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開始“整頓”商場刺客

16 評論 2495 瀏覽 0 收藏 16 分鐘

編輯導語:今年夏天隨著炎熱一起到來的還有備受大家質(zhì)疑的“雪糕刺客”,但是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雪糕刺客”,還有很多“商場刺客”,那么對于喜歡逛商場的年輕人來說又該怎么辦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最近,年輕人遭遇過的“挫折”,除了高考失利、情場失意之外,還多了一項——逛商場時誤買了一袋話梅,結(jié)果被“刺傷”了。

“雪糕刺客”這個今夏最流行的詞,指的是看似日常,但由于商家沒有明碼標價或價格混亂,導致結(jié)賬時因價格過高讓消費者有被“刺”感的雪糕商品。

但“刺客”不只有雪糕,用戶們近期曬出了自己在商場里遇到的各式“刺客”,包括水果刺客、話梅刺客、軟糖刺客、鴨貨刺客、飾品刺客等……它們被統(tǒng)稱為“商場刺客”。

當消費者隨機走進一家商場,一層的飾品區(qū)、二層的零食干果鋪子、頂樓的餐飲店、負一層的水果商超和熟食店,都暗藏“刺客”。結(jié)合一些消費者的經(jīng)歷,開菠蘿財經(jīng)發(fā)現(xiàn),部分商家正在利用價格模糊的策略銷售商品,當消費者結(jié)賬時才發(fā)現(xiàn),價格完全高出預期,而一些“社恐”的消費者礙于面子,只能忍痛付錢。

但隨著被扒出的“商場刺客”越來越多,年輕一代消費者開始互相“取經(jīng)”、溝通對策,用直接拒絕、明確說出所需商品的價格區(qū)間的方式,試圖“整頓”商場刺客。

“整頓”之外,“刺客”背后的商業(yè)邏輯和市場環(huán)境也值得討論:為什么“刺客”出現(xiàn)的地方多在商場內(nèi)?它們有哪些銷售套路?年輕人的消費心態(tài)又將發(fā)生哪些變化?

一、防不勝防的“商場刺客”

在“雪糕刺客”頻上熱搜后,一些消費者發(fā)現(xiàn)一逛商場才知道,處處都有“刺客”。

其中最令人震驚的要數(shù)“零食刺客”。

一位短視頻博主在視頻中稱,自己去到一家名叫“上幺海鳳”的店鋪,沒想到兩顆話梅花了50多元。視頻中,他稱,由于看不太清楚價簽,詢問店員話梅是否為160元/斤(500g),對方回應道,是160元/兩(50g)。

隨后,博主問是否可以只買一個。在店員“兩個起賣”的回復下,博主買了兩顆話梅,共花費51.2元。

年輕人開始“整頓”商場刺客

一位博主買到的“天價”話梅

圖源 / 吳二GO

一時間,1600元/斤的話梅登上熱搜,感到震驚的網(wǎng)友們紛紛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被刺經(jīng)歷”,都是因為錯看或漏看以克數(shù)稱重,錯誤預估了零食的價格,被商場內(nèi)的話梅、巧克力、軟糖、蔬菜干等零食鋪子“所傷”。

凡凡就曾被零食刺客刺痛過。她告訴開菠蘿財經(jīng),她有一次路過商場,看到話梅鋪子,想買點嘗嘗。她克制地拿了一點,店員迅速包裝好上秤,竟然要50多元,仔細詢問價格后發(fā)現(xiàn)原來要18.8元/50g,自己還以為是500g。

這邊“零食刺客”剛刺完,逛到水果和餐飲區(qū),“刺客”們也已經(jīng)在暗中做好準備。

前幾日,一段在網(wǎng)絡上傳播度很廣的視頻中顯示,一女子在逛商場時,挑了兩個水蜜桃,直接被稱重后的價格嚇到,居然要92元。她剛開始還以為自己聽錯了,于是就向服務員確認“兩個桃子92塊是嗎?”在得到肯定的答復之后,她趕緊叫店員少拿一個,硬著頭皮支付了48元。隨后她又逛到商場的沙拉輕食店,要了一小份牛油果沙拉,結(jié)果稱出了69.5元,直言“吃不起”。

年輕人開始“整頓”商場刺客

商場里的水果刺客和沙拉刺客

阿真也有類似經(jīng)歷。有一次他逛完商場準備買點下酒菜回家,發(fā)現(xiàn)了一家熟食店。看到櫥窗里的一份份熟食,嘴饞的他每樣要了一點,結(jié)果阿姨一下抓了兩大把,稱重后讓他直接掃碼支付,支付頁面顯示超過100元。這時他才發(fā)現(xiàn),玻璃柜右上角有一枚枚小小的價簽,鴨心28元/200g,雞爪39元/150g…..被100元的鴨貨刺傷后,他自稱,“后來我吃了三天的鴨心拌飯?!?/p>

悠悠碰到的是“關東煮刺客”。一次逛街時,她和同伴想吃點小吃,就走進了商場里的關東煮店,店員問“想吃什么”,就應聲幫她們夾到碗里?!皠偰萌鸵?0多元,味道甚至還沒有便利店的好吃,我們便趕緊結(jié)帳出門了?!?/p>

