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UP主停更背后
最近有關B站UP主停更的消息引起了外界眾多關注,而在這一消息背后所展露的,其實是UP主、品牌與平臺方在ROI上的“共同追逐”,這也要求B站加快商業(yè)化步伐,找到合適的商業(yè)化發(fā)展道路。具體如何理解?一起來看看作者的解讀。
“暫時告別,有緣再見?!?/p>
3月31日,B站游戲UP主“靠臉吃飯的徐大王”發(fā)布視頻宣布停更,黑底黃字在屏幕上定格,“等你回來”的彈幕齊刷刷飄過。而他,并不是唯一一個停更的UP主。
關掉一個停更視頻,再滿懷惆悵地點進另一個,用戶好奇的除了“怎么了”,還有“為什么”。尤其是當停更原因涉及變現(xiàn)焦慮,與UP主“為愛發(fā)電”及平臺商業(yè)化相關的討論又一次將B站送上了微博熱搜,且不止一個。
截至發(fā)稿,B站并未對此給出官方回應。不過,“停更潮”的表述或許有待商榷。有接近B站的人士稱,B站50萬粉絲以上UP主為近萬人規(guī)模,在此基數(shù)上,個位數(shù)的停更屬于正常范圍。
一位B站百大UP主告訴電廠,一些UP主其實只是希望暫時休息一下,或者改變工作室模式之后重新出發(fā)。擁有300余萬粉絲的UP主“-LKs-”就明確表示,其停更是基于“完全隨機的個人放假加裝修”,除此之外,“今年發(fā)展一切正?!?。
然而,問題真實存在。一方面,持續(xù)不斷的視頻創(chuàng)作意味著精力、成本的巨大消耗,部分以此為生的全職UP主不僅期待正向反饋,更需要金錢回報。另一方面,強調降本增效的品牌越來越追求ROI(投入產出比),這顯然并非B站擅長的商業(yè)化方向。換句話說,所謂的“停更潮”背后,其實是一場對ROI的共同追逐,參與其中的不僅有UP主、品牌,還有設立“2024年實現(xiàn)盈虧平衡”目標的B站。
一、UP主創(chuàng)作需要動力
停更一年半之后,知識區(qū)UP主“正文”偶爾登錄B站賬號,卻依然不敢瀏覽賬號收到的回復和私信,屏幕右上角的數(shù)字定格在“99+”。“心疼粉絲,看到催更,就會覺得對不起他們?!?/p>
停更的原因比較簡單——讀博實在是太累了,更新頻率難以保證。和許多知識區(qū)UP主一樣,正文產出一條視頻需要搜集大量資料,每次用時至少10天。由于視頻內容圍繞城市主題展開,涉及面廣泛,為了保證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驗證必不可少。再加上文案撰寫、視頻錄制、素材挑選及成片剪輯,“大家看到的可能是半個月或一個月才更新了一條,但實際上我一直都在趕工”。
“單打獨斗”不易,以工作室模式運行的UP主同樣如此。作為百大UP主,江圓將愛好發(fā)展成了職業(yè)。她和團隊曾經創(chuàng)下連續(xù)工作半個月的記錄,“只睡了兩天,每天大概四個小時”。用她的話說:“多勞多得,想養(yǎng)活團隊,付出的肯定會更多。”
目前,B站UP主的變現(xiàn)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創(chuàng)作激勵、充電計劃、帶貨傭金、廣告商單與直播收益,分別來自平臺補貼、品牌投放與用戶打賞。具體到創(chuàng)作激勵,其上線于2018年1月。彼時,只要UP主粉絲數(shù)量達到1000或視頻累計播放量在10萬以上,即可加入該計劃并獲得激勵收益。
不過,正文和江圓都認為,創(chuàng)作激勵的規(guī)則仿佛一個“黑箱”,涉及所在分區(qū)、內容質量、互動指標等多個因素,存在一定波動。UP主“寶劍嫂”曾經發(fā)布視頻透露,2019年賬號共獲得7000萬視頻播放量,稅后激勵收益為7萬元,相當于1萬播放量獲得10元。而在正文的印象中,1萬播放量到手約為3元。“B站帶來的收入其實不高,何況激勵制度調整后還在持續(xù)下降,同樣的一條視頻,之前在西瓜視頻不僅播放量更高,播放單價也接近翻倍,收入可以達到B站的4倍以上?!?/p>
激勵收益對江圓而言可有可無,她更在意的是廣告商單——這也是頭部UP主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根據(jù)B站對外披露的數(shù)據(jù),截至2021年年底,官方商業(yè)合作平臺花火已入駐2.2萬名UP主、4200個商家,年度合作TOP 5行業(yè)為美妝、食品飲料、數(shù)碼3C、電商和手機游戲。
