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如何判斷一個新生事物是否符合未來?

0 評論 7995 瀏覽 9 收藏 16 分鐘

在線三定律,可以幫你去判斷一個新生事物是否符合未來。

我們正處于一個在線的世界,只有在本質上理解它,懂得審視它,學會使用它并保護好自己,才能發(fā)展。若干年后,當我們都習慣于在線狀態(tài)時,就不會有人專門討論這個問題,正如人們不再會去刻意討論太陽為何懸掛在頭頂一樣。

但今天不是這樣,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你的朋友是見過面的多,還是沒見過面的多?見過面的朋友是指,在離線狀態(tài)下交流過的;沒見過面的朋友是指,只通過在線狀態(tài)進行過文字、語音、視頻交流的。

研究表明,在線維護的朋友跟你在離線環(huán)境下維護的朋友數量是基本一樣的。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通過研究英國人寄圣誕卡的習慣,提出了著名的150定律,即人類擁有穩(wěn)定社交網絡的人數大約是150人。與傳統(tǒng)生活中的數字并無大差別,Facebook公司的分析數據表明這一數字同樣適用于網絡世界。

人數的差別在這里可能不重要,但問題的關鍵是當人均在線好友占社交關系總數的一半以上時,我們的生活將會發(fā)生徹底的變化。

無獨有偶,美國著名推銷員約瑟夫·吉拉德(Joseph Girardi)提出了250定律,大意是在每位顧客身后,大約有250名同事、鄰居或好友。如果你獲得了一位顧客的口碑,就意味著同時獲得了250個人的口碑;反之也成立。但我們知道,在互聯(lián)網上,得罪一個人就可能會導致你得罪一億人。在這里,人數的差別很重要,那是在線和離線的差別。

在線意味著,你出行的頻率大大減少,乘坐火車和飛機的次數大大減少,用于網絡和在線設備的支出在你的總支出中占比不斷上升,周到的外賣服務比優(yōu)雅的法國餐廳更容易打動你,SOHO(在家辦公)成為上班常態(tài)而不是特例,“開會”指的就是在網上發(fā)起視頻對話。正如多年前天貓的一句廣告語:沒人上街,不一定沒人逛街。在廣告語的配套視頻中,街道一片荒蕪,咖啡館無人問津,汽車都停在一旁,但是全球最新時尚秀上的衣服卻不斷被消費者在網上購買著。

在我看來,在線社會會帶來一系列新的社會關系,包括新工作、新機構、新家庭、新婚姻、新友誼、新消費,原因簡單而又神秘:它們與互聯(lián)網連接到了一起。

在數字化時代,著名的摩爾定律對整個產業(yè)(不僅僅是半導體)未來走向的判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今,我們迎來了在線世界,有不同的規(guī)律需要我們去探索,我們要用不同的方法認識這個世界。對我們來說,在線后的互聯(lián)網、數據和計算有三個基本定律要遵守。

在線三定律

定律一:每一個比特都在互聯(lián)網上

世間萬物,你可以說它是原子狀態(tài),也可以說它是比特狀態(tài)。比特,可以被理解為物理上所說的對象。其實定義無所謂,反正它的最終狀態(tài)一定要在線,這樣一來,世間萬物就通過比特連接在一起了。

哪怕是一棵樹,你也可以人工地給它做個標記,這個標記會使得樹被納入在線系統(tǒng)。只有依附于在線系統(tǒng)實現發(fā)展,原子與比特才是未來的狀態(tài)。

IPv6協(xié)議的地址長度為128位,相比IPv4協(xié)議的32位數字,它能為世界上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個IP地址,好像專門為在線設計。

定律二:每個比特都可以在互聯(lián)網上流動

如果離線世界沒有太陽、石油、風力等能源,是運轉不起來的。而數據是讓整個在線系統(tǒng)能夠煥發(fā)生機的一種能量,是系統(tǒng)運作的重要基礎。每個比特所代表的數據必須是流動的,這是使在線系統(tǒng)充滿活力的源泉。

