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搖一搖”功能下架背后,陌生人社交陷入困局
微信“搖一搖”功能的下架,取而代之的是“聽一聽”,曾經風靡一時的“搖一搖”,如今卻衰落了,也側面反映了陌生人社交的困局。本文對微信“搖一搖”功能以及當前的陌生人社交產品困局進行探討,希望對你有所啟發(fā)。
已運營13周年的微信并未遵循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慣例,呈現出一款“老產品”應有的疲態(tài),相反,依靠視頻號的沖擊力,微信的日活躍用戶數不斷創(chuàng)新高。昨天2024新年第一天開工后,微信一度升至蘋果App Store免費總榜的第一名。
微信何時會停下增長的腳步?什么產品會替代現在的微信?
早在2019年就有人提出了類似的疑問,并不信邪似的向微信提出挑戰(zhàn)。2019年1月15日,今日頭條張一鳴的“多閃”、快播創(chuàng)始人王欣的“馬桶MT”、錘子科技羅永浩的“聊天寶”,三款社交產品同時發(fā)布,頗有“三英戰(zhàn)呂布”的畫面感,外界都想看到有產品能夠成為新一個社交領域的“王者”,可惜不到2年時間,多閃、馬桶MT、聊天寶均銷聲匿跡。
面對新興的社交市場,騰訊自己也開始下場試水,連續(xù)推出貓呼、輕聊、歡遇、回音、有記、朋友、燈遇交友等多款社交產品,但它們的命運跟多閃、馬桶MT、聊天寶一樣,除了一開始有聲音,之后便陷入沉寂,畢竟,有強大的微信在前,其余的社交產品很難有出頭之日。
社交熱的浪潮卷向了多家互聯(lián)網公司。百度先后推出聽筒、一起吧、音啵、有噗等產品,荔枝推出了同城線下相親App“歡聊”,即刻團隊推出真人交友App“橙”,美圖公司推出了不方、高光等,阿里巴巴推出了Real如我、圖釘等。這些互聯(lián)網巨頭們一波接一波地涌向社交領域,但都沒能堅持下來。
目前仍在堅持運營的只有搜狐張朝陽推出的狐友,可即使是擁有1200多萬粉絲的張朝陽,他在狐友上的互動量也才個位數,甚至消息內容還是同步自搜狐視頻,而不是他自己主動發(fā)布的動態(tài)。
到了2024年,問題似乎再次回到了2019年,國內社交領域還有機會嗎?究竟誰是微信之后的下一個爆款社交產品?
一、微信“搖一搖”功能下架
2024年2月初,即有網友發(fā)現:在微信最新的8.0.47版本中,“搖一搖”功能悄然下架,取而代之的是“聽一聽”功能。
對此,騰訊客服回復稱:“發(fā)現頁‘搖一搖’入口替換為‘聽一聽’,‘搖一搖’中的搖人功能目前已下線,但您可以在‘聽一聽’功能內使用‘搖一搖’識別歌曲與哼唱?!?/p>
早在2012年9月,微信就在新版本中加入了“搖一搖”功能,該功能是陌生人社交的利器之一,用戶與用戶之間可以通過搖一搖相互加好友。2015年春節(jié)期間,微信推出的搖一搖紅包活動,創(chuàng)造了8.1億次的搖動紀錄。
“搖一搖”的產品價值在于,哪怕是相隔幾千公里甚至一千多公里以外的人,依然可以通過相互“搖一搖”來成為好友,進而深度社交,這在“附近的人”身上是看不到的。
在最開始微信用戶好友關系還沒那么多的情況下,“搖一搖”的社交價值非常大,你根本不知道“搖一搖”遇到的人會是誰。
但隨著用戶微信好友關系數量的固化后,再加新好友非常困難,畢竟現在的微信社交關系鏈中早就被親友、同事、同學、客戶等各種熟人占據,陌生好友之間很難再產生社交關系。
“搖一搖”功能要想發(fā)揮作用的前提是,彼此都對它有共識,即有足夠多的人用“搖一搖”,若使用者偏低,就很難產生社交效果?!皳u一搖”功能下線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用的人太少,很難達到社交效果,即使下架也對微信的基本盤無影響,留著也是白留。
另外,“搖一搖”也在微信的“發(fā)現”頻道中占據一個重要按鈕,這個位置完全可以更換,隨著音頻內容的增加,“搖一搖”就變成了“聽一聽”。
二、陌生人社交陷入困局
“微信之父”張小龍曾在2019年的微信公開課上提到稱,“最近我們發(fā)布了7.0版本,然后有5億人在吐槽,每天有1億人教我怎樣做產品,我覺得很正常。”
對于一款月活賬戶數達13.36億(數據來自騰訊2023年Q3財報)的產品來說,微信的任何一丁點改變,都會對許多人造成影響,這就意味著微信會遭遇“船大難掉頭”的困境,任何新功能,有用還好,如果是稍微有一點點BUG,都會引發(fā)眾多用戶的不滿。所以,微信當前雖然看起來無比強大,但它身上無形的枷鎖也不少。
