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社交軟件設計構想 —— 基于沖突的社交機制

29 評論 7909 瀏覽 64 收藏 24 分鐘

驅使我們持續(xù)的使用一款社交軟件的動力不是別的任何因素,而是社交關系本身。

目錄

一、我們只是在讀故事

相信各位產品經理已經看過足夠多的評測文,足夠了解陌生人社交 APP 了,本文不展開分析提到的 APP,只提及它們部分的功能特點。

1.1 陌生人社交軟件常見的缺點

1.1.1 破冰毫無效果

我們在使用陌生人社交 APP 的過程中常常會想要和某個女孩建立關系,但是我們知道這很難,難在破冰。也許別人會回復你的評論,但始終無法建立穩(wěn)固的關系。這時候我們只能讀TA的故事,無法對其生活產生影響。

時間一久,也許自己也會想著再匹配一個妹子重新發(fā)展,但破冰巨大的成本已然深入人心。

(圖:艱難的破冰帶來巨大的社交成本)

業(yè)內的 APP 有過嘗試,效果卻并不理想。

(圖:業(yè)內在融合匹配和破冰做出了不少努力)

究其根本,是因為用戶心里都有一把尺。對于功能設計師來說,兩個人門當戶對的情況下,只是沒見過面,玩一局游戲什么都可以解決。但遺憾的是問題都出在“門不當戶不對”,雖然大家都吵著鬧著要戀愛,但是具體到實操的時候,距離身高年齡性別都會影響社交效果,其結果就是懶得問。所以設計的破冰功能幾乎無用,原因在于匹配的設計。

1.1.2 太過注重特色匹配

業(yè)內的 APP 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你想找個人還是易如反掌!但也只是做好了找人工具而已,且不說后面會不會用騰訊系APP繼續(xù)維系關系,前面連破冰都毫無動力。還是那句話,用戶心里都有一把尺,找個人不難,找個身高八尺英俊瀟灑才高八斗家財萬貫的就難了。不過業(yè)內有個令人遺憾的 APP——如故。

特色匹配的巔峰——如故

如故:基于“內心測試”的交友App,為你精準匹配三觀契合、品味相近的人。

如故內有獨特的精準測試算法匹配,它把人可以囊括的維度都進行了抽象,非常硬核,你可以詳細的設置匹配的篩選結果:

(圖:如故可以設置的篩選維度/身高篩選設置界面/內心屬性篩選設置界面)

如故幫助用戶把“心中的尺”描繪了出來,如果匹配不到人,用戶就會放寬自己的條件,也會重新審視自己。遺憾的是,如故在破冰和維系方面沒有做好,破冰難,外加用戶流失嚴重,現(xiàn)在也一天不如一天了。

1.1.3 基礎的維系 低質量的社區(qū)

正如如故的敗落一般,假設你能匹配到心儀的對象,那么破冰和維系分別是對你和對 APP 最有幫助的兩件事,破冰沒有做得好的,暫且不談,維系在 APP 之中的權重也很低。

日常體驗中,我們的高頻需求(娛樂需求)可以通過各類軟件很好的解決,但是社交需求(低頻需求)僅僅被各類 APP 完成了找人的部分。就算我們能破冰成功,在維系這段關系的時候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 APP 本身內容的匱乏與無趣。以至于我們會使用騰訊系 APP 來維持一段社交關系。

(圖:高頻需求(娛樂消遣)和低頻需求(社交)的解決邏輯)

流失率嚴重相信大家有目共睹,各類 APP 紛紛推出了圈子和廣場以及各種新奇的玩法以提高留存率,其效果不必多言,因為本身普通的用戶發(fā)布的低質量帖子對于留存率實際上沒有任何幫助。而這里要提到留存率穩(wěn)定增長的 Soul 了。

故事的港口 —— Soul

Soul-基于心靈的智能社交APP。功能是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靈魂伴侶。 有匿名的私密blog,微信微博上發(fā)不出的話,默默記錄在案,而恰巧有陌生人在意。

