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功能的應用程序是否給我們更好的用戶體驗?

0 評論 2505 瀏覽 0 收藏 8 分鐘

在iPhone上有兩種不同的應用程序:一種是專注于某一件事并把它做深做透,另一種則是在一個應用程序中嘗試去做許多不同的事情。那么,哪一種更好呢?這正是本篇文章希望討論的主題。

兩種方法的哲學思想

OS X操作系統(tǒng)的核心是UNIX,對此X Window團隊成員之一的Mike Gancarz曾經(jīng)有過對UNIX的如下著名論述:“讓每個程序做一件事做到極致”。這進一步影響到了許多Mac和iOS應用開發(fā)者的設計理念,這一思想流派的奉行者往往會讓他們開發(fā)的應用圍繞一個功能做到最好。

(在iPhone的每個頁面上都為應用程序提供了許多空間。合理管理應用程序很重要。)

另一方面,也有的應用程序試圖滿足用戶的多種需求。這些應用程序通常提供一些廣泛的功能(例如“寫作”),或是一個由許多不同服務組成的完整平臺,例如Twitter或Facebook。這一流派則認為,讓一個應用提供多種功能,至少比在屏幕上放許多個圖標要方便,看起來也要舒服得多。

這兩種不同思想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是:應用程序的功能。

數(shù)字化碎片

如果每個應用程序只解決一個問題,其帶來的問題可能是需要用許多不同的應用來達到一個目標。例如說,我希望擁有最好的Twitter體驗。如果我想要發(fā)微博,Birdhouse的用戶體驗很好;如果我正在忙著,但又不想錯過Twitter上的信息,我會用Trickle來減少Twitter上的信息干擾。

不可否認,這些應用程序在他們專注的方向上都做得不錯,但在你有限的首頁空間上你必須做出選擇:我到底是更喜歡發(fā)言呢,還是喜歡看別人的微博?或者,在主屏幕上放兩個Twitter相關的應用程序?

Tweetbot offers a lot of functionality in one package, taking up less space on your home screen.

(Tweetbot在一個應用中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占用主屏幕的空間也更少。)

在這種情況下,像Tweetbot這樣功能齊全又好用的應用比起B(yǎng)irdhouse和Trickle更能搶占用戶的主屏空間。但問題是,如果這種“多功能”的應用程序不如單一功能的應用程序好用呢?

優(yōu)化

單一應用的亮點是們?nèi)绾芜M行優(yōu)化。如果開發(fā)者決定專注于一件事,他們可以將這件事做得很棒。最近的一個例子是,F(xiàn)acebook推出了他們的Facebook Messenger應用。雖然你也可以在Facebook iOS應用中閱讀信息,而單一的Messenger應用讓你可以更快地進入程序,與他人對話,等等。毫無疑問,F(xiàn)acebook應用還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例如可以讓你可以閱讀你訂閱的信息,更改狀態(tài)、添加照片,等等。

Facebook has many different functions in one app, while Messenger does one thing really well.

(Facebook應用中有許多功能,而Messenger應用更專注于即時的溝通需求。 )

優(yōu)化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在像IM這樣重要的功能中加入其他你或許不會用上的功能,你很難得到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IM體驗。Facebook Messenger表明,單一用途在你的首頁上完全可以擁有一席之地,哪怕它不能像它的老大哥應用那樣提供的完整的功能。

尋找平衡點

這不一定是一個零和游戲,你不會只使用單一功能的應用程序或多功能應用。對于一個應用程序來說找到一個平衡點,雖然這個平衡點可能很難找到。

真正影響你使用什么樣的應用的因素是你的優(yōu)先使用級別。以Twitter為例,無論是Trickle、Birdhouse還是Tweetbox,這都與你的使用習慣有關。另一個例子是Evernote這是一個功能強大的應用程序,你可以用Evernote做很多事情。但這是否意味著你不能使用類似Simple note這樣應用來將一些不需要格式的純文本保存在云端?絕對不是。

建立你自己的應用

這篇文章對于開發(fā)者來說可能會引起更多的思考。重要的是要考慮清楚你的應用程序需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你是否會有時間或資源來將很多事情躲到一個還好的程度,或者是專注一件事情,做到令人稱絕的程度。

同樣重要還有你提供的服務,你的市場在哪里?你的用戶是誰?你的應用與其他應用程序是否相關?這是否是一個能夠處理用戶所有需求的解決方案?這需要在早期做決定,并向潛在的客戶進行驗證。

但毫無疑問,編寫一個有許多功能的優(yōu)秀應用程序要比編寫一個單一功能的優(yōu)秀應用程序需要更多的資源。重要的是在你開始做之前你必須跳出手中的活,對于全局有一個明確的印象再開始去做,把你的用戶當做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為你提供收入和利潤的市場。如果你無法做到像Google那樣什么都能插上一腿,千萬不要考慮那些大而全的東西。

結(jié)論

很明顯,這個命題是更多的取決于個人的喜好。就我個人而言,我不介意有像Messenger這樣的單一功能應用占據(jù)我的主屏幕,但我也利用一些多功能應用,像Facebook,Tweetbot,Evernote等等。這完全取決于你想要什么樣的應用:是將一件事情做到最好的應用程序,或者能夠靈活處理多項任務的能力?

本文來自:http://www.leiphone.com/are-single-function-apps-better.html
英文原文:http://iphone.appstorm.net/general/opinion-general/are-single-function-apps-better/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