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見鐘情成為可能的線下匿名社交App
編輯導語:如今,陌生人社交類App已經非常普及,很多用戶對于此類App都比較感興趣,并且市面上的社交類App種類也越來越多;本文作者推送內容為 5 款還未正式上線或者剛剛上線的潛力 App(包括:名稱、icon、簡單功能介紹、以及 App 亮點),我們一起倆了解一下。
一、「The Meetery」——想念不如相見
「The Meetery」正式上線的時間是 2021 年 4 月 21 日,目前僅在美國市場開放注冊,且和眾多美國的新潮 Dating App 一樣,用戶必須先填寫資料進行預約注冊,排名前 1000的用戶才可以使用。
可以說,「The Meetery」正在嘗試打破 Match Group 為線上約會構建起來的“Match—Chat—Date”的基本路徑,改為“Match—Date”。
和其他 Dating App 不同的是,用戶在注冊賬戶時除了需要填寫自己的昵稱、性別、年齡、愛好等基礎信息,還需要選擇自己近期可以用于約會的空閑時間。
更不同的地方在于,「The Meetery」直接省略了聊天環(huán)節(jié),當用戶雙方同時點擊喜歡對方后需要立即確定約會方案。系統(tǒng)會自動彈出提前預設的地點和時間,雙方如果未在規(guī)定時間內確定最終的約會計劃,那么匹配將會失效。
不過也不用擔心,「The Meetery」要求第一次約會可以是一個為期 15 分鐘的“迷你約會”,且約會地點必須為餐廳、酒吧等公共場所。
在約會結束后,雙方需要對約會體驗進行評價,滿意點擊愛心、不滿意點擊×,當有一方不滿意后則匹配作廢,若雙方都表示滿意系統(tǒng)將會自動向對方顯示用戶預先填寫的 Twitter、Instagram 等聯(lián)系方式。
而做出這樣的創(chuàng)新是因為創(chuàng)始人 Bayleigh Frickey,在結束一段不愉快的感情后,開始嘗試在多個 Dating App 上尋找新的伴侶,她表示確實在 App 中獲得了一些快樂和贊美,但其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并沒有見面的打算,大家只是在 App 上尬聊或者釋放荷爾蒙,很難約到真正想談一段線下戀愛的人,故而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感情。
約會交友 App,近些年被人詬病的一點是,偏線上娛樂/做情緒釋放的更多,而能夠約到人的 App 少之又少。就此,不斷有開發(fā)者去嘗試提出解決方案,有的是更快如「The Meetry」、有的則選擇讓大家更慢、沉下心來,如「Slow」,有關 Slow 的詳細解讀以及創(chuàng)始人采訪將在本周推出。
二、「Latch」——和前任一起創(chuàng)業(yè)做約會計劃 App
雖然「Latch」Dating 已經籌建了自己的官網(wǎng),但實際上目前還未正式開始提供服務,尚處于眾籌階段。正如上圖,「Latch」Dating iOS 版本預計的上線時間是 2021 年 6 月,而安卓版更是推到了秋天。
不過通過其官網(wǎng)描述以及創(chuàng)始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的回答,大致了解到用戶成功注冊「Latch」 Dating 賬戶后,系統(tǒng)除了提供匹配和聊天服務,還會根據(jù)用戶資料中填寫的興趣偏好,進行約會地點推薦,盡可能選取一個讓雙方都滿意的餐廳。
另外,和很多 App 大多會基于 LBS 為用戶匹配附近的人不同,「Latch」允許用戶填寫自己喜歡的城市,并在算法上優(yōu)先為用戶推薦自己感興趣城市的用戶,并將約會地點設置在該城市。換句話說,「Latch」也是一個幫助用戶找免費導游的 App。
值得注意的是,「Latch」的野心并不局限于此?!窵atch」允許用戶自由設定情侶模式或單身模式,當用戶將情感狀態(tài)切換為情侶狀態(tài)時,系統(tǒng)將會推薦目的地城市的熱門餐廳、演出和熱門景點。
另一個有意思的是,創(chuàng)始人 Bruce 和 Saira 相識于另一個約會交友 App,但在后來相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生活習慣不太相符,于是就分開了,但是這并不妨礙兩個人成為好朋友并一起創(chuàng)業(yè)。
三、「Heyoosh」——放下戒備的匿名社交
「Heyoosh」是一家以色列公司于 2021 年 5 月 6 日正式推出的匿名交友 App。盡管目前僅在以色列市場可用,但其創(chuàng)始人 Nisan Bachar 曾表示,在不遠的將來會在英國、西班牙、荷蘭、意大利以及更多市場上線。
而之所以把「Heyoosh」列入新品專欄有以下幾個原因:
- 「Heyoosh」的 UI 真的很好看!尤其是和海外很多剛起步的社交產品相對比,就好看得更加明顯。
- 和前面兩款應用一樣,「Heyoosh」也是一款鼓勵用戶線下見面的 App,這也是「Heyoosh」和其他匿名交友 App 的不同之處。
包括 TalkLife 以及 YOLO 在內的眾多 App 都是幫用戶在線上披上一個馬甲,以便表達一些真實的、在平時很難對人說出口的想法,因此我們很難知道對方是誰,或許對方是誰也不甚重要。