Soul 的愿景是讓天下不再有孤單的人,配合它的匿名性質,用戶分享出來的故事更加親切樸實,也許描述的有些單調,也許形容的不夠豐滿,但畢竟是親身經歷的故事。我們和一名 Souler 建立關系時,我們的言語亦會影響其生活,這之中的互動性是可以從帖子觀測到的。

而騰訊系是生活常用的軟件,朋友圈里不太會分享自己的__怒哀__,所以 Soul 的用戶不太容易流向騰訊系。

(圖:Soul的社交邏輯)

在 Soul 上面的用戶通常比較開朗容易接近,外加豐富的故事,對于社交破冰的效果反而非常突出。而 Soul 本身的環(huán)境也會促進用戶分享自己的故事,相比其他 APP 的內容質量,Soul 的故事更多更立體,留存率自然不在話下。Soul 也是維系方面的佼佼者。

二、故事對于社交的重要性

故事的主角與你

還是講 Soul,在 Soul 上面,如果你的社交需求不是談戀愛的話,通常你的需求可以很好的得到解決。它是故事的港灣,我們通常逛各類APP的時候只是單純的解決需求,或許會進行評論或點贊,但鮮有被大V翻牌的機會,我們也不會在資訊 APP 上留下更多的故事,而其他目的性更強的 APP 自不必說(比如打王者想社交,但碰到的都是想上分的人)。

Soul 也有大V,被翻牌的幾率也小,但它的評論區(qū)里的用戶都是值得你去了解的。因為 Soul 中多數的用戶都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故事,既親切又貼地氣,從評論開始破冰就更不是難事了。后面也可以互相影響對方的故事,這是其他 APP 難以實現(xiàn)的。

三、基于故事的陌生人社交軟件的邏輯閉環(huán)

筆者認為,集眾家所長再另辟蹊徑是有可能設計出一個優(yōu)秀的陌生人社交 APP 的,但是筆者沒有人力物力財力,所以將腦子里設計的 APP 放出來進行討論。

先提供一個 APP 使用邏輯圖,在后言也會放一張一樣的圖片,然后文中會簡單描述 APP 的各項功能。由于 APP 本身是不存在的,所以功能描述比較簡單,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Slogan:從戀愛中學習人生。

一段優(yōu)質的戀情可以讓你學會包容、理解,以及相處之道,感受快樂自不必說,扛下痛苦也是必經之路,戀愛使人成長是每一位情感大佬都會說的話,所以筆者設計的 APP 就希望用戶能從戀愛中學到更多東西。

一款關注戀愛社交的陌生人社交 APP 應該由三個方面組成:

  • 匹配:找到對的人是社交的開始;
  • 破冰:錯過對的人是一生的遺憾;
  • 維系: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在筆者看來,計算機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幫你把你喜歡的類型的人分配給你,在不知不覺的破冰之后,只關注維系關系和升級關系才是一個有戀愛需求的用戶應該得到的優(yōu)質體驗。

3.1 匹配

若是以如故之匹配,配之以 Soul 之維系,加上獨特的破冰協(xié)助,大 APP 可成矣。

Soul 在戀愛社交方面還缺什么?

真實性和目的性。

有戀愛意愿的雙方迫切希望了解對方的方方面面,但受限于關系無法推動進展,破冰失敗還有可能增加社交成本甚至會失去社交的念頭。

誠然,在 Soul 上面維系一段戀愛關系時非常容易的事情,你不會對破冰和維系感到困擾,但這需要你們雙方都有兩點共識:

  1. 雙方都有戀愛意愿
  2. 不能妥協(xié)的標準得到互相認可(身高、年齡、顏值、家境、社會成就、學識、人品、距離)

Soul 是一個適合談心的地方,但是談心其實也是低頻需求,只是 Soul 的娛樂性也很強。

筆者特別支持一種說法:雙方都有戀愛意愿且不互相討厭的情況下,在一起只是時間問題。

但就算滿足上面的說法,也不一定能達成第二點共識,我們知道一個人由那么多的維度組成,一生中成千上萬次的相遇才能換來一次相守,其龐大的數據量難道不應該用軟件技術解決嗎?

