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中的標簽使用方法,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1 評論 11679 瀏覽 68 收藏 13 分鐘

同一個頁面標簽在不同設計師手中,會有千萬種變化??吹絼e人新設計的標簽,有時你腦中就會閃現(xiàn):“噢,原來標簽還有這種樣式,為什么我沒想到呢?”而筆者就關注到了這一點,并進一步介紹了UI中的標簽使用方法。

為什么我們自己就想不到新的標簽設計樣式呢?用了這么久的標簽,你真的了解“它”嗎?

我們在設計某一個頁面的時候,同時需要給頁面提取賣點增加標簽。這時,很多設計同學可能會出現(xiàn)下面這幾種情況:

  • 借鑒:別人加什么標簽,咱就加什么標簽
  • 順從:產(chǎn)品說啥就是啥,老板說啥就是啥,開發(fā)說啥就是啥
  • 腦殘粉:某文章某設計說過某產(chǎn)品適合某種標簽,這就是圣旨
  • 顏控:一切原因只因為好看
  • 霸道:別問為什么,我現(xiàn)在只能想到這類樣式

一個小小的標簽就可以映射出設計領域里面的很多門道。想要做好標簽,首先要正確認識標簽。

一、標簽

標簽是信息集合的一種方式,他給目標確定關鍵詞,便于用戶查找與定位。而在UI中,它作為事物抽象的定義,用于用戶標記和算法識別。

1. 傳達信息,建立操作預知

在視覺層面上標簽常用于傳達產(chǎn)品基本信息、優(yōu)惠信息、產(chǎn)品賣點等。

對產(chǎn)品而言,它能優(yōu)化信息層級,又能簡單明確地傳達產(chǎn)品特點;對用戶而言,可以第一時間獲取關鍵信息,降低用戶閱讀門檻。

此外標簽也用于建立用戶操作預知,例如音頻標簽、視頻標簽等,讓用戶在點擊前預知點擊后的效果。

2.?方便分類

標簽廣泛用于用戶區(qū)分產(chǎn)品內(nèi)容,進行分類,進而確定關鍵詞,優(yōu)化搜索。為用戶打上不同的標簽,用于區(qū)分不同用戶群體,分類精準定向推送產(chǎn)品,例如:考拉的搜索發(fā)現(xiàn)。

3.?營銷引流

標簽還可用于吸引用戶注意,建立好感,直擊對應痛點,提升用戶購買欲,提高點擊率與轉(zhuǎn)化率,最終促使用戶下單。

例如電商類型的限時搶購、京東自營、美團專送等。

4.?交互(交互減步長)

標簽也可作為搜索和關鍵字的存在,方便用戶跳轉(zhuǎn)到下級頁面,進行流量分發(fā),也方便用戶快速、直接地找到自己想要的相關產(chǎn)品,做到交互減步長。

二、場景

標簽樣式千千萬萬,各式標簽要怎樣運用到我們的產(chǎn)品中?下面一個案例,我們將一一為大家講解析。

美團外賣是我們經(jīng)常使用的一款促銷型 APP,在美團外賣 Feed 流頁面,美團用不同樣式的標簽將文字層級清晰的分級,讓用戶能立刻得到自己想看到的信息,從而達到首頁的分流,促使下單。

問:

  • 為什么美團外賣會有不同類型的標簽?
  • 在標簽的樣式中這些層級如何劃分?

  1. 不同類型的標簽樣式都能很好的區(qū)分信息層級,降低用戶的閱讀門檻。
  2. 從視覺上,我們可以解答出來,色塊占比越大、飽和度明度越高的標簽層級越高,所以可以得知:

當我們得到這些模塊后,憑什么來給這些信息評判等級?

我們是否可以隨便將提取的信息進行層級劃分呢?當然不是。

下面我們將從用戶層面、產(chǎn)品層面、視覺層面 3 個方面為大家講解:

1.?需求拆解

產(chǎn)品的角度:產(chǎn)品需要用戶能快速篩選信息,促使用戶下單。

用戶的角度:用戶需要商品與自身相匹配,能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

2.?需求分析

當我們得到需求后,要如何去分析需求的重要程度?

