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雙十一靜悄悄

2 評論 1431 瀏覽 2 收藏 15 分鐘

今年的雙十一,沒有往年的喧囂與熱鬧。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雙十一,一個靜悄悄的雙十一。

王青坐在電腦前,眼睛盯著屏幕,手指輕輕敲打著鍵盤。她是一名自由撰稿人,也是一名資深的網(wǎng)購愛好者。

往年的這個時候,她的購物車里總是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商品,從化妝品到家居用品,從電子產品到服飾鞋包,應有盡有。然而今年,她的購物車里空空如也。

她記得去年的雙十一,她幾乎通宵達旦地守在電腦前,只為了搶到那些心儀的商品。那時候的她,興奮、激動,仿佛整個世界都在為她歡呼。但今年,她發(fā)現(xiàn)自己對那些商品失去了興趣。她開始思考,自己真的需要那些東西嗎?那些曾經讓她心動的商品,現(xiàn)在看來似乎并沒有那么重要了。

王青的轉變并非個例。在這個雙十一,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消費行為。社交媒體上,關于“理性消費”的討論越來越多。人們開始意識到,過度消費不僅給自己的錢包帶來壓力,也給環(huán)境帶來了負擔。他們開始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盲目跟風。

一、雙十一的變遷

雙十一從 2009 年誕生至今,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2009 年,首屆雙十一阿里十分謹慎,只有 27 個品牌參與,全天交易額 5000 萬。那時候的雙十一,簡單粗暴,商品直接減半價格,消費者早早地拿著手機等待零點開搶。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雙十一的時間跨度不斷延長。從最初的 1 天變成了如今的 20 天甚至更久。玩法也越來越復雜,預售期、定金日、尾款日、特定紅包日、最大滿減期、跨店購物期等層出不窮。

消費者從一開始的熱情參與,到如今對復雜玩法的疲憊。一方面,各種規(guī)則讓人眼花繚亂,如同做 “奧數(shù)” 題。比如滿減、購物金膨脹、尾款等 “燒腦游戲” 消耗了消費者的腦力和體力。另一方面,預售商品遲遲不發(fā)貨、預售價高于正式售賣價等問題也讓消費者詬病。

盡管平臺和商家也在不斷調整策略,但似乎仍難以找回最初的吸引力。今年,部分平臺做出改變,如京東將于 10 月 23 日晚 8 點直接現(xiàn)貨開賣,天貓等平臺雖延續(xù)預售活動,但也推出了官方直降、立減等活動,簡化優(yōu)惠規(guī)則。然而,消費者對這些改變是否買賬,還有待觀察。雙十一在不斷變遷中,似乎失去了曾經的純粹與魅力,未來它將何去何從,值得我們深思。

二、熱度下降的原因

1. 理性的消費者

消費者對雙十一復雜玩法的厭倦情緒愈發(fā)明顯。每年雙十一,各種規(guī)則層出不窮,滿減、購物金膨脹、尾款等操作如同解奧數(shù)題一般,讓消費者感到疲憊不堪。曾經簡單直接的五折促銷更容易吸引消費者的眼球,而如今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計算復雜的折扣,這不僅消耗了消費者的腦力和體力,也讓購物的樂趣大打折扣。

同時,消費者對價格戰(zhàn)也逐漸麻木。雙十一的價格戰(zhàn)已然成為常態(tài),每年的優(yōu)惠頻繁,參與者的熱情逐漸減退。許多消費者表示,早已對低價策略 “免疫”,原本的購物樂趣被壓縮,只剩下繁瑣的規(guī)則和復雜的計算。

此外,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消費者捂緊錢袋的心態(tài)也影響了雙十一的熱度。調查顯示,51% 的中國消費者正在減少非必需品支出,并在購買時更加關注商品的價值。

在雙十一這樣的大型促銷活動中,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生活必需品而非高價值商品。

2. 商家困境

商家在激烈的競爭中面臨著諸多困境。首先,利潤空間受限是商家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價格戰(zhàn)幾乎成為了常態(tài),商家在促銷期間不僅面臨高昂的投流成本,還需要承擔退貨成本。一些品牌還因在大促期間降價而面臨品牌形象受損的風險。

投流成本高也是商家的一大痛點。為了在雙十一期間爭奪消費者的注意力,商家需要投入巨額的廣告費。然而,在推廣中,無論是直播帶貨,還是信息流廣告,商家往往難以回收成本。很多商家表示,雙十一期間能夠不虧本就是一種成功。

退貨成本高也給商家?guī)砹司薮髩毫?。持續(xù)走高的退貨率,不僅增加了商家的成本,還會增大囤貨壓力,影響到店鋪評分,長期將拉低店鋪利潤甚至虧損。例如,某平臺曾經的小個子女裝知名店鋪 “鄭百萬小個子衣櫥”,在閉店通知中表示:由于資金鏈斷裂、高達 70% 的退款率,以及各種運費險、跨店滿減等,只能無奈解散公司,閉店清倉。

3. 市場環(huán)境變化

電商行業(yè)流量瓶頸對雙十一的熱度產生了重要影響。在電商競爭日益白熱化的情況下,各大平臺正面臨著用戶增長放緩的現(xiàn)實。數(shù)據(jù)顯示,2024 年 Q1,阿里巴巴的營收增速僅為 4%,而京東受到市場環(huán)境影響,增長更是創(chuàng)下近年來的新低。這不僅導致平臺要加大促銷力度以吸引消費者,同時,也使得商家在利潤空間受限的情況下對雙十一活動的熱情下滑。

618 等購物節(jié)的興起也分散了消費者的注意力。如今,購物節(jié)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也更加多樣化。618 購物節(jié)的規(guī)模和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這使得雙十一不再是消費者唯一的購物狂歡節(jié)。

