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個寂寞”的店鋪,有近萬人在這里尋開心
勸別人別買的店鋪,是如何讓大家開心,且吸引近萬人來到這里的?本篇文章從菜小龜?shù)牡赇伋霭l(fā),詳細介紹了該店鋪的新奇之處,一起來看看其營銷方式。
菜小龜?shù)牡赇伬?,最醒目的注意事項是“最好別買!”30歲裸辭后,他靠著高二輟學(xué)以來打工攢下的積蓄,只做“寫詩”這件他最想做的事。他陸陸續(xù)續(xù)寫了幾千首詩,“但沒人看”。于是他把詩藏進“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里,上架淘寶店“塞”給讀者。
對于寫詩這件事,他覺得“有意思很重要”,至于他人的評價,則沒有那么重要。在線下擺攤的時候,他用“刮刮樂”的產(chǎn)品思路設(shè)計了“刮詩樂”,停在攤前的客人,付上幾塊錢就能刮開他寫的一首詩,“遇上喜歡的詩,就和中獎一樣快樂”。
他是勤勞的店主,憊懶的客服。做產(chǎn)品的時候,只要有人買,他就會做;遇到后臺買家提問的時候,只要能不回答的,他就不想回答。作品已經(jīng)完成,讀者的感受就是開放的,他從不期待特定的反饋或評價。他店里的產(chǎn)品兩極分化,所以他一再告誡買家“購買需謹慎”,但還是有人把所有產(chǎn)品都買了一遍,“但因為大家都挺有邊界感,所以也沒有過多交流”,好像一種隔空擊掌的默契。
對于菜小龜來說,淘寶店是他創(chuàng)作的展示載體,能賺錢當(dāng)然是好事,不能賺錢就順其自然,“反正不想為了賺錢,失去喜歡的事情”。
一、蝸居在北京中軸線上的男人
菜小龜和他的媳婦兒,帶著兩只狗,蝸居在北京珠市口的一個胡同里。房屋占地12平方米,房間里沒有衛(wèi)生間,也沒有陽臺。早上,菜小龜需要去倒尿壺,媳婦兒上班,他賦閑在家,“兩人都待在房間里的時候,轉(zhuǎn)個身都嫌擠”。2016年的一次翻修后,菜小龜加蓋了外屋,還用工地棚子做了一間小閣樓。他還在進門處安裝了定制櫥柜,占掉了開門空間后,只能把門變成朝外開,“胡同窄,每天開門前,得先判斷門口有沒有人經(jīng)過”。不過房子也不怎么隔音,夫妻倆能判斷準確開門時機,胡同里的人來人往,也是菜小龜每日宅家的背景音。
這間屋子是菜小龜岳父的單位分的住房,每月只需象征性地交十幾元房租。盡管空間小,但地段好,胡同所在的珠市口,位于北京前門外,正好是南北中軸線與東西珠市口大街交叉處。這樣的中心地段,去哪里都方便。
但菜小龜比較喜歡宅著,每日早晚的遛狗,是他唯一的運動。他在30歲那年辭職后,一直窩在這個小房間里,寫詩、把詩做進產(chǎn)品,然后上架淘寶店,“店鋪就是我的作品集”。對他來說,不竭的創(chuàng)作是一種本能,“產(chǎn)品完成就有價值感”,不知道賣不賣得出去,反正做了再說。任性“裸辭”的物質(zhì)基礎(chǔ),是過往13年打工攢下的積蓄。但更重要的是心態(tài),他從來沒有過焦慮感,“我沒有太大追求,只是覺得一輩子沒做喜歡的事才是真的遺憾”。
菜小龜2004年從高中輟學(xué),他進廠待過流水線,守過倉庫,擺過地攤,還做過基層程序員……他做過的諸多工作里,有兩份工作和寫東西沾邊:一份是在圖書公司,他做的是新媒體運營,本職工作是寫文案,額外收獲是認識了現(xiàn)在的媳婦;另一份則在娛樂營銷公司,那是菜小龜?shù)摹吧缧笊膸p峰”,每月到手兩萬元,還管理著一個小團隊。
但也是這份收入不錯的工作,促成了他辭職的想法,沒有什么特別的事件成為導(dǎo)火索,“就是徹底不想上班了”。這種“徹底不想干了”的心情,和他高中決定輟學(xué)時如出一轍。高二期末考期間,他躲在寢室不出去,后來翻墻溜走,行李也沒拿。等他過了暑假回來拿行李,宿舍已經(jīng)變成女生宿舍,他也從此結(jié)束了校園生活。
不抱期待的事,就不做了。因為對大學(xué)生活沒有期待,菜小龜沒有再上學(xué),因為對打工生活沒有期待,所以他徹底辭職不上班。但想要做的事,得做。對菜小龜來說,寫詩就是這么一件非做不可的事。
二、“不正經(jīng)”詩人
“人能夠?qū)ψ约贺撠?zé)就行”,所以菜小龜開了家淘寶店以防窮困潦倒,但因為實在想不出來賣啥,他就開始做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2014年,他上架了第一款產(chǎn)品,是一個迷你“棺材”。當(dāng)時菜小龜喜歡木質(zhì)工藝品,想了很久也沒想好做啥,于是決定“搞個棺材吧!”
