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殺手” Damus 在中國:拉群、賣資源、英語角
近日在社交平臺上,主打“去中心化”的社交產品Damus引發(fā)了不少網友的關注,不過在登錄之后有人卻發(fā)現,所謂“去中心化”的概念并沒有很好地被呈現,在Damus中,仍舊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亂象。
2月1日,主打去中心化的社交產品Damus上線蘋果應用商店,并在短短一周內引爆全球社交網絡。全球各地的“弄潮兒”,忙著分享長長的一串神秘代碼——那是他們在Damus上找到彼此的唯一憑證。
社交產品圈太久沒有新消息了,Damus像是一潭死水里從天而降的小石子,水面剛剛泛起漣漪,圍觀者已迫不及待地預言起暴雨將至。它被冠以許多響亮的名號——推特“殺手”、社交產品顛覆者、開放協(xié)議里程碑……
去中心化的理念名號響亮,現實中的打開方式卻是一地雞毛。
當用戶們興沖沖地裝好軟件,用幾十位密鑰登錄后,歡迎他們的不是嶄新的未來世界,而是拉微信群的,賣《狂飆》資源的,搞色情網站的,和練習英語的。
一、Damus是什么?
Damus官方給自家產品打出口號是“你自己控制的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 you control.)”,是一款基于Nostr協(xié)議的iOS客戶端。安卓版客戶端名為Amethyst,目前雙端的信息和賬號均不互通。
圖源Damus官網
根據nostr.io數據,截至2023年2月9日,Nostr 公鑰數為557392個。
作為一款社交產品,用戶能感知到的去中心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平臺不會存儲任何用戶的個人信息。Damus的注冊和登錄完全不使用戶個人信息,下載App后,用戶將獲得兩個密鑰,分別由一長串代碼組成。私鑰用于個人賬號登錄,一旦外泄等同賬號被盜;公鑰用于社交,其他人可以通過公鑰找到你的賬號,并和你互相關注。
圖源Damus截圖
2)平臺不會審查或刪改任何用戶發(fā)布的內容。任何內容均可發(fā)布,一旦發(fā)布,平臺和作者均無法對內容進行刪改。要是寫錯別字也只能永久地釘在恥辱柱上,強迫癥患者和白字大王請慎重使用。
3)平臺不會介入內容的推薦分發(fā)。當前,各類信息流產品都會收集用戶信息形成用戶畫像,并針對性地從內容池中召回相關性高的圖文/視頻,按一定規(guī)則排序后推薦給用戶,形成“刷到的我都愛看”的效果。與此同時,廣告內容也會按一定比例穿插在平臺分發(fā)的普通內容里,成為信息流產品商業(yè)變現的主要方式。而目前的Damus既不會收集用戶信息,也不會參與內容分發(fā)。
看起來很美的部分介紹完畢,接下來歡迎來到真實世界。
二月初,張偉從某個互聯網從業(yè)者交流群中聽說了這款產品,出于好奇,他開始試用Damus。
一個星期后,張偉已鮮少關注廣場內容,而是專注于和他剛認識的外國友人閑聊天,交流語言學習經驗。聊天對象是一位來自日本的程序員,精通英語,最近正在學中文。
他們每天在Damus上給互相留言回復,有時用中文,有時用英文。張偉找他練習英語,日本友人找張偉練習中文,一個非常國際化的語言角。
聽起來是種不錯的社交體驗,但張偉給Damus的打分只有30分(100分制),因為首先,它不是一款好用的產品?!八枚鄸|西還沒有做呢,從任何環(huán)節(jié)來看都是一個非常粗糙的產品。”
最先讓張偉犯難的是換頭像,他四處摸索也沒有找到換頭像的入口,最后詢問了一位外國友人,才知道原來需要去其他網站上傳圖片生成URL鏈接,再利用鏈接換頭像。
“回復流的展示也都是亂的,”張偉隨后補充道,“我跟那個日本大哥在一個帖子下面版聊,因為還有其他人回復,根本看不清楚回復的是誰?!?/p>
起初,張偉還會去Global頁面看看,刷出來的一堆阿拉伯語內容著實難住了他,他吐槽:“這種多語言的內容產品,語言篩選功能或是機翻功能都應該是很基礎的吧?”
