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度褪去,我們聊聊元宇宙

8 評論 4038 瀏覽 2 收藏 11 分鐘

從“Facebook”重塑品牌到“Meta”遇冷、從百度內(nèi)測“希壤”到“希壤”無法拯救百度、從元宇宙概念股票瘋漲到一瀉千里、從“啫喱”一躍App Store排行榜第一名到主動下架,元宇宙到底是個什么宇宙,我們什么時候才能進入這個宇宙?

一、信息爆炸,到底什么是元宇宙?

從去年十二月到現(xiàn)在,社交媒體上各種碎片化的信息讓我們對這個詞耳熟能詳,但是大部分人依舊覺得“元宇宙”這個詞就像個渣男,既熟悉又陌生。

“每天都在討論元宇宙,但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元宇宙?!薄爸皇俏液团笥褌兊恼勝Y罷了”“同事們都在說,公司也在積極掛鉤元宇宙這個概念,所以不得不了解一下”什么是元宇宙?

僅按照美股元宇宙的代表–游戲公司“Roblox”給出的定義:我們在元宇宙有虛擬的身份且可以開展社交活動,元宇宙能營造沉浸式的體驗并且實時同步,元宇宙提供多種豐富的內(nèi)容和場景,元宇宙不受任何設備限制,元宇宙有自己的經(jīng)濟系統(tǒng)和虛擬文明。

我們不敢說這是公認的元宇宙定義,但依舊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標準去了解這個新詞,雖然這看起來非?;\統(tǒng)和簡單,但是每一點都值得我們仔細探究,因為我們這幾個月以來看到的各種產(chǎn)品和概念其實都在圍繞這些定義發(fā)生。

“Meta”的天然社交屬性,讓扎克伯格毅然決然改名,是噱頭還是早有預謀暫且不論,單看產(chǎn)品形態(tài),這似乎是真的在搞“元宇宙”:通過虛擬現(xiàn)實頭盔進入這個平行世界,用你的虛擬形象展開一系列的社交行為,有趣且真實。

熱度褪去,我們聊聊元宇宙。

“希壤”也在通過各種場景嘗試營造沉浸式體驗,你可以開著智能車從百度人工智能中心到會議中心,也可以看到路上零星的虛擬人正在來來回回的跑動。

“啫喱”構建了一個3D熟人社交的系統(tǒng),你可以擁有自己的虛擬形象,編輯個人狀態(tài),甚至生活作息和行為展示也一應俱全。

熱度褪去,我們聊聊元宇宙。

二、元宇宙就這樣了嗎?

參考上面提到的元宇宙定義,這些產(chǎn)品可能只有粗糙的3D形象和不完善的社交形態(tài)有一點元宇宙的味道,但和真正的元宇宙還有一定的距離。

1. 沉浸式體驗

試想一下,元宇宙里的你在5月20號去領結婚證,但是半個小時過去了你和女朋友看到的只是“連接中,請稍候”這樣的提示,當你終于連接成功,卻看到“今天休息了,請明天再來吧”,你們會作何感想?沉浸式體驗的關鍵是低延遲和實時同步。

無論是音視頻通話還是文字聊天,如今我們對“同步”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對通話卡頓和發(fā)送消息還在轉圈的容忍度越來越低,常常會發(fā)出“網(wǎng)絡太差”或者“手機不行”這樣的抱怨,這樣的抱怨不是空穴來風,低延遲和實時同步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既要依賴基礎設施的建設,又要有良好的硬軟件適配,如今看起來已經(jīng)解決了99%的問題,但是剩下的1%看起來非常困難,抗弱網(wǎng)策略、低端設備的適配等改善手段無法一蹴而就,需要投入時間和研發(fā)去接近100%的實時同步。

所以元宇宙的沉浸式體驗需要包括基礎網(wǎng)絡建設、即時通信(IM)、實時通信(RTC)、人工智能(AI)以及區(qū)塊鏈、增強現(xiàn)實(AR)、物聯(lián)網(wǎng)(IOT)等各種技術的加持,這些無法靠產(chǎn)品創(chuàng)意或者運營手段去解決。

2. 設備支持

Horizon Worlds需要Meta的頭盔才可以體驗,希壤App的很多場景也需要VR眼鏡才能進入,VR設備成了進入元宇宙的門票。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從2014年Google推出一臺VR頭顯到如今各大商場線下VR游戲體驗,它好像離用戶忽遠忽近。Google認為VR產(chǎn)品需要先貼近大眾,再做到完美。幾年過去了,多少曾經(jīng)買了風靡一時VR設備的用戶。

如今只是靜靜地看著它在不知名的角落里落灰;又有多少線下VR體驗店因為入不敷出從而接二連三的倒閉;而現(xiàn)在偶爾還會在刷直播時看到售賣VR的主播,幾乎都是使用VR體驗全真視頻或者畫質(zhì)粗糙的3D游戲,直播間僅有的幾個觀眾在刷著“能不能用VR看看日本美女”的彈幕。