如果在線系統(tǒng)沒有了數據流動,那就一定會退化為離線系統(tǒng)。一旦沒有了數據流動,也就是說你與別人的交換越來越少,這意味著你已經快要離線了。我再強調一遍,在線系統(tǒng)不是因為連上網絡就叫在線了,只有進行數據流動才是在線系統(tǒng)。

就像一條公路,哪怕全部鋪上柏油,10 年沒人走路,野草照樣會長出來。退化總是在無意中悄無聲息地出現。

為什么我反對私有云,本質上來說,私有云就是數據不流通,只在自己內部做循環(huán),人們必須在一個晦澀、虛假而且封閉的系統(tǒng)內,看著數據流動,卻忘了數據流動天生就該服務于全社會的需求。私有云是美國在線式的互聯(lián)網,而今天我們將互聯(lián)網稱之為互聯(lián)網而非美國在線。

真正的流動,必須是在互聯(lián)網而不是局域網內流動。有時我會和人講,如果你一定要強調大數據,那請記住大指的是互聯(lián)網的大,把東西封閉在自己的公司里是沒有前途的,數據在互聯(lián)網上流動比在局域網里產生的價值要多得多。這個道理很淺顯,但不見得每個人都明白。

局域網和互聯(lián)網是很好區(qū)分的。美國在線鼎盛的時候,我正好在美國,他們推廣自己的網站時要賣光盤,用光盤裝載特定的軟件,才能登陸美國在線。這是為了擋住一部分用戶,也留住一部分用戶。雖然美國在線什么服務都有—— 郵件、資訊、論壇等,但它實際上是封閉的互聯(lián)網,只不過它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局域網,幾乎等同于互聯(lián)網。等真正的互聯(lián)網席卷全球,美國在線這種局域網模式就扛不住了。

在傳統(tǒng)的信息系統(tǒng)中,“一旦數據流動起來,它的價值將呈幾何級數增長”。

定律三:比特所代表的每個對象都是在互聯(lián)網上可計算的

2006年,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賽斯·勞埃德(Seth Lloyd)在《設計宇宙的程序》(Programming the Universe)一書中寫道:“宇宙自誕生之日起就開始計算了。生命,語言,人類,社會,文化——這一切全是由于物質和能源有處理信息的內在能力。”世界的誕生源于宇宙大爆炸,可舊的離線社會是否可被計算還有待研究。由比特組成的在線新世界,應該是可被計算的。可以說,計算是在線世界的天然屬性。

在線重新定義經濟

為什么移動互聯(lián)網引爆了互聯(lián)網的一次變革,因為它與這三個定律的匹配度很高。第一,移動的本質是便攜式設備在線了;第二,移動互聯(lián)網是隨時隨地在線的,絕對不能用離線的思路來管理和運用;第三,因為隨時在線,所以隨時有數據在流動,移動互聯(lián)網是目前數據交換率最高的領域。移動互聯(lián)網與這三個定律的匹配度是最高的,所以是最有活力與希望的商業(yè)環(huán)境。

萬物互聯(lián)網更是在線的最佳代表。

一切在線后,意味著過去很多前沿技術可以被再度融合。今天很熱門的技術,其實幾十年前就被討論過了。包括可穿戴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或現實增強等。在過去,這些技術被認為是無法融合在一起發(fā)展的,如今在在線的大框架下,它們又煥發(fā)了新的活力。例如可穿戴計算,今天又被提起來了。經常與可穿戴計算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一個場景是,在人體內植入一個芯片,記錄身體的一舉一動。在新的框架下,你就會明白,如果這個芯片不在線就沒有價值了。類似的很多技術,在線之后,就可以重新定義了。

在1853年的《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中有這樣一段話:“直到1846年,我們國家仍然沒有一件衣服是由縫制機器縫制的;那一年,第一臺享有專利的縫紉機誕生。如今,成千上萬的人穿著由機器縫制的衣服,每件都足以與克什米爾少女的衣服相媲美。”關于在線的技術,大家目前也許還無法形成一個直觀的印象,但是當它們面市時,必然會被迅速采用。因為,這是一個時代的大勢。

