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畫起餅來,比馬斯克還科幻
理想汽車的CEO李想最近在三場以人工智能為主題的直播中,分享了他對人工智能產品的終極愿景——硅基家人,這不僅標志著他對人工智能未來的深刻思考,也預示著理想汽車將從傳統(tǒng)車企轉型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yè)。
25日至27日,李想以人工智能為主題進行了三場直播。在直播中,他介紹了自己眼中人工智能產品的終極形態(tài):硅基家人。
李想將人工智能視為理想未來的全部,并計劃在2030年讓理想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yè)。
未來,理想的競爭對手或將不再只有車企,它還會與月之暗面、字節(jié)甚至OpenAI等公司正面廝殺。
01 硅基家人
李想已經不想只做一名汽車企業(yè)CEO了,他要做的是一名人工智能企業(yè)CEO。
在社交平臺上沉寂9個月后,12月25日至27日,李想以對話形式連續(xù)進行了三場直播,人工智能是貫穿這三場直播的主題。
最能讓李想興奮的事情已經不再是汽車銷量的提升,而是在有生之年制造出硅基家人。硅基家人,是李想眼中人工智能產品的終極形態(tài)。
用戶不需要向它分配任務或給予任何指令,因為它比用戶更了解自己、更了解用戶的家人和朋友。硅基家人可以成為用戶家庭的重要組織者,“它可以幫我把這個家管理好”。
這款產品甚至可以讓用戶在生命走到盡頭后,依舊讓自己的記憶留存于這個世界,“我的肉體是不存在了,但是我的記憶會變成它的一部分”。
在《我,機器人》《人工智能》《星際穿越》等知名科幻電影中,人工智能或機器人可以為人類執(zhí)行某些任務,甚至提供情感陪伴,但還無法實現延續(xù)記憶的功能。
馬斯克也是人工智能的擁躉。他曾給二級市場畫過一張大餅:未來特斯拉總市值將達到目前蘋果的10倍,超過30萬億美元,而擎天柱機器人將在這一過程中扮演最為重要的角色。
擎天柱機器人問世于2022年的特斯拉AI Day,這款人形機器人被設計用于執(zhí)行重復性高和危險性大的任務,如搬運物料、修剪草坪、做飯等。
曾有用戶詢問馬斯克,是否可以將大腦的數據復制到擎天柱機器人以實現生命延續(xù)。馬斯克給出了一個頗為謹慎的回復:“最終,你也許能將記憶和心理狀態(tài)的近似值上傳到云,并下載至人形機器人,但你顯然不會和現在完全一樣。”
李想對制造出硅基家人信心滿滿,“我真的相信而且無比堅定?!?/p>
李想并斷定,理想未來百分之百會進軍人形機器人行業(yè),但前提是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否則理想無法制造出技術要求更復雜的人形機器人。
在他眼中,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的意義重大。這是李想邁入萬億市值俱樂部的先決條件,意味著一家車企進入了“iPhone 4階段”,還是進入人工智能產品的第二個演進階段的體現。完成了第二階段的所有目標,才能制造出硅基家人。
即使在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后,李想也不打算像馬斯克一樣進軍Robotaxi業(yè)務,“我們的使命是創(chuàng)造移動的家,創(chuàng)造幸福的家”。
李想口中“移動的家”是指一輛擁有終極L4能力的理想汽車,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可以讓家庭用車會變得更便宜,使用成本變得更低,這會讓用戶更愿意擁有一個“移動的家”,而非像租房一樣使用Robotaxi。
02 AI是理想未來的全部
在理想MEGA風波之前,李想在社交平臺上一直是一個高調張揚的創(chuàng)業(yè)者。
2021年底,40歲的他曾給14歲的自己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表示自己的性格和14歲時相比沒有變化,依舊“口無遮攔、惹是生非、令人討厭”。
不過曾經“口無遮攔“的李想,卻將自己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雄心隱藏了兩年有余。
早在2020年9月,李想就已經確定要把人工智能作為“真正重要的一個方向”,將其視為理想未來的全部。
