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浪潮來襲,這些品牌贏在“起跑線”
NFT的發(fā)展浪潮已經吸引了國內外不少品牌的關注,有些品牌就已經結合NFT,開展起了新的營銷戰(zhàn)線。那么在實際案例中,NFT是如何為品牌們賦能的?未來品牌們的NFT營銷,又可以遵循哪些思路?本文便做了案例拆解,不如來看看吧。
NFT自誕生之初,外界就對其褒貶不一。盡管評價兩極分化,但由于其具有獨一無二的稀缺性和不可分割性,NFT的價值卻在近兩年一路水漲船高。同時,隨著國外不少品牌乘著東風順勢上揚,國內一些品牌也開始摸著石頭過河,展開了NFT的探索之路。
那么,NFT對品牌究竟有何價值?品牌又應當如何合理利用NFT賦能?下面幾個出圈案例,將從多個維度呈現品牌NFT營銷的思路。
一、制造噱頭,快速聚集聲量
NFT進入中國不久,盡管其目前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但前路并不清晰,貿然入局會帶來一定的風險,不少對NFT涉獵不深的品牌仍對其持有觀望態(tài)度。
而在作壁上觀的另一面,面對如此急速擴張的市場規(guī)模,品牌的觸手也在蠢蠢欲動。當神秘而無垠的黑洞吸引著無數探索者的目光,作為元宇宙世界的“黑洞”,NFT也勾起了年輕消費者的好奇心和熱情,而這一群體,往往是品牌最為看重的目標受眾。
如何做到既規(guī)避風險,又能收割流量?淺嘗輒止是多數品牌的選擇。
因此,在品牌NFT營銷領域,最常見的還是以制造噱頭為主的事件營銷或熱點營銷。此類營銷成本低、回報周期短、風險低,能夠在短期內聚集聲量,吸引流量,對品牌造勢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工具。
1. 周年造勢
作為“全球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在去年六周年之際啟動“NAYUKI計劃”,發(fā)起了一系列NFT活動。
在12月7日六周年當天,奈雪的茶推出同名虛擬品牌大使——NAYUKI,集合品牌綠色、茶元素,打造出一個穿梭于虛擬與現實之間,未來感與萌趣相結合的虛擬形象。同時,以NAYUKI為IP的實體潮玩也在線下同步發(fā)售,為虛擬IP拓展了更多想象空間。
奈雪的茶六周年活動海報
圍繞IP,奈雪的茶還推出了線上NFT數字藏品,以盲盒NFT形式發(fā)售包含隱藏款在內的7款藝術品,全球限量300份,產品一經上線即被搶購一空。
奈雪的茶NFT
在六周年之際,奈雪的茶以“盲盒+潮玩+數字藏品”的一整套打法瞄準年輕人喜好,既是為節(jié)點造勢,擴大知名度,也展現出品牌勇于創(chuàng)新的理念。
2. 促社交裂變
去年10月,奧利奧用餅干在杭州鳳起路地鐵站搭建了一幅“可以吃”的3D水墨畫,并將這幅水墨畫同步到了數字世界中。
奧利奧3D水墨畫
在微信官方商城,奧利奧將水墨畫解構為5000塊數字NFO(NFT OREO),用戶注冊會員即可獲取幸運碼,通過購買產品或分享好友等形式參與每日定時抽獎,將有機會獲得獨一無二的奧利奧NFO。
奧利奧在引導用戶參與NFT抽獎增強互動的同時,也將活動通過分享的形式進一步引發(fā)社交裂變,擴大了活動傳播效應。
二、打造數字社區(qū),提升用戶粘性
在獲客成本日益提升的今天,每個品牌都想通過私域運營來打造低成本、可重復觸達的用戶陣地,這就需要品牌與用戶建立長久可持續(xù)的穩(wěn)定關系。
這種關系如何建立?關鍵在于創(chuàng)造品牌與用戶、用戶與用戶之間高度同頻的興趣點。在現實生活中,品牌做私域往往需要通過不斷輸出優(yōu)質內容和有價值的資源、組織社群活動等來打動用戶;利用NFT,品牌可以利用游戲、權益設計、藝術跨界等多種形式構建與用戶共通的興趣點,從而實現高效粉絲運營。
1. 獨特會員權益
1)星巴克會員平臺
在今年星巴克發(fā)布的新計劃中,推出了一個叫做Starbucks Odyssey的NFT平臺。據官方表示,這是一種由web3技術提供支持的全新體驗,可以為星巴克的會員(顧客)和合作伙伴(員工)提供賺取和購買數字收藏資產(NFT)的機會,從而獲得新的福利和身臨其境的咖啡體驗。
在這個平臺中,會員可以進行互動游戲或任務挑戰(zhàn)獲取可收藏的NFT旅程印章,或在網店中購買限量款獎章。這些獎章由星巴克和不同的藝術家共同設計,不僅附加一定的藝術價值,同時也代表一定的會員積分。NFT獎章可在會員之間自由買賣,NFT的數量越多,則代表會員積分越多。
