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月余日單百萬,和商家聊完,該重估京東外賣了

0 評論 837 瀏覽 1 收藏 17 分鐘

京東外賣自上線以來,憑借其獨特的“錯位競爭”策略,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實現了日訂單量突破百萬的驚人增長,迅速成為外賣市場的新焦點。本文通過與多位入駐商家的深入交流,探討了京東外賣快速崛起的秘訣。

“我們3月7日注冊京東外賣,15號全量投入,到18號單量就爆了”,談起京東外賣成績單,鄭州美事堡運營總監(jiān)王彥龍難掩欣喜之情。

這家快餐品牌在鄭州分布著13家直營門店,“現在13家直營門店京東外賣的日高峰單量飆到3600單以上了,超過了美團和餓了么之和。單店京東外賣最高日訂單超過750單”,王彥龍告訴《財經故事薈》。

這樣的高增長并非個例。3月24日,京東外賣宣布,已有超45萬家品質堂食餐廳入駐,日訂單量突破了100萬。

北京某拌飯店長熊希是95后,“我心態(tài)很開放”,早在2月,就入駐了京東外賣,“當時我發(fā)現周邊的餐廳,還都沒有行動起來”,一個月后,“周邊已經半數餐飲上京東了”。

我們也注意到了這一變化,今年2月中旬,據《財經故事薈》人肉統(tǒng)計,2024年胡潤中國餐飲百強品牌排行榜中,在北京地區(qū),京東外賣只上線了其中的18個品牌。如今,上述百強榜品牌,基本都已入駐京東外賣。

其實,今年2月京東外賣開始舉旗時,部分商家、友商,甚至研究機構可能都心存疑慮——京東外賣是不是在玩票?

比如,國信證券2月13日發(fā)布研報稱,“京東外賣是輔助京東到家的支持性業(yè)務,不會獲得集團大量資源和關注度”。

但從增長數據、京東動作、商家反饋來看,國信證券可能低估了京東布局外賣的戰(zhàn)略決心。

我們對談的數位京東外賣商家,同樣有此感受,“看來京東外賣準備玩大了”,熊希笑稱。

作為后來者,京東外賣面臨著哪些挑戰(zhàn),又留了哪些后手?

一、低估的京東外賣

2月11日,京東外賣正式啟動“品質堂食餐飲商家”招募,并承諾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可享全年免傭。

新平臺新政策,讓王彥龍有點心動。他所在的快餐品牌,主打性價比,主要賣給學生群體,毛利率不高,“免傭對我們很有吸引力”。

但王彥龍并沒有第一時間就入駐京東。直到京東外賣隨后密集出臺的一系列新政,讓王彥龍吃了定心丸。

2月19日上午,官方公眾號京東黑板報發(fā)文稱,自2025年3月1日起,將逐步為京東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并且,所有成本由京東承擔。截至3月20日,已有超10000名全職騎手與京東外賣簽署正式勞動合同,逐步落實五險一金。

“對商家免傭,給騎手繳納五險一金,京東打子彈不是一發(fā)發(fā)的,而是一排排的,讓我看到了京東的誠意”,王彥龍透露。

他甚至在其建立的私域社群里,引導存量用戶去京東外賣下單,“告訴他們用京東大額紅包,會便宜好幾塊”。

“活動力度很大,所以用戶們自發(fā)傳播,都跑到京東外賣去下單,一下子就爆了”,王彥龍很欣喜,他期待以后從京東拉新壯大的用戶群體,也能回流私域。

熊希則從一開始就覺得京東不會是來“打醬油的”,“京東這家企業(yè)還是比較穩(wěn)的”。

而隨后針對商家免傭,針對用戶推出大額紅包,給予騎手保障等,一系列刀刀見血、拳拳到肉的新政,讓熊希更為堅定了,“京東能出臺這些政策,說明是做過一線深入調研的,很對癥很到位,肯定不會是小打小鬧”。

她的門店在2月中旬就已經入駐京東外賣。整個3月的外賣單量,已經超過1300單,“已經比餓了么訂單高了”。

某輕食連鎖品牌運營負責人杰克最早猶豫的原因,則是兩個。

第一,京東外賣后臺,門店是不是會用,系統(tǒng)是否足夠友好便捷,“但其實適應幾天就上手了”。

第二個擔心則是,京東外賣的配送速度夠不夠快,“如果送得太慢,飯菜可能會冷掉,口味不好”。如今這個顧慮也逐漸打消了——他發(fā)現,高峰時期,京東外賣的配送速度,和美團餓了么并沒有什么差異,“有時候新騎手不熟悉取餐流程,會慢三五分鐘,但是因為京東外賣價格便宜,這段時間口碑不錯,所以用戶都能包容”。