但在「Heyoosh」上不同,用戶之間的緣分來自于他們曾在同一個時間出現(xiàn)在相同的地點。
系統(tǒng)要求用戶輸入自己在何時何地遇到了吸引自己的人,如果有人輸入了相同的答案并點擊愿意和對方匹配,那么兩人則匹配成功。不過這種模式,比較適合一個國家、甚至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啟動,要不然匹配還是比較困難的。當然時間和地域的范圍,也是可調的。
「Heyoosh」會為匹配成功的兩人建立一個為期 24 小時的加密聊天室,兩人可以無需添加對方真實的社交媒體賬戶就可以開始聊天。如果在聊天過程中感到不適,任意一方可以終止聊天室。如果對對方感覺也還不錯的話,可以在聊天結束后交換彼此的真實聯(lián)系方式。
「Heyoosh」和匹配邏輯其實和 Happn 的邏輯有些相似,都是曾去過相同的地方為連接點。不過不同的是,在 Happn 上兩個人雖然曾到過同一個地方但其實是有時間差的,而在「Heyoosh」上,用戶很有可能有一面之緣、一秒對視、甚至一見鐘情。
在筆者看來,「Heyoosh」會見證很多一見鐘情以及一面之緣的美好,是為那些想說出口但又不敢驚擾對方的姻緣留下一線生機。比如地鐵里的 Ta、酒吧里的 Ta、商店里的 Ta、動物園里的 Ta…..不夠勇敢的人以及害羞的人也有機會迎來愛情的春天。
四、「Holler Date」——海外版 Soul 正在崛起
「Holler Date」是新加坡社交廠商 Holler Away 于 2021 年 5 月 6 日面向全球發(fā)布的一款語音社交 App。雖然同做語音社交,但其實說「Holler Date」是海外版的 Soul,有一些標題黨的意味。
和 Soul 專注實時語音匹配不同。「Holler Date」做的是異步語音匹配。
「Holler Date」要求每一位用戶提前錄制一段簡短的聲音介紹,當用戶聽過對方的聲音并感興趣時才可點擊并查看對方的照片,在這之后再決定是否與對方進行匹配。
匹配成功后,除了文字和語音聊天,用戶還可以和對方進行視頻聊天。但不同的是,視頻一開始雙方的鏡頭都是模糊的,隨著視頻時長增加雙方的臉才會愈發(fā)清晰。這種“Blind Date”正在包括 MeetMe 以及 Skout 等海外流行 App 中盛行。
從用戶評論來看,「Holler Date」目前的主要市場是東南亞、西亞和美國,而且大家似乎對「Holler Date」還挺滿意的,除了覺得 UI 有些“復古”。
五、「Icon Source」——品牌和運動員的專屬“Dating 平臺”
筆者剛看到「Icon Source」剛剛結束 16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的時候其實有些懵。仔細看下來,才發(fā)現(xiàn)它和移動廣告以及游戲公司 Iron Source,竟只有一字之差。
和本期前面 4 款 App、甚至之前 9 期提到的 45 款 App 都不同,Icon Source 并不是用戶和用戶之間的交友平臺,「Icon Source」的作用是將專業(yè)運動員和品牌進行匹配。
品牌和運動員雙方都需要進行賬戶注冊,運動員或經紀人需要填寫運動員本人的姓名、年齡、身高、照片、坐標、參加過哪些比賽、得過哪些獎、日常人設、平時愛好、社交媒體粉絲數(shù)、已經代言的品牌和品類、報價以及對品牌方的類別和等級的設定等信息,和??ㄓ行╊愃?。
而品牌方也需要上傳自己品牌的簡介、品牌調性、品牌預算以及目標客戶群等信息。
「Icon Source」會對品牌以及運動員雙方進行匹配,將互相符合對方要求的雙方匹配在一起,在達成合作意向后雙方需通過平臺簽約合同,并完成付款。
對于運動員而言,有機會接觸到更多以及更高層次的品牌,而對于品牌而言,也有更多運動員選擇,甚至在打入一些細分市場時可以進行更有針對性的選擇。這種匹配方式,可以幫助雙方節(jié)省不少時間,更重要的是在完全沒有和對方合作的前提下,通過平臺進行交易也更放心一些。
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jié)是,「Icon Source」是支持大學生運動員注冊并“接單”的,這也符合美國有很多大學生運動員的真實情況。
不過,目前「Icon Source」的整個體量還不是很大,但是對筆者而言,這種將人和品牌進行匹配的商業(yè)模式很有趣。
本期的 5 個新品中的前三個都側重在用戶可以通過這些 App 將自己有興趣的用戶約至線下,也就是真實約會,而不是線上的荷爾蒙釋放。這并不是個例,整體上與全球疫情好轉后人們不需要只在線上聊個沒完沒了,而是有機會走到線下見面、擁抱、親吻、約會有關。因此這 3 款 App 在一定程度上是在順應用戶需求。
而「Holler Date」和「Icon Source」則是分別在嘗試“類 Soul 模式”的靈魂社交和匹配邏輯的全新應用。
作者:辛童;公眾號:白鯨出海
文章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Or2nlgrefFeOZd_0ucaFWg
本文由 @白鯨出海 授權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全是騙子,詐騙犯,或者仙人跳,別信
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