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線上引流12釵之(2):爆款引流課的設計思路
編輯導讀:教育是國之根本,家長們都有一種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態(tài),不僅在學校完成課業(yè),還要帶小孩參加課外的培訓班。為了降低獲客成本,很多培訓機構都會設置引流課,即低價享受幾節(jié)正價課,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這是為什么呢?本文作者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對此提出了一點看法,與你分享。
“我們機構從今以后,不再做任何的低價引流課!”今天中午,一個開作文培訓機構的校長,這樣對我說道。說實話,我挺震驚,因為引流體驗課幾乎是每家機構的招生必備,難道這家機構不愁生源嗎?
聊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家機構在引流課上耗費了巨大的人力、財力,結果換來的都是家長“再考慮下”的搪塞理由。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和他溝通后,再結合我前段時間,給女兒找美術機構,四處上體驗課的經(jīng)歷,我發(fā)現(xiàn),目前,大多數(shù)的機構對引流課存在以下2個誤區(qū):
1. 大家對引流課的誤區(qū)
1)認為引流課就是讓用戶體驗1、2節(jié)正價課就行了
比如我家對面的一家畫室,體驗課就是這樣操作的,老師給我女兒排了一節(jié)正價課。當時班上一共有8名學員,老師在課上對女兒非常照顧,時不時地來到她座位上指導,而我作為唯一的旁聽家長,也受到了特殊待遇,孩子們練習時,老師會邊觀察女兒繪畫的動作,邊給我灌輸專業(yè)知識。我深深地被這位老師的專業(yè)、負責打動了,可望一眼女兒,她雙目無神,昏昏欲睡,機械地在紙上涂著顏色,完全沒有了往日那種繪畫創(chuàng)作的激情。
下課后,女兒說:“媽媽,我不想在這里學,我聽不懂?!弊鳛榧议L,我是有點遺憾的,因為這家機構價格很便宜,老師又這么專業(yè),但畢竟是她學,我沒辦法強求,只得作罷,現(xiàn)在,每次在路上碰到那位老師,還怪不好意思的。
弊端:新手很難跟上學習節(jié)奏,從而造成流失。
看到?jīng)]有,這就是癥結。前來體驗的學員是小白,他的經(jīng)驗和你的正價課之間是有斷層的,這會導致小白跟不上班。同時,由于正價課學員有一定繪畫基礎,和小白也是有差距的,這會進一步打擊到小白,讓他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2)單獨開班,截取正價課體系的前半部分,作為引流課
教培行業(yè)是用戶和客戶分離的行業(yè),做體驗課不但要吸引學員,還要“取悅”家長,于是,很多機構開設了“正價體驗課”,也就是將體驗學員安排在一個班,開始上“攔腰斬斷”的正價課,比如198元12節(jié)課。這一來避免了小白跟不上班,也能同時讓家長能明顯感到孩子的變化,從而轉為正價課。但這種情況會讓機構損失更為慘重。為什們這么說?
成本過高:
轉化周期太長,老師成本、服務成本與用戶付出的金額懸殊太大;
給已報名的學員帶來負面影響:
這個道理就像,你上個月剛在天貓買了一件399元的大衣,而別人99就買到了,雖然他的可能是低階版本,但由于價格懸殊太大,你會非常不爽。天貓還比較人性化,可以退差價,但是你培訓機構能退嗎?