在花火平臺,可以查到入駐UP主的詳細信息和具體報價。以宣布停更的游戲UP主“靠臉吃飯的徐大王”為例,其定制視頻、植入視頻、直發(fā)動態(tài)和轉發(fā)動態(tài)的報價分別為15萬元、12萬元、2.5萬元和1.8萬元。
“靠臉吃飯的徐大王”稱,視頻創(chuàng)作“真的不賺錢,甚至是虧錢”。以往,江圓平均每月會接到1-2個商單,但在今年,“4月之前幾乎什么都沒有”。她還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入駐B站?!笆袌鲂星樽兞?,品牌自己下場,運營更精細化了?!?/p>
二、品牌追求投放效果
有別于以江圓為代表的UP主,品牌顯然需要明確而即時的回報。
多個行業(yè)降本增效帶來的結果是,身處其中的品牌對廣告及營銷預算進行了縮減?!?022中國互聯(lián)網廣告數(shù)據(jù)報告》顯示,去年中國互聯(lián)網廣告市場規(guī)模同比下降6.38%,近七年來首次出現(xiàn)負增長。江圓也被長期合作的客戶告知,今年“沒錢了”,不得不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情況同樣直觀地體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公司的財報上。2022年第四季度,百度、微博、知乎、B站的廣告收入分別同比下滑了6%、29%、27%、5%。
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在財報后的分析師會議上稱,進入2023年,隨著廣告主信心的恢復,預計行業(yè)整體仍舊有機會達到兩位數(shù)增速。她話鋒一轉:“但廣告主還是會比以往更謹慎,更關注投放廣告的核心價值是什么,也會更關注廣告整體的有效性?!?/p>
對接過B站商業(yè)化合作項目的王之遠向電廠分析,當下,多數(shù)品牌不再愿意投放單純的品宣型廣告,而是轉向對效果的追求?!疤貏e是電商行業(yè),所以他們講究流量投放的ROI,相對可控,也相對標準;但UP主商單則不然,定價非常不標準,假如你給一個UP主投放了幾十萬,內容又沒有出圈,品牌的執(zhí)行根本無法對內部交代?!?/p>
王之遠透露,B站電商型內容投放的整體ROI約為0.8(即交易總額/投放成本)。她稱這個數(shù)值“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過,不能將頭部UP主的內容成本計算在內,“那樣可能就毫無ROI可言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品牌與UP主之間的供需關系矛盾,當前者開始尋求確定的增長和健康的ROI,后者卻依然停留在以打響口碑、擴大聲量為導向的階段,自然難以滿足對方的需求。
一位美妝品牌運營人士表示,其從未也不會考慮在B站進行投放——雖然B站用戶樂于表達與分享,消費意愿卻不高,UP主能夠為品牌創(chuàng)造的收益有限。
從事內容營銷工作的李諾認為,品牌與UP主合作的出發(fā)點在于對后者“清奇腦洞”的認可。“比如爆改洗地機之類的,很有意思,你會驚嘆‘還能這么搞’?”不過,內容引爆只適用于處于人群拓展、聲量強化階段的品牌,如果品牌渴求銷量,B站并非最佳選擇。
王之遠和李諾都提到,B站是“第二梯隊投放渠道”。盡管已經加速破圈,但和位列第一梯隊的抖音相比,它的流量池還是太小了。在抖音,即使定向投放極其垂直的人群,也能夠實現(xiàn)大規(guī)模放量(即完成投流、消耗預算),但在B站,“基本不可能”。
“一個新銳品牌在B站的生命周期大概是1-2年,這段時間內品牌勢必瘋狂地進行投放和流量洗刷,接下來也就沒有可以利用的流量了?!崩钪Z說道。
一些UP主抓住了機會。李諾曾經遇到過一位定制視頻落地價格達數(shù)百萬的UP主?!奥犉饋砗芸鋸?,但詢單絡繹不絕,你排著隊上門送錢,人家都不一定要?!辈贿^,這終究是少數(shù)。華福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由于粉絲數(shù)量、內容調性、UP主個體差異等原因,B站UP主在商單收入上形成較大的兩極差異,加劇了尾部UP主創(chuàng)作熱情的流失。
李諾覺得,一些UP主報價過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其變現(xiàn)艱難。“例如鬼畜、搞笑UP主,還有肩部、中部UP主;植入視頻報價在20萬-40萬的UP主是最尷尬的,品牌看ROI覺得你換不回來,看關注又覺得你影響力不夠,這還怎么投放?”
