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內(nèi)容漲粉,你至少得思考這3個問題!

2 評論 10257 瀏覽 41 收藏 14 分鐘

所有的問題,都有它的推進流程和邏輯,不是混亂無序,要解決一個問題,不是東一錘子西一榔頭。從底層出發(fā),有條理的去解決問題,不一定能大獲全勝,但不至于不知道從何下手,瞎貓撞死耗子。

說到公眾號漲粉。

先說一句絕對正確的廢話:所有新關注一定都是來自還沒關注你公眾號的人,而不是已經(jīng)關注了的人。

多么無聊的一句話,對不對?

但這背后是一個本質的問題:新關注都是針對外部用戶的。

如果想通過內(nèi)容漲粉,你就要讓那些外部目標用戶看到你的內(nèi)容,并且選擇關注你。

公眾號內(nèi)容漲粉,你至少得思考這3個問題!

道理很簡單,只有 “已經(jīng)關注的人” 把內(nèi)容分享出去了,讓外部 “還沒關注的人” 看到,才可能獲得更多的擴散和關注。

舉個例子:你公眾號有100000粉絲,如果一篇推文發(fā)出去后有40000人閱讀,這個打開率挺高了吧。但是如果都是老用戶打開的,并沒有向外部擴散,外部用戶閱讀只有100人,你覺得這樣一篇精彩的內(nèi)容能帶來幾個新關注?

閱讀量高的內(nèi)容未必就能帶來漲粉!

首先,你公眾號上的老用戶得要點開你的文章,看完她還得分享出去,轉發(fā)朋友圈、轉發(fā)微信群、點擊在看都可以。然后,外部用戶才能看到你的內(nèi)容,選擇是否關注,最后才產(chǎn)生新的關注。

所以,公眾號內(nèi)容漲粉,一定要:向外擴散,往內(nèi)收緊。

再靜靜想一想,就會發(fā)現(xiàn),你至少得思考3個問題:

  1. 老用戶為什么打開我的文章?
  2. 看的人為什么分享我的文章?
  3. 外部用戶為什么愿意關注我?

反復思考這三個問題,各種內(nèi)容策略都圍繞這三個 “為什么”去走,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下面老賊就針對這3個點分享一些思考,拋磚引玉。

一、老用戶為什么打開我的文章?

一是選題,二是標題。

首先是公眾號的內(nèi)容選題,好的選題直接決定老用戶的打開,和文章的擴散上限。

“一篇文章成功的80%都靠選題”,聽起來夸張,做起來就相信了!

很多人一談起文章打開率這個話題,就馬上拋出標題,其實相對而言,我認為選題更重要,選題不對,標題也救不了。

你的選題首先就要擊中用戶圈層,這關乎公眾號的目標人群定位,我的目標人群是誰?他們對哪些話題感興趣?我的這個內(nèi)容是他想要得到的嗎?這都是要反復去驗證的。

脫離了人群,公眾號什么都不是。當初這些老用戶既然關注了你,肯定是有原因的,大概率是因為你的賬號能幫他解決某個問題。你每次選題寫出來的內(nèi)容,也就是在給用戶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幫他們解決某個問題,對不對?

那么你可以提供3種有價值選題,解決3種問題,用戶也更愿意打開。

  1. 觀點干貨類選題,能提供技能指導。
  2. 情感成長類選題,能幫助心靈慰藉。
  3. 新聞熱點類選題,能緩解資訊焦慮。

這3種選題內(nèi)容基本是所有人都需求的!

