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置照片能換錢”,這事到底有多難?
這是一場關于圖片使用的“戰(zhàn)爭”,從入門到放棄,可以堅持多久?
前兩天,視覺中國和 IC Photo 又出事了。
社長曾經連著寫了多篇文章,探討視覺中國相關問題。不過,這次貌似針對的是它跟 Getty 圖片社的合作,跟當初那個問題是兩碼事。
視覺中國跟 Getty 的合同期限很長,已經執(zhí)行了很久,再加上收購 Corbis,這些跟海外圖片庫的合作關系長時間沒有受到質疑。怎么就突然不行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社長決定跳過這個問題,但社長還是想起了自己曾經說過的一些話:
未來,航通社將陸續(xù)公開投放由我們自行拍攝的部分素材照片和參與的展會、新聞現場照片,以微利或免版權形式發(fā)布,詳情請期待我們后續(xù)的通知。
在此我們呼吁更多曾拍攝了不涉及隱私、肖像權等問題的素材圖片的內容創(chuàng)業(yè)者,加入共建共享圖片庫的行列,助力全行業(yè)合法、有序、健康發(fā)展。
記得那篇文章發(fā)出到現在已經超過半年,這個什么勞什子圖片庫的后續(xù)如何呢?雖然社長的讀者不一定真的關心,但自己吹的牛皮總有得戳破的一刻。
01
實際上,從“苦版權圖片久矣”的媒體角度出發(fā),要么自建圖片庫,要么共享一些無版權風險的圖片,已經成為所有人的共同心愿。
在這事之前,社長就曾聯(lián)系過幾個硬件和互聯(lián)網廠商,問他們是否有興趣將官方發(fā)布的新聞稿配圖,共享到一個統(tǒng)一可查詢的圖片庫當中。但所有人的執(zhí)行力都比較一般,所以也是不了了之。
如今,廠商們較大型的新聞圖片和視頻傳輸,最后還是用 Vphoto、喔圖等圖片直播服務商,還有郵箱附件、釘盤和百度網盤們解決的。
幾年前,社長曾經特別短暫地進入過一家創(chuàng)業(yè)團隊。本來設想的項目,是讓手機拍攝的圖片具備商業(yè)銷售的可能。但實際做的時候,種種障礙導致根本開展不下去,幾個月之后就沒再嘗試了。
當時我們想得挺美的,某同城當時廣告詞說“閑置物品能換錢”,我們就說“閑置照片能換錢”。
然而,這事困難的程度,超越了任何人的想象。
簡單地說,不管是照片的拍攝者、上傳者,還是照片中所拍到的人、事、物,僅憑你一個只有 idea 的幾人團隊,想要確權、溯源是完全不可能的。
那么,你貿然做了就會發(fā)現:
- 有人對著屏幕上的版權圖片翻拍一張,說是自己手機攝影的,EXIF啥都不缺,你能檢測嗎?
- 圖片被主張侵犯商標權肖像權了怎么辦?
- 怎么鑒別其中的違法和不良信息?
