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營銷:營銷可以利用的人性最大BUG

2 評論 7535 瀏覽 76 收藏 18 分鐘

恐懼驅(qū)使人們行動的力量比理性思考強大得多,這點可以為我們營銷所用。但是在實際中,很多人都用不好,不但沒有促使消費者行動,反而把消費者嚇跑了,或者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效果不太好。那么如何更好的運用恐懼營銷呢?

在營銷世界中,若想只出一招,便能迅速的吸引觀眾注意,并且隨之行動,恐怕這個絕招非恐懼營銷莫屬了。也正因為如此,你能感覺商家無時不刻都在嚇唬你:

  • 學(xué)區(qū)房:子女的未來,經(jīng)不起等待
  • 兒童安全座椅:未安裝兒童安全座椅的汽車嬰童致死率比已安裝的要高8倍
  • 洗發(fā)水和口香糖廣告:約會場景的尷尬、羞恥和焦慮
  • 《自學(xué)是門手藝》:沒有自學(xué)能力的人沒有未來
  • 公眾號爆文: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 兒童培訓(xùn):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文章標題:警惕10種喝水法,小心造成死亡

01

恐懼營銷之所以有用,是因為人在恐懼的時候大腦通路會直接接管理性思考,立即做出判斷。(詳情可查閱神經(jīng)學(xué)家關(guān)于大腦杏仁核的研究)

這很好理解,因為原始人類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要馬上采取措施或逃命,如果還仔細推敲的話,就容易被野獸吃掉。

我們這些繁衍下來的后代,當然大腦里就預(yù)裝了這套機制。

恐懼還很容易蔓延。一群原始人,其中的幾個驚恐的逃命,其他人即使不知道確切原因,也會跟著驚慌失措的逃命,因為十有八九是有危險。

現(xiàn)代人也是。比如:之前SARS病毒肆虐的時候被瘋搶一空的板藍根,和日本核泄漏事件中被瘋狂掃貨的食鹽。但同時,有一點跟認知不太相符:恐懼還會帶來滿足感。

是的,你沒聽錯,雖然聽起來讓人不太能理解,但恐懼確實可以刺激分泌腎上腺素。在我們的大腦中,處理恐懼和滿足的區(qū)域有大量重合,所以恐懼會制造相當?shù)臐M足感。

這也是人們要看鬼片和蹦極的原因。

總之一句話,恐懼驅(qū)使人們行動的力量比理性思考強大得多,這點可以為我們營銷所用。

但是在實際中,很多人都用不好,不但沒有促使消費者行動,反而把消費者嚇跑了,或者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效果不太好。

那么如何更好的運用恐懼營銷呢?

02

在《宣傳時代》(Age of Propaganda,2001)中,作者普拉卡尼斯和阿倫森提出——一個完整的恐懼營銷設(shè)計,包含以下4個部分:

  1. 把人嚇到;
  2. 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推出產(chǎn)品);
  3. 給出的方案能有效解決(降低)威脅;
  4. 這個方案容易實施(行動成本低)。

比如要賣一個除螨儀,運用恐懼營銷去寫一個推文或者詳情頁,粗略的結(jié)構(gòu)是這樣子的:

(1)把人嚇到

當然是各種放大的螨蟲圖片(尤其是正在爬行吃喝拉撒的動圖)告訴消費者,螨蟲雖然肉眼看不見,但是充斥著你的周圍:床單、被褥、沙發(fā)!且繁殖力驚人,用了一個月的被子,就有5百萬只螨蟲與你共眠!想想都惡心。

然后是后果:螨蟲引發(fā)全身瘙癢、過敏,它們吃喝拉撒都在你的被子和床單上,極易誘發(fā)皮膚疾病。特別是家里有小孩的,肌膚細嫩,抵抗力較弱,所遭受的健康風(fēng)險更大。

媽媽們一看,都嚇尿了有沒有。

嚇尿了就要抓住稻草。

(2)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推出產(chǎn)品)

快來看看我們這臺百萬牌除螨儀。

(3)給出的方案能有效解決(降低)威脅

也就是說,要讓消費者確信,你的方案(產(chǎn)品)是有效的,消費者才會行動。要用各種方法來說明,比如:

  • 通過權(quán)威認證:經(jīng)過XX機構(gòu)XX專家精心研制,XX認證;
  • 闡述原理:與一般吸塵器不同,我們的除螨儀有高速拍打的功能,先把螨蟲拍出來,然后再吸走;
  • 直觀證明:通過除螨前后的動圖,顯示確實把螨蟲吸走了;
  • 暢銷證明,顧客證言,等等等等。這里粗略舉例就不展開了哈。

(4)這個方案容易實施(行動成本低)

就是我作為消費者,采用你這個方案,成本大不大?具體來說就是價格高不高,或者使用起來方不方便,這些都要一一去打消消費者的疑慮。

比如百萬牌除螨儀(我瞎掰的),一鍵除螨,清理簡便,現(xiàn)在活動價只需xx元就能抱回去守護整個家。

以上就是一個采用恐懼營銷四元素的一個簡單例子。但是要想做好恐懼營銷,必須還要了解以下細節(jié):

