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的這塊蛋糕,微信視頻號也嘗試著要分一塊

14 評論 1805 瀏覽 1 收藏 10 分鐘

編輯導語:微信視頻號剛走到線上演唱會這條路,現又瞄準了電商直播。此次618購物盛會,微信視頻號就參與其中,并通過“流量補貼”的方式激勵商家賣貨,相比于抖音、快手的真金白銀,視頻號這一措施一定程度上可以為品牌運營帶來流量支持,吸引更多購買力。本文將對此進行分析解讀,值得一看。

日前就在各大電商平臺摩拳擦掌,準備為這個被稱為“史上最難”的618爭奪“開門紅”的時候,微信視頻號也下場參與到了這場盛宴中。據悉,此次視頻號為618準備的官方激勵共包含了四個部分,分別是“賣貨越多,流量越高”、“預約越多,獎勵越高”、“發(fā)布種草視頻,獲最高30萬流量獎勵”,以及“發(fā)現頁推薦、主會場展示”。

簡單來說,就是此次視頻號的618激勵政策將以“流量”為核心。在此次活動期間,商家單場直播完成最低1萬元人民幣的目標即可獲得相應的流量激勵,而商家引導粉絲通過預約進入直播間的數量越多、流量獎勵則越豐厚,直播間的轉化率越高、則將解鎖更多的公域流量。同時在各平臺都在發(fā)力的“種草”上,商家及達人發(fā)布與618活動主題相關、并帶有直播預約的優(yōu)質短視頻內容,加上相關話題就能參與活動。

相比于抖音、快手用真金白銀來補貼商家,視頻號的流量補貼似乎看起來頗有種惠而不費、或者說華而不實的感覺,畢竟在互聯網行業(yè)中,流量補貼并不等同于真金白銀,而所謂“流量補貼”往往指的是平臺補貼的流量采購成本。在內容平臺上的流量則等價于曝光率,而曝光率與粉絲數、互動率、點贊量、評論數等參數有關,但是如果賬號運營方想走捷徑,就需要向平臺“購買流量”,也就是買平臺將賬號推薦給更多用戶的機會。

618的這塊蛋糕,微信視頻號也嘗試著要分一塊

比如說在去年冬季,頭部主播辛巴就曾公開控訴快手稱,自己買流量花了2500萬元,但1個小時后觀看人數卻只有80萬人。從辛巴與快手的這一糾葛就不難發(fā)現,流量補貼其實也是帶有一些不確定性的,由于流量往往是平臺擁有,所以定價權自然在平臺手中,但平臺又能影響到“買流量”的效果。就等于說商家從平臺購買的流量、或者是得到了流量補貼后,最終能夠獲得多少轉化率,是有極大不確定性的。

顯而易見,不同于抖音方面對大品牌“滿300減50”的扶持,快手的20億用戶權益補貼,微信方面目前對于視頻號參與到618這一電商大促節(jié)點的態(tài)度,還是相當謹慎的。

當然,微信的謹慎也并非沒有道理,畢竟不同于抖音和快手,視頻號的電商生態(tài)當下還尚顯稚嫩,微信的電商生態(tài)暫時主要還建立在小程序上,可小程序與視頻號盡管都在微信這個平臺上,但兩者卻是完全不同的物種。讓習慣于通過小程序買買買的用戶切換到視頻號的直播間里,微信還沒能做到這一點。

618的這塊蛋糕,微信視頻號也嘗試著要分一塊

事實上,視頻號參與今年的618中頗有種“操之過急”的感覺。畢竟現在視頻號最大的問題,是依然還在探索屬于自身定位的階段,從去年年末至今,視頻號借助在線演唱會來推廣自己的模式開始成熟,“去視頻號上看音樂內容”的用戶習慣也已經初步確立。按照正常情況來說,接下來視頻號應該會延續(xù)這一套以線上演唱會為核心的推廣策略,繼續(xù)擴大活躍用戶的規(guī)模。

那么,為什么視頻號的商業(yè)化會來得如此急促呢?其實答案或許在騰訊不久前公布的財報里。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中,騰訊方面給出了該季度收入為1354.71億、環(huán)比下降6%,經營盈利372.17億元、同比下降34%,環(huán)比大降66%的成績單。而騰訊目前的難題,就是曾經無往而不利的游戲業(yè)務與金融科技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僅能勉強實現增長,而廣告業(yè)務則受到市場環(huán)境的影響與互聯網廣告大盤一起“跳水”。

如今在騰訊的“武器庫”里最具威力的,或許就只剩下微信了。一直以來,微信在騰訊財報中的出現頻率并不高,其貌似與業(yè)績也不直接掛鉤,但擁有十億級用戶的微信無疑是騰訊移動生態(tài)的“定海神針”。如今騰訊現在面臨的難題,是其對于用戶使用時間的占有率在下降,并且不同于互聯網在空間概念上是無遠弗界的,但在用戶時間上顯然還是有限的,例如用戶在抖音上花費的時間多了、在微信上花的時間自然就少了。