3.1.1 標簽匹配

上文提到過如故中精準匹配算法的設計,理想情況下,用戶匹配到的人都符合自己的預期,如果還可以對“有/沒有戀愛意愿”的用戶進行分流,剩下的就是在破冰方面加把勁就行了。

精準匹配算法的核心是標簽,標簽本身具有靈活組合的性質,可以靈活的篩選,比如:

  • A 用戶:【有錢】【高】【帥】
  • B 用戶:【有才】【帥】

不過還有兩點要提:

  1. 不正經喜歡玩騷的用戶要不要留?
  2. 沒有戀愛意愿的用戶要不要留?

筆者的回答是,全都要!

(圖:我全都要?。?/p>

喜歡玩騷的用戶通過標簽進行分流應該不是難事,沒有戀愛意愿的可以通過會員制進行分流。

3.2 破冰

破冰是最重要也是最難做的一環(huán),筆者認為破冰之后的理想身份應該是陌生人之上朋友未滿的關系,也就是在破冰之前或之中完成信息考核正是關鍵,我們來看一下需要考核的信息有哪些:

  • 身高、年齡、顏值、家境、學識、距離
  • 社會成就
  • 人品

筆者認為多數需要考核的信息都可以通過標簽匹配來篩選,只有社會成就和人品是難以抽象判斷的。日久見人心,關于人品和社會成就這兩點,其實放在維系的環(huán)節(jié)比較合適,社會成就正是所謂的談資,而人品就看用戶自身的感受了。下面我們來詳細講一下破冰的手段。

3.2.1 身份破冰 & 劇本破冰

身份破冰

身份破冰這一形式常見于7日 CP 活動,雙方被軟件設定成對方的 CP,然后開始定時完成一起發(fā)帖的任務。任務形式通常是拍照拼圖,分享自己的優(yōu)缺點以及對 CP 的看法之類的,遺憾的是,這是基于失敗的破冰而設計的破冰任務。戀愛率還是一如既往的低。但筆者也是基于這種形式設計了一套破冰邏輯,我們從兩點進行分析,情侶身份和情侶任務。

先說任務對于破冰的作用,任務在筆者看來是起到維系的作用,在破冰之前做維系環(huán)節(jié)必然錯誤。

再說身份,身份對于破冰是有所作用的,其作用在于演繹,假設對方被設定為你的另一半,那么你可以聊天的話題情景范圍就大大增加。但是常見的 CP 身份和陌生人身份其實相差無幾,以至于大家依然會有巨大的距離感,就算頂著 CP 身份依然發(fā)言謹慎。

所以,僅僅依靠身份如何設計破冰邏輯?筆者認為充分的演繹是突破口。劇本是一起演繹回憶。

劇本破冰

每個人總有一些遺憾的回憶,比如失敗的初戀,處理不好的某些關系的轉折點,這時候可以自己和 CP 演繹當時故事。對 TA 說出自己當初所沒有的那份勇氣和理解,得到一些意料之外的結果,同時學習處理情感問題的技巧。然后延續(xù)話題,完成破冰。

當然,分享自己的故事必須是在匿名情況下比較容易,用戶分享的情節(jié)被官方加工成劇本,除卻用戶的署名之后給廣大 CP 演繹。

(圖:劇本破冰邏輯)

小結

筆者所描述的都是功能的簡單描述,由于不存在真實功能所以無法進行數據分析,請不要直接套用實際情景進行批判,文章篇幅有限,各種功能描述也是點到為止,有興趣也可以和筆者討論。

3.2.2 師徒破冰

師徒身份是筆者以身份系統(tǒng)為基礎設立的,旨在通過師徒系統(tǒng)解決不平等的男女比例問題,在筆者看來,女性通常會有比較多的社交經驗,映射到師傅這一角色上面,就可以同時負責多位男性的社交問題。

其次,通過軟件本身的設計,CP 雙方的聊天記錄可以快速的分享給師傅以接受指教,或者設計成可以直接被師傅查看也行,具體設計方案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點到為止。