03

利用好人性中最容易焦慮的點。

把人嚇到,就是讓他內(nèi)心不安,好比在他的心里挖了一個坑,讓消費者總覺得心里缺失了一塊,一定想采取措施把坑填平。

在消費者心里挖坑,首先要知道什么鏟子最好用。也就是要知道什么最容易讓消費者內(nèi)心不安。

開始我們講過了,從原始人開始,恐懼機制讓我們免受生命威脅,順利的生存和繁衍下來。

所以恐懼的主題是生存和繁衍,事關(guān)生存和繁衍的,都會讓人非常不安,進而想要去極力避免。一般來說,最有效的恐懼營銷都集中在以下有關(guān)生存和繁衍的5點:

  1. 壽命與健康
  2. 不遭受痛苦(無論是肉體或精神),遠離危險
  3. 獲得性伴侶
  4. 照顧好自己的愛人、孩子和父母
  5. 更好的在社會群體中生存與立足(與人攀比,不被孤立,不落單)

不信試著重新審視下文章開頭舉的例子:

  • 學(xué)區(qū)房:子女的未來,經(jīng)不起等待(照顧好孩子)
  • 兒童安全座椅:未安裝兒童安全座椅的汽車嬰童致死率比已安裝的要高8倍(照顧好孩子,遠離危險)
  • 洗發(fā)水和口香糖廣告:約會場景的尷尬、羞恥和焦慮(獲得性伴侶)
  • 《自學(xué)是門手藝》:沒有自學(xué)能力的人沒有未來(生存)
  • 公眾號爆文: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與人攀比,落單)
  • 兒童培訓(xùn):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照顧好孩子,與人攀比)
  • 文章標題:警惕10種喝水法,小心造成死亡(遠離危險,壽命)
  • 還有上面舉的螨蟲儀的例子(健康)
  • 洗碗機:知道嗎?你一輩子整整有兩年時間在洗碗(壽命)

同樣都是恐懼營銷,你有沒有打到這五點,效果完全不一樣。

比如口香糖廣告,試想一下,如果廣告里不是被美女嫌棄口氣的場景,而是一幫哥們在一起看球賽,激情怒吼的時候口氣熏倒了其他基友。電視機前的你會感到不安嗎?可能更多的是覺得搞笑吧。

賣陽臺防護網(wǎng)的,嚇唬消費者花盆掉下去砸到行人要賠錢,就不如說保護兒童防止墜樓令人想要購買。

04

把握好恐懼的度。

第一個是力度大小的問題。太小的力度,消費者會不以為然,覺得沒啥大不了的。而太大的力度,會招致消費者反感,消費者會選擇直接逃避,不愿看到。

比如兒童安全座椅,如果廣告中極力強調(diào)各種交通事故悲劇,甚至放出血腥的交通現(xiàn)場圖,這就太過了,家長們一看到就會走開。

同理陽臺防護網(wǎng),你弄一小孩開開心心的趴在網(wǎng)旁邊玩耍暗示一下就好了,也千萬不要放馬賽克事故圖。

第二個要注意的是小心不要激起消費者的逆反心理。因為消費者面對商家恐嚇的時候,很容易會不服氣:“你憑啥這么說?”“你以為我是被嚇大的嗎?”

比如恐懼營銷經(jīng)典“學(xué)鋼琴的孩子不會太壞”,效果很好,但如果文案改成“不學(xué)鋼琴,你的孩子會變壞!”就很容易激起逆反心理,家長心里會說:你家孩子才變壞,你們?nèi)叶甲儔摹?/p>

那怎么才能不激起消費者的逆反心理呢?

一個原則,不要威脅消費者,逼迫他做決策,你只需闡述事實,誘導(dǎo)消費者自己做決定。

其中一個方法是多以“我”的個人體驗來說。比如奧美的經(jīng)典之作“我害怕閱讀的人”

摘抄節(jié)選以下:

不知何時開始,我害怕閱讀的人。就像我們不知道冬天從哪天開始,只會感覺夜的黑越來越漫長。

我害怕閱讀的人。一跟他們談話,我就像一個透明的人,蒼白的腦袋無法隱藏。我所擁有的內(nèi)涵是什么?不就是人人能脫口而出,游蕩在空氣中最通俗的認知嗎?像心臟在身體的左邊。春天之后是夏天。美國總統(tǒng)是世界上最有權(quán)力的人。但閱讀的人在知識里遨游,能從食譜論及管理學(xué),八卦周刊講到社會趨勢,甚至空中躍下的貓,都能讓他們對建筑防震理論侃侃而談。相較之下,我只是一臺在MP3世代的錄音機;過氣、無法調(diào)整。我最引以為傲的論述,恐怕只是他多年前書架上某本書里的某段文字,而且,還是不被熒光筆畫線注記的那一段

……

我害怕閱讀的人。我祈禱他們永遠不知道我的不安,免得他們會更輕易擊垮我,甚至連打敗我的意愿都沒有。我如此害怕閱讀的人,因為他們的榜樣是偉人,就算做不到,退一步也還是一個,我遠不及的成功者。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知道「無知」在小孩身上才可愛,而我已經(jīng)是一個成年的人。我害怕閱讀的人,因為大家都喜歡有智慧人。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能避免我要經(jīng)歷的失敗。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懂得生命太短,人總是聰明得太遲。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的一小時,就是我的一生。我害怕閱讀的人,尤其是,還在閱讀的人。

文案沒有直接威脅讀者說:你不閱讀就會無知、素質(zhì)低下、跟人都聊不到一起!