三、B站商業(yè)化再向“錢”
品牌的猶豫,也是B站的糾結。
B站的收入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包括直播及大會員業(yè)務在內的增值服務、游戲、廣告和電商。2022年第四季度,B站增值服務收入為23億元,同比增長24%;電商及其他業(yè)務營收為11億元,同比增長13%;游戲和廣告收入則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直播在增值服務收入中占比較大。B站2022年的收入分成成本為91億元,有長期關注內容行業(yè)的人士指出,其中多數(shù)分給了主播而不是UP主,“為了推進直播業(yè)務,在直播的流水分成比例和返點政策上,B站作為平臺方讓步很大”。
一切都是基于現(xiàn)狀做出的選擇。在B站董事長兼CEO陳??磥?,2023年B站的業(yè)務會更聚焦,整個公司最重要的事有兩件:第一件是增收減虧,第二件則是DAU(日活躍用戶數(shù)量)的健康增長;從而于2024年實現(xiàn)盈虧平衡的目標。
這里的增收特指毛利增長,用于補位的業(yè)務可以是直播,也可以是廣告。王之遠發(fā)現(xiàn),今年起,幾乎所有和商業(yè)化存在一定關聯(lián)的B站業(yè)務部門,都承擔了商業(yè)化收入目標。
但這并不意味著大刀闊斧向前邁進。時至今日,B站始終身處保持社區(qū)氛圍與放手商業(yè)化的博弈之中,一舉一動都必須顧及用戶與UP主生態(tài)。2022年,B站進行組織架構調整,人員變動圍繞商業(yè)化與內容生態(tài)兩個維度展開,用意不言而喻。
王之遠這樣總結B站的商業(yè)化困境:一是社區(qū)型內容平臺的歷史遺留問題,二是流量瓶頸與用戶付費問題,考慮到市場整體下行、品牌投放縮減與內容平臺競爭,B站需要進一步證明自身價值。“但無論是直接轉化效果還是軟性種草效果,B站在品牌端的心智都算不上扎實,很難被優(yōu)先選擇?!?/p>
在向品牌推薦B站時,李諾往往突出創(chuàng)意、構思與活力。他清楚地知道,B站不是必選項,除非對方是一個純粹的二次元品牌。他對接過一個消費品牌,在抖音、快手大手筆投放,在B站適當補量——這并不是孤例。
而井噴式增長不復存在?!敖衲甑谝患径仁袌鲱A期太高,結果多數(shù)品牌踩了一個空,第二季度已經開始降低預期,所以今年的情況到底怎樣,要看下半年。”李諾補充。
簡而言之,B站需要迎接更為激烈的競爭,優(yōu)勢尚在,對手強勁——只有從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玩家手中搶奪更多的品牌預算,才能夠為嗷嗷待哺的UP主提供更大的糧倉。
江圓始終堅持在B站更新,她喜歡這種和同伴一起賺錢、一起朝著一個方向努力的感覺。視頻創(chuàng)作使她收獲了認同感,她覺得自己沒有理由放棄?!皼]有廣告投放也沒有關系,我們誰有錢就出錢,這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而且只要一直做下去,總會有回報的?!?/p>
她知道B站的商業(yè)化“做得確實不是很好”,卻也明白,作為UP主,不可能要求平臺永遠蒸蒸日上、輸送源源不斷的激勵。“你沒有給平臺帶來多少實質性收益,平臺為什么供養(yǎng)你?”
更重要的是,B站從不缺少關注的目光?!捌脚_討論度那么高,說明這里是被在意的,而不是只有關停、下線才引發(fā)討論?!苯瓐A相信,一些停更的UP主會以其他方式回到這里,而B站也會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的商業(yè)化道路。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作者:何暢,編輯:高宇雷
原文標題:電廠 | B站UP主停更背后:為愛發(fā)電 為錢發(fā)愁
來源公眾號:電廠(ID:wonder-capsule),探索科技公司的未知,為你充電。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電廠 授權發(fā)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