產品功能層面的問題都是可解決的——有bug就修,交互邏輯不合理就改,加載速度慢就優(yōu)化……對一款1.0版本的新產品而言,這些都不是致命問題。Damus的大麻煩在于,由去中心化模式制造出的內容生態(tài),目前看來無比糟糕,而平臺和用戶都沒有解決辦法。
二、去中心化模式下的野蠻生長
上線10天,Damus已累積起第一批內容,從語言判斷,不少內容作者來自中國。
然而拋開那些“未來已來”的宏大藍圖,嘗試成為一個普通的用戶,我們驚訝地發(fā)現,這里不像是言論自由的理想國,倒像是垃圾信息的填埋場。
Global 界面匯聚全球用戶發(fā)布的公開信息,但鮮少能見到“活人”。從上線第二天開始試用Damus的張偉評價:“放眼望去都是‘數字生命’?!?/p>
首先步入運動場的,是無情的拉群機器人方陣。
微信群二維碼和電報群鏈接在廣場頁面交替刷屏,成為Damus中文內容的生力軍。在一個主打去中心化的社交APP里,使用者們忙著往更私密的聊天群組里“搖人”,聽起來實在有些矛盾。
圖源Damus截圖
細分之下,刷屏的群聊邀請大體分兩類。
第一類群聊以Damus本身為名,號稱加入群組后可以“互關互助,抓住第一波紅利,第一手信息共享交流”。刺猬公社加入其中一個微信群后發(fā)現,群公告里詳細介紹了在Damus更換頭像的三大步驟,群里偶爾會有人曬出自己的公鑰尋求互關。
除此之外,聊天內容幾乎和這款產品毫無關系,熱門話題是炒幣、炒股、ChatGPT。
第二類群聊則在違法亂紀的邊緣試探,灰產群、黃圖群、賭博群紛紛現身Damus,作為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我們并未加入群聊調研。
圖源Damus截圖
廣告僵尸號方陣隨即拍馬趕到。
部分僵尸號已迎來業(yè)務開門紅,正不遺余力地為國內某些互聯網產品打廣告,為它們提升用戶活躍度。
“在Damus逛累了吧,犒勞下自己下單一份0.01元的肯德基吧,復制該消息打開XX(某軟件名)即可領取?!币苍S下個星期四,這里也將出現V我50,啊不,V我50個狗狗幣的盛況。
剩下的廣告僵尸號所有者還沒開張,正努力為自己的廣告服務打廣告。
圖源Damus截圖
“占領去中心化社交高地,先人一步!專業(yè)Damus人類高質量7×24小時循環(huán)刷屏廣告服務,高性價比,可以最低100塊起步試試效果……”
我非常想花100塊,讓它刷屏“廣告貼滾出這里”,但一想到老板并不會報銷這筆費用,遂作罷。
賣資源的虛擬人方陣自然不會缺席。
2月初的Damus,賣片等于賣《狂飆》資源。
賣片Bot號一遍遍轉發(fā)“點擊鏈接看《狂飆》全集”,積極性甚至高過了賣黃片的賬號。高啟強要是生活在今天,大可不必買什么等離子電視,花個“100塊起步”,看看“急凍海鮮快遞發(fā)全國”的小廣告有沒有效果。
圖源Damus截圖
此外,色情、博彩、違法查詢,眾多非法服務信息隨處可見,讓Damus的廣場像貼滿小卡片的電線桿。垃圾信息堆里,“活人”發(fā)言反倒因為稀缺而變得醒目。一位“活人”用戶向GPT3 Bot賬戶提問道:“如何清理Damus 廣場的海量廣告信息?”
