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群土味視頻狂歡,老年人經濟蛋糕怎么啃?

2 評論 5352 瀏覽 32 收藏 13 分鐘

編輯導讀:年輕人一定有這樣的經歷,每每打開家族群,都會被里面的土味視頻或者文章“辣”到眼睛。甚至,還有老年人會因此受騙。為什么老年人這么喜歡看土味視頻呢?它們又是如何賺錢的呢?本文針對這一現象展開解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家長群里那些土味視頻,想必年輕人也是屢見不鮮了。

本來以為眼不見為凈,屏蔽了家長群就完事了,沒想到這恰恰放任了惡勢力增長。如今,家長們被騙錢的事情屢見不鮮。

“土味視頻”從何而來?他們到底是如何賺錢的?土味視頻瘋狂割“老年人”韭菜的背后又暗藏什么商機呢?

一、你以為家族群里最常見的“土味視頻”只是好玩而已?

不知從何時開始,家長群里出現了各種亂七八糟的視頻。大致可以粗略分為兩類:一類是符合老年人審美的祝福視頻,一般是早晚問候視頻、節(jié)假日祝福之類的,畫風很浮夸,有時候還搭配了一毛錢特效,看久了真的讓人眼花繚亂。除此之外還有各路神仙佛祖保佑發(fā)財辟邪之類的,這種畫面就非常辣眼了。

還有一類則是土味視頻,包括但不限于做菜秘方、中醫(yī)養(yǎng)生(往往是偽科學)、相聲小品、成年舊聞、毒雞湯、土味歌曲、搞笑視頻、瞎編謠言等。甚至還有一些中老年男性感興趣的政治軍事話題。

這類土味視頻都有兩個共同點:一是喜歡用色情封面引流;二是內容門檻低,對受眾文化要求不高。而且這種土味視頻的底部,通常都會出現一屏滾動字幕,寫著“微信搜索XX,進入內部群,觀看更多搞笑視頻”;“進內部群知道更多內幕”;“免費看搞笑視頻”這種內容,明擺著吸引老年人入群。

在B站,也有UP主把這些素材做成視頻吐槽。隨便打開一個視頻,只見滿屏都是“精神污染”“我裂開了”“老年人誘捕器”“你怎么會有我家的群”等等字眼。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在土味視頻廣泛流傳的背后,其實是一條暴利的產業(yè)鏈,暗藏著諸多的賺錢手段。

二、這些視頻從何而來,怎么賺錢?

在家長群里的這些土味視頻一部分來自看一看,一部分來自小程序。但是要知道,這些土味視頻絕對不止家長群里,就連抖音、微博,以及公眾號等平臺里,也時常見著這些土味視頻的蹤影,甚至還有不少藏身在新聞資訊APP的鏈接里。

其實,這些視頻都是由一些開發(fā)商和視頻制作者所為。他們沆瀣一氣,通過自制視頻,吸引老年人轉發(fā)觀看,再通過自媒體渠道賺錢。早在2018年的時候,媒體就報道過山東大媽靠自媒體月入過萬,工資高過普通白領許多。

從業(yè)者并不需要有多少專業(yè)知識,只要按照正常的視頻(文章)爆款邏輯生產就行。所謂女人愛漂亮,男人好美色,老人怕病怕死,父母怕孩子傻呆,男女老少都愛錢。掌握了這套底層邏輯之后,也就基本掌握了土味視頻市場,于是我們經常在朋友圈和頭條上看到諸如《夏天減肥要多喝這幾種湯》、《身體發(fā)出這些信號,就要注意了!不然可能猝死》等等視頻。

有人會問,這些陰魂不散的土味短視頻到底怎么賺錢呢??其實它們賺錢的門道可是多了去了。

  • 販賣廣告。當爆款吸引來流量之后,開發(fā)商就可以通過騰訊的“流量主分成”拿到廣告費。土味視頻里的廣告層出不窮,例如騰訊醫(yī)典、乘車碼,以及各類手游和保險廣告,只要家長看完,開發(fā)商就有錢拿,如果家長誤點擊,誤下載,開發(fā)商還能得到更多錢(類似于轉化費)。
  • 引流。利用老年人對互聯網的不熟悉,很多土味視頻直接鏈接到色情網站或者付費小說網站,也有一部分土味視頻比較謹慎,為了防止封號,通常是讓用戶輾轉關注幾個公眾號之后才跳轉到色情網站或者付費小說網站中,而且網站上的視頻和小說也是要付費觀看的。
  • 賣保健品以及算命看相。說到老年人灰產,保健品首當其沖。不錯,在這些土味視頻后,也鏈接了很多賣保健品行業(yè)的。而且基本上這些保健品都是三無產品,再被群里幾個人吹噓之后,老年人也信以為真,上當受騙的不計其數。甚至還有些魔幻產品,例如“量子磁場理療項鏈”?項鏈能治病,歐洲神睡草還你一個好睡眠。以及看手相、面相、生辰八字算命,附帶各種轉運神器,簡直是各種迷信思想的滋生地。
  • 打賞。一般來說,打賞功能由該小程序自行開發(fā),為了讓用戶打賞,他們還給各個按鈕做了特效,不停的閃動,很容易造成用戶的誤點擊。
  • 養(yǎng)號。中老年人是“下沉市場”的中堅力量,這種群的用戶結構是非常明確的。在被開發(fā)商收割一輪之后,還可以賣給其他需要下沉市場的運營者,這也能為這些視頻制造者增收不少。

三、為什么“土味小視頻”傳播量這么大?

