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 W 是個「土豪」,他排斥公共交通,每天都會選擇各種各樣的專車,出租車上下班,他說他喜歡在這些場合和司機聊天。(壕的世界我們不太懂)一天上午,他隨手誤觸了 iPhone 6 里的一款搭車軟件。
8 點 40,在輸入了出發(fā)地點和目的地后,一個司機很快給他打來了確認電話,路上,司機跟他說,他是為了獲得積分才從國貿(mào)附近的單位出來繞路接人的,事實 上,10 點上班的司機師傅已經(jīng)早早地在單位打了卡,看到有人約車,就偷偷溜了出來。壕同事第一次發(fā)現(xiàn)和他一樣壕的司機,于是,聊著聊著就成為了朋友。
我的壕同事覺得很吃驚,因為他每次在專車里和出租車里跟司機交流的對話都是千篇一律的,但搭車軟件有點不大一樣。
在 通勤人數(shù)達到上千萬的北京城,這是一件再微不足道的事件,出租車,專車,私家車,地鐵,公交車……太多太多的出行方案擺在我們面前,而搭車出行,充滿了不 確定因素:安全問題,司機和乘客的不確定性,人情關系等,天天用車,微微拼車,嘀嗒拼車,AA 拼車,愛拼車……我們身邊涌現(xiàn)出這樣的手機軟件,他們如何撬動這塊出行的市場?
打車 ,拼車,搭車 一字之差有什么不同
打車不用多說,就是叫輛出租車,完成從 A 到 B 的一段路程,在這個過程中,乘客和車主是單純的「雇傭」關系,專車類的軟件很大程度上讓這種「雇傭」關系變得更加純粹,乘客也能享受到更標準化的服務,比如拉車門,車內噴香水等等,
拼車則有不同,一群人,基于同樣的出行路線,在口頭的契約關系上達成共識,由一個司機搭載一群人,這個空間內的彼此都更容易成為朋友,在北京的燕郊、高碑店等郊區(qū),拼車出行由來已久,58 上,論壇里,QQ 群中,這些人已經(jīng)形成了固定的群體。
如果說拼車是多人的,那么搭車則把這種關系進一步變成了雙方。天天用車的 CEO 翟光龍認為對于拼車而言,如果做一個平臺,把各類拼車信息收集起來,是沒有意義的。
搭車是用平臺提供服務,而拼車則是用平臺販賣信息。兩個有本質的區(qū)別,如果把拼車的需求搬到 App 里,App 里只提供信息是沒有價值的,任何一種提供信息的媒介都可以替代它。即使把支付的功能搬到上面,也會出現(xiàn)問題,第一個是匹配成本過高,第二,一旦匹配后拼車 的一群人就不會有變化,平臺就沒有了價值,第三,錢上線下的用戶體驗都很差。
天天用車的邏輯是乘客通過提前預約的方式把自己的出行信息發(fā)布在平臺上,平臺自動匹配順路的司機,司機選擇在上下班的途中接單,每個司機每天只允許接兩單。
每個用戶在選擇登錄注冊的時候,還需要選擇填上自己的個人信息,包括頭像出身日期,駕齡,從事行業(yè),職位名稱,當前公司,畢業(yè)學校,家鄉(xiāng),愛好等等。
在平臺上,還有一個行業(yè)圈,給人們提供交流溝通的機會,目前,這個圈子只向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的人士開放。
「我們跟打車的軟件還不一樣,打車軟件是沒有這么多信息的,乘客也沒有頭像,我們希望從多個維度建立其乘客和車主更為舒適的關系。從興趣愛好到個人職業(yè),建立起多維度的匹配。」
平臺的價值在哪里
劉先生在南航機場上班,在知道各類搭車軟件后,他在自己的手機里裝了好幾個,「有空就會看一看」,一個月的時間內,他的賬戶上多了 740 元?!高€是可以補貼油費的」但對于劉先生而言,賺錢不是最重要的。
他回憶自己在機場上班的情況,下夜班的時候在路上看到一個在路上走的人,很想搭載他一程,聊聊天解解乏。但是一般情況下,他很少主動邀請過別人?!赴踩且粋€很重要的因素,沒有發(fā)生事故還好,出了事就不好說了?!?/p>
如 今,各類拼車軟件都選擇和保險公司合作,增加出行的安全度,比如,嘀嗒拼車選擇和中國人壽合作,為雙方提供最高 20 萬的拼車保險,微微拼車也為車主和乘客免費獲得自拼車之日起 24 小時之內最高 30 萬元的保障,天天用車也為用戶提供了上車生效、下車失效的“搭乘險”。
如果車主和乘客足夠熟悉,建立了足夠的信任,這個平臺的價值還有嗎?