短視頻作為web 2.0時代最后一條跑通的賽道,也儼然成為了目前互聯網行業(yè)最為核心的增長源泉,但由于此前微視的失利,騰訊在這一賽道則處于追趕者的地位。好在依托于微信龐大的用戶規(guī)模,視頻號在過去兩年強有力的支持下,已經有了與抖音、快手分庭抗禮的資格。僅從用戶規(guī)模上來說,視頻號也超越了快手、但還沒有撼動抖音的地位。

618的這塊蛋糕,微信視頻號也嘗試著要分一塊

在騰訊此前的計劃中,視頻號的全面商業(yè)化大概率會發(fā)生在活躍用戶規(guī)模超越抖音時,但遺憾的是疫情這只“黑天鵝”改變了許多事情。當互聯網行業(yè)寒冬到來的時候,如何度過這個冬天無疑才是頭等大事,此時增長也只能讓位于盈利。自去年開始,幾乎所有的互聯網企業(yè)都將“掙錢”作為了首要目標,都不約而同地開啟了力度更大的商業(yè)化進程。

自去年開始,內容平臺電商化、電商平臺內容化就幾乎成為了潮流。例如,B站做起了“魔力賞”和直播帶貨、知乎搞起了自營電商、微博重新撿起了此前丟棄的“微博電商”,紛紛開始發(fā)力電商領域,而淘寶、拼多多、京東則上線了各種各樣的“圈子”和種草社區(qū)。但這些互聯網廠商的“不務正業(yè)”中,最為核心的目的卻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為了促成交易。

618的這塊蛋糕,微信視頻號也嘗試著要分一塊

作為互聯網行業(yè)傳統的三大變現模式,隨著廣告的大幅下滑,曾經的廣告主預算都在縮減。游戲業(yè)務則賭性太大、投入產出比太過于不穩(wěn)定,“自研游戲”幾乎更是一場賭博,君不見字節(jié)跳動在自研游戲上投入了數年時間和大量的資金,至今還連個水花都沒濺起來,阿里的自研游戲更是近乎“十年磨一劍”、也只出了《三國志·戰(zhàn)略版》這一款。

因此也就剩下電商業(yè)務相對還比較穩(wěn)定,畢竟消費者總有要買的東西,而且網絡購物的便捷性也早就得到了證明。回到微信視頻號上,這樣一個此前曾得到過海量資源傾斜的產品,如今也到了要獲得回報的時候,所以在騰訊需要增強盈利能力的時間節(jié)點,視頻號顯然就只能當仁不讓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三易菌;來源公眾號:三易生活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S_seFB14u9Y4UwAVNmyVUQ

本文由 @三易生活 授權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感覺微信視頻號已經慢慢的開始像其他領域進攻了

    回復
  2. 視頻號在逐漸興起,從直播開始他的野心就展現了,不僅是轉化流量這么簡單的事

    來自安徽 回復
  3. 視頻號也在逐漸開始全面發(fā)展了,沒準以后還會出現內容社區(qū)呢哈哈哈

    來自福建 回復
  4. 視頻號的領域慢慢滲透到各個領域是很正常的,像前段時間抖音把手伸到了外賣行業(yè),視頻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來自吉林 回復
  5. 其實也是很正常的啦, 視頻號現在也算是全面發(fā)展了

    來自江西 回復
  6. 電商平臺最近也越來越火,也難怪很多人都想加入呢

    來自江西 回復
  7. 不得不說,現在電商直播是真的很火誒,很多人都想嘗試做這個。

    來自江西 回復
  8. 所以說,電商直播這塊非常香哇,現在基本很多行業(yè)都瞄準這個香餑餑。

    來自江蘇 回復
  9. 視頻號還是挺不錯的,作為短視頻平臺果然帶貨是最終出路嗎

    來自山西 回復
  10. 電商也是變現的一個手段吧,但是這樣子好占用內存啊啊

    來自江蘇 回復
  11. 視頻號,只要是和短視頻能夠關聯的,都來體驗一圈!!

    來自江蘇 回復
  12. 視頻號也要走電商了嘛,早做早享受嘛,電商紅利了

    來自江蘇 回復
  13. 騰訊的的游戲業(yè)務和金融業(yè)務帶來的增長在放緩,而微信作為整個生態(tài)的定海神針又必須要做點什么來促進增收

    來自廣東 回復
  14. 現在視頻號逐漸成為刷視頻會選擇的平臺,視頻號真的有在全方面發(fā)展

    來自貴州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