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成為年薪53萬的AI產品經理?我分析了200份大廠的招聘要求

0 評論 4482 瀏覽 22 收藏 10 分鐘

如何找到高薪的AI產品經理工作?并不是寫好簡歷做好面試攻略就可以了的。這篇文章,作者分享的方法,可以借鑒一下。

我在 BOSS 直聘搜索AI產品經理,篩選了公司規(guī)模在10000人以上的公司,清洗整理后得到 229 個崗位信息,分析得到如下信息:

  • 按最低薪資算,平均年薪 40.2 萬;取薪資范圍均值,平均年薪 52.9 萬;
  • 只有 31% 的公司給 12 薪;
  • 66%的崗位在北京,其次是杭州 12%;
  • 本科是底線,不限學歷的只有 1.7%(4 個);
  • 半數(shù)以上(52%)要求 5-10 年工作經驗,但也有 11% 給了無經驗職場人機會;
  • 約一半(47.2%)崗位標注了 B/G 端產品屬性或者經驗。

考慮到篩選條件,我們下面把這些在招崗位稱之為大廠AI產品經理應該沒問題吧?

薪資很體面

229 條有效崗位需求里,只有 6 條是起薪是低于 15K 的,剩下 223 條都是 15-xxK。

把起薪拆分到小于 15K15-20K、20-30K、30-50K大于 50K幾檔的話,這 229 個 AI 產品經理崗位的薪資范圍 2/3 在 2-3 萬檔,但 3-5 萬的也相當多。

按照薪資范圍最低的那個檔次計算,乘上年薪數(shù)量,這 229 個 AI 產品經理崗位平均年薪是 402467,已經比較體面了。

貪婪一點,取每個崗位給出薪資范圍的平均值,加權年薪數(shù)量,這 229 個 AI 產品經理的平均年薪為 529408,年入破 50W 了。

另外行業(yè)慣例,產品經理都是有年終獎的。這 229 個大廠 AI 產品經理崗位里,只有 31%沒有額外標注薪資數(shù)量(或許只是沒寫在 JD 里)

最高的阿里云和某 500 強上市公司給出了 20 薪,其他標注了薪資數(shù)量的,平均 15 薪。

有些門檻

首先是學歷要求,229 個大廠 AI 產品經理崗位里,超過 200 個要求本科學歷,7%的甚至要求碩士以上。

考慮到 1)現(xiàn)在的人才紅利情況;2)這是大廠 AI 產品經理,這個學歷要求不為過。

不過好在是,依然有“不限學歷”的機會,只是少點。

第二個門檻是工作年限:52%的崗位要求 5-10 年的工作經驗,30%的要求 3-5 年經驗。

當然這里的工作經驗并不是 AI 相關工作經驗,多數(shù)都是要求產品經理工作經驗,畢竟我們現(xiàn)在說的這個 AI,也只有 2 年多經驗。

2022 年 12 月之前從事“生成式 AI”相關工作的,只有某些大學實驗室和 OpenAI……

另一個喜人的數(shù)據是,11%的崗位并沒有經驗要求!

最后一個門檻是地域相關的:66%的崗位所在城市是北京。

一方面,可能 BOSS 直聘在搜索結果顯示時考慮了我的所在城市;另一方面,在 AI 領域比較活躍的公司確實基本都集中在北京……

產品/業(yè)務類型

BOSS 直聘的每個崗位的崗位描述中都有一個產品/業(yè)務類型的標簽。

這 229 個崗位一共有 719 個標簽,透視后是 221 個標簽類型,勉強算有共性(數(shù)量超過 5 個)的標簽是 27 個,每個標簽類型的數(shù)量如下圖:

上圖我把有產品屬性的標簽單獨標注了,進一步篩選以及,以及把中后臺產品G端政務產品粗略的歸類到B端產品的話,看起來目前 AI 相關產品的主要客戶還是企業(yè)。

新的能力要求

大概有 4/5 的崗位描述里,有崗位要求這個部分,剔除對產品經理基本能力的要求和那些泛泛而談的“創(chuàng)新”、“吃苦耐勞”、“抗壓能力強”之外,下面這些“新的”崗位要求,需要各位 PMs 注意關注:

加分項:熟悉大語言模型,多模態(tài),Rag 等 AI 技術

加分項:精通數(shù)據庫 MYSQL,熟悉 Python、H5 等技術,熟悉 web 或移動端開發(fā),能快速落地 AI 創(chuàng)意 Demo。

加分項:對 AI 領域有良好的理解能力,能夠與技術人員無障礙溝通產品方案

加分項:熟悉并理解大模型的原理,能從技術角度解釋大模型的能力邊界,對 AI 領域有探索的濃厚興趣

精通提示詞工程,有大量文本類提示詞生成以及調試經驗;了解 mj、sd 模型擴散原理,有大量出圖以及煉丹經驗優(yōu)先

對 AI 類、NLP/大模型相關產品有清晰的認知和理解,有相關產品設計經驗者優(yōu)先

對 AI 技術和應用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夠將這些技術轉化為解決行業(yè)具體問題的產品功能

擅長 SQL、Python,對數(shù)據敏感

熟練掌握 python,加分

熟悉 AI 大模型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有實際項目經驗者優(yōu)先

熟練掌握大模型 Prompt 設計和應用,能根據大模型回答調優(yōu)迭代 Prompt(看到這條忍不住評:肯定是現(xiàn)在的員工搞不定要招專人來調了……)

具備一定的技術背景和 AI 產品相關的背景,對大模型有透徹的理解

了解 AI 技術,對 AI 能做的邊界有清晰認識。對 AI 應用場景的調研、設計、反饋溝通有成熟的方法

總結下來,在招聘 AI 產品經理時,增加了兩個核心要求:

  1. 要能透徹理解大模型的原理,基于此進行產品設計和 Prompt 調優(yōu)(而不只是熟練應用 AI 相關工具就夠);
  2. 對技術有了要求,從研發(fā)溝通上升為熟練掌握 Python 或前端,能快速落地 AI 創(chuàng)意 Demo

實際上,你去問一下現(xiàn)在“先進”的產品經理們,他們對技術的掌握不單單是寫個 Demo 了,很多產品經理甚至想要轉型「獨立開發(fā)者」。

類似 Cursor、V0、bolt 這些 AI 輔助開發(fā)工具的涌現(xiàn),你只需要掌握“一丟丟”開發(fā)的入門知識,就可以使用自然語言編程了。

這里的“一丟丟”入門知識,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下面這個導圖里的必備技能部分肯定是一個也不能落下的。

這個導圖是我即將在 10 月 14 日開營的《AI 產品經理實戰(zhàn)行動營》的部分課程內容大綱。

除了這些未來產品經理們必備的“Coding”能力,我也會在這個行動營里為各位 PM 們詳細介紹生成式 AI 的底層運行原理

這些曾經散落在各處的概念,都可以貫穿到“生成”這個詞中。

在此基礎上延伸出來的對大模型原理、能力邊界和應用場景的理解,才是真正透徹的。

“通透”是每一個產品經理對待自己業(yè)務必須有的狀態(tài)。

首期行動營早鳥價僅需 999,學習周期 21 天,包含 N 節(jié)錄播課 + 7 節(jié)直播課。

以及,完成學習任務打卡,可獲得 300 元獎學金!

第一期限額100人

?。∷贀專。?/strong>

點擊報名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