他不想把第一個產(chǎn)品做得太粗糙,尤其是在對銷售本就沒有信心的時候,“如果做工不好就更沒人買了”。于是他去找了木匠,用黃楊木老料做了第一批貨,只做了5個,成本高得驚人,以至于這個巴掌大的棺材最后定價140元。當(dāng)然,后來店鋪小火之后,菜小龜把木工活兒交給了老爸,把價格“打”到了76元。
在詳情頁,菜小龜誠實地寫下,“買來有什么用呢?沒什么用?!钡矠檫@款產(chǎn)品寫了一句,“紀念每一次小規(guī)模的內(nèi)心蕩漾之死”。他的提議是,“每當(dāng)你崩潰到想死時,可以寫張紙條做個記錄,再丟進去,也許能讓你發(fā)泄下情緒得到緩沖,也許并不能”。
這是屬于菜小龜?shù)纳唐吩斍轫?。他會用詩意的表達描述產(chǎn)品,但勾勒的文藝情緒比想象中更平易近人。菜小龜寫詩,他喜歡讓人讀他的詩,也避免讓人覺得他嚴肅,“我不是什么正經(jīng)人”。對于他來說,好玩似乎比文學(xué)性更重要,所以他把詩做進魔方、撲克、美甲、煙管、刮刮樂、拼字板,還有二手諾基亞手機里……
菜小龜最早接觸現(xiàn)代詩是在高中,作為語文課代表,他在收集現(xiàn)代詩課的課后作業(yè)時,“因為覺得大家寫的不夠有意思”,突發(fā)奇想在同學(xué)們的作業(yè)本上回復(fù)了幾句。大家覺得他寫得好玩,傳開去讀,老師也夸他寫得好。后來菜小龜輟學(xué),他跑去網(wǎng)吧通宵,也只為了寫東西。電子郵箱的頁面開一整晚,他敲下幾百個字,“給自己發(fā)封郵件,就算是保存”。
有時候他也寫觀察和思考,類似“辣評”,發(fā)在QQ空間,有人留下點贊和評論他就覺得享受。他對自己寫詩沒什么自信,但還是要寫,“我不在意外部評價,只是想寫的東西被人看到”。
他把詩發(fā)在網(wǎng)上,有人留下好玩的互動,也有人吐槽“這也叫詩?”菜小龜不以為意,他在2009年決定把寫詩作為終生事業(yè),起因就是“看了別人的詩,發(fā)覺我也能寫”。
“所以想寫就寫啰”,很多事其實沒有那么高的門檻,菜小龜把他靠寫詩出名,當(dāng)作是和“中彩票暴富”一樣的妄想,“現(xiàn)實是我住在貧民窟,但這也正好符合我的氣質(zhì)”。
靠寫詩獲得的最高一份收入,是他在豆瓣上出版的電子詩集,0.99元/本的售價,在平臺抽成后,他每賣出一本可以入袋0.33元,“陸陸續(xù)續(xù)賺了1000多塊,后來這本電子詩集就不用付費了,免費讀”。
三、勸人別買的佛系店主
在注意力稀缺的時代,一個非著名詩人想要找到靜心的讀者,絕非易事。菜小龜于是另辟蹊徑,圍繞著詩設(shè)計產(chǎn)品上架店鋪,“懷著私心想讓大家讀我的詩,好不好賣倒是其次”。他把詩做成撲克牌,名為“一副詩”,54張牌的花色下面就是一首小詩,相當(dāng)于一本散裝詩集,定價54元,折合每首詩一元錢。牌的背后印著二維碼,掃出來就是讀詩音頻,寓意“反正就要讀詩”。