3.2.3 雙盲破冰

雙盲并不是一個新奇的玩意兒,它是完全依賴軟件的破冰方案,軟件在物理世界為人類營造出了虛擬的維度。所以當男孩喜歡女孩的時候,表白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情,這時候男孩可以在軟件中設置自己對對方的態(tài)度,對方也是如此,然后軟件再反饋較差的關系給用戶。

(圖:雙盲破冰的第一鐘結果,男孩這時候會選擇繼續(xù)維持關系或者絕交)

(圖:雙盲破冰的第二種結果,由 APP 宣告彼此的紅線如鋼筋般堅韌)

如果雙盲的反饋是第一種結果,男生會知道現(xiàn)在還不是時候,可以繼續(xù)撩或者放棄,第二種結果就直接定酒店好了:)

3.3 維系

經過破冰之后想維系一段感情其實并不是難事,對用戶來說不難,但是對軟件的次日留存來說,算是刀山火海。維系環(huán)節(jié)應該盡可能體現(xiàn)軟件的趣味性,讓第一次來參觀的用戶也會留下深刻的印象,筆者的理念是希望一對網戀的情侶在軟件中也能體會到社會的豐富。

3.3.1 評價沖突

社會中什么樣的事件是最能引爆熱點的?

沖突。指與每個人自身價值觀有所沖突的社會事件,比如:馬先生為什么幾千個億面對災難只捐幾百萬之類的,這本身已經是大善,只是不符合某些人的價值觀罷了。而且在本 APP 中,故事也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個優(yōu)秀的故事必定是有緊張的沖突的參與。

貼標簽

評價沖突如何維系關系或增加次日留存吶?如筆者所言,此 APP 旨在讓用戶從戀愛中學習人生,評價正是用于了解他人對自己的看法,APP 可以設計一些標簽,讓師傅給徒弟貼上,CP 互相之間貼,或者修改不正確的標簽。

評價標簽

CP 可能給自己貼了【顏值99分,還有1分留給吳彥祖】標簽,如果是真實的可以點個贊,否則可以以修改功能貼一個【顏值60分】,然后兩個標簽同時存在,后面依據點贊數比例進行替換。筆者認為這有助于用戶了解自己,社交雖然是低頻需求,但是自知大概是這個浮躁時代最高頻的需求。

3.3.2 身份沖突

維系關系也許會有失敗的時候,但筆者是一個喜歡異地匹配的家伙,究其原因是不想出門玩,而且有些趣事還是希望分享給之前匹配過的女孩們。

為此,筆者設計了“前任”這一身份,在 CP 身份維系失敗的時候,可以主動分手,之后 CP 會被移入前任列表之中。并且需要強制性的提供一些有價值的評價和感想,比如:你為什么討厭他,或者他哪里做的不好之類的,或者說他開場白尷尬的不行!

畢竟,失戀總會帶來成長嘛。但筆者不建議用悟的方式去理解失戀的價值,寫出來比較好。

3.3.3 審判沖突

這個 APP 中其實是有廣場的,但是筆者幾乎沒提,廣場功能非常重要,它為 APP 提供了展示和娛樂的平臺,既然是全新的 APP,那么廣場的內容必須要與眾不同才行。筆者根據“法庭”的形象設計了“審判”和“監(jiān)獄”功能。

審判

審判功能是為了將封號權以民主的形式轉移給用戶,比如:被分流到正經用戶圈中的那個喜歡聊騷的用戶,用軟件自帶的功能截取聊天記錄,直接丟到廣場上接受審判,然后直接封號或丟到相應的用戶區(qū)。如果出現(xiàn)誤判可以提起上訴,接著就交給官方審核團隊審核了。

其次,上文提到了評價標簽,如果用戶對 CP 對自己標簽所做的修改不滿意,可以雙方協(xié)商截取相應的聊天記錄丟到廣場上進行審判,判前者沒有自知之明或者判后者亂貼標簽之類的,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當代年輕人對待某些事情的看法,比如月工資兩萬五卻配不上【年輕有為】這個標簽?