想想大型圖片庫用多少人力物力加上(打官司等方式賺來的)營收才搭建了基本上可以用的溯源系統(tǒng),你就知道這事成本得有多高了。然后,再把這些成本,攤到一張清晰度遠遠低于長槍短炮拍出來的大片的微博圖片上。
所以,這不是什么想當然的事情。按照“你行你上啊”的標準,社長可恥地失敗了。
恐怕真的能讓普通人的照片安安心心地換錢的,也就只有那些大型的、中心化的圖片庫了。
02
在 4 月底寫完上面那篇文章之后不久,社長就決定嘗試向幾個大型圖片庫投稿,畢竟這年頭誰的手機上不會拍兩張風景照片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Shutterstock。在它們的全球投稿網站上,“自 2003 年來已向投稿者支付逾 5 億美元稿費”的字眼很是醒目。
這宣傳語,說真的,好像前幾天我們剛剛看過類似的……
(并不)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我注冊賬戶后,連著上傳了四五張自己覺得還可以的圖,但都被以各種原因打回了。
我記得,一張圖片平均審核的期限大約是兩天左右,然后你會在手機 App 和郵箱都收到通知。通過了,你就等著誰下載它之后,自動生錢;沒通過,也會給出理由。
結果,等了兩星期,沒有一張照片是通過的,心灰意冷的社長就把這事情拋到腦后了。更加遺憾的是,現在寫稿子時候回頭想找找當初被拒絕的理由,卻啥都找不到。而且,系統(tǒng)會在21天以后自動刪除所有被打回的照片。
表面上,你只需要上傳一張大小超過 2000×2000 像素的照片就可以滿足要求。但實際上,照片可能被打回的種種原因,都寫在一系列神秘的“客戶支持文檔”里面。只有當不知在地球上什么地方的審核員打回投遞的時候,你才會知道違反了哪一條。
社長此前在研究視覺中國相關問題時,已經知道正規(guī)的圖片網站會嚴格要求圖片不得含有侵犯他人知識產權、著作權、肖像權的內容,即使是拍照只用于新聞媒體,看起來規(guī)則稍微寬松一點,但也比較繁雜,不好掌握。
所以,社長嘗試投遞了幾張拍天空、仰拍路燈、街心公園的照片,同時把之前參加一次 IBM 中國活動時自己拍的部分現場照片選了一張,依次提交上去。
雖然找不到每張照片具體被拒絕的理由,但風景照片我記得是曝光、噪點、模糊等品質問題;而新聞圖片則估計是商標權、肖像權或者新聞機構證件的問題。
總而言之,“自 2003 年來已向投稿者支付逾 5 億美元稿費”的Shutterstock,看來注定要與社長擦肩而過。
接下來,不管是國外的Photobucket、國內的站酷海洛等等,這幾張照片都沒能被相中。
(社長測試時繞過了視覺中國本國和它收購的500px)
看看自己的手機相冊,社長悲哀地發(fā)現里面其它的照片恐怕比這幾張還拿不出手……
既然手機圖片提交以后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被打回,那為什么你們圖庫還要設置手機客戶端,說拍完的手機照片可以直接上傳賺錢呢!
為什么要給人以虛假的希望呢!
社長又想了想,還是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畢竟,都是手機攝影,人家可能是這樣的……
(陳可辛《三分鐘》拍攝花絮 / Apple)
這樣的……
(大疆 OSMO Mobile 3 / 大疆)
這樣的……
(無人機搭載手機拍照 / YouTube)
這樣的……
(手機魚眼鏡頭套裝 / pxhere.com)
這再一次證明了社長此前以為的“閑置照片能換錢”是多么天真。同時,這也證明了至少在短時間內,專業(yè)攝影師的尊嚴和飯碗依然牢不可破,就像專業(yè)翻譯的榮光仍未完全被機器翻譯取代一樣。
03
不過堡壘呢,總是先從內部攻破的。
有些具備專業(yè)攝影能力的人,也會希望多提供一些免版權的,或者供人們有條件免費使用的圖片,造福全人類(或者只是單純地把審核沒過的照片再利用一下吧)。
因此,除了傳統(tǒng)的商業(yè)授權圖片和微利圖片之外,也有一些照片,以“知識共享”協(xié)議、開源協(xié)議、完全免版權等多種方式提供,讓人們真的可以一分錢不花地使用。