總結起來就是在幫用戶解決 “知識焦慮+情感焦慮+資訊焦慮” 的問題。另外,選題要持續(xù)聚焦,這樣老用戶才會更習慣于打開。

做公眾號最怕的是沒有一個清晰定位,今天這類選題,明天那類選題,選題方向飄忽不定。那不好意思,你都是亂的,粉絲的愛也會飄忽不定。

新用戶第一次看到你的文章時,覺得不錯可能就關注了,但這是暫時的,他只是想更方便看后續(xù)的內(nèi)容。當他第二次、第三次看你的文章,發(fā)現(xiàn)垂直度很高,而且是持續(xù)的,這個時候粉絲黏性會大大提高,打開也會成為一種習慣。

還有就是,除了常規(guī)選題,借勢熱點無疑會讓內(nèi)容獲得更多打開。尋找熱點需要很強的網(wǎng)感,要么速度夠快,行動力超強,贏在時間;要么選題角度夠爆點,才思敏捷,贏在手藝。

好了,選題說完就是標題了,之前有個做媒體的朋友跟我開玩笑說:“一個會寫標題的人抵得上千軍萬馬”,是夸張也是現(xiàn)實。

取標題的技巧很多,比如制造懸念好奇、利用數(shù)字符號、與“我”相關、營造沖突、追熱點傍大款、引用對話、刺激痛點、直接突出利益、營造緊迫氣氛、標明地域、前后添加修飾詞、直接標明受益人……等等。

這些網(wǎng)上都有,老賊之前也分享過不少,就不再多說。

技巧再多,重點還在多思考多總結,多針對自己的公眾號人群做實踐測試,我相信一個選題想100個、1000個標題的人,肯定強過只取一個標題的人。

咪蒙雖然被封,但是咪蒙團隊會從50個選題里面選一個,進行四級采訪(首先是5000人核心粉絲群的群訪,然后三個以上小群采訪,再對50個個案采訪,最后專家顧問團采訪),然后要取100個標題,同時拿到5000人群里投票,最后再給一篇文章做1萬字的數(shù)據(jù)分析報告。

這個流程值得每個新媒體人學習。

二、看的人為什么分享我的文章?

內(nèi)容要好,有刺激分享的點,且不損害分享者利益。

首先,內(nèi)容本身要過硬這個點就不多說了,這是一切的基礎。

內(nèi)容沒有一點價值,讀起來磕磕絆絆,毫無邏輯性,讀者馬上就關了,還何談分享?

然后,你的內(nèi)容需要有刺激分享的點。就像賣一個產(chǎn)品,我們需要有清晰的賣點,那想要擴散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讓讀者分享的 “賣點” 是什么呢?

可以好好思考:我的內(nèi)容能給讀者提供談資嗎?

我的內(nèi)容能幫讀者表達想法,說出了他內(nèi)心想說的話,分享后能表達一直壓在心底的想法嗎?

我的內(nèi)容能幫讀者分享后,塑造和強化他想要的社交形象嗎?

我的內(nèi)容能夠讓讀者分享后,幫助到自己的朋友、家人、同事,完成利他的舉動嗎?

我的內(nèi)容分享后,能讓讀者看起來更有地位、更有逼格、更有錢……能讓他參與到社交比拼中嗎?

這些都是能誘發(fā)社交分享的有效手段,能幫助讀者更好的在社交關系中建立自己理想的形象。當然,還有你和用戶關系好,經(jīng)?;?;有引導分享的文案;有在文中發(fā)起促使分享的活動,比如分享得紅包、分享領資料、分享進群等等…..這也都是刺激分享的點。

另外,觀點和獨特見解,一直都是新媒體內(nèi)容傳播分享的寵兒。

很多選題的角度可能是一樣的,熱點可能是一樣的,故事也可能是一樣的,但是新穎的觀點是獨一無二的。

新媒體寫作,你的內(nèi)容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內(nèi)容再好,只是質量高,大家會點贊;但帶有個人意志的觀點才是促使讀者共鳴和分享的利器,往往觀點即引爆點。

沒有觀點,中庸等于平庸。

最后,再強調一個點,強制分享效果肯定不如主動誘發(fā),且分享不能損害讀者利益。

比如你寫一篇文章叫《我朋友圈的人都是豬》 ,內(nèi)容寫得非常好,但你覺得讀者會分享到朋友圈嗎?