“食物刺客”之外,商場一層還潛伏者千千萬萬個“飾品刺客”。

杭州的一位消費者在社交平臺吐槽,前幾天在商場逛時忘帶扎頭發(fā)的皮筋,隨手在飾品攤位上拿了個發(fā)夾就買單了,結(jié)果花了99元?!罢媸窃较朐缴鷼?,因為發(fā)夾都是一排一排掛在墻上,沒有看到明顯的價簽,結(jié)完賬感覺這幾天的磚白搬了。”

更讓她生氣的是,在隨后她準備開車離開商場時,發(fā)現(xiàn)不到3小時的停車費竟然也要88元,“真的是防不勝防”。

二、“商場刺客”的那些套路

而這些“商場刺客”,之所以能夠“刺痛”消費者,主要原因還是部分商家沒有明碼標價或標價模糊,冷不丁地刺了消費者一刀。

那么,商場里的商家,尤其是食品類的商家們,到底有哪些常見的價格模糊策略?

最常見的是將單價按照克數(shù)來標記,消費者光看標價,很難判斷實際的支付價格。而在社交平臺上,多是因為沒有注意到散裝稱重計量單位,稱重后總價過高而進行吐槽的用戶。

零售行業(yè)人士陳明告訴開菠蘿財經(jīng),50g的計量單位早期用于賣茶葉和滋補品,比如花茶、蟲草等,但他認為這并不適用于零食品類,“50g的零食量很少”,而且50g的“g”很像“0”,不注意看很容易誤以為是一斤(500g),現(xiàn)在只要貴一點的東西,都會以50g/100g計重,使其看上去單價更低。

另一類則是價簽與產(chǎn)品很難一一對應,使消費者無意中就高消費了。

最近李瀟去商場超市內(nèi)買西瓜,一只西瓜在結(jié)算時發(fā)現(xiàn)竟然過百元,而她印象中,幾十元就可以實現(xiàn)“西瓜自由”的。

原因就在于她沒有看清價格標簽?!霸谫I西瓜時,攤位上將三四種品類的西瓜擺放在一起,只在上方懸掛牌子標記了單價,西瓜大大小小,很難一一比較對應的價格,特意挑了一個不太大的西瓜,心想應該不會很貴,沒想到還是失算了?!?/p>

第三種是當消費者說明自己想要多少時,售貨員必然會多抓,進行“面子博弈”。

一位朋友曾在零食店里打過工的消費者在社交平臺表示,店里培訓時就說明,“無論用戶要多少,就一鏟子鏟到底”,賭用戶不好意思說不要,尤其是一對情侶一起來的。

為什么商場里會有這么多“刺客”?

客觀原因是,受疫情影響,進駐商場的店鋪和攤位客流銳減、房租壓力大,需要“開源”。中國食品產(chǎn)業(yè)分析師朱丹蓬告訴開菠蘿財經(jīng),在商場開店的費用項目繁雜,包括前、中、后臺費用,一些人流量高的店鋪,租金、人工、儲存、包裝的成本也就更高,這對于品牌方的綜合實力以及整體毛利有很嚴格的要求。

“食品類的包裝分為散裝和預包裝,一般來說,散裝的單價會更高,因為它沒有形成規(guī)?;?,再加上對重量不好預估,種種因素都會讓商場散裝零食的單價水漲船高。”朱丹蓬稱。

易觀分析品牌零售行業(yè)資深分析師李應濤注意到,線下開店成本除了租金之外,進入商場還要交入駐費、大型節(jié)日的促銷活動等費用,這些成本都需要進行攤銷。

拋開外界因素,商場的零食店考慮到客戶群比較泛的原因,更多會利用較高的定價,篩選出價格不敏感的消費者。陳明稱,但一些商家的“單次博弈”的玩法,容易引發(fā)用戶的不滿。

“今年反對刺客的聲音這么多,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很多原本愛在線上比價、受快遞影響轉(zhuǎn)戰(zhàn)線下消費的用戶,卻被‘收割’了?!标惷鞣Q。

李應濤也指出,線下渠道更依賴口碑和回頭客,其實更應該注重價格管理。對于一些虛標價格、價格模糊,或是通過其他方式引導人群進行消費和購買的品牌,市場會進行監(jiān)管和打擊。

針對沒有明碼標價的商家,7月1日起,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的《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guī)定》開始施行。該規(guī)定要求,不標示或者顯著弱化標示對消費者或者其他經(jīng)營者不利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jīng)營者與其進行交易屬于價格欺詐行為。有專家對此表示,究竟怎么樣才算“標示清楚”,可能還有許多需要“進一步規(guī)范”的空間。

三、消費者,到底被什么刺傷了?