微信身上承載了太多的內容和功能,騰訊寧可推出新產品來進行社交試水,也沒辦法在微信上面嘗試,面對陌生人社交這個大市場,微信目前只能“干瞪眼”。
那么,其他產品能否在陌生人社交領域擔當大任呢?多閃、馬桶MT、聊天寶等產品已然做出了表率,這些陌生人產品無論怎么玩、怎么做、怎么創(chuàng)新,最后都會回到原點,“我們還是加微信吧”,即所有的社交關系鏈最終還是回到了微信之上,新的社交產品很難邁過微信這到檻。
當初最有可能與微信競爭的易信,用戶量一度沖到近2億,但最終還是敗給微信,而新興的社交產品,要想將用戶量做到2億的成本,早就不能跟2012——2015年相比,現在沒有哪家公司舍得砸錢進去搞社交這個無底洞,一般的玩法是,產品上線后看數據,若數據好看,再進一步力推,反之迅速砍掉。
據郭靜的互聯(lián)網圈觀察,現在互聯(lián)網巨頭們對于新產品的測試周期不到半年,若前3個月各項數據不佳,后面基本上投錢進去玩,半年后即悄然關閉,能堅持到1年才關閉的產品少之又少,狐友算是行業(yè)罕見的例外。
當前的陌生人社交產品困局主要在哪兒?
第一,拉新和運營成本上升。
第二,微信的無形之墻。
第三,變現難。
第四,互聯(lián)網巨頭自身的內部競爭。
電商、游戲、搜索引擎、短視頻等領域,用戶還有好幾家產品作為備選,但在社交領域,用戶的可選項只有騰訊。除微信之外,騰訊在社交領域還有另一款移動終端月活賬戶數達5.58億的QQ,微信+QQ組合,讓其他產品很難有逆襲的機會,中老年人用微信,年輕人用QQ,其他社交產品如何才能擠進去?
蘋果App Store社交App排行榜中,微信、QQ占據前二名,排在第三的小紅書和第四的微博都不算是通俗意義上的社交產品。
只有Soul算是社交類App,但Soul也沒辦法抗住陌生人社交領域的大旗。Soul曾在2023年3月份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22年,平臺MAU(月活躍用戶數)近3000萬,DAU(日活躍用戶數)約955萬。
無論是MAU,還是DAU,Soul都稱不上主流,要知道曾經能與微信、QQ抗衡的陌陌MAU一度達到1.1億。
營收方面,2020年至2022年,Soul實現營收分別為4.98億元、12.81億元、16.67億元。陌陌在2018年營收就超過一百億元。
對于Soul、陌陌這類典型的to C類產品來說,MAU和DAU是基礎,沒有這兩項數據在,其他的都是空談。
Soul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破圈?Soul的slogan是“年輕人的社交元宇宙”,第一,究竟有多少年輕人?第二,是不是年輕人都會上Soul?如何讓更多的人上Soul,這對于Soul顯然是難題,在“破圈”這件事上,很多互聯(lián)網產品做得并不好,“破圈”后,會對原有的生態(tài)造成極大的破壞,導致“老用戶”逃離,一味地討好新用戶只會暫時讓MAU和DAU數據暫時好看。
也就是說,在陌生人社交領域,微信沒辦法去做,而騰訊雖然想做,也曾做過嘗試去做,但沒有像微信和QQ一樣成功,其他互聯(lián)網巨頭們的產品,要么無疾而終,要么面臨前文提到的四個問題,創(chuàng)業(yè)公司固然能在產品上有所突破,但產品要想做大做強,就需要大量投錢,又成了一道掣肘。
互聯(lián)網時代的“靠產品為王”法則現在還行得通嗎?從過去五年社交領域的情況來看,“產品為王”已成為過去式,一方面,產品的差異化很少,另一方面,現在要想拉新用戶的成本翻了好多倍,而且現在也沒有所謂的“免費流量”,產品要想爆紅的概率更低。
對于用戶來說,陌生人社交的需求還在,不過現在無處不在的短視頻正全方位的“喂養(yǎng)”著用戶,暫時不社交,好像也沒失去什么。
專欄作家
郭靜,微信公眾號:郭靜的互聯(lián)網圈,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自媒體人、百度百家作者、搜狐科技自媒體成員、鈦媒體專欄作者、網易科技專欄作者,同時為多家雜志長期供稿。關注互聯(lián)網,關注TMT,用心做一個互聯(lián)網領域的原創(chuàng)狗。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