監(jiān)獄

監(jiān)獄功能是對“刑罰”的實現(xiàn),但是主打趣味性的年輕人陌生人社交 APP 當然不能搞出流血事件,筆者的想法是在廣場上定時定量完成“唱歌跳舞說相聲”之類的趣味任務來“服刑”。

后言

零零散散的功能描述不知道在大家心里描繪了怎樣一個 APP,筆者希望這篇文章能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最后上一副此 APP 的使用邏輯:

 

本文由 @書生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為啥刷不出來

    回復
    1. 刷什么刷不了?

      回復
  2. 作者人呢?還在嗎

    來自安徽 回復
    1. 抱歉,很久沒來這個網站了??,我已經發(fā)好友申請給你了

      回復
  3. 我這邊都有,自己也在設計,希望交流溝通甚至共事。微信:yran0409

    來自安徽 回復
  4. 我們正在籌劃這方面,可否冒昧加一下微信

    回復
    1. 微信號:z494075827

      太久沒來了不知道大佬你還在不在??

      回復
  5. 我覺得啊,如果是婚戀交友類產品,不要搞社區(qū)(也就是ugc弱化),也不要搞留存(畢竟是個1v1,或者即使n v n這個n也會很?。閼傩再|的交友產品具備用完即走屬性,具備高效社交屬性。
    ps: 我記我在貴文發(fā)布當天就有評論,按時間應該是第二條評論,結果現(xiàn)在不見了,囧。。。

    來自北京 回復
    1. 看場景吧,要解決破冰的話如果不做留存就太慈善了哈哈哈。

      評論區(qū)的一個大佬讓我?guī)退銈€小程序,目前在設計中,我準備搞一個只有匹配功能的小程序。有興趣討論嗎:)

      來自廣東 回復
    2. 互聯(lián)網的某一個產品,從開始設計就要想一件事:為什么用戶選擇我這個,而不選擇其他同質化產品?畢竟互聯(lián)網技術是共享的,陌生人社交又不存在關系鏈這個壁壘,而且產品之間是可以模仿的!

      上面這個問題你怎么看?如果你回答的和我志同道合,我們可以合作。

      來自北京 回復
    3. 過了好久過來挖自己的墳??

      有口碑了才能去掉社區(qū),比如打車用滴滴,定外賣用餓了么。談戀愛的結果通過社區(qū)分享才能建立口碑,可以做思想建設。

      回復
  6. 陌生人社交:匹配和破冰

    回復
  7. 接線下么,純020的相親軟件 哈哈哈

    來自上海 回復
    1. 我不想離開廣州??

      回復
  8. 有多少人愿意把丑事放到廣場上去?又有多少人愿意給別人貼不好的標簽(得罪人)?還審判?這是個理想化的場景吧?

    來自上海 回復
    1. 不是丑事,是遺憾的事,soul里面每天都有。換句話說,你認為悲劇不美嗎?改寫悲劇難道沒有意義嗎?還有匿名性可以保護用戶。

      回復
    2. 貼負面標簽這個我感覺還是蠻多的,聊天界面當面爆粗的一大把呀,任性拉黑,掛到貼吧罵的也是多的不行。

      回復
  9. 不明覺厲!贊??

    回復
    1. 謝謝評價,但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

      來自廣東 回復
  10. 我剛拿到500萬天使輪融資就是做社交的,我可以幫助你完成你的設計,請聯(lián)系我微信512100106,坐標北京

    來自北京 回復
    1. 大佬你好,你的微信我已經嘗試添加了,為了避免騷擾建議你刪除這條評論。

      回復
    2. 大佬爆一下貴司產品名唄

      來自北京 回復
  11. 牛逼牛逼

    回復
    1. 非常感謝??

      回復
  12. 很棒

    回復
    1. 非常感謝??

      回復
  13. 你好,有很多觀點不謀而合,也有部分不同的看法,是否方便詳細交流下,我的微信pujing9527,手機號18106795968

    來自江蘇 回復
    1. 昂,那時候網絡不好以為加不到,現(xiàn)在加你了:)

      來自廣東 回復
    2. 加不到你吶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