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要在用戶習慣和更好的設計之間做出權衡時,不妨考慮以下幾點:
1. 這個設計帶來的價值有多大,值不值得讓老用戶付出學習成本
-如果這個設計能夠給用戶起到巨大的幫助,例如能夠加快他們的工作效率,能夠避免更大量的新用戶犯錯,等等,就值得一試。
-如果這個設計只是細致末節(jié),改了更好,不改的話用戶基本能夠接受,并且沒有更多的新用戶等在那里,另外你手邊還有更多有價值的地方需要改進,那么就可以先放到一邊。
-最麻煩的是價值不大不小那種,只好參考其它原則。
2. 設計本身和行業(yè)慣例/標準之間的關系
-如果一個設計細節(jié)并不是很理想,但是整個行業(yè)的主流已經(jīng)是這個方式,而用戶已經(jīng)習慣了,例如QQ的發(fā)送按鈕,快捷鍵等等,我們不一定要冒險去改掉它。
-一個產(chǎn)品用戶體驗的成敗并不只是在一個地方,所以不妨想想,即使我們在這個地方像同行一樣差,能不能在另一個不傷害用戶習慣的地方比對手好10倍?
3. 新老用戶群的比重
-設計的改動會影響老用戶,但會造福新用戶,這時就需要衡量對老用戶和新用戶價值的影響;
-你的產(chǎn)品是已經(jīng)比較穩(wěn)定的產(chǎn)品,老用戶占的比重較大?還是像知呼這樣,是一個仍在測試期的產(chǎn)品,未來會有大量的新用戶進來?如果是后者,那么一個正確改動的必要性就很大。
4. 你的產(chǎn)品在行業(yè)內(nèi)的影響力
-微軟的Office是個最好的例子,在推出Office 2007時,罵聲一片,很多用戶習慣了Office 2003及之前版本的界面,對于Office 2007新的Ribbon界面完全不能忍受,總是找不到命令在哪里。實際上2007的界面從設計的角度很不錯,就是完全顛覆了用戶的固有習慣。但是由于微軟在這里有足夠的影響力,他們能夠強推這個設計,最終讓用戶適應和接受。值得一提的是微軟還在這里面申請了專利,早晚有一天,這套界面以及新形成的用戶習慣會成為微軟很有力的武器。到時候別的對手再想仿照微軟的界面就有法律問題,但是自己出新的界面,又會面臨用戶習慣的壁壘。
5. 最后,設計沒有最優(yōu),只有權衡
很多時候,好的設計不就是符合用戶習慣的設計么?這兩者的界限本來就比較模糊,只有在具體問題中去權衡,看看哪個收益高,哪個損失小,再做決定。
本文來源:知乎/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