借由這些積分,會員可獲得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福利和體驗,例如虛擬咖啡制作課程、受邀參加星巴克儲備烘焙廠活動、咖啡農場旅行等等。
2)Socios會員俱樂部
Socios是由區(qū)塊鏈服務商Chiliz推出的一個體娛類NFT粉絲互動平臺,用戶可以在平臺購買粉絲代幣進行一系列活動。目前巴塞羅那、尤文圖斯、巴黎圣日耳曼等知名足球俱樂部已經早早入局。
Socios會員俱樂部
通過俱樂部購買粉絲代幣的會員可以對活動進行投票,決定俱樂部球衣的顏色、體育場音樂和徽標,抽獎獲得T恤或者簽名等。這些投票的結果會在鏈上同步公開,不可篡改,如果通過,則俱樂部必須執(zhí)行。
這種由球迷投票參與俱樂部共建的模式將球迷群體之間聯(lián)系起來,并充分賦予球迷作為其中一份子的自豪和責任感,能夠加強品牌與粉絲之間的雙向信任。與此同時,區(qū)塊鏈的透明公開充分保障了粉絲的知情權,也使得品牌能夠及時獲取用戶真實反饋,完善俱樂部建設。
2. 構建情感鏈接
1)發(fā)售數字卡牌
要論世界范圍內最大的NFT應用,非NBA Top Shot莫屬。
NBA Top Shot是一款由NBA、NBPA和Dapper Labs共同打造的區(qū)塊鏈收集游戲,旨在將NBA比賽中球星的高光瞬間制成可交易的數字游戲卡牌。也就是說,從前球迷需要在線下進行的紙質卡牌交換,現在在線上即可隨時隨地發(fā)生。
此外,相較于印刷卡牌,動態(tài)卡牌擁有更加靈活的呈現形式,特定的精彩時刻能夠瞬間勾起每一位球迷對賽場的回憶,這些獨一無二的記憶加強了粉絲與球星之間的情感鏈接,進而提升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而每一塊卡牌上鏈也保證了資產歸屬明確,有效避免了現實生活中劣質、盜版頻出的現象,為球迷提供了最基礎的產品安全保障。
據NFT收藏品統(tǒng)計網站CryptoSlam統(tǒng)計,NBA Top Shot在3月22日一天24小時交易量即達到850萬美金,截止3月初,歷史成交額已經突破2.6億美元,位居NFT應用榜首。從中足以看出粉絲效應與NFT結合的強大影響力。
3月NFT應用排行
除了體育圈,娛樂圈也天然具備“粉絲效應+NFT”的生長土壤。據了解,韓國娛樂公司SM娛樂、JYP娛樂、HYBE等大型公司都有意進軍NFT產業(yè),發(fā)行圍繞藝人IP的NFT內容和產品,其中就包括數字照片卡、音源或周邊。當這些數字資產在虛擬世界中被收集、交易和展示,企業(yè)本身和粉絲都能從中獲得獨特的體驗。
2)發(fā)行虛擬游戲
在Burberry、GUCCI、LV相繼發(fā)布NFT之后,奢侈品牌入局NFT似乎已不是罕見事。由于奢侈品牌本身具有極強的文化影響力和品牌價值,因此當其與NFT相結合,自然能夠釋放出深遠的數字化魅力。
去年,LV在創(chuàng)始人路易·威登200歲生日之際,推出了一款冒險NFT游戲,以此紀念創(chuàng)始人為品牌作出的巨大貢獻。由于游戲本身免費,不少人還對此戲稱,“或許這就是你的第一件LV”。
在這款游戲中,玩家將穿越六個不同的世界收集200支蠟燭,每支蠟燭背后都藏著一張LV明信片,玩家通過收集蠟燭即有極小幾率獲得黃金明信片,而這些黃金明信片,就對應著LV與藝術家合作設計的30張NFT卡牌。
LV冒險NFT游戲
此外,游戲中的場景和獎品設置也具有非凡的意義。玩家在收集明信片的過程中,可以同步了解LV的品牌內涵和過往歷史,可以說,這正為Z世代年輕人提供了一個深入品牌的絕佳機遇。
品牌選擇用時下流行的NFT吸引追逐潮流的年輕人,并以游戲的形式帶領玩家深入LV的百年之旅,將未來感注入深厚內涵中,促進品牌與潛在消費者之間的深度交互,無疑能夠引發(fā)更多年輕消費者的熱情和向往。
三、更新品牌文化,搶占消費者心智
還有些品牌對元宇宙和NFT抱有更加積極和激進的態(tài)度。常見的往往有兩類,一類是新興的初創(chuàng)品牌,它們發(fā)于微末,沒有既往品牌模式的包袱和拖累,擁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另一類則是已經的成熟品牌,他們擁有前瞻性的眼光,掌握豐富的資源和雄厚財力,他們敢于走在風口前端,并具有承擔風險的能力。對于這兩類品牌來說,從根本上革新品牌文化,是在擁抱新興時代,也是在為吸引新消費者打好最堅實的基礎。