這里我們可以從用戶層面與產(chǎn)品層面分別去了解需求對用戶與產(chǎn)品的重要程度,在配合著KANO模型對需求進行評分,根據(jù)最后分值對需求進行視覺的層級排序。

從用戶層面去了解:

(1)大品牌(干凈健康、口碑可靠“3分”)

大品牌的入駐意味著平臺具備較強的可靠性,而且大品牌更注重口碑,食物一般會比較干凈、健康,用戶會放心的下單購買

(2)優(yōu)惠(優(yōu)惠力度的強弱“3分”)

當我們確定平臺的可靠時,食蔬的干凈健康后,那么價格是否能接受,是否能最低的價格享受最好的食物也是吸引用戶下單的一點。

如果一個大品牌的店鋪你可以用 60 元享受 8 斤小龍蝦,健康的食材、優(yōu)惠的價格也是決定著用戶下單的重要因素。

(3)評論(優(yōu)質(zhì)的評論能很好的吸引用戶嘗試“2分”)

當然不是所有的商戶都是比較知名的品牌,當用戶撇開品牌去了解一個新的店鋪,之前顧客的留言點評就起著很大一部分決定的因素。

菜品是否新鮮干凈、口味是否美味,這都可以從之前顧客的評論中得出。

(4)特色(保證用戶需求的前提下提供的驚喜服務“1分”)

特色意味著一些小的服務,比如:今日過生日,下單后老板多送一個小蛋糕一張小賀卡。之前抖音曾經(jīng)火過一段時間的視頻:點一份外賣,老板會按照用戶的需求畫一個動漫小人物之類的。

如果在口味相差不多,價格差別不大的情況下,這些小的驚喜服務也是顧客喜愛的一點。

從產(chǎn)品層面去了解:

(1)大品牌(流量、提高用戶信任感“3分”)

大品牌入駐可以引入品牌的流量,也提升了用戶對平臺的信任感,提高用戶下單率。

(2)評論(優(yōu)惠力度的強弱“3分”)

優(yōu)質(zhì)的評論對用戶來講真是真實可靠的,對于產(chǎn)品而言,優(yōu)質(zhì)的評論可以提高用戶的購買率,提升店鋪的曝光度與店鋪對平臺的依賴度。良性的評論圈能讓平臺用最少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收入。

(3)特色(提升用戶的重復購買“2分”)

對產(chǎn)品而言,店鋪的特色服務能很好的挽留用戶,提升用戶的重復購買率。

(4)優(yōu)惠(平臺商家獲利少“1分”)

對于平臺商家而言越大的優(yōu)惠獲利越少,雖然用優(yōu)惠來吸引用戶是比較高效的,但是也是最下下之選。

當我們從用戶層面和產(chǎn)品層面詳細的分析了需求后,在 KANO 模型上為需求打上分值,這樣我們就能在提升用戶滿意度的同時,完成產(chǎn)品的需求。

3.?視覺展示

得到標簽的成績區(qū)分后,我們需要在視覺層面上直接展示給用戶,讓用戶能直接的接受重要的信息。

當然,標簽樣式不僅僅是簡單的色塊、描邊的疊加,它還可以用樣式的疊加來表現(xiàn)。

比如為了更應景,在旅游類APP、購票類APP中,我們是否可以將標簽樣式設計成實體票務的樣式,讓用戶有更有代入感,更能理解呢?

三、總結(jié)

好的設計可以驅(qū)動著數(shù)據(jù),一個小小的標簽也可以在無形中給用戶驚艷的感覺。本篇文章從認識標簽到需求分析,從信息分級到視覺設計進行了統(tǒng)一的講解。

1.?認識標簽

標簽可以用于信息的傳達、建立操作預知,也可以幫用戶及產(chǎn)品進行分類,也可以進行營銷分流與智能場景的運用。

2.?標簽視覺層級的劃分

色塊占比越大,飽和度明度越高的標簽層級越高,越能吸引用戶的注意;反之純文字型標簽與灰色線框標簽層級較低,用于點綴于輔助信息的傳遞。

3.?標簽信息層級的劃分

拿到需求后,不隨便的臨摹競品,有理有據(jù)的使用 KANO模型進行需求分析,得到用戶與產(chǎn)品想要的效果。

4. 視覺設計

融入彩蛋型設計如:票務型圖形標簽設計、飛豬品牌元素標簽設計等等,讓設計更貼近品牌與生活。

生活是多元的,設計是也多元的,它不會朝著一個方向持續(xù)發(fā)展,它會發(fā)展成各種各樣的樣式。設計來源于生活,且豐富生活多彩的一面。

如何讓設計更為出彩,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去審視自己的設計。

最后,希望本篇文章對你在標簽設計上或者生活上有更多的幫助。

 

作者:EDC設計研究中心,公眾號:EDC設計研究中心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HnroU_etM5UP-MPoOibaoA

本文由 @EDC設計研究中心 授權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kano模型是這個2個x和y軸?這不叫kano模型吧。。。

    來自廣東 回復