除 了保險,翟光龍認為平臺給了車主和乘客更多的自由,自由也是平臺的價值所在,「從車主的角度來說,如果每天固定接一個人,出差有事無法接送都要向他說明 下,這需要付出很多時間成本,車主會覺得很麻煩,這種通過道德綁定的關系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車主會不好意思找乘客收錢?!?/p>
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用戶的底層需求,對于一個用戶而言,他的底層需要就是解決上下班 A 到 B 的一段路程,如果平臺可以幫助它找到滿足他需要的車,這些車提供的服務都相同,那么,乘客是沒有必要去選擇跟另一個車主綁定在一起的。這些還是要從產(chǎn)品的 角度去進一步改善,完善平臺提供的服務。
有趣的共享經(jīng)濟基于對人性的理解
從 Airbnb 開始,共享經(jīng)濟就成為一個被廣泛討論的熱詞,在衣食住行領域,有越來越多的閑置資源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平臺上被挖掘,在有限的資源面前,互聯(lián)網(wǎng)以一種調配的方式改變著世界。
對于共享經(jīng)濟,每個從業(yè)者的理解都不一樣,比如,途家希望在誠信的機制上讓房主和租客建立信任,易到則通過人機選擇的原理,讓乘客和司機互相進行選擇。
在螞蟻短租里工作了多年的翟光龍認為,共享經(jīng)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人性的理解,它和 B 2 C 不一樣,在B2C 的環(huán)節(jié)里,只要有付費能力的用戶都可以完成交易,而在共享經(jīng)濟里,雙方是互相影響的,互相選擇的。
為了讓雙方都覺得舒服,天天用車上有一個規(guī)則——乘客必須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因為在車廂中,后座是給領導的?!父瘪{駛」才是平等的位置關系。
在產(chǎn)品的很多小細節(jié)上,天天用車都希望能夠讓雙方更自然,比如付款的環(huán)節(jié)是發(fā)生在上車之前的,是因為希望乘客和車主之間上車后就不要再討論錢的事情。
有所為也有所不為,盡管有了這么多的用戶信息,翟光龍說他們也不愿意選擇完全向用戶開放,因為每個人對于信息暴露的閾值也是不一樣的。
其他拼車軟件上有讓乘客自動調整乘車價格的選項,也有通過紅包的方式讓乘客下車給司機好評的措施,天天用車都選擇了不用。
「現(xiàn)實中確實存在一個車主愿意免費拉乘客的行為,但是平臺如果讓零元接單的人進入就會出現(xiàn)大問題,一個人的高風亮節(jié),會讓其他的人陷入道德困境,我們很早就定了標準,不要讓車主和用戶選。
我們鼓勵給用戶差評,如果乘客給司機好評就有5 元的現(xiàn)金獎勵,變相地扭曲了真實的評價,這些為了補貼而給好評的用戶只會把平臺當做工具,會換不同的手機號在這個平臺上占便宜?!?/p>
讓出行這件事兒變得好玩
目前,天天拼車的平臺上已經(jīng)積聚了 3 萬車主,15 萬用戶。他們還籌劃了一個活動,免費接互聯(lián)網(wǎng)的妹子上下班,據(jù)說還有人利用這次活動去挖同行。
「我們希望建立多維度的匹配」采訪中,翟光龍反復提到多維度這個詞,在他看來,重視效率的打車軟件只有經(jīng)濟效率這一個維度,而搭車軟件則可以用興趣,職業(yè),同鄉(xiāng)經(jīng)歷等這樣的維度讓出行變得有趣。未來,他們還想在這個平臺上以積分的形式代替現(xiàn)金,實現(xiàn)更多的玩法。
原文來自:極客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