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哪些創(chuàng)業(yè)「偽風口」暴露了?
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起飛。下文將要寫到的付費自習室、網紅實體店、O2O項目、無人零售。還有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在線英語、影視娛樂、社交大起義——2020年的創(chuàng)業(yè)偽風口。
前兩周我看到一篇文章說,今年可能是付費自習室的商業(yè)元年。
曾經開過付費自習室的@我在被窩里放個屁剖析了這幾年付費自習室的發(fā)展,他在悶聲做了自習室生意幾年后,選擇了退出。
第一個創(chuàng)業(yè)偽風口:付費自習室
@我在被窩里放個屁如下講述:
首先,這個的確是個不錯的生意,在前幾年沒火起來的時候我就在做這個生意,那時候的狀態(tài)可以說是悶聲發(fā)小財。
面向考研,考證,職場學習提升的人,他們也能接受付費學習這樣的模式。但是,市場容量太小,火起來的時候,就是涼的時候。
因為考研、公考是自習室的主流用戶,他們整體來說數量有限,等到一個城市的自習室供大于求的時候,再開一個新的共享自習室,大家都不好受了。畢竟這東西沒有品牌優(yōu)勢,哪里環(huán)境好,距離近,用戶去哪里。目前大家的環(huán)境基本都差不多,不算太差。
接著,@我在被窩里放個屁給出了一些付費自習室的經營要領和需要明白的關鍵要素:付費自習室的主要用戶群體是,二戰(zhàn)考研生、離校學生,而非應屆生。應屆在校生沒必要用付費自習室。所以選址不要太靠近學校,商圈也要避開,否則房租可能都收不回來。
另外,收費單價要低,附加項目要多。高利潤點主要放在附加項目中,比如補習、茶水、咖啡、資料、二手書等等,你覺得能賣什么都賣。
其次,慎用美團廣告,那樣的獲客成本非常高,注冊成美團商家即可。付費自習室主要是通過相關的QQ群、微信群、考研幫等App來免費獲取流量。
付費自習室?guī)缀鯖]有復購率。考研、考證考完了的基本不會再回來了,考公招的更不可能回來。付費自習室里面可以定期開展小講座,找自習室成功考上的學員來做講座,然后送ta自習室增值卡之類的?;钕氯サ淖粤暿一径歼@樣做的,剩下貿然進入的自習室都掛了。
以在職考證人員為主要用戶的自習室,就是為了騙投資人錢的。他們雖然具有一定消費能力,但他們往往不大購買培訓和附加資料。他們存在的價值只是使用戶群體顯得更加多元,而自身購買力卻有限。況且,在職考證人員的自習周期短,兩三個月,往往還只是周末來。
自習室項目季節(jié)性非常強,其主要用戶是考研和考公的人群。考研的人集中在6月份以后,6月份以前主要用戶是考研復試和公考人群。
第二個創(chuàng)業(yè)偽風口:網紅實體店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fā)現,一年前很多所謂網紅店門口,幾十上百人在排隊,有時候用戶為了購買一杯飲料或小食,需要等上一兩個小時。
這些網紅店出品的奶茶和糕點,真的值得那么多顧客去等候嗎?
我也跟風試過一次,排了巨長的隊后買到了奶茶。喝了一口發(fā)現并沒有網傳的那么出彩,很難想象重復再購買幾次過后的感受。
那么,這些網紅店到底是靠什么支撐起一條條長龍的?