NIKE×RTFKT:強強聯(lián)合,搶灘元宇宙
2021年12月,NIKE宣布收購虛擬潮牌RTFKT,并將其作為自有品牌nike、喬丹、converse之外的第四大獨立品牌,足以見得,耐克已經將NFT建設上升到品牌戰(zhàn)略的層級。
其實,在被收購之前,RTFKT作為一個僅僅成立兩年的新興潮牌,就早已憑借一己之力打入了虛擬NFT的世界。
在品牌成立僅一個月時,RTFKT就憑借著一張穿在埃隆馬斯克身上的Cyber球鞋照實現了大范圍出圈,更神奇的是——這張照片上的鞋其實是p上去的。
這一行為盡管引來了不少人的嘲諷,但傳播效應十足。在之后的拍賣環(huán)節(jié),這雙鞋立刻引起了大規(guī)模競拍,競價曾一度達到70ETH(以太坊,當時約5萬美元),轟動的名人噱頭也使得這一品牌以黑馬之姿迅速闖入大眾視線。
在此之后,RTFKT又干了一件大事,即以air Jordan為靈感發(fā)行了一雙名為The X Evolutions 的 NFT 球鞋。這雙球鞋正如其名,最大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是一雙為“炒作”而誕生的不斷進化的鞋。以空白形態(tài)面世,每當拍賣達到一定價格,品牌便會在鞋身上添加一筆油彩。最終這雙球鞋被NFT收藏家whaleshark以22ETH收入囊中,與此同時,收藏家本人也收到了品牌寄去的實體球鞋。
The X Evolutions NFT 球鞋
在今年,RTFKT又與藝術家、汽車品牌,甚至是計算機硬件廠商聯(lián)名發(fā)售了一系列虛擬運動鞋,都分別創(chuàng)下了不菲的銷售紀錄。而那些拍下虛擬球鞋的消費者,也將同時獲得一雙實體球鞋。盡管目前實體與虛擬產品的結合只是品牌走向NFT的過渡階段,但依仗由虛擬產品衍生出的的社交分享、DIY等便捷性,我們也能從中一窺NFT反哺實體產業(yè)的可能。
最近,RTFKT還與日本知名藝術家村上隆聯(lián)名發(fā)售了2萬個NFT頭像,經過精心設計的發(fā)型、配飾、服飾等元素經由算法被隨機分配到不同角色身上,由此構建出獨一無二、神態(tài)各異的NFT頭像。這一計劃不僅了彰顯了品牌在NFT領域的創(chuàng)新,也昭示了其對于元宇宙生態(tài)社區(qū)的野心勃勃。
RTFKT×村上隆 發(fā)行2萬個NFT頭像
RTFKT本身是不具備實體生產供應鏈的潮牌,而它通過創(chuàng)新營銷和前沿設計打造了一系列稀缺式NFT數字潮品,從一開始就將象征NFT的未來科技風注入了品牌文化基因之中。可以說,RTFKT的崛起也為新興初創(chuàng)NFT潮牌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鑒的榜樣。
由此再回看NIKE對RKFKT的收購,可以看出,耐克并不止于利用虛擬球鞋營造噱頭,而是寄希望于在未來的虛擬空間中普及一種生活方式,將品牌數字化的特性提前注入消費者心智,從而在即將到來的“元宇宙時代”中牢牢抓住消費者的目光。
NFT浪潮來襲,這是一場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冒險。在NFT面前,幾乎所有品牌都是入門者,而如何利用NFT發(fā)揮品牌效應,則成為了擺在每個品牌面前的難題。對此,不同的態(tài)度也造就了不同的行動與結果。有的品牌蜻蜓點水,有的嚴陣以待,有的則早已做好萬全準備。那么,NFT是否會在未來成為主流?它又將如何影響品牌戰(zhàn)略和營銷方式?隨著時間畫卷的展開,NFT圖景也將逐漸明晰。
作者:TOP君
來源公眾號:TopMarketing(ID:TMarketing),玩Marketing,Top是一種信仰——TopMarketing。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TopMarketing 授權發(fā)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學習了,看好元宇宙,持續(xù)關注NFT和虛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