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歸來:京東告別修養(yǎng)生息,移動電商待突圍

0 評論 10103 瀏覽 0 收藏 15 分鐘

[導讀]在劉強東遠赴美國,遙控指揮。京東波瀾不驚地完成了高層輪崗、更換域名和換標、做大POP開放平臺、金融業(yè)務拆分等多項調整。

劉強東最近一周多次在鏡頭下亮相。他先是參加了一期《贏在中國》節(jié)目助陣創(chuàng)業(yè)者,然后又和經濟學家吳敬璉等人對話制度創(chuàng)新,昨天在央視財經論壇上又發(fā)表了對移動電商的幾點看法。和年初采訪他時相比,回國后甫亮相的劉強東精神狀態(tài)頗佳。

此前很長時間里,這位京東掌門人成為一名“隱形”人物:遠離中國互聯網,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多位京東核心高管最近接受采訪時均透露,已經數月沒有面對面見過劉強東,平日京東的會議都是COO、CMO輪流主持。

人們幾乎已淡忘了劉強東曾以口無遮攔、頻放“大炮”的電商狂人形象。2012年與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線下零售巨頭蘇寧的強硬價格戰(zhàn)對決,使京東和他本人一直站在風口浪尖飽受爭議。

但過去的一年,京東和劉強東卻出人意料的低調。年初提出“修養(yǎng)生息”戰(zhàn)略后,劉強東遠赴美國學習,遙控指揮。京東則波瀾不驚地完成了高層輪崗、更換域名和換標、做大POP開放平臺、金融業(yè)務拆分等多項調整。

隨著2013年結束,京東將告別“修養(yǎng)生息”,未來京東走向何方?一位京東高層對表示,京東引入開放平臺,采用一些互聯網開放型思路,是從重往輕去做,阿里做菜鳥網絡、投資海爾則是強化物流,加強對生態(tài)圈控制權,3到5年后阿里和京東殊途同歸。

種種跡象顯示,京東正醞釀在2014年大爆發(fā)。京東之前收購后雪藏的“網銀在線”已重出江湖,最遲明年第一季度上線,京東金融平臺預計明年底整體開放,面向京東生態(tài)圈外的商家,京東網銀支付也將開閘放水,隨著京東錢包業(yè)務上線,商家在京東POP平臺賬期將大幅縮短。

  京東這一年

京東最近幾年快速崛起,擁有部分抗衡阿里的實力。不過,在高速發(fā)展過程中,京東內部產生了一些系統性問題、流程性問題、根源性問題,劉強東意識到,必須通過一年的“修養(yǎng)生息”,將過去十年積累的問題從系統上、流程上、根源上徹底解決。

徐雷,京東老臣,今年二月受劉強東之邀重返京東負責營銷體系搭建。徐雷表示,過去京東在營銷方面做了很多事情,但都不太成體系,今年相繼進行了流量體系、會員引導體系搭建。尤其是建立會員引導體系,京東今年成立客戶營銷部,對原有客戶進行二次開發(fā)。

京東在營銷方面另一重要舉措是品牌升級,最典型是換標和切換域名,背后意味著京東定位發(fā)生改變,從單純的購物網站向電商、物流、技術、金融四架馬車架構過渡。

徐雷說,過去京東在整個品牌管理上比較落后,或沒有意識,通過換標和切換域名,京東今年已經加強品牌定位和梳理,包括哪些品牌可以用母品牌備書,哪些關聯度低不能用母品牌背書,如果京東不進行這種品牌梳理和區(qū)分,未來可能會對京東發(fā)展造成災難性影響。

POP平臺同樣是京東重點調整的領域,一年來已兩度通過輪崗方式更換負責人。最近一次是今年京東618促銷大戰(zhàn)前夕,京東財務副總裁蕢鶯春取代程峻怡擔任POP平臺負責人。蕢鶯春對指出,過去一年京東在POP平臺方面進行大規(guī)模調整,包括平臺規(guī)則、戰(zhàn)略、商家結構、貨品結構、人員調整。

過去京東POP平臺一直受商家抱怨,重要原因是京東在POP平臺方面采用的是自營思維,在平臺明顯不完善的情況下,沒有摸清楚賣家生態(tài)管理和溝通方式,上來就對上萬家商家發(fā)號施令,如強硬要求商家入倉,如在雙十一天貓京東二選一過程中采取過激措施。

POP平臺調整后,京東改為建立一套規(guī)則,包括賣家后臺管理規(guī)則、違規(guī)積分處罰條例,柔化開放平臺形象,包括UI視覺設計、重視商家品牌推廣、引入可承載長尾的商品。京東對商家的身段也開始放棄,不再向過去那樣咄咄逼人。

蕢鶯春說,之前商家不給京東好好備貨,最重要的原因是京東還沒有將“路”修通暢,沒有規(guī)則,搜索出來的商品可能不能按照規(guī)則來呈現?!奥贰蓖〞澈?,京東把會員結構梳理給商家看,讓商家意識到原來京東有那么多潛在用戶,商家開始積極備貨。

京東POP平臺對用戶細分研究后發(fā)現,京東男性用戶和女性用戶已達到1:1,在POP平臺購買的人群中有很多是家庭主婦類型,根據這一特征,讓商家與這些用戶匹配?!暗浇裉?0%天貓有的款京東也有,剩下的有天貓專供也有京東專供,但性價比不會差太多?!?蕢鶯春說。

京東在技術方面同樣進行了一系列調整。比如,梳理組織架構,將原來職能化組織變成事業(yè)部,讓每個事業(yè)部面對客戶清晰,且獨立工作,不至于各個條線大量溝通;建立產品經理負責制體系,讓產品經理有更大話語權;此外,引入技術牛人,成立架構委員會,技術讓架構師主導。