“食品刺客”備受吐槽的背后,根源在于消費者的需求和預期不匹配。

曾幾何時,去商場買零食、吃堂食,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用戶線下社交和體驗的需求,即便貴一點,大部分人也愿意為此買單。但當越來越多刺客出現(xiàn)時,這種快樂就被刺傷了。

凡凡也有這種感覺。她當時是在加完班路過商場時,進了一家話梅鋪子,想著進去看看,“反正今天也加班賺錢了,就是為了犒勞自己,讓自己開心”,結(jié)果被高價刺傷。

“很多消費者在逛商場時,享受的是用一杯奶茶的價格換來很高的情緒價值?!标惷鞣治觯斞└?、話梅、軟糖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平價零食越來越貴,用戶自然有些難以接受。

“消費者感覺到被刺殺,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的心理預期價格正在不斷被打破?!敝斓づ罱忉尩溃还苁橇闶尺€是餐食,消費者經(jīng)常吃,會有一定的心理價位區(qū)間,預料之外的高價會打破這份預期。最關鍵的是,現(xiàn)在很多消費品,還無法做到高價等于高質(zhì),容易引起消費者不滿。

“其實只要產(chǎn)品能夠?qū)Φ闷鹣M者所付出的這份錢,甚至還覺得物超所值,即使高價也可以?!崩顟獫Q,消費者不反對高費率的定價方式,前提是產(chǎn)品和服務有相應的高價值,能夠滿足需求。

此次“雪糕刺客”的熱度不斷發(fā)酵,還有一方面的原因也不能忽略,那就是疫情背景下,很多消費者開始消費降級,甚至開始低欲望生活,“商場刺客”對于他們來說是“反其道而行”,而且是在商場隨處可見、甚至原本不用特別在意價格的商品。

開菠蘿財經(jīng)發(fā)現(xiàn),被坑過的年輕消費者,正在各大社交平臺發(fā)起相關話題的討論,提醒大家避坑,并總結(jié)了一套套整頓“商場刺客”的方法論。

悠悠表示,現(xiàn)在社交平臺上,年輕人開始互相鼓勵,“遇見貴的直接就說‘太貴了,不要’”。她的經(jīng)驗是,說的越夸張、越理直氣壯,自己反而會越不尷尬。

阿真則是在被刺傷之后總結(jié)了一套在商場買東西的經(jīng)驗,他稱,首先要花點時間計算清楚價格,看價買東西,買完重新核對價簽是否準確;其次直接告訴售貨員自己需要多少元的東西,超過的部分直接不要;最后就是在結(jié)賬時,對于超出承受范圍的商品,直接放回去。

這可能是年輕人面對“商場刺客”時唯一能做的,但是,某種程度上來說,“用戶每一次勇敢拒絕消費,其實都是在整頓和構(gòu)建他們理想中的消費未來”,多位受訪者對此很有共鳴。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凡凡、阿真、悠悠、陳明、李瀟為化名。

 

作者:蘇琦;編輯:金玙璠

來源公眾號:開菠蘿財經(jīng)(ID:kaiboluocaijing),關注直播電商、新消費,專注深度內(nèi)容。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合作媒體@開菠蘿財經(jīng) 授權發(fā)布。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真的好煩人啊這些行為,所以我現(xiàn)在,不是明碼標價的我都不會買,不敢

    來自云南 回復
  2. 商場刺客真的很可惡,以前就被坑過,真的太氣人了,真的該整頓啊

    來自浙江 回復
  3. 本來這個瘋了一樣的市場就該整頓了,我們要維護一個好的消費環(huán)境

    回復
  4. 超市這樣確實有點欺騙消費者了,還是要好好正視消費者的保護權益

    來自貴州 回復
  5. 現(xiàn)在雪糕這樣,商場也這樣。消協(xié)真的應該管管了,之前零食研究所好像就被整治過,但不知到后續(xù)怎么樣

    來自廣東 回復
  6. 這要是讓我遇見了,還要啥面子,誰要是在乎了就被宰了

    回復
  7. 這是刺客嗎,這26一個的話梅是詐騙吧,難道是鑲金了

    回復
  8. 對對對,商場的話梅那些特別貴,每次買一點點就要幾十塊了,每次感覺都是交了智商稅

    來自廣東 回復
  9. 特別是那些熟食鹵味什么的,本來就很貴,每次想買一點的時候,老板都會多拿一點

    來自廣東 回復
  10. 感覺這種現(xiàn)象確實應該整頓了,每次遇到這種情況都不好意思拒絕,感覺好尷尬

    來自廣東 回復
  11. 遇到這種事情,只能說晦氣,防不勝防,貴能不能把價錢打得明顯一點?

    來自浙江 回復
  12. 之前一個人還感覺尷尬,現(xiàn)在這么多人,瞬間感覺有后盾了。

    來自河南 回復
  13. 買不起就別看了,打游戲一邊去

    來自廣東 回復
  14. 到底是要面子還是被刺傷,兩難的選擇,不過為了保住空空的錢包,還是不要面子了。

    來自云南 回復
  15. 分析了那么多的原因,這種現(xiàn)象,合法嗎,就不該整治一下嗎

    來自北京 回復
  16. 直接給當?shù)毓ど掏对V,看商城關一天門賣多少話梅能掙回來

    來自陜西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