如今,這家輕食連鎖品牌已有幾十家門店入駐了京東外賣,“之前入駐美團,我們是單個門店的形式上線。現在上京東,我們是總部統(tǒng)一入駐,這樣價格統(tǒng)一,搞起活動來聲勢也更大”。

京東對外賣業(yè)務的重視,從其外賣業(yè)務在APP上的位置變化,也可見一斑。

在2月京東剛宣布上線外賣時,其入口在APP上隱藏較深,現在,京東外賣登上了京東APP的首頁,與京東七鮮等戰(zhàn)略業(yè)務并列——用戶從“品質外賣”的入口進去,就能一鍵點餐。

相比2月中旬,京東外賣入駐的商家門類已經相當齊全,覆蓋快餐便當、餃子包子、漢堡披薩等,打開App能夠發(fā)現麥當勞、老鄉(xiāng)雞、田老師紅燒肉、漢堡王等知名品牌赫然在列,更不乏海底撈、云海肴、左庭右院等知名連鎖餐廳。

登上APP首頁,是保障京東外賣新客流量的關鍵——如今,京東日活躍用戶已經過億。

到底未來會有多少京東主站用戶,轉化為京東外賣用戶?不妨做個算術題:京東主站年購買用戶為6億,如果能夠做到15%的滲透率,也至少是1億量級。

二、商家為何而來?

盡管商家們入駐京東外賣的節(jié)點各不相同,但其訴求基本上大同小異。

看中新平臺的增長紅利,是共性因素。京東外賣為餐飲商家?guī)淼牟粌H是“免傭金”政策,更為他們帶來了很多新用戶。

“入駐京東外賣之后,我們外賣的總單量增加了30%以上”,前述輕食連鎖品牌運營負責人杰克透露,“單量整體上漲,說明有部分老用戶從美團、餓了么轉移到了京東,但也有不少是全新用戶”。

杰克分析,這很可能是因為在京東喊出“只招募品質堂食餐廳”的定位后,打動了那些過去不敢點外賣的用戶。杰克坦然,自己雖然是餐飲人,但也不敢輕易給孩子、父母點外賣,畢竟如果不是仔細分辨,很容易在其他平臺上點到“純外賣店”,用杰克的話說,那些店“你要是見過他們的廚房,你再也不敢點外賣?!倍〇|對品質的堅守,顯然打動了很多不點外賣的新用戶。

對于新平臺的增量,熊希同樣非??粗?,這甚至關乎到門店生死。

她的拌飯店位居北京CBD某寫字樓底商,目標用戶是附近上班的白領。

最近一年多,由于寫字樓空置率提升,變得冷清了不少,“感覺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周邊一些小有名氣的中高端店鋪,“已經關了好幾家了”。

熊希目前主要靠外賣撐起生意——占據總訂單的六七成,但美團已經相當內卷,抽傭和推流讓她感到吃力,“京東外賣3月訂單過千了,這個增長挺可觀的”。

京東外賣當下的免傭政策,以及更平衡的利益分配機制,同樣讓商家頗為心動。

據王彥龍觀察,目前美團和餓了么在鄭州的標準基礎傭金率(名為技術服務費,不包含履約配送費)分別為9.4%、8.4%,相比之下,京東外賣免傭,“這個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免除的傭金,既可以作為增厚的利潤留存,也能反哺給用戶。王彥龍的選擇是后者,他把一款原價10元的漢堡,降價到8元,在京東外賣上線,配合平臺大促,以招攬用戶。

此外,傳統(tǒng)外賣平臺的很多膨脹紅包等,都需要商家分擔成本,“用戶買一頓飯支付20元,扣除各種成本,可能到我們商家手中就10元出頭”,熊希透露。

這并非個例,今年2月中旬,也有商家告訴《財經故事薈》,在京東外賣免除傭金費率后,一份售價29.17元的外賣,商家實際到手26元,而同樣的一款外賣在其他平臺,商家實際到手22.37元。

京東外賣的高門檻,也讓品牌商家相當心儀。

在招募商家時,京東外賣門檻很明確——僅限“品質堂食餐廳”:必須是有線下經營的堂食商家。

據前述輕食連鎖品牌運營負責人杰克透露,目前品牌入駐京東外賣,“是從總部層面入駐,而不是單一門店入駐”。原因之一是,品牌總部可與京東直接對接,而單一門店則需要通過第三方機構入駐,“對單一門店的審核很嚴,據我所知,通過率不會超過50%”。

