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RRR是什么模型?其實大家都搞錯了!
與其說AAARR是用戶生命周期模型,我更愿意稱之為用戶層次模型。
藥丸最近跟朋友聊天的時候,發(fā)現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AARRR到底是什么模型?
- 有人說是用戶生命周期管理
- 也有人說是產品運營周期管理
那到底哪一個是對的,好像也分辨不出來。
做運營的本來就是圍繞用戶嘛,那針對不同生命周期的用戶進行運營好像也沒錯呀,就算對一個產品而言,拉新、促活、留存、轉化再到傳播,也是一個正常的路徑,那使用AARRR做產品運營周期管理到底有沒有問題?AARRR到底是什么模型?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
一、模型匹配所有研究對象
AARRR(海盜模型)其實是用戶生命周期的模型,但同時也有人拿來變成運營流程的模型:先拉新,其次促活,接著提高留存,然后獲取收入,最后實現自轉播。
用AARRR來對比運營流程,大部分看似可以,但其實會出現問題。
我們用同樣是對應于人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同等地去對比看看:
如果以品和人這樣一個交互流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可以互換的:把人當做品,把品當做人。
那我們就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當做人的管理,海盜模型當做品的管理。
然后我們將二者進行匹配:
1. 生理需求(人)- 獲取用戶(品)
對一個產品來說,當它只有擁有了大量的用戶,形成一定規(guī)模了流量,才能讓它在眾多產品之中生存下去。
2. 安全需求(人)- 提高活躍度(品)
流量不能光有,不能死粉、假粉,而擁有相對優(yōu)質的流量,才能給這個產品一定的安全感。
3. 社交需求(人)- 提高留存率(品)
當大部分產品都有一定流量的時候,就可以嘗試做互推、置換,如果兩個人講的東西都聽不進去,那是無效的社交,如果兩個產品之間的互推沒辦法留存,也是無效的社交。
4. 尊重需求(人)- 獲取收入(品)
人要獲得尊重,獲得地位,在無形價值之前的衡量標準大多數是工資、年薪,產品能帶來多少的收入也變成了產品的地位。
5. 自我需求(人)- 自傳播(品)
當人上升到一定層次的時候,會開始考慮自我價值的體現,同樣產品自傳播,不也是口碑、品牌形象這些自我的價值嗎?
這樣看來,人和品、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和海盜模型好像是可以等同互換。
是不是AARRR也就同樣可以作為運營流程的模型呢?
答案是:并不能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驅動的是研究,對象是全人類。而如果拿海盜模型管理,驅動的則是工作,對象是單一的產品。
這樣的匹配會照成普適性大過了特殊性。
運營恰巧又是一個圍繞人的工作,如果只固定的匹配海盜模型,也就相當于默認了只有一種固定的需求路徑和一種固定運營路徑,但是由于人的復雜性,從數學的角度來說,5個需求或5個運營行為,通過隨機排列組合,其實是有120種形式的:
5*4*3*2*1=120
所以通過理論推理論的思路,AARRR模型如果拿來做運營流程管理會出現過于單一的結果。
……
二、不只有AARRR
上文講了,AARRR通過隨機排列一共有120種組合,這是數學的角度,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根據產品和用戶的不同,看看其他組合是否真的存在。
例一:工具型產品
音樂播放器:A拉新-A促活-R留存-R轉換-R傳播
地圖導航軟件:A拉新-R留存-A促活-R轉換-R傳播
同屬于工具型產品,但對于類似地圖導航的軟件,其功能更像用完即走,而且需求的滿足是即刻體現,所以留存會先于促活。而音樂播放器本身可以輕松滿足聽歌的需求,除聽歌之外,如何更好的促進聽歌,必然是先活躍了才能得到留存。
例子二:游戲產品
平民玩家:A拉新-A促活-R留存-R傳播-R轉換
氪金玩家:A拉新-A促活-R轉換-R留存-R傳播(不一定)