靠的是社交媒體“加持”,懂懂筆記的《我開了家網紅店,然后就……黃了》曾描述過這樣一位創(chuàng)業(yè)者。
年輕的創(chuàng)業(yè)者大龍,因為受到“某雪”的影響,萌生了要打造一家地道美食網紅店的想法。有了想法和計劃之后,和幾位伙伴利用互聯網媒體和平臺,在線上“搞事情”。
他們創(chuàng)造了許多思鄉(xiāng)與美食的話題,在社交媒體上發(fā)表“走心”軟文,形成了極大共鳴,更有不少網友因為內容“扎心”而轉發(fā),引發(fā)游子的思鄉(xiāng)情。
看到話題發(fā)酵,他和朋友隨后把話題內容往新開的美食小店引流。為了讓店面看起來熱鬧,大龍花了三萬塊錢雇水軍點贊好評,并撤去店內部分桌椅讓顧客排隊“罰站”。
在花錢雇傭了專業(yè)排隊機構后,店門口順利地排起了長龍,隨著朋友圈和自媒體的曝光增加,他的這家小吃店終于成了一家“網紅店”。
不滿于現狀的大龍,在盲目擴張中,并沒有控好出品的品質。某美食點評上出現的一位美食大V的負面評價,成了大龍的“網紅店”危機的開端。
“完全稱不上正宗,應該說是很難吃,沙茶太咸,無米果的皮都是酸的?!边@條評論,直指大龍和團隊只顧營銷和炒作,卻忽略了食品與口感的問題。
更有顧客表示,排了很久的隊,結果吃到的東西卻完全不正宗,往日受了“恩惠”而“好評”的水軍也悄悄“踢爆”了他的炒作伎倆。
除了大龍之外,國內餐飲圈有不少跟風而起的網紅店,都在轟轟烈烈中誕生,然后在短時間內衰敗。
網紅店的“紅”,并不一定代表其出品品質就一定上乘。隨大流湊熱鬧的人,既包括盲從的用戶,也包括盲目的創(chuàng)業(yè)者。社交營銷加上“排隊”的策略,或許能夠加速“蚊店”從小做大,但是這種加速也讓更多網紅店很快人去樓空。
今天,昔日排長龍買杯飲料的場景依然存在,而這其中是否有成功的經驗和模式可借鑒?
第三個創(chuàng)業(yè)偽風口:O2O項目
在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興起的那幾年,O2O模式從餐飲、家政、生鮮滲透到了教育、醫(yī)療、地產領域。
O2O模式理解起來不難,進入門檻也并不高,但未必適合每個傳統(tǒng)商業(yè)領域。在經歷了激烈的市場競爭之后,無數O2O創(chuàng)業(yè)項目被淘汰出局,留下一地雞毛。也有新的O2O項目嘗試在垂直領域里打開局面,行業(yè)熱度高漲。
“對于我來說,現在就只有期盼著有人來收購我們的項目了?!?O2O平臺“簡送”創(chuàng)始人吳泊利說。
他在三年前和朋友一同組建了這個便利商品快送平臺。用戶只要在APP或微信上下單,附近劃片“巡邏”的騎手就會在距離用戶最近的便利店購買商品,并送貨上門。
“那時候,外賣O2O還沒有過多涉及便利商超,這是一個獨特的垂直領域?!?/p>
每到冬天,他這個由“懶惰”催生的O2O項目生意就異?;鸨?。在沒有極端寒冷天氣的深圳,每天訂單量也都過萬。每單配送費3元,平臺與負責跑腿的兼職騎手之間實行三七分賬。
“用戶量、日活數都很可觀,加上契合了熱門的O2O模式,我們很快就拿到了融資?!?/p>
為了將模式成功復刻到其他城市,吳泊利開始投入資金在周邊地市開展業(yè)務,大肆發(fā)紅包、大量圈用戶。免配送費、現金紅包統(tǒng)統(tǒng)都用上了。
“用戶量每個季度都成倍增長,大家對于項目都信心大增?!?/p>
融來的錢雖然很快“燒”完了,但吳泊利一點也不擔心。在他看來,想要實現項目的整體盈利,只不過是時間問題,因為手握大量活躍用戶。
“只要有懶人,平臺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生意。”
但讓他完全沒有想到的是,許多大型外賣平臺也悄然上線了便利商超的商品快送服務,外賣+便利商品在同一個APP內就能完成便捷下單。有不少用戶因此卸載了這類單一APP,為手機儲存節(jié)省空間。這其中包括了泊利的“簡送”。
“自從那些平臺上線商超配送功能后,我們每天的訂單數就從六位數掉到了三位數?!?/p>
