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如何升級打怪,才能做到管理層?

7 評論 7452 瀏覽 30 收藏 11 分鐘

運營如何做,才能打怪升級做到管理層?

這個問題,來自一個同學的留言:

如何才能往運營管理層發(fā)展?應該把每個運營崗位都做精透,還是只做精一個也可以?例如我做運營兩年目前做活動運營,有點迷茫,應該把活動運營做精還是可以轉用戶運營?目標是未來往管理層方向發(fā)展。

這個問題的答案,估計不少人想要知道,但似乎又不好意思直接這么問。

感謝這位同學,讓我有機會來裝逼給大家上一堂職業(yè)規(guī)劃課。

專業(yè)線還是管理線

想進互聯(lián)網工作,或者對互聯(lián)網八卦很熱衷的人,一定對阿里的P級耳熟能詳,一定知道百度按T來分級,也知道騰訊內部也有T級分布。

所有的大公司,對于員工的成長基本都會劃分出兩條線,一條叫做專業(yè)線,一條叫做管理線。

為什么呢?

因為,每家公司的管理線上的人員的人數(shù),基本是固定的。

好像軍隊,以前咱們國家施行三三制,班是最小單位,有10個人,有1個班長,3個班組成一個排,有1個排長,3個班長,3個排組成一個連,有1個連長,3個排長,9個班長,以此類推。

軍官就是管理層,士兵是執(zhí)行的基層,但是管理層本身也會分成基層管理、中層管理和高層管理。

拿連來說,連長是高層管理,排長是中層管理,班長就是基層管理,但是不管是哪一層的管理,其人數(shù)和作用是恒定的。

不管是軍隊還是公司,在一個崗位上越久,工作經驗就越多,同時這個人才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做熟的事兒就會得心應手。

所以,在公司里常常有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老員工做得多的,很熟練,手快的要命,新員工吭哧吭哧半天,還要加班,都未必完得成老員工可能花費3個小時完成的工作。

這很正常,但是,這位老員工也許并不是這個組織的主管,因為這個組織的主管本來就已經存在了。

管理是少數(shù)時,大量的高資歷員工怎么處理,這就是每個企業(yè)都會遇到的問題,于是,一些HR很聰明,搞出了專業(yè)線和管理線分開晉升的做法。

譬如說,專業(yè)線,從P1開始,一直向上直達P15,管理層從M1開始,一直到M8。

乍一看,可能有人就誤會了,說是不是到了P7就自然是M1呢?

其實未必。因為專業(yè)線和管理線發(fā)生關聯(lián)時,就要迎來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叫做晉升考核。

有些人專業(yè)能力很強,但本身缺乏管理能力,表達水平也一般,他也許就會選擇從P7走到P8的專業(yè)線考核,而不參與管理線的考核,因為從專業(yè)能力上他更有信心可以完成晉升,但選擇M1考核,也許他就過不去。

但是只要專業(yè)級和管理級對應的薪酬、福利大差不差,其實就可以解決很多人對于管理層的追求興趣。

因為,管理層其實做起來,并不如專業(yè)線那么輕松。或者這么說吧,專業(yè)線,你只要專注于做好你分配到的工作,拿出對應的專業(yè)級別應有的專業(yè)能力,就挺好了,但管理線要求你不僅僅要為你負責的工作負責,你還要為你管理的團隊人員的成長負責。

這種事兒,其實做起來,并不像很多人想象得那么輕松愜意。因為越往上走,你面臨的環(huán)境其實會越復雜,當你沒有做好準備時,你可能犧牲掉的不僅僅是你自己的前途。

管人前先能指導人

當然,說歸說,沒有到這一層,你可能并不理解上述這些話的意思,那么亮哥就來說說看,怎么能夠幫助你從專業(yè)線往管理線去提升吧。

上周的文章?如何構建運營人的技能樹?里,我們談到了亮哥眼中運營的技能樹,如果你看了,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第一次出現(xiàn)「管理」這兩個字是在對3-5年運營人的描述上:

