大V。
可以說,土味文化在2018年迎來了井噴期,成為了無數(shù)網(wǎng)友的快樂源泉。
那么問題來了:
這些看起來有些辣眼睛的土味視頻為什么會火?
02
用我們熟悉的話來說:
土味文化的流行,體現(xiàn)了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和不平衡的審美能力之間的矛盾。
這種不平衡體現(xiàn)在城市和農(nóng)村的斷層上。
土味視頻的生產(chǎn)者基本都是鄉(xiāng)鎮(zhèn)青年,相反,他們的主要受眾卻是一二線城市的白領(lǐng)。
可以說,土味視頻實現(xiàn)了城市和農(nóng)村的直接對話。
而這種對話,多少是帶有獵奇和俯視意味的。
有些人幾乎沒去過農(nóng)村,甚至可能還在別人刷土味視頻時一臉嫌棄,結(jié)果刷微博時不小心刷到土味老爹的推薦,瞬間被洗腦,難以自拔。
他們通過土味視頻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甚至會產(chǎn)生某些類似“歸園田居”的桃花源情節(jié);
▲ 竹鼠這么可愛,一定很好吃吧
有些人已經(jīng)從農(nóng)村來到城市,和原來判若兩人,仿佛經(jīng)歷了一場蛻皮,把那層不太光彩的舊皮留在了歲月長河里。他們在土味視頻中,獲得的是不同往昔的優(yōu)越感;
當然,還有很多人,僅僅是喜歡打開就獲得“哈哈哈哈”的短期刺激……
媒介理論大佬麥克盧漢說過,“媒介即訊息”。
2018年,短視頻站上“風口”,各種短視頻平臺的崛起為土味視頻提供了絕佳的出口。
我們獲得刺激的間隔越來越短,原來看一本書至少需要一天,看一部電影需要兩個小時,而現(xiàn)在刷完一個短視頻只需要十幾秒。
▲ 被土味視頻掏空身體的你
這種及時反饋的設置,非常容易讓人沉迷,所以人們不知不覺就刷了一個多小時。
對于很多人來說,如果沒有這些短視頻平臺,他們就不會接觸到這些洗腦的視頻。
這些視頻的可怕之處在于,你只要看過一次,以后就再也忘不掉了。
當你捧著土味視頻哈哈哈哈時,你的審美下限在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被拉低了。
03
土味視頻的爆紅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縮影——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
一方面,我們可以在越來越短的時間,通過越來越多的途徑獲得各種信息。
另一方面,我們也被信息的洪流裹挾,逐漸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 《娛樂至死》封面
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xiàn),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
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yè)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jié)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娛樂至死》尼爾·波茲曼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當我們把幾乎所有的空余時間,都花費在這種只能帶來短期快感的土味視頻時,我們也許就離波茲曼筆下那個“娛樂至死的物種”不遠了。
更深一層來說,土味的流行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一種價值取向——人們?yōu)槭裁磿J為這種文化是好笑的。
正像“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人們對有趣的定義變了。
就跟人間不值得一樣,嘻嘻哈哈有趣,刨根問底無聊;李誕有趣,許知遠無聊;土味視頻有趣,藝術(shù)電影無聊。
看《地球最后的夜晚》時,我聽到了后排非常規(guī)律的呼嚕聲。
這本質(zhì)上是一種社會價值取向的具象體現(xiàn)。
而這種價值取向,跟媒介的發(fā)展脫不開干系。
關(guān)于這一點,安迪·沃霍爾早在半個世紀前就預言過了。
未來每個人都會成名15分鐘。
——安迪·沃霍爾
▲安迪·沃霍爾
他準確判斷了媒介的改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只要曝光量足夠,每個人都能成為超級巨星??梢哉f,安迪沃霍爾預言了“網(wǎng)紅”的誕生。
▲ 《金湯寶罐頭》安迪·沃霍爾
他甚至預判到人們喜歡消費無聊,所以連內(nèi)容都不要了,直接販賣無聊本身。
用攝像機一動不動地拍了八個小時的帝國大廈,就是一種高級的無聊。
▲ 帝國大廈
在那個時代,安迪·沃霍爾預見了潮流的方向,他作品的走紅也印證了這一點。
就算放到現(xiàn)在,安迪·沃霍爾也是一個先鋒者。
他所說的一切,現(xiàn)在正在發(fā)生。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網(wǎng)絡走紅,甚至不需要十五分鐘,一個十幾秒的視頻就夠了。
這種娛樂至死帶來的審美缺失,早就體現(xiàn)在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我們孩子坐的搖搖車是這樣的:
▲ 建議恐怖片布景來這里吸取靈感
我們好心修復的國寶級文物是這樣的:
▲不想承認右邊是修復后
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的海報是這樣的:
▲這個造型我貌似在哪里見過……
審美是一個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土味”的存在本身沒有問題,問題是這種野蠻生長的狀態(tài)被媒介極度放大,一躍成為大眾的快樂麻醉劑。
你看過的書,走過的路,遇過的人都會影響你的審美水平。
如果一個人整天沉浸在土味視頻的世界中,那他的審美下限,其實是在被不斷拉低的。
這種對審美的拋棄,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丑,而不自知的世界。
作者:飯醒了叫我,公眾號:意外藝術(shù)(ID:yiwai11)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JuY6jTDhiKH8xXaF-T5tEw
本文由 @意外藝術(shù)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土味是不是意味著不用思考,腦子在動與不動之間更偏向于不動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雅俗共賞嘛。當然太過于沉浸其中,長期來看確實不好。
審美提高需要過程,總要先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再慢慢普及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