吳泊利說,這些互聯網巨頭扶持的外賣平臺,本身就已經占據了龐大的用戶流量。加上企業(yè)資本雄厚,在新業(yè)務的推廣上也肯下“重本”,通過大量紅包鋪天蓋地拉新。而像“簡送”這樣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自然不是巨頭的一合之將。
“只要互聯網巨頭入局,無論是便利送、社區(qū)生鮮、美食配送還是家政服務、教育培訓等等O2O小平臺,都只能被迫出局。”
看著自己所創(chuàng)立的項目如今艱難維持,吳泊利很是感慨。業(yè)務內容高度重合,讓O2O很快成為巨頭們的“角斗場”,看似再有創(chuàng)意的項目,最終也只能成為“猛獸”們廝殺的獵物罷了。
第四個創(chuàng)業(yè)偽風口:無人零售
“如果你還在玩無人零售,請果斷止損;如果你準備被忽悠進入所謂的無人零售2.0版的智能貨柜行業(yè),我勸你謹慎,”投資人周召說。
前兩年大熱的風口,無人貨架和無人便利店,都已經涼透了。其實在2018年就涼得差不多了,但在2019年,是徹底涼了。
無人便利店從誕生起就是一個偽命題。
周召認為,首先,現在老百姓如果去線下消費,就是要享受有人服務做大爺的感覺,不然我為啥不在網上買。服務業(yè),沒人服務還能叫服務業(yè)嗎?所謂科技噱頭使用不慎,只會給人廉價感。而無人便利店的用戶體驗確實是極差的。
便利店,本來就是圖個便利,而去無人便利店還要先學習怎么買單,然后自己在那里掃半天,可以說幾乎沒有用戶體驗,下次看到無人便利店,和有人的便利店,選誰?
這也是為什么無人便利店的復購率極低的原因,學習成本高,體驗感不如人工便利店。
其次,無人便利店并非就不需要人了。很多人以為無人便利店不要店員,可以大幅降低成本,這個邏輯已經被證明錯誤。
店鋪鋪貨上貨要人,貨物亂了理貨需要人,盤庫存需要人,查看商品保質期需要人,安全檢查需要人,清潔也需要人吧。這些環(huán)節(jié)的成本其實蠻大,還不如請個有經驗的店長和店員。
可以說,所謂的無人便利店只不過是用“不太高深”的科技代替了收銀員而已,卻無法替代大部分的價值環(huán)節(jié)。而為了取代收銀這個成本并不高的環(huán)節(jié),無人便利店卻在IT系統(tǒng)的開發(fā)和整合上花了一大筆錢。資金算是用在了刀背上。導致單店的投資成本遠遠高于傳統(tǒng)便利店。
最后,周召認為最重要的是,現在便利店的主要盈利來源,是鮮食。而鮮食最大的特點是需要人操作。特別是收銀臺上的那些,如早餐的包子,烤腸,關東煮,茶葉蛋等,都是一大早五六點鐘店員就要開始弄的。
一些冷藏的東西,如便當等,需要店員幫忙加熱。這樣的幫忙加熱不但體驗好,效率還高。
主要因為晚上是補貨、收貨時間,以及做一些白天忙的時候不方便做的事情,順帶著就開店做一些生意了,還豎立了24小時的品牌形象。全家便利店因此搞了24小時營業(yè),并不是說錢多得沒處花。同時,夜班店員可以順帶著操作早餐。
如果僅靠著那些低頻商品,而無鮮食,無人便利店想要回本是遙遙無期。阿里京東現在都已經不再提無人零售了,無人便利店對他們來說,是恥辱。
周召說,京東之前還說要把三十多家已經歇業(yè)的無人便利店托管給我們,我們看了一眼他們的選址就放棄了。而號稱要用“算法”顛覆便利店行業(yè)的便利蜂(一家連鎖便利店的名字),卻幾乎沒有一家門店是盈利的。
事實上,再牛逼的算法,也比不上一個有經驗的店長。
在所有與全家、711、羅森這些傳統(tǒng)便利店強勢品牌短兵相接的地方,便利蜂可以說都呈現出潰敗之勢。而如果真要比算法,這些強勢品牌多年積累下來的大數據和算法實際上比便利蜂強多了,只不過人家都比較低調,不需要這種概念來忽悠風投。
通過多年的沉淀與迭代,這些傳統(tǒng)品牌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運營體系,覆蓋選址開發(fā),產品研發(fā),供應鏈整合,店鋪運營督導,員工和加盟商培訓等全環(huán)節(jié)。
