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新的產品設計師

1 評論 2223 瀏覽 1 收藏 6 分鐘

關于初入這個行業(yè)的新人,算起來我應該是第二次帶了,總結下來,有幾點還是值得說一下的:

1.不可越俎代庖

有時候,看到出來的結果,真是恨不得自己親自上陣得了,幾天時間浪費掉,還是要繼續(xù)改,但是不行,你去做他就永遠不能進步,時間一長就廢掉了。所以需要有耐心,一版出來,指出問題,繼續(xù)修改,再出一版,直到和自己做一樣為止,注意這個過程中不要簡單的說這樣做那樣做,要讓他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去做,有什么好處?能帶來什么?能不能滿足需求方的需求,聰明的產品人可以很快從中吸取教訓并成長,這時候你也可以發(fā)現哪些人是有培養(yǎng)潛質的,聰明人不會在同一塊石頭上跌倒兩次,聰明人會舉一反三。

2.授之以漁

互聯網產品浩如煙海,你怎么能夠把每一種產品都講一遍如何做呢,今天做到注冊,明天做到登錄,總是不斷會有新的產品需求冒出來,甚至是同一個產品,在不同的階段和環(huán)境下也會不一樣,所以絕對不能就產品說產品,教給他們什么?

思考的方法!

拿到一個需求,如何去考慮?我不喜歡那些理論,很簡單的大白話:1.這個需求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2這個需求能夠給我們和用戶分別帶來什么?3.這個需求的成本和收益是否值得去做。新人往往會犯的一個毛病是無論什么需求全部攬下來,最終臃腫不堪。另一個極端則是盛氣凌人,總以為自己是產品設計就高人一等,不把需求方放在眼里,這樣以后很難工作順利。

3.允許犯錯,允許失敗

我始終覺得,培養(yǎng)一名優(yōu)秀PM的成本要遠遠高于其他職位(如果是一名真正的名副其實的PM的話),你要允許他犯錯,允許他整個產品失敗,一帆風順做一個成功一個的人太少了,失敗和犯錯都不可怕,沒什么大不了的,天塌不下來,但是你要悟不出點兒什么,那可就太不值了。

4.分享和開放的心態(tài)

始終要讓他們明白,有什么新思想和新發(fā)現千萬不要藏著掖著,互聯網的精髓在于開放,那點破東西早晚別人也會明白,有想法,說出來,有觀點,寫出來,道理越辯越明。也不要總認為自己一個人可以包辦所有事情,產品的成功是團隊的成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的心態(tài)會體現在工作中,更會體現在產品中。。。

5.一缸和一杯

你要給人一杯水,你自己首先要有一缸水,半瓶子晃蕩那樣就危險了。資歷和職級并不是說服他人的法寶,知識和胸懷才是讓人聽從的王道,我知道這里會有些理想化,在現在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中,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幾乎沒有,但是我堅信中國一定會誕生出這樣的公司,我不相信大公司,公司大了,官僚就出現了,連Google都不能幸免,何況其他。

6.數據分析的能力

實話實說,看到這篇文章的產品經理、產品設計師、產品策劃們,有幾個人是自始至終的跟隨著一個產品去不斷的優(yōu)化和調整,我經常收到的簡歷是羅列N多項目,一上線就結束,再去轉做新項目。這是目前整個互聯網產品行業(yè)的悲哀。

今天早上上班看到墻上的宣傳海報,集團用10000點經驗值在征集文化案例,盛大文化是什么?三個字:講道理。如何講道理的第一條是什么?

準確的數據?。ㄒ姶耍?/p>

我個人覺得,網游行業(yè)發(fā)展至今,數據分析始終走在網站前面,所以才會產生這種文化。同樣的,對于互聯網產品設計,如果你始終只是在分析需求、寫文檔、畫圖,那我覺得你始終還只是在門外徘徊,當你接觸到那些數據,你會發(fā)現一片全新的天地,很多讓你頭疼不已的無休止的爭論會煙消云散,扯皮的會議也會越來越少,用戶的需求你會越來越了解,最終你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要說的其實還有很多,就是這些吧,我自己也算不上什么老資格,過幾年回頭再看看還會有新的感悟,我們每個人都是不斷在成長中進步,不是嗎?

來源:http://www.rayiswaiting.com/?p=381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大牛,程序員部落歡迎你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