可想而知,每多一個人使用這些免費獲取的圖片,就少一個人使用那些需要給攝影師和平臺付費的照片。所以,社長跟其它有需要的人一樣,發(fā)自心底地感謝包括Pixabay、Pexels、Unsplash等在內的此類圖片托管站點。
不過,誰都知道沒有什么純粹做慈善的事情是能長久地堅持下去的。這些網站每天承載了全球各地的訪問量,其上投遞的圖片數量也越來越多,所以維持網站開支也是個難題。
這些網站已經被披露的商業(yè)模式,其中一個是在免費圖片搜索結果下面搭配Shutterstock、Adobe Stock等付費圖庫的搜索結果。
倒不是怕你手滑點錯(你肯定看得到哪個是付費的),而是在萬一免費圖片滿足不了你的時候,有一個立等可取的替代選擇擺在那里。
不過這樣一來,也就等于免費圖庫跟收費圖庫變成了命運共同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而相對的,如果免費圖庫想用其中作者投遞的照片做什么文章,一般也不知道從何下手。
因為這些圖片上傳之時,站方、作者和使用者之間的許可協(xié)議已經明確列出,所有這些圖片可以被任何人、任何實體以任何形式、任何目的使用,圖片可以隨意修改,不需要署名,也可以無限制地用于商業(yè)用途。
用作公益目的的圖片網站,就像其兄弟維基百科一樣,隨時要小心自己的站點超支。
最近有媒體報道顯示,過去三年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支出增長了最高 85%;它在 2015-2016 年度的支出是 6500 萬美元,2017-2018 年度的支出超過 8100 萬美元。(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62858)
這種局面被維基的部分管理員稱為“像癌細胞一樣臃腫”,他們擔心不受控制的規(guī)模和成本擴張最終會導致組織的毀滅。
所以,肯定還得再想想辦法,看自己網站上海量的“閑置照片”有啥路子能變現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前幾天,上述三大免版權圖庫的其中之一Unsplash,還真就宣布自己找到了這樣一條生財之道。
12月11日,Unsplash 官宣了一個企業(yè)合作方案,名為Unsplashfor Brands,該方案首先允許品牌建立官方賬號,篩選作者上傳的免版權圖片作為精選集。(https://medium.com/p/3b60d1b4ad0c)
然后,這些精選集會付費推薦到用圖者搜索某些關鍵字時候的前排位置。
就像網頁搜索引擎界早已熟知的競價排名一樣,這樣一來,用圖的人就很容易直接選用靠前面的幾張照片,那么選中品牌暗度陳倉安排進來的圖片,機會也就更大了不是?
(效果圖 / Unsplash??)
這真是一個絕妙的主意啊。
我猜想Unsplash站方,也許是受到了早前一個事情的啟發(fā)。
社長早前寫《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如何再造一個維基百科?》的時候,提到過這么個事情:
為了在谷歌圖像搜索結果中占據最熱門的位置,戶外服裝公司 The North Face(北面)在維基百科的文章中偷偷植入了廣告照片。如果不是它們大張旗鼓地自我宣傳,事件可能一直不會被曝光。
The North Face 與李奧貝納合作,派出攝影師前往世界各地的著名戶外地標,拍攝穿著 The North Face 沖鋒衣的人們站在地標的照片,并替換到這些地標的維基百科頁面。
“一個品牌如何不花錢就在谷歌上出現在第一位呢?” The North Face 自賣自夸,“我們到達了最難企及的地方之一:世界最大搜索引擎的‘頂端’。僅僅通過和維基百科合作,完全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p>
品牌方在利用維基百科做免費廣告的時候,當然不會獲得維基百科站方的同意。畢竟,維基方面依靠日益增長的捐款,哪怕基金會工作人員數量繼續(xù)膨脹,似乎也能 hold 住。
但如果 Unsplash 這樣的站方,公開給此類競價排名行為開綠燈,那當然是另一回事。
所以,Unsplash這條賺錢之道就如此這般地投入實施了。運行初期,參與付費展示自家產品靚照的企業(yè)包括:谷歌、哈雷-戴維森摩托、Square 支付平臺、Timberland 靴子等等。
