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蘇寧價格戰(zhàn)半年記:為何一個急退一個急進?

0 評論 8817 瀏覽 0 收藏 9 分鐘

815價格戰(zhàn)已過去半年多,但與之前的鬧騰相比,現(xiàn)在安靜得多。大嘴劉強東變溫柔了,扯什么休養(yǎng)生息,更表示即將停止價格戰(zhàn)。反觀另一頭,曾經在進退之間猶豫不決的蘇寧,卻像打了雞血一樣的發(fā)力。半年多以來,這兩家究意發(fā)生一些什么樣的故事呢?

張近東其人

事實上,張近東一直對電商不怎么感冒。

為何蘇寧易購到2010年才上線,為何當劉強東挑起價格時,蘇寧頓時顯得毫無準備?這還得從張近東的精明個性說起。盡管蘇寧比國美晚創(chuàng)立兩年,但在國美積極擴張規(guī)模的時候,蘇寧努力提升單店效率。2008年底國美靈魂黃光裕出事,一年之后即被蘇寧超越。

此間原因,固然有國美內亂、黃光裕遙控指揮所導致的決策過程緩慢等因素。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國美此前相繼收編永樂電器及大中電器,在規(guī)模上與蘇寧相比還是有較大優(yōu)勢的。然而,蘇寧迅速抓住了機會,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完成逆轉。

據(jù)《南方擊末》報道,在2007年前后,蘇寧電器在每次投資者見面會上都會被問到電商問題。蘇寧副董事長孫為民之后表示,“他們想給我們火上澆油,我們給他們潑潑冷水,讓他們冷靜一點?!?/p>

而且,在蘇寧開始規(guī)劃成立蘇寧易購時,阿里巴巴、騰訊、網易、百度和新浪等互聯(lián)網巨頭的掌門人紛紛前來,希望把蘇寧易購獨立出來,共同投資,謀劃獨立上市。但蘇寧作為上市公司,希望這些投資者共同投資蘇寧電器,再一起做蘇寧易購。結果是,投資人失望而去。

蘇寧易購最終于2010年1月上線,當年收入為20億元,第二年收入也不到60億元。但有知情人士向雷鋒網透露,直到2011年張近東仍未下定決心發(fā)力電商,人員及資本投入仍很有限。

劉強東少有的敗筆:價格戰(zhàn)適得其反,打醒了張近東

京東兩倍的收入增速,保持了很多年,要知道其2012年的收入已經超過600億元。在如此大的體量下,維持這樣的增長速度,即使在全球范圍內也是鳳毛麟角。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劉強東立志做中國亞馬遜,沒犯過什么戰(zhàn)略性的錯誤。但此前屢試不爽的價格戰(zhàn),卻在老奸巨滑的張近東這里失算了。

“京東換標”一文中,已介紹過劉強東挑起價格戰(zhàn)的目的,在于嚇走蘇寧易購,令其放棄當年銷售目標;另一方面,也是利用占自己份額較小的品類去攻擊蘇寧的主要收入來源,以達到四兩撥千斤之奇效。

話說京東一開始挑釁時,蘇寧甚至沒有想好是否應戰(zhàn),此時劉強東也許喜上眉梢。但一天之后,張近東卻下令全軍撲上。什么情況?

趙楠在《晾底褲的京東》一文中,給出了一個解釋。大意就是,張近東看清了京東實屬虛張聲勢,其上表面上無底線的價格,本質上是通過價格戰(zhàn)擴張新品類的故伎重演,于是張近東決定犧牲掉短期利益,即使財報難看一點,也要跟京東拼一張,絕不做“當當網第二”。

因此,京東后來偃旗息鼓了,而蘇寧卻大張旗鼓地的推什么線上線下同價,為其“云商模式”組織盛大的發(fā)布會。

京東撤退,是因為蘇寧圈錢更厲害

京東叫停價格戰(zhàn),事實上跟其物流建設仍未完成有關。早前新融入的7億美元,仍會主要用于亞洲一號等物流倉儲建設,并沒有太多的閑錢來搞價格戰(zhàn)。

京東的融資能力令外界嘆服,但反觀蘇寧,這也是一家看不透的公司,它還有很大一塊資產是沒有上市的,那就是蘇寧置業(yè)。值得一提的是,張近東的哥哥張桂平,早年是和張近東一起做家電的,后來兄弟倆會家,弟弟張近東繼續(xù)做家電零售,哥哥張桂平轉向房地產,現(xiàn)為蘇寧環(huán)球集團董事長。這與黃光裕及其哥黃俊欽的經歷幾乎一模一樣,這對黃姓兄弟起先也是一起做家電零售,其后分家,黃光裕做電器,黃俊欽則專注于地產業(yè)務。

而且,蘇寧電器的資金鏈本來就一直比較充裕,現(xiàn)金至少在百億級以上,2012年蘇寧定增47億元,公司債80億元,而且首期45億元債券的利率僅5.2%,低于銀行貸款利率??紤]到當時蘇寧因價格戰(zhàn)股票大跌,蘇寧仍增發(fā)成功,聯(lián)想弘毅投資在浮虧40%的情況下仍未違約退出增發(fā),更體現(xiàn)了張近東的超能力。(注:2012年7月6日,弘毅投資正式入資蘇寧電器,出資12億元以12.15元/股的約定價格認購9876.54萬股,當日蘇寧股價為8.5元/股,認購價比二級市場價格高了42.9%。)

而且,早前有關張近東的傳聞不實,張近東之所以通過質押股票融資,是因融資成本較低。即使存在最壞的情況下,張近東通過變賣旗下蘇寧置業(yè)也能從容脫身。況且,質押一般都會設有價格線的,到了價格線就要補倉,要么拿其他東西再抵押,關于這一點,相信蘇寧都是有考慮到的。

此外,蘇寧扎根南京20年,在關鍵時候,與政府的良好關系甚至可以變成硬通貨。

蘇寧的隱患

盡管蘇寧看清了對手的弱點,并窮追不舍,然而自己轉型的麻煩也不小。

為了盤活看來已經成為負擔的門店資產,蘇寧推出“云商模式”(店商+電商+零售服務)。蘇寧在2012年就推出Expo超級店(簡稱蘇寧超級店)和蘇寧樂購仕兩種新的零售門店。所謂的Expo超級店,其經營品類涵蓋3C、傳統(tǒng)家電、圖書、百貨等。而樂購仕其實是蘇寧全資控股的日本零售商,為日式電器百貨量販店,定位中高端市場,產品包括3C家電、個人消費品、家用家居日用品等。

但是,蘇寧本質上是個批發(fā)商。據(jù)某投資人向雷鋒網透露,他們最近對蘇寧進行了調研,結果并不如意。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蘇寧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批發(fā)商,在零售對商品品類(SKU)管理和搭配,嚴重缺少經驗。舉個例子,天虹和萬象城都是百貨公司,但整個賣場的調性是完全不同的。只有整體商品的搭配做到極致,才能實現(xiàn)一個理想的利潤率,而這需要非常高的技藝。

總之,京東、蘇寧都是個性頑強的人在撐控,在被對手洞穿弱點之后,京東如何應付對手的價格戰(zhàn)?而對蘇寧來說,如何從一個批發(fā)商,轉變成一個熟悉終端消費者的公司?這注定是一場大戲。

來源:雷鋒網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