刺猬公社于2023年2月7日17:48分對Damus Global頁面最近刷新的100條中文信息進行統(tǒng)計,其中,垃圾信息高達72條,僅28條包含實際內容。相當于用戶每看2.57條垃圾信息,才能看到1條正常中文內容。
垃圾信息中,占比最高三項內容的分別是拉群、普通廣告和違法查詢服務。
三、告別廣告,一個好聽的偽命題
Damus 的混亂現狀,不止出現在中文內容中,拉群、廣告等信息,也有海量的英文版本。
“出生”十天后,平臺的內容生態(tài)顯然與其理念大相徑庭——原本想讓大家暢所欲言,實際卻是數字“幽靈”在暢所欲言;原本想讓用戶不受廣告干擾,實際卻是廣場變成垃圾信息填埋場。
Damus上線首日曾獲得Twitter 前CEO Jack Dorsey的大力推薦,并將其稱贊為“開放協(xié)議的里程碑(a milestone for open protocols)”。
此前,紐約時報記者在推特上公布的聊天記錄表明,Jack Dorsey曾和馬斯克討論過將twitter做去中心化改造的可能,并對馬斯克說:“它不能有廣告模式,擁有一個廣告模型會給廣告商影響和控制公司的機會。”
Twitter有近9成的商業(yè)收入來自廣告,在放棄廣告模式的問題上堪稱“船大難掉頭”,但換條船重新開始,就能讓社交產品徹底告別廣告嗎?
Damus安裝過程中僅向用戶申請兩項應用權限授權,分別是“設備應用列表”和“拍攝照片和錄制視頻”。和動輒申請十幾項權限的應用相比,Damus確實做到了盡可能少地收集/使用用戶信息。
放棄收集用戶信息,證明Damus確實無意將廣告作為自己的營收方式。
平臺方不生產或分發(fā)廣告,不代表用戶就能免受廣告信息的轟炸。事實上,用戶本身就可能是廣告的生產者,去中心化不能改變廣告信息的本質,廣告商越有錢,就越有經費雇傭人力或制造機器賬號發(fā)布(永遠不會被刪除的)廣告。
尤其當平臺不再承擔監(jiān)管職能時,用戶甚至不能確認廣告信息是否真實、合法,不合規(guī)交易與詐騙由此滋生。
現狀如此,面對海量垃圾信息,下一步需要討論的是如何解決。
方向無外乎兩種,要么刪除或隱藏垃圾信息,要么出現更多真實內容,讓垃圾信息被反向淹沒。就像一瓶清水里進了泥沙,要么把泥沙倒掉,要么把整瓶水倒進清澈的溪流里,讓泥沙變成渺小而無足輕重的雜質。
把泥沙倒掉是傳統(tǒng)社交平臺采用的手段。無論微博還是Twitter,都有一整套復雜的刪帖機制,從鑒定“泥沙”開始,到過濾掉“泥沙”結束。這套機制生效的前提是,平臺擁有內容審查和刪除的權力及能力。
對Damus而言,把泥沙倒掉顯得不切實際。它早已申明任何人無權刪除已發(fā)布內容,包括平臺和作者本人。
一種可行手段是用戶通過付費進入更小的半封閉社交空間,靠花錢圖個清靜,只接收存在一度社交或二度社交關系鏈內的內容,或是經過篩選的優(yōu)質內容。相當于讓泥沙沉在底部,為付費用戶保留頂部清水。
但這可能會挑戰(zhàn)Damus尋求開放的產品理念,并讓平臺不得不進入內容質量審核的老角色中。
另一種方案是由用戶主動發(fā)起的定向屏蔽,過濾掉部分“泥沙”,例如將“社群”、“色情”、“賭博”等垃圾信息高頻詞設置為屏蔽詞,設置后相關內容不再展示。但小小屏蔽詞恐怕無法阻擋一顆想發(fā)垃圾廣告的心,“涻羣”、“脃綪”、“賭愽”等替換詞會輪番出場,不久后,用戶需要設置的可能是一本屏蔽詞典。
去中心化的產品定位,意味著平臺方將內容的主導權讓渡給每一個用戶,這一過程是不可逆的。而獲得內容主導權的用戶形色各異,有人只想發(fā)影評,或者擁有一個交流的天地;有人想賺錢,有人想走捷徑賺錢,有人想走不合規(guī)的捷徑賺大錢。
人性的欲望不會因為技術的進步而消亡,它無孔不入,平等地鉆到每一個可以鉆進去的地方。
至于Damus何時能迎來足以將泥沙淹沒的內容之溪?這不是一個技術排期可以解決的問題。
(本文中,張偉為化名。)
作者:陳梅希,編輯:園長
原文標題:推特“殺手” Damus 在中國:拉群、賣片、英語角
來源公眾號: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互聯網內容行業(yè)觀察與研究。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刺猬公社 授權發(fā)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