VR設備在一經(jīng)推出時,質(zhì)疑聲就層出不窮。比如單價太高,因為需要處理復雜的音視頻并且提供極佳的體驗必然要花費一定的成本;比如用戶認為舒適性較差,長時間的頭戴設備讓用戶感到暈眩和壓迫感;再比如壞了難修,售后無保障,體驗的場景太少等等。

而如今,無論是Meta的Oculus還是字節(jié)跳動的Pico,價格基本都不到3000RMB;大廠的布局讓這個行業(yè)越來越往專業(yè)化的方向發(fā)展;火熱的游戲和社交產(chǎn)品催生更多的應用場景,這些痛點比幾年前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對于“普及”來說依舊任重而道遠,還有多遠?成本還能更優(yōu)嗎?舒適性還能更好嗎?應用場景除了游戲和電影還能有其他創(chuàng)新嗎?

借用知名電聲行業(yè)的龍頭“歌爾股份”的一句話:如今的VR設備依舊是入門級水平,而如今的VR行業(yè)也依舊是入門級水平。

3. 真正的元宇宙社交

正如剛才提到的,各個公司似乎都想通過游戲和社交來敲開元宇宙的大門,其實游戲本身也帶有很強的社交屬性,為什么社交在元宇宙中這么重要?在疫情肆虐的這幾年里,人類需要溝通的需求越來越明顯。

每一個活躍的社交App仿佛都有自己的垂直群體,從QQ、微信、陌陌再到如今的Soul、啫喱,Z世代的年輕人都渴望被關注和被溝通,而沉浸式體驗的終極目標就是沉浸式社交,基于實時音視頻和3D虛擬人技術的社交形態(tài)讓年輕人對未來的社交應用有更多的期待。

但這些是”全新的元宇宙應用場景“還是”新瓶裝老酒“?”超級QQ秀“的前身是90后曾經(jīng)為之癡迷的QQ秀;”啫喱“提供了明顯的”微信邀請“入口,相比”微信“是社交還是樹洞;”希壤“粗糙的畫質(zhì)讓元宇宙里漫無目的的”我“可以穿越過高大的建筑物;”Soul“幾乎沒什么改變卻寫下了”元宇宙社交“的slogan。

這些就是元宇宙社交嗎?Z世代的年輕人可能要失望了,他們默默打開QQ和微信,翻看著消息并小聲嘀咕道:元宇宙社交好無趣,什么時候才會有眼前一亮的社交模式?

4. 元宇宙和安全合規(guī)

新世界需要新秩序,新宇宙也需要新的安全合規(guī)。真正的元宇宙面對的可能是GDPR和《隱私保護法》,也可能是一套全新且完整的合規(guī)體系。大多數(shù)社交應用似乎都或多或少有過安全合規(guī)的傳言,要么主動下架,要么被迫整改。未來的元宇宙里有沒有”殺豬盤“,審核機制會不會有漏洞,隱私是否會被泄露,交易機制是否完善,去中心化和NFT會讓元宇宙更安全嗎,是相對去中心化還是完全去中心化?這些問題的背后是全球局勢和政經(jīng)文化,短時間內(nèi)很難回答清楚。

三、等待真正的元宇宙

所以元宇宙已經(jīng)來了,但沒完全來。元宇宙依舊需要各種軟硬件技術的快速打磨和底層基礎設施的大力建設,需要有更多創(chuàng)新和豐富的應用場景,也需要完善的安全機制。

大廠持續(xù)裁員,股票依舊下行,各種因素的疊加導致元宇宙概念短期內(nèi)可能不會有更多的熱度,而所謂的元宇宙產(chǎn)品也需要更多的時間沉淀。

普通人需要管理好時間容器,在有限的時間里去了解和體驗真正的元宇宙,也可以嘗試從所在的垂直行業(yè)出發(fā)看看是否和元宇宙的應用場景或者底層技術關聯(lián),進一步識別真?zhèn)卧钪娓拍詈拖嚓P產(chǎn)品,從而在經(jīng)濟寒冬的今天能夠捂住自己的錢袋子,股票投資也好,場景體驗也罷,都能在元宇宙”安靜“時還能有所收獲。

 

本文由 @冷觀熱思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所以,元宇宙到底來了沒,現(xiàn)在真的這個概念越來越普及了。

    回復
    1. 來咯

      來自上海 回復
  2. 元宇宙真的說的好多啊,但是咱們也不知道這個東西,感覺很虛無縹緲的

    來自中國 回復
    1. 嘎子,元宇宙是虛擬的,你把握不??!

      來自上海 回復
  3. 感覺雖然一直在說元宇宙,但是對于這個概念其實還是有一些模糊的地方的

    來自河南 回復
    1. 具體哪一部分模糊呢,可以關注公眾號一起交流一下。

      來自上海 回復
  4. 所以元宇宙已經(jīng)來了,但沒完全來,元宇宙依舊需要各種軟硬件技術的快速打磨和底層基礎設施的大力建設

    來自中國 回復
  5. 元宇宙才興起,一切機制還沒有那么成熟,社交最有趣的還是互動性,元宇宙限制的太多了

    來自貴州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