可能就會激起逆反心理。

而是以“我”的視角,闡述我自己的故事,令讀者感同身受。這樣就不容易激起逆反心理。

05

恐懼四元素的靈活運用。

再次列一下恐懼四元素:

  • 把人嚇到;
  • 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推出產(chǎn)品);
  • 給出的方案能有效解決(降低)威脅;
  • 這個方案容易實施(行動成本低)。

這四個元素運用好了,威力是很強大的。我想再用奧美“我害怕閱讀的人”來舉個例子。

先講一個有點吹毛求疵的觀點:其實這段文案并不是一個完整的恐懼營銷。

奧美的“我害怕閱讀的人”,當時背景是臺灣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大家內(nèi)心都很浮躁,靜不下心讀書,于是出版社請奧美幫寫的文案,它的解決方案是讓大家多去讀書。但是“多讀書”這個方案對于很多人來說,并不簡單,行動成本依然很高。

也就是說,文案、制造恐懼的部分非常得體精彩,成功喚起了恐懼??勺詈筮€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因為懶得讀書而選擇無視,白白浪費了恐懼。

得到APP有一個聽書的產(chǎn)品,號稱每天半小時,吸收一本書的精華,不用看,有人揉碎了說給你聽,邊開車也可以聽,邊做家務(wù)也可以聽。我先不說這個產(chǎn)品本身的效果怎樣哈,但是如果奧美的文案后面接這樣的行動成本低的產(chǎn)品,肯定成交效率是最高的。

又或者,后面接一個打折促銷的圖書活動,或者有一個打卡互相鼓勵的讀書會,想辦法降低讀者的行動門檻,效果也會好很多。(當然奧美當年的營銷可能也包含了這些)

另外,這四個元素也不是很死板的拼湊在一起的,他是一個靈活的綜合體現(xiàn)。

比如“孕婦防輻射衣”,風(fēng)險很嚴重很可怕:輻射可能會傷害到肚里的寶寶,導(dǎo)致畸形!(順利繁衍,保護孩子)但是他能降低這個威脅的說服力很低,很多人只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tài)。之所以買,是因為它行動成本低。

在電腦前放一盆仙人掌防輻射也是這樣,求神拜佛也是這樣:十塊錢一炷香拜一拜,往池里扔一塊錢,就能許愿自己升官發(fā)財,家族平安。誰都知道可能沒那么有用,可耐不住行動成本低啊。

再比如:我們經(jīng)常在武俠世界里看到,主角的父母得了重病,有人告訴他懸崖邊有朵蘑菇或者雪蓮能救命,他也會毫無猶豫的歷經(jīng)千辛萬苦去采回來。

去采雪蓮一定能治好嗎?主角心里也是不確定的。

這事行動成本低嗎?一點不低,一路翻山越嶺,還要打怪。

那為啥主角想都不想就會去呢?因為威脅已經(jīng)切身降臨了,躲都躲不掉,而且非常嚴重,不去解決,親人就會死亡。

總結(jié)

(1)一個完整的恐懼營銷設(shè)計,包含以下4個部分:

  1. 把人嚇到
  2. 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推出產(chǎn)品)
  3. 給出的方案能有效解決(降低)威脅
  4. 這個方案容易實施(行動成本低)

(2)其中最令人不安的點都集中在生存和繁衍這一主題之下:

  • 壽命與健康
  • 不遭受痛苦(無論是肉體或精神),遠離危險
  • 獲得性伴侶
  • 照顧好自己的愛人、孩子和父母
  • 更好的在社會群體中生存與立足(與人攀比,不被孤立,不落單)

(3)恐懼程度要適當,并要小心避免激起消費者的逆反心理。

(4)恐懼四元素并不是死板均分的平湊在一起的,它是一個綜合的體現(xiàn),不同的產(chǎn)品根據(jù)特性不同,在設(shè)計上靈活運用。

恐懼營銷,你學(xué)會了嗎?

 

本文由 @阿偉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guān)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恐懼營銷的前提是這個“恐懼”是真實存在的 營銷的時候也要掌握好度 有理有據(jù) 否則不管是將“恐懼”夸大還是將產(chǎn)品效果夸大 都算是虛假宣傳了 ??

    來自重慶 回復(fù)
    1. 是的。更多的是一種提醒、展示現(xiàn)實。因為很多情況下消費者并沒有意識到、和在意那些威脅

      來自廣西 回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