所以我的建議是,既然都決定做引流課了,咱們就貫徹到底,專門設計一套引流課程,與正價課徹底脫離干系。
那么,引流課要如何設計呢?很多人會脫口而出,要讓家長能在短期內(nèi)看到效果、要和正價課有關聯(lián)等等,當然,這些都是很好的點,但可能沒有觸及到產(chǎn)品設計的核心原則。
沒錯,引流課也是一個產(chǎn)品。360創(chuàng)始人周鴻祎曾經(jīng)說過,目前,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廣為流傳的產(chǎn)品,一般都符合3個原則:剛需、痛點、高頻。同樣作為產(chǎn)品的引流課,也需要符合這3個原則。
2. 引流課設計的3個原則
1)剛需
什么叫剛需?就是該學段的孩子人人受用,人人要用。
比如標點符號、音標、速算、書法等等,這些都是剛需,你可以針對這些主題來設計諸如《五天音標滿分班》、《五天速算班》等引流課程??吹竭@里,可能有些老師要問了,文化課相對來說可能更好設置主題,因為文化課本身就是剛需,那么素質類培訓機構該如何找剛需呢?這就涉及到第2個原則了。
2)痛點
家長在教育過程中、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哪些無法解決、但至關重要的問題?
這里的答案可以從我寫的第一期文章《培訓機構線上引流12釵之(1)用戶畫像是核武器》中找。這里拋轉引玉,比如近期,新東方家庭教育發(fā)布《2020中國家庭教育現(xiàn)狀調(diào)查報告》,報告指出,孩子拖延、自控力差、粗心馬虎等是家長吐槽較多的問題,那么你的課程是不是可以圍繞這些痛點來設計?
如何延展呢?舉個例子,據(jù)我所知,拖延癥主要由以下4個原因造成:孩子專注力差、缺乏興趣和動力、不知道怎么做、對家長有抵觸心理。那么,針對你的學科特點,再結合正價課中1—2個知識點,來設計1套課程,以改善這個問題。由于各學科情況不一,這里就不展開講了,大家自己做一下思維體操,展開討論。
周鴻祎說,剛需和痛點會讓產(chǎn)品對用戶產(chǎn)生巨大的拉力,也就是說,即使產(chǎn)品這時有缺陷,用戶也愿意忍受它的不完美,而繼續(xù)使用。
比如蘋果手機的電池容量相較于國產(chǎn)品牌來說,是難以匹敵的,為了美觀,蘋果犧牲了電池容量,可為什么還是有那么多人支持蘋果?就是因為它滿足了人們的剛需和痛點。
3)高頻
看到這里你可能不理解,對比餐飲、出行,培訓行業(yè)應該算是低頻的,為什么這里依然要寫高頻呢?我們需要轉化一下思路,將低頻轉為高頻。具體如何做呢?下面一個案例也許能給到你思路。一名飲料銷售人員在某馬戲團里,向觀眾推銷瓶裝飲料,實踐幾個月后,效果并不理想,于是,這名銷售人員轉變了思路,凡是購買了門票的觀眾,都免費送一包花生,結果你猜怎么樣?銷售飆升,他很快達成了業(yè)績。是怎么做的呢?原來,他加重了花生的鹽味,讓花生更美味之余,也喚醒了觀眾喝水的訴求。
其實,這套思路已在培訓行業(yè)悄然展開,比如,課程中會有多個測試,進門測、課堂中每個知識小點的測試、出門測,結業(yè)測……這就是在將低頻轉化為高頻,讓用戶時時覺得“口渴”,以產(chǎn)生培訓需求。
這里,我建議最好做在線測試,方便老師評卷,積累學員數(shù)據(jù),為后期轉化做支撐??墒褂脝柧硇堑裙ぞ?,自己建題,也可以使用校管家星測評,能快速組建測評,自動閱卷。
總結一下,爆款引流課,最好能同時符合以上3個原則,當然,如果人員、經(jīng)驗有限,可以先滿足1-2個。
最后給大家2個小建議:
- 引流課程創(chuàng)建之后,可以從老用戶中抽取一批用戶進行體驗,根據(jù)大家的反饋,再優(yōu)化課程,一直到用戶都較為滿意了,再考慮推出市場落地,這樣能減少試錯成本。
- 課程較為成熟后,可以錄制下來,放到線上平臺做展示,如自家公眾號、微信視頻號、抖音、或者網(wǎng)課展示平臺如小鵝通、校管家輕網(wǎng)校等,讓學員、家長能快速試課,也減少機構的人員支出成本。
本文由 @菜大媽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