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活動運營,6個殺招瞬間幫你效果提升10倍!
經常看到很多人做活動,把活動發(fā)出來就以為萬事大吉了。經??吹胶芏嗳诉\營公眾號,文章發(fā)完就美滋滋地交差了。如果運營工作真的這么簡單,我覺得我可以提前退休了。
每一項工作,應該當成一件作品來對待。要是決定做了,那就要花心思,考慮每一個細節(jié),哪怕一篇文章。要么就別做,要做就做的讓自己問心無愧。工作,某種程度上,不是做給領導看的,而是做給自己看的。
今天開這個話題,也是有感而發(fā)。關于線上活動,如何跟公司申請資源、推薦位,這些我就不講了,如何起標題、做好基本內容,在這里也不講了,我之前的文章里都有提到。這些是大部分人都在做的,只是每個人的基本功不同,每個公司的實力不同而已,當然如果這些條件太差,也會成為硬傷,會讓你大打折扣。
類類在這里,給大家提一些所謂的殺招,希望能幫助大家彌補一下這些硬傷。每個人用心程度不同,就如我的文章,有些人只當是廢紙,有些人卻細細研究而收獲頗豐,甚至有人很快便做到了總監(jiān)。以下的內容,但凡你足夠用心,效果提升10倍亦未嘗不可!
殺招一:每天多花一小時積累優(yōu)質用戶資源
運營人員的能力,關鍵取決于你所能控制的有效用戶資源的數(shù)量和質量。運營工作,說到底,都是運營用戶,所以任正非說“讓聽到炮聲的人呼喚炮火”顯然是對的,所以你會理解和那些從未接觸過用戶的“純產品”、“純管理”們交流起來有多么的痛苦!
我早些年做運營工作時,對積累用戶曾經到過癡迷的程度,如同集郵般無法自拔。所以那時候認識了很多寫手、美女、網絡紅人、發(fā)帖狂人、圖片達人,等等,各種形形色色的用戶,甚至人妖也認識幾個。所以我有3個QQ,其中兩個是會員號,幾百個群。到現(xiàn)在,我微信也有3個(我們奇酷手機有雙微信功能),群根本拉不到底,數(shù)不清。我對數(shù)量,基本上是沒有底線的。
當然那會兒也沒有kol這個概念,而且我也不喜歡做假用戶,于是就每天花一定的時間到處找我認為最好的那種用戶。換言之,既然是自己找的,肯定也不會找差的,都是精挑細選來的,很多用戶質量皆屬于頂級。所以,質量需要把關。
所以那會我做活動,基本上在公司是無敵的。甚至其他部門的同事,也會經常找我來要人。
當然了,積累用戶是一件非常耗時耗力的事情,大部分人都容易淺嘗輒止,因為用戶越多,事兒就越多,你必須有勇氣犧牲自己的時間,比如泡妞的時間,所以我至今仍單身,大家千萬別學我,用力別太猛!
做活動之前,先找好“托兒”
如果把上面的工作做好,你就知道這第二點的好處了。
如果活動發(fā)出來很久,都沒有幾個靠譜的用戶來參與,或者等著用戶主動來參與你的活動,那么,最開始的參與作品,質量必然好不了哪去。這個頭兒開不好,整個活動的質量你就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了!
這就是活動的引導工作。
事先找一些你覺得最適合參與這個活動的用戶,然后讓他們提前準備好一些作品,等活動一發(fā)出來,立刻讓他們參與進來,這樣,你的活動便立刻熠熠生輝、牛逼閃閃放光芒了。
為什么要做引導工作?因為開始參與的人很多,自然跟著參與的人就多,大家都會大膽起來,而且大家也會很快了解你這個活動的基本尺度和標準。畢竟從眾效應是中國人典型的心理特性。還有一些“不服”的用戶,他們會努力證明自己更加優(yōu)秀。
不懂心理學的人是做不好運營工作的。
活動中,要做好作品梳理
工作很多人,活動發(fā)出來,就等著集郵了,每天也就是數(shù)數(shù)參與的用戶,瞟瞟參與的作品。
捫心自問,以下作品梳理工作你做過了么?