從小的時候,父母常常教我們要明智,可偏偏在互聯網中,各種未經證實的謠言在中老年人之中傳播最為快速,為什么“土味小視頻”傳播量這么大?

從用戶角度去說,老年人對于互聯網的認知還是停留在原始的階段,對互聯網的安全意識非常薄弱,再加上大部分中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根本分辨不清虛假信息,就很容易被騙。

從從業(yè)者的角度來說,他們也是看上了老年人經濟這塊蓬勃的市場。隨著互聯網深化普及,老年人上網也越來越常見。智研咨詢發(fā)布的報告顯示,截止到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網民規(guī)模增至9.04億,而互聯網也在不斷下沉,在用戶年齡上,網民從00、90、80后年輕人向70、60后等中老年群體發(fā)展。

天風證券交易所的一份報告顯示,50歲以上的網民在中老年群體中,滲透率占比由2010年的不足15%提升至2019年40%上下,基本上每5個中老年人就有兩個有上網經歷。

除此之外,中老年人還占有這個社會上很多的財富。根據經濟學原理,愈成熟的經濟體其社會財富分布就愈接近金字塔型,即少數人掌握社會多數財富,而中老年人就是掌握這部分財富的少數人。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18-2024年中國財富管理行業(yè)競爭現狀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截止到2017年,年齡在40歲及其以上的中老年人仍然占據了社會62%的財富,而40歲以下的青年僅占據社會38%的財富。

根據《2017年老年消費習慣白皮書》的預測,到2021年中老年人總體市場規(guī)模達到5.7萬億元,這就意味著當前互聯網行業(yè)中老年人經濟仍是一片藍海,所以土味視頻仍有著光明的前途,同時也就意味著我們要與繼續(xù)與這些灰產行業(yè)斗智斗勇。

四、供給跟不上需求“土味視頻”未來會怎么走?

那么,我們該如何拯救深陷泥潭中的家長們呢?其實這個問題出現的根本,還是因為互聯網內容產業(yè)沒有照顧到日益壯大的老年人群體。一直以來,互聯網上的內容產業(yè)都是主抓年輕人,內容也都是圍繞他們的需求去生產。

但是卻很少有人去關注中老年人所需要的的娛樂方式,這也給了“土味視頻”制造者們一個可趁之機。他們炮制出適合中老年人喜歡看的視頻,將老年人吸引過來進行集中圈養(yǎng),出現了一個灰色卻充滿暴利的產業(yè)鏈。

雖然目前,微信也加強了監(jiān)管,例如抽簽、測姻緣之類涉及到支付的鏈接,基本上發(fā)出24小時之內就會被刪。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防止封號,開發(fā)商們也不斷的更換馬甲,降低防治成本。

為此,微信開發(fā)了一個叫做“騰訊家庭守護”的小程序,綁定家人賬號以后,可以看到家人今天看了多久的“土味視頻”,還可以進行消費管理,還能設置「單次消費金額」和「每月消費金額」,防止家人被騙錢。

但是這仍舊是治標不治本,從我們教會家長上微信的那一刻開始,互聯網的好處和壞處便相伴而來了。想要還老年人一個清明的網絡,不被這些灰色產業(yè)所坑害,除了要媒體加強監(jiān)管,提高中老年人互聯網明辨意識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補齊中老年人這塊內容短板。

目前,微信10億月活用戶中大約有8000萬老人,今日頭條有2000萬以上日活老人用戶,抖音上老人日活用戶預計超過500萬,而整個互聯網當前老人總量約9000萬,年增長1000萬左右,預計今年就能過億。

相比于年輕人,老年人的空閑時間更多,他們也需要相應的精神產品。

根據2019年易觀發(fā)布《下沉市場數字用戶圖鑒》顯示,日常觸網型用戶年齡為41歲以上中老年用戶,他們熱衷于通過信息流資訊獲取內容信息,使用以趣頭條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應用,而如今互聯網上類似于糖豆廣場舞App這種調性的平臺也正在崛起,或許接下來也將不斷的有新的平臺涌入。

互聯網流量紅利即將見頂,針對新中產的各種產品數據都江河日下,但中老年人經濟無疑是下一個藍海,畢竟隨便搞搞的“土味視頻”都讓他們這么上頭了。

 

作者:寧缺,微信公眾號:松果財經

本文由 @松果財經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個老年人沒病沒災可以

    回復
  2. 分析很到位??

    來自重慶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