并且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自己的“兵法”,作為不傳之秘。這些東西,其實就是“算法”,只不過有些并沒有固化在IT系統(tǒng)中,而存于人腦中罷了。
這家便利蜂生意冷清,坐落在邊角上,方圓500米內有12家便利店,無數餐廳。算法不會告訴你這些,如果有個有經驗的店長則完全可以。
投資人周召說,便利蜂的便利店并不是無人的,只是人比較少,主要負責操作鮮食。而且很多時候是為了無人而無人,經常顧客在自助收銀機旁邊為不知道如何買單而抓狂時,店員在柜臺里面休息。
比較令人費解的是,非標準的鮮食像關東煮等卻還是人工結賬的,這就讓人無力吐槽了。
從這種現象可以知道,便利蜂的想法是,要培養(yǎng)顧客自助結賬的習慣,這樣以后他就可以減少人工了。
第五、六、七、八、九個創(chuàng)業(yè)偽風口
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在線英語、影視娛樂、社交大起義
2020年哪些創(chuàng)業(yè)「偽風口」暴露了?前幾天,投資人吳斌憑借業(yè)內經驗,簡潔地列出了5個。
- 自動駕駛?!安粌H包括算法,也包括周邊做硬件的,做系統(tǒng)的等等。統(tǒng)統(tǒng)大大低于預期,統(tǒng)統(tǒng)的估值虛高無數倍。自動駕駛這事情現在能落地的特殊場景也就那么幾個,而真要開到馬路上去,猴年馬月?!?/li>
- 人工智能?!耙痪€二線的算法公司,這些公司估值奇高,但營收無法支撐,低得可憐。所以為了邏輯走順,拼命做營收。但是,一個搞關系做各種政府項目的項目制公司,做一點點收入,可以估幾十億美元?”
- 在線英語?!罢嫒嗽诰€英語輔導完全驗證了自己的邏輯不通,尤其是1對1。獲課成本巨高無比,教師成本也沒法下降,首單就虧損,算上復購還是虧損,越獲客越虧損。小班課?小班課也好不到哪里去。這個小賽道早已經沒人投了?!?/li>
- 影視娛樂?!斑@個賽道應該說2018年大家都知道全廢了。2016,2017那種影視文化公司瘋狂估值事情已經成為上個世紀的事了。關于風向的事情大家都懂,這個行業(yè)本身商業(yè)模式也有問題。現在沒有任何投資機構投這個方向了,不僅包括影視、網絡劇,甚至毀了動漫、網文等相關行業(yè)?!?/li>
- 社交大起義?!澳吧松缃辉?018年初開始了大起義,幾十個公司獲得了投資。一年過去,基本全部死光了,啪啪打臉。當時誰說什么中國陌生人社交的機會已經出現來著?”
最后小結,2020年哪些創(chuàng)業(yè)「偽風口」暴露了?
總體來講有這些:付費自習室、網紅實體店、O2O項目、無人零售、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在線英語、影視娛樂、社交大起義。
具體是不是偽風口就看創(chuàng)始人的造化了。
#專欄作家#
朱小磊,微信公眾號:非主流朱(ID:feizhuliupig),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擅長以青年消費者為目標群體的市場營銷分析策劃。目前已服務過多個企業(yè),涉及教育產品、營養(yǎng)品、快消品等。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作者關于付費自習室、網紅實體店、O2O項目、無人零售的偽風口分析的非常透徹,個人非常認同。但對于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還是有一點理解的分歧,我覺得這兩個領域還處于研發(fā)階段或者初步的小范圍投產測試階段,可能當技術趨于成熟,并且探索出成功的盈利模式后,還是可以從偽風口跳出來的。
就目前而言,做語音的人工智能確實如作者所說,屬于偽風口。但是視覺目前還說,還是有很多的應用場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