“主打品質,可以把那些一味品低價的劣質商家、幽靈外賣,擋在門外,我們這種連鎖品牌,就不用和這些劣質商家一味卷低價、拼下限了”,熊希解釋。

據她觀察,附近的一個地下美食城,有不少小微檔口,“在其他平臺賣得挺好,月銷幾千單,但在京東外賣都沒上線,大概率是達不到京東的入駐標準”。

三、錯位競爭的后手與挑戰(zhàn)

作為大眾高頻剛需的外賣江湖,從來不缺大廠逐鹿。

過去10年間,入場者包括百度、滴滴、阿里、順豐和抖音等重量級玩家,但美團的統(tǒng)治地位卻相當牢固,餓了么則緊跟其后。

京東作為后來的鯰魚,能撼動這個市場嗎?

先從大盤來看,貌似鋼板一塊的外賣市場,其實仍有增長空間。

據Gangtise預估,2027年中國外賣規(guī)模有望從2023年的1.2萬億,提升到1.9萬億元,行業(yè)滲透率有望從2023年的22.6%,提高至30.4%。

目前來看,作為后來者的京東,無論是在用戶端、商家端、騎手端,都沒有跟風美團和餓了么,而是側翼包抄、錯位競爭。

在用戶需求分層上,京東主打品質外賣,呼應的是對用戶對食品安全的擔憂。今年315曝光了外賣盲盒,“我覺得用戶會對外賣的食品安全會越來越重視”,熊希堅信。

此外,京東外賣對于其Plus會員和在校大學生群體,也格外“厚愛”。每天早上10點、晚8點,京東外賣用戶都可參與“每天抽餐補”活動,而PLUS會員及在校大學生,可以抽取“最高20元餐補”的大額紅包。

“我們13家門店的日均單量可以上到3600多單,就是因為我們主打校園市場。而京東過去也比較重視校園市場,學生對京東認知度較高,再加上京東外賣對學生群體優(yōu)惠力度很大,所以引爆是順理成章的”,王彥龍告訴《財經故事薈》。

在商家端,京東外賣同樣采取差異化打法。京東外賣現階段用戶規(guī)模遠遠不及美餓,當前能給商家輸送的訂單量短期可能無法與其他平臺匹敵,那就讓商家“每單賺更多”。

王彥龍對此頗有感觸。因為顧慮外賣平臺的傭金率以及推廣成本提升,同時又不能對相對穩(wěn)定的學生顧客隨意提價,所以他選擇把用戶引導加入了微信群等私域。但要激活私域流量,也要經常發(fā)紅包券,同樣有成本,“大概在10%左右”。

“現在京東外賣免傭了,我甚至愿意把私域用戶導到京東,因為用戶可以領紅包得到實惠,門店單量也爆了”,王彥龍?zhí)寡?,“而且用戶不管對平臺還是品牌,都有了認知和粘性”。

商家不僅希望享受京東外賣的低傭金,還寄望于京東這條新鯰魚,可以撼動其他平臺,“讓他們改變規(guī)則,為商家減負”,熊希心懷期待。

回看京東,其實外賣也是其必打之戰(zhàn)。

一來,外賣作為大眾剛需,可以延伸京東六億用戶的價值鏈。而且,外賣具有高頻屬性,也能反過來提升用戶對于京東的粘性。

二來,外賣行業(yè)規(guī)模過萬億,京東可以在此找到新的增長點。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綜合電商行業(yè)在2024年10月活躍滲透率為95.6%,電商平臺的用戶幾乎見頂了。

三來,京東外賣業(yè)務與其他業(yè)務也有協(xié)同屬性——京東秒送的騎手資源和配送網絡,都可以和外賣業(yè)務復用。根據達達集團財報,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達達年活躍騎手數量近130萬。

四來,京東手中糧草充足,足以對外賣業(yè)務長期投入。2024年,京東實現凈利潤414億元,相較2023年大漲71%。

京東外賣面臨的外部競爭環(huán)境也在改善。過去,老平臺針對新玩家,可能強制商家二選一進行防守,如今,這種玩法已被監(jiān)管部門叫停,沒有平臺再敢鋌而走險。

事實上,即便在過去的嚴酷環(huán)境下,互聯網各個領域也總有新玩家可以突圍而出。

就像幾年前,京東淘天大戰(zhàn)時,也許不會有人想到,拼多多、抖音電商會旁逸突圍,成為新兩極。

新老平臺的權力游戲,從來充滿變數和驚喜。(除王彥龍外,文中其他采訪對象皆為化名)

采寫/侯苗苗 編輯/萬天南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財經故事薈】,微信公眾號:【財經故事薈】,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