同一款游戲產品,面對不同的用戶,平民玩家一開始覺得好玩,拉朋友一起玩,實在肝不動了,才充錢。氪金玩家再覺得好玩之后,就想快速通過充值拉開距離,獲得成就感。所以是兩種不同的路徑
例子三:電商產品
其他1:A拉新-A促活-R留存-R傳播-R轉換(不一定)
其他2:A拉新-R轉換-A促活-R留存-R傳播(不一定)
其他1的路徑有點類似內容電商,APP里面都是好的商品內容推薦,也帶有銷售的鏈接,但是會有用戶在種草之后,去到其他平臺的旗艦店購買,不一定會在原本的平臺完成消費。
其他2的路徑則類似購物返現裂變,新用戶進來之后,只要完成成交即可獲得返現,或者拉其他新用戶也可以完成返現,通過返現實現活躍,最終留存。而傳播這一行為在返現時就已達成,是否有設置獨立的傳播點,另外說。
所以,我們看到上面幾個例子中,用戶的運營流程未必都是固定的AARRR模式,可以說取決于產品功能設計的影響,更確切的說是取決于用戶行為流程,但如果依舊保持單一的運營路徑,就會造成運營偏差。
……
三、產品的用戶生命周期
所以AARRR只是一個廣義的用戶生命周期的模型,分別也只是對應了其中的5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而真正的用戶生命周期則是:引入、成長、成熟、休眠、流失。
引入時我們也要拉新,引入到成長是要注意留存,成長促活躍了會變?yōu)槌墒?,可以進一步產生轉化和傳播,到最后,用戶還是會有可能休眠和流失的。這才是一個用戶的生命周期。
AARRR其實針對的不是單體用戶,而是對一個產品的廣義的所有用戶。
一個產品一開始要拉新,可以說是拉來種子用戶,也可以是拉來新手,新手使用產品之后會變成普通,但沒有留存下來的話,就還不是真正這個產品真實的用戶,真實的用戶里面會逐漸演變出付費的用戶,甚至是幫助產品傳播的忠實用戶。
所以AARRR能幫助我們是理解一個產品所需的用戶從新手到忠實的演變過程,也同時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漏斗或者是金字塔逐漸變小的群體。
與其說AAARR是用戶生命周期模型,我更愿意稱之為用戶層次模型。
——藥丸
那真正的產品運營流程管理又是如何呢?
首先產品運營的流程是要遵照用戶行為流程,AARRR里面的文字描述只是正好對應了用戶行為的表達:
- 用戶行為流程:發(fā)現-常用-關注-付費-傳播
- 用戶生命周期:拉新-促活-留存-轉化-傳播
所以前面第2章講的各種AARRR的排列組合,其實真正的是用戶行為流程的排列組合
- “我可以先付費再關注”,常見的視頻客戶端就是這樣
- “又或者我先傳播再常用”,邀請新的朋友即可返現
所以我一直強調,運營是刺激用戶產生行為或者持續(xù)性行為的工作,這些行為都要遵照用戶行為流程。
總結
最后了,回到最初的問題——“AARRR到底是什么模型”
其實連同我自己在內都有搞混過,仔細梳理過才明白:
- 運營刺激用戶產生行為或持續(xù)行為。
- 運營刺激行為依據用戶行為路徑,隨著生命周期的變化,用戶行為會有多和少的變化。
- 用戶的生命周期是引入、成長、成熟、休眠和流失。
- AARRR適合用于形容產品所有的廣義用戶層次,從新手、普通、真實、付費和忠實,整體用戶占比逐級遞減,對于廣義用戶的運營行為也可統(tǒng)稱為拉新、促活、留存、轉換和傳播。
作者:外號藥丸,微信公眾號:外號藥丸(nameyaowan),互聯(lián)網運營人
本文由 @外號藥丸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因為把AARRR模型對應成運營動作產生了困擾,然后就搜到了這篇文章!感謝分享!寫的很清晰!
寫的好,非常清晰明了,挺實用的
有一定道理,但卻沒有實際意義。
第一,運營的本質是為了公司獲取收益,你所列舉的“用戶生命周期”里,關注的重點是增加用戶行為,白嫖行為也是行為,不賺錢的運營不要也罷。
第二,格局小了,AARRR中的AR就已經涵蓋了你說的“用戶生命周期”了,用戶行為一開始少所以要激活,用戶生命周期到了最后為了減少流失所以要制定留存策略。
寫的挺清晰
打卡
為什么會有AARRR和AAARR是筆誤嗎
還是需要考慮下To B產品
為什么會有AARRR和AAARR是筆誤嗎
用戶的行為流程 不應該是 發(fā)現-關注-常用-付費-傳播嗎
難道不是用戶增長模型?
標題有點販賣焦慮的意思,建議以后避免,這也不是公眾號
感謝分享,活用AAARR的想法很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