所以,我們還需要考慮內(nèi)容的積極性,內(nèi)容本身不能過于消極。特別是標題,你需要管理用戶預期體驗。

如果只考慮打開,肆無忌憚的干標題黨。你標題給了用戶非常大的預期,雖然寫的內(nèi)容本身不錯,但用戶覺得有標題黨嫌疑,他也不會分享。因為他可不愿意成為 “標題黨” 的傳播者,同樣的預期體驗他也不愿意給到朋友。

你的標題也應該是有利于分享,如果分享朋友圈會影響用戶的社交形象,那他也不會分享。標題要利己,更要利用戶。

三、外部用戶為什么愿意關注我?

有足夠關注的理由,號召關注,且門檻超低。

好了,公眾號上的老用戶點開讀完了你的文章,看完她還主動分享了出去。

現(xiàn)在,很多 “還沒關注的人” 看到了你的文章,選題標題還挺吸引人,他打開了你的文章,然后問題來了:他為啥要關注你?

首先,你要給新過來的人提供足夠關注的理由。

內(nèi)容本身不用說,前面說了要過硬。

接下來就是你公眾號內(nèi)容的垂直性和持續(xù)性,一般新用戶看到你的文章覺得不錯,他就會看看之前的文章,如果他發(fā)現(xiàn)你過往內(nèi)容雜亂,幾個月才發(fā)一次文,很可能就不會關注。也可以準備一些關注有禮的活動,比如關注后獲得資料包/工具包/優(yōu)惠包/課程包/關注后進粉絲交流群等等。

有的公眾號經(jīng)常喜歡做連載型文章,這樣新用戶對一篇文章滿意了,自然而然就會關注,想持續(xù)看之后的系列文章嘛。一些公眾號會做下期預告,道理一樣。有的會開發(fā)做一些公眾號功能和服務,以此留住過來的新用戶。

還有些公眾號很聰明,秉承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 的理念,總是比其他公眾號要高出那么一點點,比如排版做得更精致;比如每篇文章除了文字,還都附帶錄音/視頻;比如每篇文章都會附帶思維導圖;比如每個話題都會有討論互動……這都能有效提高關注率。

當然,還需要在推文里引導關注公眾號。要知道,少數(shù)新讀者會特別想關注你,而大多讀者都是處在一種可關注可不關注的狀態(tài),這時候有一個明顯的提示關注就會起到 “心理暗示” 的作用。

關注與不關注之間,可能就差一個“引導”。

總的來說,提供的關注理由越充足,越誘惑,門檻越低,量就越大。

好了,以上就是關于公眾號內(nèi)容漲粉的3個核心問題,我給大家拋的一些磚,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fā)。

更重要的是,隨時去思考:

  1. 老用戶為什么打開我的文章?
  2. 看的人為什么分享我的文章?
  3. 外部用戶為什么愿意關注我?

所有的問題,都有它的推進流程和邏輯,不是混亂無序,要解決一個問題,不是東一錘子西一榔頭。

從底層出發(fā),有條理的去解決問題,不一定能大獲全勝,但不至于不知道從何下手,瞎貓撞死耗子。

#專欄作家#

木木老賊,微信公眾號:木木老賊(ID:mumuseo),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專欄作家。知名上市教育集團品牌總監(jiān),專注于持續(xù)生產(chǎn)新鮮又有料的品牌營銷、新媒體運營貨、文案進階技巧。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老用戶為什么要看我的文章?看我文章的人為什么要分享?外部用戶為什么要關注我?這三個是公眾號文章的寫作思維基礎。

    來自廣東 回復
  2. 木木老師,一直關注你很喜歡你對品牌的理解,但是目前而言,微信內(nèi)容的紅利期已過,公眾號對品牌來說更像是一個門戶,流量洼地。

    漲粉更多的是在抖音、頭條等算法推薦平臺,我想問下在這些平臺上做內(nèi)容,怎樣漲粉最快呢?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