身處這樣一個時代,我們要用一種新方法探索這個新世界,那就是用云的方法,用數據的方法。

云的方法要求我們在對一個東西做出判斷時,首先要看它的規(guī)模,而這種規(guī)模在離線世界是很難達到的。需要慢慢學會的是,把你原先認知中的東西放大10 000倍來看。比如當你原本準備花三年時間完成的事情,突然一天就完成了,那你的下意識反應肯定是尋找新的事情來做。這是肯定的。過去沒有飛機,從杭州到拉薩,估計一輩子也只能來回幾趟?,F在呢,一個杭州人去拉薩不會僅僅為了朝圣,他大可以是想去大昭寺看一看,完全可以當天去當天回。

按照這個邏輯,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身邊那些還沒有在線的東西,在線之后會是什么樣子。

用數據的方法來想問題,而不是用傳統(tǒng)統(tǒng)計的方法來想問題。這個社會正在從個人參與慢慢變成數據參與。無論你喜歡與否,數據都決定了許多東西。今天你看到的新聞不是編輯為你準備的,而是數據為你準備的。通過數據“猜你喜歡”,已經成為購物網站、音樂網站甚至是新聞網站的必備功能。

如果“猜你喜歡”這個功能,不是用數據的方法來做,而是通過訪談的方式和你溝通,花費的成本就會很高了。實際上,無論花費多少成本,你也不可能做成這件事——那是用數據思維才能做到的事情。

《功夫熊貓》里有一句話:

“昨天已是過去,明天是謎團,只有今天是天賜的禮物?!?/p>

這句話是教大家珍惜當下。如果從討論數據的角度去看,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數據,數據不僅可以解釋歷史,還可以解決很多未知的謎題。我們可以搜集的數據會越來越多,大家從數據里面學到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多。云和數據,這兩樣東西相遇產生的化學反應超出了其本身各自存在的意義,成為云數據。在線的世界里,沒有大數據,只有云數據,只有流動的數據,才有價值。

在線重新定義社會

我們一定會感受到在線對自己的影響,你可以設想一下,很多我們身邊的東西,因為在線被改變了,世界上所有東西都是可以在線的,就看你敢不敢做這件事情。從離線到在線,我覺得真正被優(yōu)化的過程只占1%,至少有99%的空間還可以留給大家想象。我希望在未來,我們可以花點力氣,把在線這件事情做得更好。

離線社會的文明已經有了5 000年的歷史。今天這個時間點,好比是在線社會5 000年歷史的頭10年。在這頭10年,已經發(fā)生了很多了不起的改變。我們已經重新發(fā)明或者解釋了離線社會留下來的資產,例如谷歌眼鏡。不過,真正屬于在線社會的東西,其實還沒有到來。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碰到了一個在浙江麗水工作的朋友,我問了他一個百思不得其解的傻問題:為什么麗水那么偏遠的地方,會出現龍泉寶劍和龍泉青瓷這樣了不起的東西,并聞名世界。在我的理解中,一個閉塞的地區(qū)不會在古代產生先進的文明產物。而龍泉寶劍是中國古代十大名劍之一,工藝水平十分高超。古代龍泉名窯也是宋代“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之一,青瓷以色澤純凈而享譽世界。

結果,那個朋友給我了一個很簡單的解釋:麗水有條甌江,甌江就好比麗水通往外部世界的高速公路。文明是依靠流動的,流動速度越快越文明。麗水有了甌江,它就和文明匯流了。在人類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都是臨近水流的,也是因為這個道理。在線就是甌江,不對,它不僅僅是甌江,它對于文明的作用是遠大于甌江的。

在離線文明中,因為開始使用工具,我們完成了從猿到人的進化,我們開始直立行走,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的大腦。

在線文明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工具,我們面臨的是另一次進化,我們的大腦準備好了嗎?

 

作者:王堅,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

來源:http://36kr.com/p/5062833.html

版權聲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尊重行業(yè)規(guī)范,所轉載的文章都注明作者和來源,若標注有誤,請聯(lián)系主編QQ:419297645更改。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