- 每天認真閱讀每一個參賽的作品,做到心中有數(shù)。
- 對于bbs那種蓋樓形式的活動,有沒有把1樓先占下來,每天把最新參賽的作品,按照順序更新在1樓。為什么要這么做?你覺得哪個傻子會一樓一樓的翻到幾千樓之后?用戶平均翻頁,最多到第5頁。我們目的是為了方便用戶閱讀。
- 把一些違規(guī)、質量非常差的作品篩出來,判斷是否有必要擯棄掉。
- 把一些質量高的作品,在排序的時候,適當提前。
- 給每個作品編個號,這樣投票的時候更加方便統(tǒng)計。
每天繼續(xù)拉高質量的用戶參與
我做活動,從來都是把質放在第一位,量放在第二位。運營工作,所有的數(shù)據(jù)指標都可以作弊,千萬不要為了kpi而kpi,沒必要拿數(shù)字唬人。
活動中,每天繼續(xù)引導高質量的用戶參與,這個工作是必須要做的。
其實活動運營,也遵守二八原則,活動里面設置的最好的名次、最好的獎品,就是要保證讓20%的最好的作品拿到。我們在比賽流程里面設置的各種規(guī)則、規(guī)范,就是要保證優(yōu)秀的作品、優(yōu)秀的人才展露頭角,撥得頭籌,否則,活動就是失敗的,這是基本原則。
做活動,做活動,活動是“做”出來的,運營的功底即體現(xiàn)在此。
所以,每天的活動拉新,是必須要做的一項工作。
做活動也要考慮用戶的感受
活動做之前,一定要明白為什么做這個活動,意義何在,最大的亮點是什么。如果想不清楚,那就別做。
我們常說用戶為王,考慮用戶感受,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的,多少人成天都抱著用戶必須按照我的想法玩的幻想?
1、活動做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發(fā)獎品?如果不能給用戶提供其他實惠,不如不做。
評委里面加入版主、資深用戶,以彰顯他們的榮譽感;對每個優(yōu)秀作品進行點評,以體現(xiàn)你對優(yōu)質作品、優(yōu)秀用戶的渴求;甚至文案里,都要體現(xiàn)出對用戶的感激,不要做個活動,寫的生硬如pr稿,或者讓用戶深深地感覺到你是一個剛正不阿、凜然正氣的紳士,文案寫的毫無感情色彩。
這些都能體現(xiàn)出你對用戶的態(tài)度。
2、活動的創(chuàng)意階段,有沒有跟一些核心用戶商量下?
我最討厭幾個運營人員在會議室憋創(chuàng)意的做法,你們老幾位哪怕憋得臉紅脖子粗、絞盡腦汁、智商透支到昏厥,也就那樣了。靈感在于平時的積累,不是靠憋出來的,超過40分鐘,就可以散會了。
有時候,找?guī)讉€用戶聊聊,激情地碰撞之后,創(chuàng)意的火花就有了。當然你得有靠譜的“心腹”用戶,這是前提。
3、獎品的設置,不要總是老三樣。
再好吃的東西,成天讓你吃你也會生膩。一樣獎品,她總是得到,下次她參加的幾率就會降低。
獎品需要換著花樣玩,只有豐富,才能滿足用戶的集郵心理。
4、做好傳播
分享入口能做上就盡量做上,用戶想去朋友圈啥的秀,是好事,讓他們使勁秀,秀的好了,再增加獎品。
每次活動后,做好用戶沉淀
工作活動的完結點,并非頒獎環(huán)節(jié),而是用戶沉淀環(huán)節(jié)。
活動的最終目的,在于積累高質量的用戶,讓用戶形成習慣,為下一次活動做好鋪墊、埋好引線。
所以,但凡大型活動,甚至可以建一些QQ群,把每次參與過的用戶積累起來?;顒又挟a生的那些優(yōu)質作品,產生的優(yōu)質用戶,一定好生善待,該捧的捧,把他們變成你未來運營工作中的生命軍。以后日常的維護,肯定自然是少不了的。
這樣,每次活動,便每次都有收獲,下次能夠參與你的活動的人數(shù)則越多,質量則越高。
總結
說到底,運營工作本身,更在于你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形成的那些“運營習慣”。
運營人員和運營人員的區(qū)別,細節(jié)可見一斑,在于思維。
別小看活動運營,其實門道還是蠻多的。千萬別活動做疲了,用戶也疲了,你自己也疲了,那么,你的人生也就疲了。工作亞歷山大,我們要學會從工作中尋找快感、成就感。
寫了以上文字,算是類類這些年積累的一些小心得和小體會,希望大家讀了能有用。若不盡興,下次接著寫。
#專欄作家#
類類,微信公眾號:類類有話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工作10年的互聯(lián) 網從業(yè)者,現(xiàn)任奇酷粉絲運營總監(jiān),原貓撲網產品運營總監(jiān)、酷我音樂產品總監(jiān)。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fā)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感覺你寫了東西吧,有什么實質性的東西都沒有,盡是吹!講故事沒體系和邏輯。或許你真的實操很強,但是可復制性有點差。
當然,我懷疑我愚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