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火了個”微信新消息頭像“,社交媒體上的全民調戲

5 評論 18649 瀏覽 0 收藏 9 分鐘

導讀:一句“今天看到紅腦袋的就想打人”,把微信朋友圈刷爆了。紅腦袋怎么了?原來都是這些帶著紅圈寫著1的萌頭像在作瑟~~~給跪了,處女座and強迫癥的天然克星。突然爆發(fā)的“全民調戲”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起來探個究竟。

在8月23日剛進入處女月的第一天,我的微信聊天列表被許多右上角有個紅圈寫著1的卡通萌頭像占領了,這讓不是處女座的我都忍不住反反復復點擊確認是否有未讀消息,并暗罵著這些朋友的“調(sang)皮(xin)可(bing)愛(kuang)”。同時感覺,好像又一個頭像集要火了的節(jié)奏——“微信新消息頭像”。

SocialBeta聯(lián)系了微信新消息頭像的創(chuàng)作者,微博 @圈圈Fancy ,她是個大學剛畢業(yè)的開朗活潑的姑娘。她說自己并沒有專業(yè)學習過繪畫設計,只是從小到大對此比較感興趣,并一直堅持這項愛好。

設計這類頭像的初衷只是覺得很好玩,設計的時候也并沒有想到要達到什么效果,因為偶然的機會才被大家發(fā)現認可。

截止本文發(fā)布,圈圈Fancy的微博粉絲在兩天之內從本來的400多漲到了現在的5000多。至于擔不擔心這個頭像刷屏干擾別人的正常生活,引起大家的厭煩,她表示很坦然。頭像發(fā)布后,看到很多朋友及他們的朋友圈出于好玩用了這個頭像,她很高興。

在社交媒體上,一陣陣有愛的病毒式行為很容易爆發(fā),而且格調大多幽默歡樂。這種活躍于社交媒體上的“全民調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夜梨花開:現象級頭像爆發(fā)路徑

正如前段時間很火的歪脖頭像、臉萌頭像一樣,微信新消息頭像也是在短短的兩天之內就席卷整個朋友圈。讓大家看一下我的微信圈,你能發(fā)現哪一條是真的未讀消息嘛?
它的爆發(fā)路徑大致是這樣:偶爾發(fā)現微博、微信朋友圈有人用了——自己嘗試——換的人越來越多(火及一時)——自然消亡(根據個人習慣,可能改成個人新照或常用頭像/新熱潮來了改新頭像集)。

這個頭像爆發(fā)的現象,就好像是一夜之間星星點點的看到幾個與眾不同的新花樣,接著一朵朵一簇簇千樹萬樹梨花開。但是也許來的快去的也快,待滿園雪白后,短暫的花期過后就會被人遺忘。

技術環(huán)境允許,人人參與的門檻低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短時間內換頭像呢?因為參與方式很簡單,可以說換就換。

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東西都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傳播,資源的獲得變得越來越簡單。這些頭像經人制作、上傳到網絡上,只需下載就能使用,想換頭像的話根據操作指南或可視化導航隨手點點就換成功了。

現在社交媒體帶來的便利,以及移動終端的普及,使得人人參與的門檻降低,這是“微信新消息頭像”類現象得以引爆、傳播的前提。

私密社交與網絡傳播結合,強關系與弱關系的多路徑刺激導致行動

微信是個人的私密領地,一般里面都是個人的親朋好友,屬于強關系。

如果我要做某種決定,可能受以下因素影響最深:

  • 1、自己對他人的信任程度。
  • 2、他們推薦的強烈程度。

所以如果這些強關系們親自作出新的嘗試并分享在朋友圈,你很容易覺得他們是在推薦你也來嘗試一番。

我昨晚轉發(fā)了一個微信新消息頭像的圖集到朋友圈,有朋友看到了立馬表示要去試一下

配圖:微信消息嘗試_600

決策過程受外圍路徑和中心路徑的影響,當你自己覺得微信新消息頭像有趣了,加上來自各個網站、朋友圈、自己朋友鋪天蓋地信息宣傳推薦的側面影響,很容易就讓自己也改頭換面了。

迎合文化潮流和現代人心理,怎能不火?

現在“丑萌呆”文化當道,某些蠢蠢的樣子行為反而會更讓人覺得可愛,看《爸爸去哪兒》中丑萌丑萌的“姐姐”——曹格的女兒受歡迎程度你就能體會。微信新消息頭像都選用卡通人物,并且畫的蠢萌蠢萌的。

而人們的心理想要表達自我同時又追求獨特。所以日常生活中一些習慣性的行為,會被總結提煉為”我有強迫癥/拖延癥/抑郁癥/密集恐懼癥”好像不得點病都不好意思出門了。

文化的開放和人們心理的改觀,也不會對這些癥狀感覺貶義,反而樂于把這些當做一個話題來打趣自己、幽默他人。黑別人和自黑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態(tài)度,幽默和玩耍是每日習慣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大家是不是覺得,能有個這么呆萌的頭像代替自己出現,調戲朋友一番,何樂而不為呢?

追求獨特&社交圈子歸屬存在感

有人在使用微信新消息頭像之初,可能是覺得這很獨特,能與微信中大部分常規(guī)頭像區(qū)分開——無論是從視覺設計還是功能上。
另外這能突顯自己的存在感(把微信名改為正在輸入…、QQ的會員紅色排名靠前、微博加V也有這效果)。很多人反映自從換上這個頭像,來和自己聊天的朋友多了,甚至以前一些潛水的朋友都來和自己聯(lián)系了。

甚至有些人是因為自己在意的人換了,想和他一樣,所以自己換。或者有一群好朋友、同事、團體集體邀約著使用同一系列的頭像,以表達和幫助維護整個團隊的整體感,團隊中的個人又能有一種在集體中的歸屬感、存在感。

展現自己,與更多更有趣的人和事產生連接、交流、互動

其實無論是換特色頭像、讓人覺得有未讀消息、自黑、調戲他人都是一種自我表達展示,以及想要和別人多交流的信號。只要看為什么點贊那么火就知道我們現在又多渴望表達溝通了(證明我關注著你的信息,但不知道如何主動和你說什么,但這份心意要傳遞給你)。

雖說現在信息的繁多、技術對生活的改造、社交媒體對人與人、人與事之間關系的影響會讓很多東西變化多端。但一些蠢萌、簡單、友愛的調戲可能就是人們內心純潔、天真、善意的表現,這有利于交流、拉近人之間的距離、產生連接。前段時間為ALS募款的“冰桶挑戰(zhàn)”火極一時就是一個證明。

在社交媒體上,全民調戲的狂潮,是我想和你連接的前戲,這暗號,你讀懂了嗎?

作者: 夏帆;via:socialbeta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明明是人人網先推出的會員icon

    來自北京 回復
  2. 有意思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