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步驟,教你制定差異化策略

2 評論 16643 瀏覽 33 收藏 11 分鐘

編輯導讀:當市場上同一產品品類繁多的時候,作為新入局的產品,必須要打造差異化,才能脫穎而出。品牌具體該如何制定差異化策略?本文作者從差異化的基本概念出發(fā),結合相關案例,對產品如何制定差異化策略展開了分析總結,與大家分享。

差異化,是老板們很愛掛在嘴邊的詞,然而市場和品牌的同學,一聽這詞就頭大,心理暗罵:“老板你心里沒點X數么?就咱這產品哪里有什么差異化??!”

那,咱今天就聊聊差異化,供參考。

一、重新理解差異化

1、差異化的目的:差異化是給用戶一個選擇你,不選別人的理由。差異化很重要!如果一個品牌、企業(yè)沒有差異化,也就意味著消費者不會對你產生忠誠度,因為你沒有獨特的價值,你沒有給消費者非選你不可的理由。

2、差異化的本質: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差異化。不管是什么差異化,回歸本質都是能更好滿足用戶需求,在制定差異化策略時,一定是從用戶需求出發(fā),去挖掘差異化優(yōu)勢。比如:在【日常洗發(fā)】這個母需求下,就有許多差異需求和對應的產品,“去屑-海飛絲”、“養(yǎng)發(fā)-潘婷”、“防脫-霸王”、“柔順-飄柔”等等。

3、差異化來自哪:差異化是通過一整個系統(tǒng)體現(xiàn)的,而不是一個單點。常見的誤區(qū)是,很多人認為差異化就是“口味”、“性價比”、“包裝設計”這些單點,那消費者會因為性價比選擇你,也會因為別人性價比更高時選擇競品。

好的,以上是我對差異化的理解:

  1. 差異化的目的:給用戶選擇你,不選別人的理由。
  2. 差異化的本質: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差異化。
  3. 差異化來自哪:是一整個系統(tǒng)體現(xiàn),而不是單點。

二、如何制定差異化策略?

首先,制定差異化策略有三個步驟:①挖掘市場機會,找到目標市場 → ②對標競品,尋找差異化優(yōu)勢 → ③傳播差異化優(yōu)勢,建立認知。

而這三個步驟,又都是圍繞著差異化的三大核心要素:①市場受眾;②企業(yè)自身;③競爭對手來開展的。

第一步:挖掘市場機會,找到目標市場

差異化策略是一種進攻型策略,是在已有市場上搶占一塊新領地(對于行業(yè)寡頭而言,更多時候是采取防御型策略),在找到目標市場這一步,我們核心要做:分析市場受眾,挖掘可被更好滿足的需求。

分析市場受眾,我們核心是要找出:

  1. 未被滿足的需求:也就是常說的藍海市場,仍沒有產品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 能被細分的需求:比如護膚這個母需求下,可以再細分成補水、美白、修復等。
  3. 能被升級的需求:比如手機,電池容量、屏占比、攝像頭像素一直再提升。

這一塊好理解,不復雜,只是有個常見的誤區(qū):在分析消費者需求時,我們往往只去關注消費者想獲得什么,而忽略了消費者所需付出的成本。

舉個例子:大部分用戶在買可樂時,其實是喝不出“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差別,更感知不到“百事可樂更年輕”或“可口可樂更傳統(tǒng)經典”的品牌定位,不管喝哪個帶來的爽感是一樣的。很多時候就是在想喝可樂時,身邊這家小賣部賣的是哪個牌子就買哪個,哪個在搞促銷就買哪個。

拋開各種復雜的決策模型,用戶進行選擇,最底層的邏輯是:成本收益比,哪個選擇帶來的收益更高、花費的成本更低,就選擇哪個。

我們在挖掘消費者需求時,也應該從【收益】和【成本】兩個維度進行挖掘

  1. 如何提高消費者決策收益(讓消費者選擇你,收益更高);
  2. 如何降低消費者決策成本(讓消費者選擇你,成本更低)。

分析消費者需求時,請大家謹記這底層公式:收益(功能性價值+情感性價值)- 成本(金錢成本+時間成本+精力成本+試錯風險)。

畢竟,對于不同需求,消費者最在意的點是不同的。就像購買保險時,消費者的收益感知是延遲的(產品復雜,往往出險了才知道好不好),所以消費者往往更愿意選擇大品牌,來降低試錯風險。

第二步:對標競品,尋找差異化優(yōu)勢

通過前面的分析,找到需求突破口,確定目標市場后,我們就要開始尋找自身差異化優(yōu)勢了,也是我們立足目標市場的競爭力所在。這一部分,核心就是去比對我們和競品的優(yōu)劣,揚長避短,可以從4P(產品/服務、營銷、渠道、價格)出發(fā)尋找。

這一步,最核心的是:難模仿+系統(tǒng)性

  1. 難模仿:差異化優(yōu)勢應該具有一定門檻,讓競品難以模仿,否則差異化會很快變成同質化。一款咸蛋黃雪糕的爆品,無法成為差異化優(yōu)勢,太容易模仿了。但如果能每周出一款爆品,那這個就是難以被模仿的優(yōu)勢了。
  2. 系統(tǒng)性:前面說過,差異化是一整個系統(tǒng)體現(xiàn)的,而不是單點。復雜多維度的優(yōu)勢,不僅讓你具有更多長板,也大大增加競品模仿的難度。

為了更好理解,我們結合前面兩步,看一個經典的案例:瑞幸和星巴克

首先,瑞幸選擇的目標市場是中國現(xiàn)磨咖啡,一個增長空間巨大但未被充分開發(fā)的市場(蛋糕夠大,值得做)。

其次,從消費者需求的角度看,眾多精品咖啡店、星巴克、Costa咖啡等,一直在提升消費者的決策收益,更好喝的咖啡和體驗空間,而忽略了消費者的決策成本。

瑞幸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從降低決策成本出發(fā),多維度搭建自己的差異化優(yōu)勢,提供更便宜的咖啡(降低金錢成本)、開遍寫字樓的門店,購買更方便更快(降低時間+精力成本)。

第三步:傳播差異化優(yōu)勢,建立認知

走完前兩步后,接下來就是要去傳播我們的差異化了,在消費者心智中建立“差異化”認知。畢竟你不說沒人知道,而且,認知大于事實,是營銷領域不可置否的事實,“農夫山泉有點甜”難道你真的喝得出來?

所以,在這一步,最核心的是:強感知+搶認知

(1)強感知:你的差異化,要能讓消費者真切感受到。

  • 失敗案例:景田礦泉水,水中貴族,聽完Slogan和看完廣告是不是一臉懵,貴族在哪?因為有輛豪車載著嗎?
  • 成功案例:農夫山泉,核心優(yōu)勢是水源地,通過長白山水源地的實景拍攝“什么樣的水源,孕育什么樣的生命”,是不是感受強烈很多?

(2)搶認知:消費者的認知池有限,誰先搶占就是誰的。不行?婚紗照旅拍,除了伯爵旅拍,你還能想到哪個品牌?

三、總結

差異化是出鏡率極高的營銷策略,也是極為重要的,不論對于個人還是企業(yè),代表著你的獨有價值。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對差異化的一些看法和對其底層邏輯的理解,以上僅代表自己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不負你的時間,感謝。

 

本文由 @溫煒鑫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有點東西

    來自浙江 回復
  2. 學習了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