3-5年的運營人

  1. 相對專業(yè),特別突出的人已經成為小組的骨干;
  2. 對數(shù)據(jù)有一定的感知,但分析時可能仍需指導;
  3. 有明顯的短板和強點,對短板可能不自知,但對強點信心十足;
  4. 可以帶動一條產品線的運營,能夠獨立完成較復雜的運營工作;
  5. 可以指導他人,有向管理轉向的可能。

你會發(fā)現(xiàn),「指導他人」,在「管理轉向」之前。

在這里,亮哥并沒有提到說你在運營里的某一個部分要強到什么程度。因為「強」這個詞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譬如業(yè)內的一個梗:

在騰訊做產品經理,如果做不到1000萬用戶,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不好意思說我是產品經理。

但這樣的要求,放到其他創(chuàng)業(yè)小公司,恐怕就要成為產品經理導師了。

這也是知乎上以前開玩笑說「脫離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啊?!?/p>

那么,怎么才能指導他人?

作為活動運營,想必至少已經參與和主導過N次大型活動,并且踩過一堆坑了吧?

作為用戶運營,沒打過黃牛沒重構過用戶體系,恐怕還嫩了點吧?

作為內容運營,沒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不能讀完一篇文章之后就能判斷出這文章如果放在自己的平臺上能獲得多少流量,恐怕也還不夠格吧?

想要管理他人,首先要能夠指導他人。

對管理的天賦和學習

管理,是個比專職工作還累的事兒。

不管你是哪一層,基層也好、中層也好、高層也罷。要求其實都一樣:

  1. 帶領團隊拿結果
  2. 帶領團隊拿結果
  3. 帶領團隊拿結果

做管理前,你可能是拿結果的那個人,但做管理后,你就必須是讓別人拿結果的那個人。

如果一只團隊的結果,是你拿的,那么你的領導是不夠格的。

這就是為什么我說,成為管理者之前,你要先能指導別人的原因。

但光指導還不夠,還要領導。

指導靠的是能力,領導靠的是威信。

一大幫子人,少則3、5個,多則幾十個、上百個,憑什么聽你,憑什么信你,憑什么心甘情愿為你付出幫你拿結果?

威信的建立和持續(xù)過程的推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從一開始,你就要幫助大家樹立起一個統(tǒng)一的目標,然后要在過程里不斷進行管理和管控,共同去完成目標。

這個過程中,你需要不斷去學習管理的手段、方法,要接受失敗,要從所有的人和事中去汲取力量和教訓。

它并不簡單,也并不輕松,有時候會比你自己一個人強要難出太多了。

從專業(yè)到管理的幾種方法

從專業(yè)線跨到管理線,辦法肯定有,只是,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方法1、熬

這個辦法其實很簡單的,就是專業(yè)線上做到無可比擬之后,熬,等機會,也許你這條線上有人升遷了,或者是隔壁線上空出了管理的位子。熬這個法子看起來不靠譜,但講真,大多數(shù)高級管理還真是靠熬。

方法2、跳

其實,越是高層的管理,越不可能是跳出來的,所以,跳這個方法,只對從專業(yè)線首次轉換到管理線有效。

方法3、挑

如果你確實做到在業(yè)內小有名氣,那么就有機會挑。但大多數(shù)人恐怕還是蠻難做到這一層的吧,所以,這個辦法僅供參考。

方法4、創(chuàng)

這個難度,比挑還大,就是要你以創(chuàng)始人或者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身份參與到管理中去,好處是從0到1,從小到大,壞處是,創(chuàng)業(yè)死亡率是九死一生,你未必拼得到一個「生」字。

方法就這4種,你看著辦。

#專欄作家#

張亮,微信公眾號:zhangleo1983,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知乎大V,互聯(lián)網從業(yè)者;《從零開始做運營》作者。聊產品聊運營,偶爾深度。分享一切有益有趣的內容。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 unspal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亮哥的作品還是值得一看的~!

    來自廣東 回復
  2. 專業(yè)線上的人工作內容和管理線上的區(qū)分度大么

    回復
  3. 勝多負少

    來自上海 回復
  4. 沙發(fā)~·

    來自廣東 回復
    1. 試試

      來自上海 回復
    2. 第三方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