店鋪最有代表性的產(chǎn)品之一是“事后煙”,但這不是真煙,因為煙管里沒有煙絲,而是18首“有點羞羞的詩”,相當(dāng)于是一本小型詩集。菜小龜一如既往地告誡消費者,“為避免你失望,請最好別買”。但或許是出于好奇,這款產(chǎn)品還是成了店鋪銷量前三的產(chǎn)品。
店鋪銷量多了起來,菜小龜有時也頭大。比如賣出一盒“事后煙”,他就需要手動把“煙”卷好。他賣“一副詩”的時候,想要把牌的四角磨圓以防割手,但因為買不起機器,他就在家用指甲銼磨圓角,有次遇到公司集中采購做活動獎品,他只好連夜把牌磨圓。有人下單“云下水”是最讓菜小龜抓狂的。這款滴膠產(chǎn)品,是他“連續(xù)句系列”的第三輯,“我把100句無聊話做成了竹簡書的樣子,似乎讓它具備了經(jīng)典的外形,有《警世恒言》的長勢,實際上還是那些破句子,湊活讀吧”。盡管一副“勸退”架勢,也還是擋不住有人下單。接到單子的菜小龜,得把自己手寫的100句無聊話做進滴膠,“冬天的時候,光是等底層的膠干掉,就得等一整天”。
雖然嘴上說著做產(chǎn)品累人,但菜小龜還是在一些無用小事上樂此不疲。
他把100句無聊話,用短信形式發(fā)給了一部二手諾基亞手機,還附贈了兩塊老式電池和萬能充電器,保證能隨時開機查閱。他知道這類產(chǎn)品沒什么必要性,這款定價104元的產(chǎn)品,偶爾月銷一單,更偶爾的時候,菜小龜能在后臺收到發(fā)來的圖,是一條罵他的短信,這是他埋在諾基亞手機里的“小彩蛋”。
他還給一本名為“雪里白”的句集冊子,用充氣袋包了一場雪,收到的顧客常常舍不得拆開,但又出于對冊子里內(nèi)容的好奇,只得拆開包裝,看僅有一次的雪。當(dāng)然,拆開也意味著得收拾散落一地的人造雪。
有些產(chǎn)品和詩無關(guān),更多的是源自菜小龜?shù)母愎中木?,但好像也能扯上一些詩意,比如被博主們帶火的“網(wǎng)綠自嗨水”,其實就是發(fā)熱包、一袋飲用水和一顆枸杞。
什么時候能用上呢?菜小龜?shù)幕卮鹗?,“喝杯開水,獨自慶祝開心時刻”。這款產(chǎn)品有著本店最熱鬧的評論區(qū),盡管問得最多的是“不會真的有‘大冤種’買吧?!”但它還是以累計2000多個的銷量和100多條評價,成了店里最受歡迎的產(chǎn)品。店鋪開了9年,攢下四顆鉆的菜小龜在這兩年意識到,人們會在不知道準備什么禮物的時候,來他的店里看看,“買了個寂寞,但送了個開心”。
作者:易琬玉;編輯:鄭亞文
微信公眾號:賣家(ID:maijiakan),記錄商業(yè)光芒,講述互聯(lián)網(wǎng)人物故事。
本文由 @賣家 授權(quán)發(fā)布,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
這個店鋪真是 太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