政府補貼提前釋放消費也對雙十一產生了影響。今年雙 11 和以往的最大不同,在于政府補貼和各類家電家居等產品打折促銷結合起來,給予消費者更大的優(yōu)惠幅度。政府補貼提前釋放了部分消費需求,使得消費者在雙十一的購物需求相對減少。

三、雙十一的新動向

各大電商平臺在今年的雙十一中紛紛進行策略調整,以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首先,在扶持補貼力度方面,淘天集團投入數(shù)百億資金用于促增長、降成本,發(fā)放 300 億紅包和消費券。天貓宣稱這將是歷史上補貼最多、紅包最多的一屆雙十一。

同時,拼多多啟動了 “超級加倍補” 活動,重點補貼手機、數(shù)碼、家電等類目單品,首輪 “超級加倍補” 活動超預期收官,累計訂單量達到 1640 萬單。蘇寧易購則推出 “萬店齊補,不止 5 折” 活動,在承接政府以舊換新補貼的基礎上,聯(lián)合眾多家電品牌加大資源投入,整體優(yōu)惠力度低至 5 折。

在支付和物流系統(tǒng)接入方面,今年雙十一實現(xiàn)了重大突破。微信支付正式接入淘寶和天貓平臺,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支付選擇。現(xiàn)在,在微信內可以直接點擊淘寶鏈接,完成下單及支付,微信端可以訪問淘寶首頁,同時淘寶 APP 內也可以選擇微信付款。

京東物流與淘天集團正式達成合作,京東物流將全面接入淘寶天貓平臺,平臺商家可以在發(fā)貨后臺直接選擇京東物流;同時,京東接入菜鳥速遞和菜鳥驛站,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物流服務。菜鳥也接入了京東非自營平臺,實現(xiàn)了物流接口的互聯(lián)互通,入駐京東非自營平臺的第三方商家和用戶可以使用菜鳥速遞提供的送貨上門、半日達、次日達和 2 小時上門取件等服務。

此外,電商平臺還發(fā)力香港市場。淘寶宣布將投入 10 億元人民幣,將香港變成包郵區(qū),消費者在淘寶平臺購買帶有 “HK¥99 包郵” 標簽的商品,就可以使用有關免運費優(yōu)惠,同時增加跨境退貨服務。京東面向香港地區(qū)的消費者,推出了自營滿 299 元免運費送上門服務(免運 10KG),不限定時段、不限定品類,還上線了 “一件免運費” 專區(qū)。拼多多也宣布推出香港包郵服務,由平臺補貼消費者香港段運費。

四、雙十一未來何去何從?

1. 創(chuàng)新購物體驗

未來雙十一可以在購物體驗方面持續(xù)創(chuàng)新。例如,利用虛擬現(xiàn)實(VR)和增強現(xiàn)實(AR)技術,讓消費者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商品。消費者可以通過 VR 設備 “走進” 虛擬商店,查看商品的細節(jié)、搭配效果等,增強購物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同時,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購物推薦。根據(jù)消費者的歷史購買記錄、瀏覽行為等數(shù)據(jù),精準推薦符合其興趣和需求的商品,提高購物的效率和滿意度。

2. 提升服務質量

在服務方面,雙十一可以進一步提升物流速度和服務質量。目前,雖然各大電商平臺在物流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在雙十一期間,物流壓力仍然較大,部分商品可能會出現(xiàn)延遲發(fā)貨、配送慢等問題。未來,可以通過優(yōu)化物流網(wǎng)絡、增加配送人員和設備等方式,提高物流效率,確保商品能夠及時送達消費者手中。同時,加強售后服務,提供更加便捷的退換貨服務,讓消費者購物無憂。

3. 強化品牌建設

對于商家來說,雙十一不僅僅是一個促銷的機會,更是一個展示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價值的平臺。商家可以通過推出高品質、有特色的商品,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時,加強品牌宣傳和推廣,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例如,通過社交媒體、直播等渠道,與消費者進行互動,展示品牌文化和產品特色,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和購買。

4. 構建健康市場生態(tài)

雙十一的未來發(fā)展需要構建一個健康的市場生態(tài)。電商平臺、商家和消費者都應該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公平、誠信、有序的市場環(huán)境。電商平臺要加強對商家的監(jiān)管,打擊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不良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商家要誠信經營,提供優(yōu)質的商品和服務,避免過度促銷和價格戰(zhàn)。消費者也要理性消費,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求和經濟能力進行購物,避免盲目跟風和沖動消費。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讓雙十一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購物體驗。

就在前幾天,王青收到了今年雙十一她唯一購買的商品——一本關于環(huán)保的書籍。她沒有像往年那樣收到一大堆包裹,但她的心情卻異常平靜和滿足。她開始閱讀那本書,學習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環(huán)保理念。她發(fā)現(xiàn),這種收獲遠比那些物質上的收獲更有意義。

她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也分享自己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環(huán)保。她的行為影響了周圍的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環(huán)保,開始反思自己的消費行為。這個雙十一,雖然沒有了往年的喧囂,但卻有了更深的意義。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于雙十一的態(tài)度也在慢慢改變。他們不再將其視為一個購物狂歡節(jié),而是一個反思和改變的契機。他們開始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而不是更多的物質擁有。這個雙十一,雖然靜悄悄,但卻預示著一個更加理性、更加環(huán)保的未來。

作者:劉少德

本文由 @互聯(lián)網(wǎng)圈子那點事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最可怕的是戰(zhàn)報還有增長的呢。

    來自云南 回復
    1. 戰(zhàn)報不重要,大家的體感重要~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