這只不過是京東管理精簡的一個縮影。隨著京東規(guī)??焖僭鲩L,京東已面臨非常的的挑戰(zhàn),首當其沖的是層級越來越多,今年很大一件事情是層級縮短,如把原來可能六七層那種都變成最多三級審批,提高組織效率。

當前京東技術已有3000人,均由京東高級副總裁李大學負責。李大學透露,京東技術已重新進行技術升級部署,交易系統已在考慮每天一個億訂單量。

  京東平臺化:與阿里或殊途同歸

今年7月,京東開放平臺首屆合作伙伴大會召開,很少露面的劉強東少有的為POP平臺站臺,并將其重要性提高到新高度,劉強東稱,POP業(yè)務成敗直接關系到過去、現在和未來在物流、研發(fā)上上百億投資是否打水漂。沒有POP業(yè)務的成功,京東將必敗無疑。

“開放平臺是京東傾盡全力、必須要做好的業(yè)務?!眲姈|重申,京東自營做得再優(yōu)秀,也只聚焦在最多10%的標準化產品方面。而在90%非標準化的產品里面,京東永遠不可能全部自己做,必須依賴合作伙伴,京東需要和合作伙伴一塊共同成長、共同努力。

今年以來京東POP平臺也在持續(xù)發(fā)力,特別針對各品類TOP品牌店鋪、國際及國內知名品牌、具備高增長潛力的賣家、商品具備差異化特征補充品類缺失的賣家。

京東在與天貓的競爭過程中策略也顯得更巧妙,全年相對安然無事,不僅全力參與雙11,對雙11投入還超過京東618。供貨商們終于不必面對京東天貓的二選一而左右為難。

蕢鶯春談及這一現象時表示,做生意本質還是要賺錢,商家發(fā)現天貓上流量越來越貴,在阿里平臺賺不到錢也發(fā)愁,需要多個渠道。對任何大品牌來說,所謂的二選一或三選一、四選一從根本上就是不成立的邏輯。商家可能屈服一次,但第二次第三次就不會做。

京東自身的策略也發(fā)生改變。蕢鶯春說,京東后來意識到,有部分商家受天貓威脅,一定要退出京東平臺,京東也尊重這種選擇,畢竟大家都是在做生意。

徐雷也表示,京東高層今年在思路上相對統一,出發(fā)點明確,就是要扶持商家,不要做一些讓商家為難,違背做生意原則的事,京東采用開放心態(tài)時,也就有一定包容性。

對于京東POP平臺來說,更大利好來自網銀在線上線。當前京東POP平臺最大弊端是缺乏一個支付工具,導致商家賬期過長,如可能需要30天供應商才能結款,這在與天貓競爭時不利,商家在天貓交易由于有支付寶,當天錢就可以打到商家支付寶賬戶。

很快網銀在線的錢包工具就會上線。蕢鶯春說,網銀在線錢包T+1功能已經開始測試,一旦推出商家就可以如支付寶一樣當天資金回籠,避免了資金長時間在系統停留。

更重要的是,圍繞著京東供應鏈的金融業(yè)務也將發(fā)力。京東負責供應鏈金融的總監(jiān)王琳透露,京東金融將向生態(tài)圈上下游提供融資理財服務,將上下游賣家整合進來。京東金融還會開放到京東生態(tài)圈外,向企業(yè)提供融資和理財服務,幫助企業(yè)在需要資金時獲得資金。

一位京東高管直言,京東和天貓從電商大趨勢來講會殊途同歸,阿里巴巴擁有的業(yè)務京東基本都會有,只是雙方對貨品和供應鏈的理解不一樣。

  突圍移動互聯網?

談及對京東這一年變化的感知,正望咨詢總裁呂伯望表示,去年京東過于高調,無形中樹敵不少,基本處于蘇寧、國美(微博)、天貓圍剿,像在通往死亡之路,隨時可能被絞殺。今年京東基本拉開與蘇寧、國美的距離,與天貓相對差距更近,京東贏得了更大生存空間。

另一位資深電商人士則對當前京東模式提出質疑,稱后來者要超過前者,一般會走一個不同的路徑,沒有人說做在PC操作系統領域超越微軟。阿里今年錯失最佳上市時期,明年會更艱難,京東更應該尋找一兩個點突破,而不是跟隨阿里戰(zhàn)略。

上述人士指出,微信通過支付挑戰(zhàn)支付寶,動搖阿里在電商領域地位。如今京東與阿里越來越類似,京東個性在哪,又如何能超越阿里,或許京東應該認真需要思考這個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劉強東回國后首次對電商業(yè)務發(fā)表看法即針對移動互聯網。他在昨日的一次活動上將移動電商發(fā)展劃分位三個階段,體現了其在美國的最新思考。

劉強東認為,移動電商的第一階段是“所需即所得”,即看到需要商品馬上可下單,目前京東已初步實現;未來五年將進入“所見即所得”的第二階段, 通過移動屏幕的3D裸眼技術,以虛擬現實的方式使消費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商品。他更預測10年后移動電商將達到“所想即所得”的境界,由技術實現對人的意識感知,顧客在回家路上需要的東西,當到家時京東配送已經在那里等候。

且不論劉強東描述的未來場景是否能實現,目前京東在移動電商領域正在加速發(fā)力。今年11月,京東移動端下載已超一億,流量已達到京東總流量約30%,訂單引入已達到京東訂單總量的15%,這些都是在短短幾個月內實現的大幅增長,預計京東移動端明年客戶會超過兩億。

劉強東或許已經意識到騰訊、阿里等巨頭在移動電商和移動支付上給京東帶來的壓力。接下來,這位從底層一路拼殺、將京東做大為百億美元公司的超級創(chuàng)業(yè)者,又將如何應對?他的答案值得期待。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