Unsplash還指出,與其他形式的廣告不同,Unsplash for Brands不需要大量的個人數據和令人毛骨悚然的精準定向營銷,圖片本身的效用和信息,將廣告“天然置于正確的受眾面前”。
“在現有的所有不良廣告形式之外,我們認為有一種方法,可以制作一些廣告,這些廣告并不讓看到的人覺得是一種懲罰;這種廣告是美麗的和有價值的?!?/p>
但是寫到這里,社長還是得說一句: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首先,Unsplash for Brands推出之后得到的不全是掌聲。有相當多的人質疑這個合作,沒有讓辛勤投稿的攝影師從中賺取分毫。
特別是,品牌建立的收藏夾,只是挑選了它們認為合適的一些由其他攝影師拍攝的照片而已,照片作者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被選中以及被這樣利用。
但根據Unsplash的使用條款,所有投稿人都已經默認了自己的心血一分錢回報都沒有??赡苤皇乾F在,這一點被如此明晃晃體現出來,還是難免讓人心里不舒服。
很多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是否設置一個捐贈按鈕,直接打賞拍攝者上面。Pixabay就提供贊助作者一杯咖啡的按鈕;但Unsplash不知為何,堅持不設立打賞。
我們假設這個捐贈作者的收入真的十分可觀,那么付費版權圖片的模式也就可能做不下去了嘛。這一切并沒有發(fā)生,說明放個捐贈按鈕也是聊勝于無。
其次,這當然也會減損搜索圖片的用圖者的使用體驗,即使Unsplash自己不這么想。
要知道,我們去免費圖庫的核心驅動力是怕付費圖庫要錢,用不起。但一旦解決了這個最低層次的有沒有的問題以后,我們也是不希望所有人的配圖都千篇一律的啊。
所以,用圖者搜索和選擇圖片的原則,也不是像搜索引擎用戶一樣,哪個靠前面就選擇哪個,而是往往不惜翻閱好幾頁,選擇一個合適且與眾不同的。
品牌贊助的照片靠前顯示在搜索結果里,不僅用圖者需要花更多時間搜尋結果,而且品牌方也不會輕易地感受到自家照片全網刷屏的快感。
第三點,品牌官方圖片庫,理論上可以一舉兩得,同時避免侵權問題和宣傳品牌信息。但品牌提供的圖片,可能被用在批評甚至詆毀品牌的文章里。
Unsplash的授權形態(tài),讓品牌無法強制規(guī)范被他們選入精選的攝影師作品會被怎樣使用。所以,這個商業(yè)合作當然也是要付出很大勇氣的。
品牌官方圖片庫還有其他辦法能做到更大程度的自主可控,這可以參考品牌定制字體的授權方式。
今年國內不少數碼、互聯(lián)網公司都設計了自己的專屬字體,有些也開放給社會公眾使用。但像是阿里巴巴普惠體就規(guī)定“允許任何個人和企業(yè)免費使用,包括商用用途,但禁止用于違法用途”。
這里就開了個口子,諸如負面消息、品牌認為是不實信息等它們不認可的使用方式,都可能是所謂“違法用途”的。
所以,Unsplash for Brands可能因為無法控制照片會被怎么使用,而讓品牌失去對這個贊助的興趣。
不管前路多么艱難,社長還是挺支持Unsplash for Brands這樣的嘗試的。它可能最終也會成為“閑置照片能換錢”的唯一方法,盡管效果可能不如預期。
Unsplash本身需要運營成本,又不像是維基那樣一呼百應。它當然可以將所有商業(yè)化收入據為己有,來保證運營順暢。
而且,原生廣告總還是比Banner強的。只有瀏覽器自動屏蔽條幅廣告,讓網站沒有活路的用戶,才會認為原生廣告比Banner更糟糕吧。
而且,社長自己嘗試過后的一個教訓是,單打獨斗無法讓“閑置照片”形成規(guī)模效應。只有全球范圍的好心人,以中心化或者其它可互相連接的方式群策群力,這座“巴別塔”才能建成。
讓我們祝Unsplash等免費圖庫好人一生平安;祝視覺中國們好運,也祝我們自己——每一個拍照、用圖的普通人好運。
作者:書航,微信公眾號: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微博:航通社
本文由 @航通社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