但彼時他并沒有急于向員工們公開這個戰(zhàn)略。直至2023年1月底,他才內部信中提及,理想的愿景是“到2030年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yè)”。在發(fā)布內部信兩個月前,OpenAI上線了震驚世界的ChatGPT-3.5。
李想并不認為自己是在跟風。他在內部信中公布愿景,是為了更好地招募人才。不過他也坦承,Open AI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人工智能時代,“我們對人工智能所有的想法,所有的期盼就不用再藏著了”。
在愿景公布的當年,理想發(fā)布了全自研多模態(tài)認知大模型Mind GPT,并開始在智駕方面追趕同行。
2024年,李想逼著智駕團隊去美國,讓他們在不同的城市體驗特斯拉FSD V12。他甚至還向智駕研發(fā)負責人郎咸朋放出了狠話,“下半年如果我還看不到變化,咱們還是拿不到頭部位置的話,那你這個負責人就可以不用干了。”
對于以造車賣車為主業(yè)的理想而言,智駕是其人工智能研發(fā)水平的試金石。
一位自動駕駛研究員向雪豹財經社表示,在技術架構方面,智駕與通用人工智能是相通的;在算法層面,前者會更復雜,對融合和細膩度的要求更高?!叭绻茉谥邱{上做到領先,也就意味在通用人工智能方面的領先?!?/p>
理想在智駕方面的努力,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銷量的提升。今年2月,搭載AD Max(高階智能駕駛系統(tǒng))的理想車型交付量占比只有20%左右,但進入下半年后,這一比例超過了50%。
不過在郎咸朋看來,他的職位目前仍難言安穩(wěn),“因為還沒有做到極致”。據他透露,理想今年在智駕方面的目標是綜合MPI(城市+高速綜合接管里程)做到100公里才會出現一次用戶接管。明后年,這一指標要提升至500公里甚至1000公里以上。
03 能造車的蘋果?
11年前的2013年12月,汽車之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首日,股價收漲76.88%,市值突破31億美元。作為汽車之家創(chuàng)始人的李想個人財富突破1.5億美元。彼時,他僅有32歲。
但這段“大成”背后,卻藏著李想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我們當時在移動互聯網生態(tài)中,選了一個非常垂直的領域。雖然做得很好,但某種程度上你可能為了一棵樹,錯過了一個森林?!?/p>
汽車之家上市兩年后,李想創(chuàng)辦理想汽車。之所以將理想視為一家人工智能企業(yè),是因為他“要選擇一個森林,然后要做森林里最大的”。
截至目前,李想已經打造出了兩款核心人工智能產品:理想同學App(基于Mind GPT開發(fā)的AI智能助手)和智能汽車。
理想同學App已經于27日正式上線。李想希望,理想汽車用戶以及他們的家人都能使用這款人工智能應用,他估算總數將有300萬至500萬人。未來,李想計劃讓用戶還可以在電腦和眼鏡上使用這款產品。
理想同學App的上線,意味著理想的競爭對手不再只有車企,它還將與月之暗面、字節(jié)甚至OpenAI等公司,在通用個人助手這片紅海中廝殺。不過,李想在直播中坦承,理想在大模型產品方面是跟隨者,具體的跟隨目標也尚未確定。
在智能汽車方面,他給出了明確的目標和時間點:3年以內,實現100%自動駕駛。
完成該目標需要達到三項條件:有足夠多的錢去招募最頂級的人才,以及購買足夠的算力;掌握VLA(視覺語言行動模型)的能力;還要有500萬輛以上的汽車跑在路上。
達成這些條件對理想汽車并非易事。僅汽車銷量方面,截至2024年11月底,理想總計交付量為107.5萬輛。這意味著,理想在未來三年需要至少賣出近400萬輛汽車,而在2021年至2023年的三年間,特斯拉也不過才賣出了406萬輛汽車。
在第二天直播的尾聲,主持人張小珺問李想,當賣出500萬輛汽車等條件達成,而且都做得足夠優(yōu)秀時,理想是否會成為蘋果這樣的公司?
面對這個問題,李想連說兩次“一定會的。”
市值超過3萬億美元的蘋果公司是當下人工智能領域中最頭部的玩家之一。此前,李想曾多次表示,蘋果是他最喜歡的公司,他會按照喬布斯的方式做產品。
三年以后,世界上會多出一家“會造車的蘋果”嗎?
作者丨王亞駿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雪豹財經社】,微信公眾號:【雪豹財經社】,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當AI走進各家各戶,它將會精準為各個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