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讓AI物盡其用的Tips

0 評論 3358 瀏覽 2 收藏 5 分鐘

AI 不是什么都能干,但似乎 AI 又什么都能干。

什么時候該用、什么時候不能用;以及不同場景下怎么用。

能判斷好,才能讓 AI 的價值最大化。

分享三個讓 AI 物盡其用、在合適的場合發(fā)揮作用的分析/判斷方法。

大前提:理解 AI 生成式的原理、了解因為生成式帶來的能力邊界。

不清楚的話,可以看:

讓AI大模型正確使用 CoT思維鏈工作

方法一:從工作出發(fā)

根據(jù)工作的特性來判斷是否可以讓 AI 來承擔或者協(xié)助完成。

下面是一個拆分工作特性的兩個維度,你可以有更多的維度。

第一象限是復雜度高、決策難度高的工作,這類工作人都搞不清楚,很難直接交給 AI 做。

這時候,推薦使用 Copilot 式:人主導,AI 輔助。

第四象限是決策難度高但復雜度低的工作。這類工作大部分是單線條流水線式的,只是在一些關(guān)鍵節(jié)點需要人來決策。

這就可以把工作流拆開,把簡單的工作“外包”給 AI,人來匯總 AI 處理的前序流程輸出,做決策。

第三象限決策難度低、復雜度低,大抵都是些“只要安排明白,小學生都能做”的事。

直接抽象流程,讓 AI 全權(quán)負責就好了,人工換 Agent。

第二象限是復雜度高但決策難度低的工作,這類活看人。梳理出來就可以 Agent,捋不出來就 Embedding。

方法二:從人出發(fā)

分析方法跟第一種差不多,只是把主體換成了人。

從“你會不會做”、“你關(guān)不關(guān)心結(jié)果”兩個維度來分析。

內(nèi)容如圖,不再贅述。

這是一個比較早期的PPT,那時候只在“串行”和“并行”兩個維度做了拆解,可以用方法一里的三種 AI 用法重新拆一下。

還有一個認知:既然趕上了 AI 好時代,就要讓這好機會價值最大化。

小認知:使用 or 利用

會用 AI,確實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但還不夠。

會用 AI,除了讓自己工作效率變高、領(lǐng)導發(fā)現(xiàn)后給你安排更多工作但不漲工資、還因為你效率高裁掉了其他同事外,沒啥別的用處了。

要真正“爽到”,得學會“利用”AI。

比如:

  • 你會用百度搜資料并不能創(chuàng)造額外價值,但如果你會利用 SEO 機制,建站、搞流量、賣廣告,就能爽到。
  • 你會刷抖音、讓你的抖音比別人更有意思一點吊用沒有,但你能利用這個“算法推薦”機制搞爆款、帶貨,就能爽到。
  • 你會用 AI 寫文案、寫通知,提高了工作效率早下班回家除了刷抖音也沒啥其他收益,但如果你能把自己讓 AI 給你寫文案的過程包裝成智能體,別人就可能買。

get 了兩個讓 AI 物盡其用的方法只是基礎(chǔ),要用好先發(fā)優(yōu)勢,搞點睡后也能創(chuàng)造價值的事兒,才是正事。

祝大家都能玩賺 AI(呸)。

我有個星球,更新一些 AI 相關(guān)的亂七八糟的東西,有空可以刷刷。

主要是會拉交流群,現(xiàn)在 3000 多人了,掃碼來。

注意:它不帶你玩賺,就是個交流圈子。

(對,學習圈就是第三個方法)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guān)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